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一天,時任慶陽縣公安幹警的李葉同志來到烈士陵園,她拿着鮮花走到一個名為陳斌的革命烈士墓碑前,心情顯得十分複雜。
李葉對着墓碑喃喃往事,說道革命已成功,當年出賣你的叛徒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你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李葉蹲下身體,擦拭着墓碑上的灰塵,看着陳斌的遺像,恍惚間好像又回到了1947年。
那一天,陳斌在刑場上對她大喊:家裡有狗,快回家!
正是這一句話,挽救了李葉和其他多名我黨成員。
那麼,這一切到底怎麼回事呢?
接下來,讓我們一一明說:
一、「家裡有狗,快回家」
1947年4月,甘肅慶陽最繁華的大街圍滿了人,只見國民黨特務將抓捕的共產黨員陳斌押赴大街上遊行示眾。
此時的陳斌身上滿是血污,被國民黨酷刑折磨的他已奄奄一息,可面對眾人圍觀,他仍然昂首挺胸、目光如炬、臨危不懼,將共產黨人最後的尊嚴展現出來。
為避免有人劫法場,整個慶陽街頭戒備森嚴,押赴陳斌的軍車四周遍布是荷槍實彈的軍警。
不過四周的老百姓們並沒有因陳斌被押赴刑場而拍手叫好,反而個個面露難色,唉聲嘆氣,還有人更是掩面哭泣。
陳斌是中共慶陽縣委副書記,革命多年來他一直深入群眾,積極宣傳我党進步思想,並帶領百姓們打土豪分田地,使得不少老百姓分到了土地。
此外,陳斌還用自己的所學知識,教會當地青年們識字讀書,大家對此都很感激。
而被押赴刑場的陳斌,看着周圍場景,內心百感交集,他沒想自己躲過了日偽漢奸的刺殺,躲過了炮火連天的戰場,卻最終被隊伍內的同志變節出賣。
不過看着周圍百姓們同情的目光,陳斌為了鼓舞人心,大喊共產黨萬歲!人民萬歲!
百姓們長期受軍閥的剝削,早就對國民黨恨之入骨,他們也紛紛附和着喊道「共產黨必勝!」
押送陳斌的國民黨頭目見狀,嚇出了一身冷汗,為避免出了差池,他當即對空鳴槍,用槍聲蓋過人民群眾的呼聲。
就這樣,陳斌和幾個愛國人士一同被押上臨時搭建的刑場,國民黨頭目逐一宣判他們的「罪行」,但每個囚犯都沒有任何畏懼,他們抱着捨生取義的決心,同敵人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看着身邊的革命者在槍聲中接連倒下,陳斌環顧四方,想看看人世間最後一眼,此時他心生遺憾,無法再看到新中國誕生的那一天,也看不到國泰民安的場面。
突然間,陳斌捕捉到了人群中特殊的目光,他定眼一看,此人不正是婦女部長李葉同志?她怎麼來了?
陳斌馬上就知曉,組織上派人來營救他了。
沒錯,李葉帶着游擊隊成員,想要趁亂伺機救出老搭檔陳斌,她在人群中來回奔走,打探國民黨軍警的警力分佈,思考該從何處下手。
可一路走來,李葉發現敵人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防守太多嚴密,游擊隊員兵力少得可憐,根本沒有動手的機會。
但考慮陳斌即將被執行槍決,她已來不及等待,因而一直盯着陳斌,希望對方能注意自己,進而配合自己的營救計劃。
組織上沒有放棄自己,陳斌很是高興,但為了避免敵人注意到,他連忙移開視線,但就在此時,他又看到兩個熟悉的面龐,這兩個人正是他被捕的罪魁禍首,他們鬼鬼祟祟,不知道在商議什麼。
陳斌突然意識到,國民黨軍統特務故意利用自己設下圈套,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共產黨員,想要一網打盡。人群中光是他認識的就有兩個特務,必然還有其他特務安插其中。
一旦李葉同志有進一步動作,那就會第一時間被這些特務開黑槍打死。
與此同時,國民黨特務在抓捕共產黨員時,也會不顧一切,周圍的普通百姓也或將死於這場混亂中。
想到這裡,陳斌心急如焚,渾身冒出了冷汗,心也跟着緊張起來。
為了避免這一慘案發生,為了不讓國民黨特務陰謀得逞,陳斌連忙聲嘶力竭地大喊起來:「家裡有狗,快回家!」
陳斌這一聲喊叫讓國民黨劊子手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愣了幾秒鐘。
而就是在這一短暫時間內,李葉同志和游擊隊員讀懂陳斌所言意思,也就是黨支部內存在叛徒,周圍早已被敵人控制,就等着共產黨員跳進圈套內。
李葉環顧四周,果真發現人群中出現了不少便衣特務,他們雖然是老百姓裝扮,可深情冰冷,腰間鼓起,顯然不是普通人。
如果強行攻擊刑場,不僅要面對國民黨憲兵的壓力,還要面臨特務們帶來的壓力,根本沒有營救的可能,自己反而損失很大。
李葉短暫思考後,只好率游擊隊員悄悄撤離。
而陳斌的一聲聲喊叫,也讓現場的百姓們驚慌不已,他們如同驚弓之鳥,慌亂了起來。也正是這一慌亂場面,給了共產黨員逃走的時間。
敵人反應過來後,得知陳斌提前為共產黨員通風報信,當即派出幾個特務對其狠狠毆打一番,發泄心中的怨恨和不滿,最後再將其一槍擊斃。
此時,李葉同志已進入安全區域,她聽到槍聲響起,知道陳斌同志已壯烈犧牲,當場淚奔,她發誓一定要為其報仇雪恨。
那麼,陳斌同志到底是如何被敵人陷害並抓捕的?誰又是內奸?
