林姨娘只不過是一個妾,卻在盛家混得風生水起,過得比當家主母一點不次。為什麼?因為她有絕招啊。
長楓和墨蘭作為她的兒女,也自然很受盛紘的重視。對長楓,望子成龍之心不亞於對長柏;對墨蘭,更是偏愛超過如蘭和明蘭。
但是後來,隨着男婚女嫁,隨着林姨娘的被發落,長楓逐漸走上了用功讀書、奮發仕途的正途,墨蘭卻在宅斗的泥潭裡越陷越深,長楓和墨蘭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01.林姨娘的人生經驗,對墨蘭影響最大,長楓受影響則小一些。
男人征服天下,女人征服男人。林姨娘是靠抓住男人的心來實現自己目的的。她對付盛紘很有一套,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放着外面的正頭娘子不做,甘心情願給你做妾,就是因為愛你啊!
林姨娘梨花帶雨的哭訴,總能打動盛紘的心。盛紘以為林姨娘愛他,不忍辜負她的一片痴心,再加上他本身是庶出的,知道庶出子女的難處,便處處給林姨娘撐腰,讓林姨娘過得比當家主母一點兒也不差。
如此,林姨娘便以為自己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絕招,那就是拿住男人的心便會擁有一切。她把這個當成訣竅傳授給墨蘭,也教會了墨蘭愛慕虛榮、賣弄風雅、陰奉陽違、明爭暗鬥等下作伎倆。
在她的影響之下,盛紘苦口婆心的教誨,墨蘭聽不進耳朵里;盛紘給她安排的親事,她看不到眼睛裏。墨蘭母女一番操作,終於如願嫁入侯府梁家,但也為此讓盛家蒙羞。
婚後的墨蘭依舊遵循林姨娘的經驗,不知道督促夫婿上進,只忙於宅斗中不可開交,給丈夫弄了一屋子鶯鶯燕燕,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丈夫不求上進,在仕途上進益緩慢。為此,盛紘斥責過她,明蘭一本正經地規勸過她,長楓也說過她,她則統統聽不進耳朵里去。
墨蘭只把林姨娘的教導奉之為真理,其他人的規勸她根本不認可。我們都知道,林姨娘對兒女的教育存在嚴重誤區,作為一個小門小戶出身的妾,她格局小、眼界不夠,又心比天高,貪慕富貴,還自以為是得厲害,覺得自己的經驗無往而不利。
長楓則不然。他是男孩子,從小雖也讓林姨娘影響得自命不凡、風流浪蕩,但男孩子終究是父親管得多,而盛紘致力於家族的振興,考較兒子學問、教導兒子們上進非常用心。長楓但凡出格了就會被訓斥甚至被揍被罰跪,終歸他沒有歪得太過分。
而墨蘭只聽信她的話,白佔了正頭娘子的身份,一副妾侍的做派與格局,與其他兄妹的差距自然越來越大。
02.婚嫁對象不同,長楓娶了好媳婦,墨蘭不見得嫁了好丈夫。
長楓娶的媳婦是撿漏的。他妻子柳氏出身世家大族,本來訂婚了,但男方行為不檢,品行不端,柳家便與對方退親了。如此,柳氏被耽誤了,恰巧柳氏的父親與盛紘是同僚,彼此了解,便讓盛家撿漏了。
對這個柳氏,盛老太太和盛紘都非常滿意,老太太更是誇讚她是「持家良婦」,非常喜歡。可惜柳氏長相一般,這對於從小就愛美人的長楓來說,簡直就是噩夢,他心裏相當不滿但又不敢反抗老太太和盛紘,只能娶了柳氏。
婚後,固然長楓嫌棄柳氏不好看,柳氏也直言,看不上長楓的不求上進。夫妻倆相看兩生厭,新婚第5天,長楓就跑到通房屋裡,柳氏也不在意。
這下子通房們得意了,結果便忘形,有個通房竟然敢違背盛家那條主母未生產,通房不能懷孕的家規,偷偷倒掉避子湯,竟然想借生子上位。結果被盛怒的老太太灌藥後發落到莊子里,其他幾個跳騰歡的的也給攆走,剩下的被嚇住了,再不敢蹦躂。老太太又斷了他的銀錢給柳氏,他連花的也沒有了。
