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都要來一次,為何握槊如此受歡迎?

2022年09月27日02:02:03 歷史 1922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過華清宮》.杜牧

眾所周知,在唐朝的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故事赫赫有名,為了這個女子李隆基不惜違背倫理,也因為這個女子開元盛世毀於一旦。

從開篇的一句話便可知唐玄宗對李隆基有多麼寵愛,天上地下只要貴妃開口李隆基都會滿足她,「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便是兩人的真實寫照。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都要來一次,為何握槊如此受歡迎?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楊玉環雲鬢糾纏,每天在華清池你儂我儂。除了這件事情之外,他們還喜歡一項名為「握槊」的運動,幾乎每天都要玩一次。

那麼,「握槊」究竟是什麼呢?為何如此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迎,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李隆基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

公元719年楊玉環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原本她有着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在10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楊玉環不得不離開家鄉去了洛陽叔父家裡。

叔父雖然不是親生父親,但對楊玉環非常的上心,教給她文化知識、宮廷禮儀,15歲時楊玉環已經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了,也是在這一年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都要來一次,為何握槊如此受歡迎? - 天天要聞


當時,唐玄宗的女子咸宜公主在洛陽結婚,楊玉環也受到了邀請參加婚宴。在此期間遇到了壽王李瑁,他對楊玉環一見鍾情,還請求自己的母親武惠妃賜婚。

不久之後,楊玉環、李瑁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的生活也是相當的甜蜜幸福。不過,這樣的美好生活並不長久,武惠妃的去世成為了「不幸」的導火索。

首先,武惠妃之死使得李隆基的情感生活變得空虛起來,他急需要一個女人連填補這一個空白。也就是在此時,身邊的太監告訴唐玄宗楊玉環傾國傾城,就這樣後者頻繁進宮出現在李隆基的面前。

其次,武惠妃之死使得壽王李瑁失去了最大的靠山,看着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妻子垂涎不已,他不能也不敢說出任何反對的話,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事情的發生。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都要來一次,為何握槊如此受歡迎? - 天天要聞


楊玉環的知性與美貌不斷挑戰着李隆基的神經,為了將這位兒媳佔為己有,他先是把楊玉環送入寺廟削髮為尼,期滿之後直接接入後宮封為妃子。

當然,為了彌補自己的兒子,唐玄宗又給他找了一房女人,自此之後曾經的兒媳成為了玄宗皇帝的女人,兩人夜夜笙歌過上了「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楊玉環迷倒了李隆基

據史書的記載,楊玉環體態豐腴並且體有異香,這一個特徵非常受玄宗皇帝的喜歡。當然,楊貴妃因為體型比較豐滿,所以她總是不斷出汗,而且還略帶一絲絲的狐臭。

為此玄宗皇帝為愛妃修建了華清池,既方便楊貴妃清除身上的汗液、異味,也使得兩人的感情不斷增進,至今華清池內依然流傳着兩人的諸多故事。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都要來一次,為何握槊如此受歡迎? - 天天要聞


楊玉環日常生活中喜歡跳舞,再加上她身上多少帶有一些胡人血脈,跳起舞來英姿颯爽。據記載,李隆基不僅擅長音律,還為楊玉環編寫了一部曲子。

男子撫琴而彈,女子則能跳出優美的舞姿,琴瑟和鳴夫妻融洽,唐朝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問世的,訴說著兩人的愛情故事。

有一句俗語叫做「拜倒在石榴裙下」,許多人都知道這句話,卻不知道這句話的背後也透露着玄宗皇帝對楊貴妃的寵愛,完全詮釋了愛美人不愛江山這句話。

楊貴妃非常喜歡吃石榴,玄宗皇帝為他在宮中種植了許多石榴樹,甚至楊玉環穿的裙子也被綉上了許多石榴花,這便是唐朝時期有名的石榴裙。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都要來一次,為何握槊如此受歡迎? - 天天要聞


有一次李隆基與楊玉環在石榴樹下撫琴、跳舞,結果皇帝發現愛妃不怎麼高興,一問之下才知其中的緣由,大臣對楊玉環這個女人很憤慨,說她是紅顏禍水。

得知此事的李隆基當即下令,以後文武百官見到楊玉環必須下跪行大禮,以強權的方式讓大臣臣服於楊貴妃,如此一來便形成了一種說法,大臣跪倒在了楊玉環的石榴裙下。

有意思的是,除了華清池的故事、石榴裙的故事,楊玉環與李隆基的日常生活中還少不了一項運動,這項運動名為「握槊」,幾乎每天都要來一次。那麼何為「握槊」,為何夫妻兩人對此喜歡不已呢?

