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和他的家庭:看博學多才的家庭環境有多重要

2022年09月26日06:52:04 歷史 1418

王陽明能有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聖人」的成就,創立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心學」,和他出生的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


王陽明的平生非凡成就,離不開他幼年的啟蒙老師,他就是王陽明的爺爺王倫。同時,也離不開他的父親王華。


王陽明的爺爺王倫,是遊學飽讀之士,著有《竹軒稿》及《江湖雜稿》若干卷。王倫很有名士風度,脫俗洒脫,淡泊名利,是深諳儒佛的高德隱士。父親王華是成華十七年的狀元,歷任翰林院編修、翰林院學士、詹事府少詹事、禮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書等職。王華長期在京都任職,王陽明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爺爺、奶奶對他非常寵愛,又給予他鼓勵和引導。王華在任翰林的第二年,生活已經安穩下來,就接父親和兒子王陽明一起到京城生活。在這樣一個文化氛圍濃厚、詩禮傳家的書香世家,既有父親的嚴厲教導,又有爺爺的支持鼓勵,王陽明的潛力和天賦得到盡情地發揮,為王陽明的成長、成為一代偉人打下了紮實的根基。

王陽明和他的家庭:看博學多才的家庭環境有多重要 - 天天要聞

從王陽明的家庭氛圍中,感受到以下幾點啟示:


一、鼓勵孩子從小涉足多樣的興趣愛好,對孩子終身有益


王陽明從小練習弓馬騎射,研讀《孫子兵法》、《六韜》、《三略》等兵書,沉迷於五件事:任俠、騎射、詞章、神仙、佛事。雖然父親王華曾把他的象棋扔入河裡,但基本上沒有很厲害的制止。尤其在王陽明爺爺那兒,他堅信孫子一定會有大成就,所以從小王陽明想做什麼,王陽明有那麼多愛好,小時候做過那麼多"出格"的事情,爺爺都給予了支持。


現代好多學者在總結王陽明的成就時,都說到正是王陽明從小起對各種事物廣泛的興趣愛好,才有了他日後的探索實踐,最終取得不朽的成就。


比如,王陽明小時候和小朋友一起玩兵法、射箭等。雖然頑皮惹得父親王華頭疼,但父親也沒有絕對禁止。尤其是爺爺王倫,背後一直支持和相信孫子王陽明。又譬如,王陽明格竹子的故事,他和小夥伴一起,眼睛一眨不眨看着竹子,小夥伴3天3夜後累倒退出,而王陽明經歷了整整7天7夜直至病倒。對於一般父母,肯定在中途就把他的想法、舉動去干預、呵斥或阻止。王陽明可以整整7天不受干擾,和他家人背後的默默支持是分不開的。


在支持而不阻擾、不制止的環境下,讓王陽明的天性、聰慧和探索的秉性不斷得到激發。相比現在的孩子,可能父母過多的干預和扼殺了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按照父母設計的路徑去學習生活,極個別的孩子甚至出現抑鬱、不良行為等。


作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善於發現孩子潛在的能力、興趣愛好,多多鼓勵他而不是扼殺他的興趣愛好,是為上策。


王陽明和他的家庭:看博學多才的家庭環境有多重要 - 天天要聞

二、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學習環境很重要


王陽明雖然到5歲還不會開口說話,但是突然間開口說話的時候,他能完整地把一大段的,並且是脫口而出。當時爺爺王倫提筆寫字,寫完後就了念「大學之道」四個字,後面就不念了,旁邊的王陽明突然大聲朗誦:「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爺爺又驚又喜,問他怎麼背出來的,他說爺爺天天在念,他聽得久了就自然而然會了。


又如,在路過鎮江金山寺,王陽明爺爺王倫和朋友們一起飲酒作詩、即席賦詩,輪到爺爺王倫時,他絞盡腦汁,一時難出好句。而小王陽明卻已隨口吟出了一首:

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朋友們以為是爺爺提前設計和準備好的,故意讓王陽明念出來。於是當場出題,讓王陽明以天上的明月和遠處若隱若現的群山為題,再作一首。沒想到王陽明也馬上把詩作了出來,

山近月遠覺月下,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有人眼大於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詩的思考、文采、布局等絕非一個11歲的孩子能做到,而王陽明恰恰又做到了。在場的朋友們都驚呆和震住了。