這下子長楓凄風苦雨,可心的人都不在身邊,想談心訴苦也沒有個人聽,想花錢沒有銀子,過得好不凄慘。然後又被盛紘給罰跪到祠堂里。長楓在祠堂跪了兩天後,柳氏燉了補湯去看望她。也不知道兩個人說了什麼,長楓抱着柳氏大哭一場,從此夫妻和睦。
柳氏對付長楓很有一套。老太太和盛紘唱白臉,柳氏唱紅臉。她總能在長楓被斥責被打罵的時候,給他送上自己的溫柔。過了些天,柳氏還把被攆到莊子里的通房接回來。長楓更加感念柳氏的賢惠,從此對她死心塌地,在她的督促下,用心學習起來。
就這樣,盛老太太、盛紘和柳氏,在根本不用事先串通的情況下,就一邊來硬的,一邊來軟的,聯手板正了長楓。柳氏聰慧又賢惠,有這樣一個好妻子,真是長楓的福氣。
墨蘭嫁的梁晗呢,本質不壞,只是沒有那麼強烈的上進心,也喜歡流連花叢。能娶墨蘭,也是因為行為不檢,沒有娶妻子呢,就讓人懷孕了,還疑似國喪期懷孕,這個把柄被盛家拿在手,他家才不得不娶了並不看好的墨蘭,其實,他母親梁夫人看中的是明蘭。
因為明蘭自小被侯府嫡女出身的盛老太太養在身邊,眼界格局手段,跟墨蘭絕對不是一個檔次的,如此,梁候府才不顧忌明蘭的庶女身份。同樣是庶出,梁夫人本指望娶了明蘭,讓她管好兒子的後院,卻根本看不上小家子氣的墨蘭。
像梁晗這樣的男人,如果有柳氏這樣的妻子整治,或者明蘭這樣的妻子輔助,應該也會變得上進起來,可惜他娶的是熱衷宅斗的墨蘭,是被姨娘教歪了的,沒有大格局,不會當主母,那不好意思,夫妻兩個互相拉跨,只能越走越差了。
03.長楓與墨蘭的疏遠是不可避免的。
墨蘭見長楓,想讓長楓從莊子里接回林姨娘。長楓卻覺得墨蘭應該把自己家內宅先理清楚了,再來管其他的事情。
長楓也看到了墨蘭內宅的混亂,這表明他的眼界已經比墨蘭高了不少。兄妹兩個思想層次及想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自然出現了分歧。尤其是墨蘭見長楓一臉溫柔地跟柳氏說話,亦步亦趨跟在她身後像跟着母親的孩子,就更受不了了。這場景嚴重地刺激了墨蘭,她氣沖沖地離開盛府。
其實長楓不是沒有想過接回林姨娘,只是剛提了出來,就被長柏一頓訓斥,問他把林姨娘接回來做什麼,接回來讓她害人嗎,讓她把人教歪嗎,讓她攪得家宅不寧嗎,如此等等,把長楓罵了個狗血噴頭。長楓被訓得生無可戀,抱着長柏的大腿痛哭,表示再也不提這事了。
長楓能夠越走越好,其實得益於盛家這個大環境。盛老太太、盛紘兩個長輩對他管教嚴厲不說,就連長柏這個大哥,也因為沒有了林姨娘這個攪事兒的,也敢於對長楓嚴加管教了。再加上柳氏的手段,長楓被圍得密不透風,也只能順着盛家給他規劃的路線往前走了。
墨蘭與長楓的分歧越來越大,柳氏也不喜歡墨蘭這個小姑子,她曾經跟自己的嬤嬤說過,盛家的兄妹,除了自己的丈夫和墨蘭,都是聰明的。兩個最傻的,偏讓自己遇上了。好在長楓雖然時不時需要鞭策,但總算還是被板正的。
墨蘭身邊也不是沒有優秀的人,也不是沒人勸導她,只是她看不到別人的好意,聽不進別人的話,只會怨天尤人,從來不想改變自己。固執己見,那便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道不同不相與謀,兄妹倆只會越來越疏遠,一個是不停地上升,一個在原地打轉,他們的思想越來越不在一個頻道,差距越來越大,疏遠也就無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