什麼是「握槊」

據記載,「握槊」並不是中原王朝土生土長的遊戲,而是一種舶來品,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它逐漸本土化,成為了社會上一種流行的遊戲。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都要來一次,為何握槊如此受歡迎? - 天天要聞


「握槊」又被稱之為「雙陸」,《雙陸錦囊鈔》對此進行了相關的描述,它分為黑白兩方,一方持白子15個,一方持黑子15個,棋盤上有骰子兩顆,棋盤有橫豎十二條線。

將棋子擺放在棋盤的兩側,對局者擲出兩個骰子,骰子上面顯示的是幾點那麼棋子便走幾步,最終15枚棋子全部走進對方的6條刻線以內者為獲勝方。

比如,白棋可以從左向右行走,行走到最右端再反過來走棋,黑棋則從對面相反的位置為起點,這樣的玩法與現代的飛行棋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細節上又略有不同。

隋末唐初天下大亂老百姓生活的苦不堪言,但隨着貞觀之治的到來,唐朝的社會經濟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像「握槊」這類小遊戲又風靡了起來,皇宮之中更是盛行不已。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都要來一次,為何握槊如此受歡迎? - 天天要聞


根據《舊唐書.後姐傳》的記載,唐中宗執政時期韋皇后把持朝政,她經常讓武三思入宮陪自己玩「握槊」,唐中宗時不時也會在一旁為她指點迷津。

由此可見,「握槊」在當時有多麼的受歡迎,作為李唐王朝權力最巔峰的兩個人,唐玄宗、楊貴妃的閑暇時間也比較多,每天較量上一兩局成為了「必須的事情」。

「握槊」不需要太強大的腦力,因為骰子具備很多的偶然性和運氣性,所以這一個遊戲的進退幅度、勝負轉換皆憑藉一個人的運氣,趣味性非常的強。

楊貴妃稱得上是一個握筆達人,每一次玩棋的運氣都非常好,李隆基時常會敗在她的手裡。久而久之,楊貴妃就喜歡上了這種勝利的感覺。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都要來一次,為何握槊如此受歡迎? - 天天要聞


作為唐玄宗愛到骨子裡的一個妃子,楊玉環高興皇帝自然就高興,每日處理完政務必來陪她玩上一兩局,也算是增進夫妻之間感情的一種手段吧。

根據一些野史的記載,唐玄宗曾飼養過一隻鸚鵡,它不經能夠吟誦詩歌,還能在關鍵時刻幫助李隆基。楊貴妃每次與唐玄宗下棋時,若是局面對後者不利,身邊的太監便會叫上一句「雪衣娘」。

這三個字好似一種暗號一般,鸚鵡聽到之後就會跑到棋盤之上攪合,這樣既保住了皇帝的顏面不至於輸得太慘,也能增加遊戲的樂趣與趣味。

後來,這隻調皮搗蛋的鸚鵡被一隻老鷹給啄死了,皇帝與貴妃還傷心不已並將其葬在了皇宮中的御苑裡,被當時的宮人稱之為「鸚鵡冢」。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都要來一次,為何握槊如此受歡迎? - 天天要聞


唐朝時期因經濟繁榮,人們有充足的閑暇時間,「握槊」才得以在社會中流行。然而,唐朝末年、宋元明清等朝代,經濟、軍事實力都達不到唐朝的水平,老百姓不斷為了活着而奔波,自然沒有太多的心思來玩這個遊戲了。

宋元時期,「握槊」逐漸從民間百姓之間消失,成為了文人才子的一種遊戲。明清時期,文人才子都在刻苦讀書科舉入仕,握槊僅僅只存在於上流社會,近代社會基本就失傳了。

此前曾有一些學者想要根據資料的記載,把這種「握槊」遊戲嘗試復原,但最終卻沒有成功。從三國便出現的倭筆,持續了近2000年的一種文化,也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了。

通過上述的介紹不難發現,握槊之所以能夠在唐朝流行開來,與當時繁榮的經濟有很大的關係,正所謂「飽暖思淫慾」,衣食足的老百姓在生活富足的同時自然想找一些樂趣。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都要來一次,為何握槊如此受歡迎? - 天天要聞


當然,「握槊」作為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調節日常生活,但若是一直沉迷其中就容易玩物喪志,唐玄宗李隆基與楊玉環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

自從拜倒在楊貴妃的石榴裙下後,李隆基再也不像早年那樣兢兢業業、為國為民,反而寵信小人、任人唯親,以至於造成了後來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最後雖然被平定了,但大唐王朝的繁華卻被這一場戰火幾乎全部摧毀,再也不復往日的繁華,楊貴妃也因為安史之亂一事死在了馬嵬坡,讓人可悲可嘆。

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適當的憂患意識會讓人不斷奮發向上,但若是過度沉迷安樂結局唯有敗亡一條路可言,歷史上種種事例都已驗證了這個道理。

對於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浙江一副縣長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浙江一副縣長任上被查!

