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最殘酷的帝王莫過於朱元璋了。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後,就展開了對功臣的屠戮。
作為開局一口碗的神奇皇帝,出身乞丐,沒有任何背景的逆襲,不像唐朝李世民那樣需要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所以在屠殺功臣時候也便隨心所欲。
朱元璋出身社會最底層,看盡世間炎涼,這種環境也造就了他自私殘暴的性格。在朱元璋眼裡,似乎除了馬皇后以及自己的兒子朱標之外,其他都屬於可有可無的存在。朱元璋的後宮妃嬪,在他眼中都不會被認可為妻子之類的,包括那些皇子們也遠無法和馬皇后以及太子朱標相提並論。
但是到了建立大明朝之後,馬皇后和太子朱標相繼先他一步死去,兩位至關重要的人離開了朱元璋,這也導致他性情大變,充滿猜忌。當然,我們不可否認朱元璋的政治手腕。他藉助胡惟庸之手,大肆誅殺功臣,最後卻又將胡惟庸處死,並以此案除掉百分之七十的侯爵,禍及數萬人。藍玉更是被朱元璋剝皮,做成了模型。連徐達、劉伯溫、李善長都沒有得到善終。
但是,在眾多開國功臣裏面,確有幾個人得到了善終。那就是耿炳文、湯和、鄧愈、李文忠。
首先說一下湯和。作為朱元璋的發小,並沒有因為兒時感情免遭猜忌。就在藍玉案時候,湯和以及馮勝當時都受到朱元璋的猜忌,一度差點被連累。
但是,湯和這個人還是比較聰明的。等到事情過去以後,湯和第一時間交出兵權,選擇歸隱。但是等朱元璋需要他的時候,他又會挺身而出,完事了再次交出來兵權。並且,湯和在黃金美女的態度上表現的比較饑渴,所以這一方面也讓朱元璋對他比較放心。
而耿炳文呢?原本這個人在眾人中就沒有什麼存在感,無論是打仗還是智謀都沒有可比性。但是耿炳文打防守戰很厲害。或許朱元璋知道自己死了以後,不指望後代打江山,但總歸有位可以守江山的將軍。耿炳文只會守城,不會攻城,所以對朝廷沒有威脅,或許這是他生存下來的原因之一吧!
李文忠就更不用說了。正史裏面記載,李文忠算是朱元璋的外甥,單單這一條血脈就不少加分。李文忠14歲便投奔朱元璋,可以說是朱元璋一手扶持起來的。朱元璋對外甥的感情,其實比後宮妃嬪們生的王子還有親近。
並且李文忠多次在戰場救了朱元璋,後來更是平定江南,搞定張士誠。這些都對李文忠起到了加持作用。
緊接着就是鄧愈。鄧愈可以說是和李文忠一同成長起來的少年將軍。鄧愈不僅在鄱陽湖水站大顯神威,後來更是馳騁吐蕃,轉戰邊疆,可以說是護國將軍。論資歷比徐達這些人要淺薄,論年齡又小,並且常年為國守邊疆。常年不在朝中,自然不會被內部矛盾波及,所以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