王陽明小小年紀能現場作出常人可能都寫不出來的詩句,這絕對要歸功於王陽明的家庭。家裡的書籍應有盡有,而且爺爺、父親都是大家,良好的讀書、求知環境,無形中也影響、引領着王陽明旺盛的求知慾。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可以說是潛移默化的。


就年輕的父母而言,不管多忙多累多煩,也要給孩子從小就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孩子從小養成愛看書愛閱讀愛思考的好習慣。


三、父母自身愛學習的習慣會很好地影響和帶動孩子


孩子愛學習愛閱讀,除了有良好的環境之外,家長的以身作則也很重要。譬如,王陽明的爺爺每天可以拿着書本,詠頌詩歌。他的父親是狀元,也是皇帝的老師,每天或閱讀大量的書籍或抄寫相關材料,王陽明都看在眼裡,無形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我有一位朋友,當他孩子出生後,她給孩子買的玩具很少,最多的就是各類兒童讀物和書籍。家中最靚的傢具就是書櫃,裏面有各類書。他平常沒事就看書,跑圖書館、書店,常常帶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去。現在,他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樣,可以沒有手機,但不能沒有書。孩子每天很自覺看書,每天的閱讀量非常大。一天至少能夠閱讀上萬字的材料。孩子的作文常常被作為範文,在班級裏面被閱讀、被模仿、被表揚。對孩子寫作文這件事,我朋友談到,他很省心,一點都沒有付出和煩惱過,對老師出的作文題,孩子總能有各種題材來,總能寫的別出心裁,有思考有新意。

王陽明和他的家庭:看博學多才的家庭環境有多重要 - 天天要聞

查理·芒格曾寫道,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見過哪個智慧的人不是每天都讀書,一個都沒有。巴菲特和我的閱讀量可能會讓你驚訝。


王陽明的成就,我們誰都不能否認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其的影響和作用。要想讓孩子成為有智慧的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閱讀量。我想,首先家長要從自身做起,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多引導孩子多看書多思考,讓孩子在閱讀中增強認知能力,啟迪他的人生。

歡迎友友們參與討論。


往期內容:

王陽明和老婆諸氏的婚姻:門當戶對是有道理的

用5個方法調節心理,讓自己保持年輕

50歲要明白:別忘了好好愛自己

算好這三筆賬,生活會更加的喜氣和興旺


作者介紹我是凡人揚媽,一名50多歲的女性,在正常工作之餘,我會經常給大家分享成長經歷和生活感悟,歡迎關注我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熟悉日本歷史的朋友知道,日本自德川幕府以來就閉關鎖國,直到被黑船踹開國門。不過真實的歷史不是這樣的,別的不說,德川家康就讓一個英國人當過自己的高級顧問,還給冊封武士,並賜予了日本姓名三浦按針。這個「洋武士」三浦按針不但對當時的日本影響很大,
中國救援隊救災之路,竟遭冷槍——緬甸軍政府這是瘋了嗎? - 天天要聞

中國救援隊救災之路,竟遭冷槍——緬甸軍政府這是瘋了嗎?

本文皆根據事實報道,加上主觀意見編寫而成,結尾附上事實報道要知道,緬甸大地剛剛經歷7.9級強震,山河破碎,百姓哀嚎,眼睜睜看着親人被埋在廢墟下,指望着救援的到來。而就在這生死關頭,本該感恩戴德的緬甸軍政府,卻干出了一件讓人匪夷所思、荒唐至極
廣西名人錄容縣篇——民國少將篇 - 天天要聞

廣西名人錄容縣篇——民國少將篇

容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轄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玉林市東北部,地處大容山和雲開大山兩大弧形山脈之間。容縣古稱容州,明洪武時期改容州為容縣,隸屬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梧州府(府治在今梧州市),自此容縣之名沿用至今。容縣歷史悠久,在長期的歲
張遼威震逍遙津,是孫權太菜了么? - 天天要聞

張遼威震逍遙津,是孫權太菜了么?

在波譎雲詭的三國歷史中,逍遙津之戰宛如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戲,張遼率少量兵力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威名瞬間傳遍江東。然而,孫權在這場戰役中的失利,絕不能簡單地扣上「能力不足」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