據浙江省衢州市紀委監委4月2日消息:常山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王永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衢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來源:衢州市紀委監委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
寧波鄞南朝陽顧家人的先祖——孫吳醴陵侯顧雍 - 天天要聞

寧波鄞南朝陽顧家人的先祖——孫吳醴陵侯顧雍

DEEPIN寧波,讓我們繼續來尋找寧波地鐵3號線,朝陽站附近的故事。聊過了朝陽站旁的顧家村,今天我們來講講這裡顧氏人家的先祖,三國時期孫吳重臣,醴陵侯顧雍。顧雍,字元嘆。吳郡吳縣人(今江蘇蘇州)。他出身於江東吳郡四大姓之一的吳郡顧氏,曾祖父
探秘明代十大狀元:才俊閃耀的歷史星河 - 天天要聞

探秘明代十大狀元:才俊閃耀的歷史星河

明代,延續科舉取士之制,在華夏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獨特的人才選拔印記。彼時,共舉辦八十九次殿試,誕生八十九位文狀元;武舉考試亦有五十二次之多,造就五十二位武狀元,文武狀元合計一百四十一人。在這些精英輩出的狀元群體里,有十位聲名遠揚,成為國家的中
忍辱負重寫就著作,一位古代文人的血淚與堅守! - 天天要聞

忍辱負重寫就著作,一位古代文人的血淚與堅守!

在中國歷史上,司馬遷是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不僅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史學家之一,更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然而,司馬遷的一生並非一帆風順,而是一部充滿屈辱、堅持與輝煌的史詩。他的故事從一個普通的文人家庭開始,卻最終成就了一部傳世千古
22年前父親在抓捕現場壯烈犧牲!多年後,他做了一個重要決定 - 天天要聞

22年前父親在抓捕現場壯烈犧牲!多年後,他做了一個重要決定

2003年3月15日,下午1點30分,臨海古城派出所。派出所人頭攢動,幾位警察帶好裝備,出發前往一處聚眾賭博的現場。民警李雙龍、陳鋼在出發前,給副所長楊海升打了電話。電話那頭,在家修門鎖的楊海升直接應了一句,隨後換衣出門。這成為兩人這輩子最後悔的一個決定。李雙龍和楊海升衝進賭博現場。李雙龍上去就和歹徒李某搏鬥...
老祖宗觀人術看人一看一個準,一定要熟記這2條口訣 - 天天要聞

老祖宗觀人術看人一看一個準,一定要熟記這2條口訣

「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鬼谷子這句名言,就像一把神秘的鑰匙,開啟了觀人術的大門。一說起觀人術,大家腦袋裡第一個想到的,估計就是鬼谷子。這位大神,光看面相,就能把一個人的小心思猜得八九不離十。生活就像一場大型狼人殺,身邊的
懸賞100萬!15年下落不明!揭秘千年石獅的「平行人生」! - 天天要聞

懸賞100萬!15年下落不明!揭秘千年石獅的「平行人生」!

直奔主題!朋友們,清明外出途中,請留意下方「懸賞通告」,懸賞金額100萬!文物回家需要您的一份關注。 拜託啦寫在前面:跨越千年的「雙獅記」在陝西這片歷史厚重的土地上,兩隻石獅的命運被時代割裂—— 一尊靜立博物館大廳,以昂首闊步之姿迎接八方來
爺爺去世後,我開始走上跨越海峽的尋根之路 - 天天要聞

爺爺去世後,我開始走上跨越海峽的尋根之路

中新網4月4日電 題:爺爺去世後,我開始走上跨越海峽的尋根之路 記者 朱延靜 「滄海桑田,沒有什麼是不朽的,一切都會以嶄新的面貌重生,我們都身處於歷史之中活着。」 這是來自台灣青年張遇《黃土家族》書中的一句話。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1949年,詩人余光中隨父母遷至香港,次年赴台。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