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清朝,很多人是罵聲一片,因為這個王朝的後期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災難,使中國被世界連續狂揍了一百多年。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要我說事實確實如此,但是清朝的滅亡不是因為大家常說的腐敗無能、懦弱而一步步滑入深淵的,甚至有很多人經常拿漢朝來取笑清朝,比如大漢王朝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被網友改成了「犯我大清者,雖遠必賠」,無非就是因為大清每次對外戰爭都失敗,然後不是割地就是賠款。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康乾盛世沒過多久一下變成了到處的割地賠款呢?
如果往前追溯就會發現罪魁禍首是因為大清王朝過於驕傲過於自信導致的一系列後果,尤其是乾隆這個皇帝。
乾隆年間,大清經過各種戰爭使得中國的領土達到了歷史上空前的遼闊,超越了歷代王朝,外蒙古、新疆、西藏、台灣、東北在大清時期第一次真正處於中央的直接管轄之下,這也是大清對現代中國的疆域所做出的最重大的貢獻,不管大清入關時對漢人做出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種令人髮指的惡劣行為,我們也要承認此時此刻的滿族對中華版圖確實也做出了突出貢獻。有時我也納悶,這麼一個實行閉關鎖國的滿族,在處理起邊疆少數民族的問題上竟然會有如此厲害的手段,要知道兩千年以來歷任王朝一直沒有真正征服過這麼全面的周邊民族,而且大清的統治是穩定的,即使強漢盛唐雖然也統治過一小部分邊疆地區,但是極不穩定而且只是短暫統治,朝廷跟邊疆總是像打太極拳一樣,互有戰爭。而大清直到後期都淪為半殖民地了,甚至慈禧太后西逃至西安時南方五省都逐漸脫離了中央控制出現了跟西方私自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有了要軍閥割據的意思。但即使是這樣,邊疆廣大地區竟然安然無恙的忠於朝廷,這是挺有意思的現象,值得深入研究,要放在以前的朝代,此時此刻中央弱小、邊疆地區早就亂成一鍋粥了,不知道滿族究竟用了什麼魔法能讓邊疆地區永遠臣服的,朝廷都被揍成這熊樣了,日本侵佔台灣時台灣人民竟然誓死追隨大清。
面積遼闊的大清帝國
話說回來,此時此刻的乾隆也許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也許是太得意忘形,竟然封自己為「十全老人」,而且經常擅自在各種古代文物、歷代名家作品上硃批評語加蓋私人印章,這分明就是對文物的破壞。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英國女王此時此刻寫來的書信希望兩國之間能進行現代化合作貿易,竟然被乾隆拒絕,乾隆還給女王寫了封回信,說我大清是天朝上國、物產豐富,不需要與外國來往。乾隆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英國剛剛已經進入了工業革命,馬上變成現代化強國。
直到虎門銷煙,大清一直是很強勢,不把外國人放在眼裡。鴉片戰爭後,大清對待西方的態度還是很強勢,從撤換了與英國簽訂恥辱條約的皇族欽差一切職務並下獄問罪,就可以看出來道光皇帝覺得面子是最重要的,而且朝廷的旨意對洋人的用詞是「撫恤金」而不是賠款,可見大清並不是人們心中認為的那麼懦弱,這個王朝只是沒有看清楚世界格局馬上要發生大的變化了,錯過了進步的最佳時間。
但說起來其實也不晚,大清在鴉片戰爭後被打醒了,終於明白了原來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原來國家的實力是靠科技來表現的。於是大清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支真正的海軍,花重金從西方購入了定遠鎮遠等一大批現代化戰艦。
此時此刻日本在幹什麼呢?日本也才剛剛開始明治維新,幾乎是和大清同步進行改革的,可是結果是大清僅僅幾年時間連續賠款2.3億兩白銀、4.5億兩白銀。這些天文數字看着是那麼的恐怖,可是沒錯,這是事實,不是在拍戲。。。
朝鮮內戰爆發的時候,雖然此時此刻的大清帝國八旗兵已經墮落不堪,失去了戰鬥能力,早已不是剛剛入關時在疆場策馬狂奔的威猛騎士了,他們已經變成了社會寄生蟲,啥也不會幹,只知道抽大煙遛鳥喝茶。但朝廷還是下旨東挪西湊了一批漢族軍人開赴朝鮮平息內亂,此時此刻日本也增兵朝鮮,大清已經預感中日之間要有一場大戰了,大清也在繼續增兵,可見大清並不是軟骨頭。
為什麼日本這彈丸小國敢挑釁大清呢?
原來大清購買了西方大型戰艦後,到處耀武揚威,經常直接開進日本港口,並規定士兵可以上岸遊覽觀光,日本人看到這麼大的戰艦,本來心裏就嫉妒,可是它又買不起,只是買一些比大清稍微小一些的戰艦來追趕大清,雙方形成了軍備競賽,每當大清購置一輛軍艦的時候,不久日本也會購置一輛同等級別的戰艦。
這時有人可能要問了,為什麼大清的軍艦可以隨意進出日本港口呢?
原來西方跟日本也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按照這個條約,北洋水師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八,大清進入了所謂大國的行列,可以隨意進入日本港口。
可是終於有一天,日本民眾內心的仇恨被激發了,在北洋水師官兵上岸遊玩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事件,八十名北洋士兵被日本民眾殺死,朝廷震怒馬上與日本簽訂了條約,結果是日本賠償所有遇害官兵大量撫恤金,大清支付一小部分撫恤金,受傷人員的治療費用全部由日本賠償。
這個條約是大清唯一一次同外國簽訂的平等條約,被西方稱為大清第一次的外交勝利。
可是好景不長,接下來的事情就悲催了。
由於海軍是一個非常燒錢的兵種,大清已經開始出現了財政赤字,於是不想在繼續投入資金更新軍艦。因為當時的科技在人類史上第一次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北洋水師的軍艦短短几年時間就已經落後西方許多,這時候西方已經出現了威力較小但射速航速很快的戰艦。大清覺得北洋水師用於國防已經夠用了,周邊很多國家連海軍這個兵種都沒有,大清已經很滿足了,但是朝廷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已經被日本針對了。
日本也沒錢買,但日本心裏發慌,因為它是島國,彈丸之地,它要走對外擴張的道路才有安全感。日本要購買更先進的軍艦的計劃被議會多次否決了,這時天皇出來說話了,要拿出私人財產支持買軍艦,迫於壓力議會只好同意財政購買速射艦。
有人說是慈禧太后挪用了軍費,導致北洋水師最終全軍覆沒。
其實慈禧是打算退休,試着讓光緒嘗試親政,退休後要住頤和園,所以要修頤和園。可是朝廷拿不出這筆錢來,於是戶部讓各省財政紛紛拿出一點錢作為孝敬錢來為慈禧修頤和園。
如果這筆錢用於北洋,絕不會出現後來的慘劇發生,可是,這筆錢確實是修了園子。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慈禧確實是太腐敗了,為什麼不拿這筆錢支援國防,但如果不修頤和園,北洋還是會拿不到這筆錢,因為這筆錢不屬於中央。不過,朝廷決定不再支援海軍購買新式軍艦的策略,慈禧也肯定是點了頭的。
直到突然有一天,日本聯合艦隊跟蹤了北洋艦隊一個小時,北洋艦隊才也發現了日本聯合艦隊,但整整晚了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時間差日本早已安排部署好了作戰任務,雙方在黃海大東溝展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蒸汽動力現代鐵甲艦高科技戰爭,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蒸汽動力海軍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先發現北洋艦隊一個小時呢?由於篇幅原因,咱們下期再說。
歡迎評論點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