二、誰是內奸?
1947年是我黨在戰場上形勢最為緊張的一年,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一年。
隨着蔣介石的獨裁野心暴露,他撕下「假和平」的面具,派出國民黨大軍向解放區發起進攻。
這年3月中旬,胡宗南率領14個旅23萬國民黨精銳部隊,從宜川、洛川兩地進發,朝着目的地延安攻去,而慶陽首當其衝被敵人率先攻佔。
其實,共產黨在慶陽的影響力十分深遠,從1936年到1947年間,在革命之火的大潮影響下,慶陽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革命,並建立了中共黨組織,百姓們在黨的領導下生活富足、幸福安康。
胡宗南進入這個「赤色大本營」後,為了更好地控制慶陽縣城,他下令炸毀烈士紀念碑,拆掉我黨的特色建築,並大力扶持地主階級,在慶陽實行高壓統治。
他們還對共產黨人進行「斬草除根」,鼓吹「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派出特務瘋狂捕殺中共黨員和進步人士,並利用高官厚祿策反革命人士,不屈服就酷刑逼供甚至槍決。
一時間,整個慶陽進入「白色恐怖」中,城內的百姓心驚膽寒、草木皆兵,生怕會被污衊成共產黨人或其家屬。
正是在國民黨的殘酷鎮壓下,全縣43個黨支部只有4個倖存,其他均已被破壞,情報傳遞交通線也被切斷。
此時,慶陽縣內城倖存的共產黨員已和城外聯絡點失去聯繫,不知道城外的具體情況。為了保障全體黨員的安危,當務之急是將黨組織轉移到周邊區域。
但轉移之前,務必需要有人提前打探消息,和城外黨組織取得聯繫,再通知八路軍前來解救,並拿到一條合理轉移的路線圖。
不過此事風險太大,整個慶陽城已被國民黨封鎖,嚴格限制人員出入,限糧限菜。而抵達最近的聯絡點,最少也要20里路,途中需要穿過敵人的封鎖線,稍被敵人察覺異常就可能被當成「赤色分子」抓捕。
但「樹挪死、人挪活」,每個黨組織成員都知道唯有奮力拚搏,穿越敵人封鎖線,找到聯絡點,才有求生的機會。那麼到底由誰擔任交通員傳遞情報呢?
在這一危急時刻,陳斌同志主動請纓,他和李葉同志一樣都是第一批在慶陽革命的人,對慶陽十分熟悉,就算遇到危險也能找到絕佳的逃生方法。
再者說,他對革命忠心耿耿,黨性忠貞不二,不必擔心他會變節,將黨組織情況泄露出去。
不過就在這時,李葉同志站起來發表了不同意見,李葉說陳斌是縣委副書記,也在這裡的最高負責人,需要坐鎮,就由自己去完成這一任務。
陳斌並沒有聽取他的建議,反而表示自己在群眾中有基礎,一旦碰上危險,群眾們也不會舉報自己,還可能會為自己打掩護,相對來說更安全一些。
李葉同志聽了後認為有理,只好點頭同意。
當天夜裡,陳斌換上當地老農的衣服,如不是熟悉他的人,根本認不出他是一個縣委副書記。
隨後,陳斌趁着夜色躲過國民黨的層層崗哨,並通過小路來到城外,成功和聯絡點取得聯繫。
交換完情報後天已微微亮,此時再返回城裡比較危險,畢竟城門口到處都是國民黨軍警。他決定前往附近一個集鎮的客棧內休息,待到晚上後再返回內城。
而後,陳斌穿過一條河,再穿過村莊,抵達村口,看到一家客棧後住了下來。
可正在他睡意蒙蒙之中,有人敲響門,並說二哥,我是老四呀,家裡房門塌了,來你這兒避避。
聽聞這句話後,陳斌睡意立馬全無,這是慶陽地下黨組織的對接暗號,難道外圍組織有新的情報指示?
想到這裡,陳斌連忙起身開門,只見映入眼帘的是地下黨成員谷老四和何玉林兩人,陳斌認識他們,他們是其他聯絡點的。
何玉林表示,他就住在這個村裡,陳斌過河之時他剛巧看到,因而才和谷老四二人一同敲門。
谷老四又接過話來,稱國民黨隊伍就在前面,正在挨家挨戶搜查共產黨員,住在客棧內很危險,不妨去他家避一避。
在陳斌看來,他們是「自己人」,不需要有任何提防,因而他沒有多想就跟着兩人出了客棧。
可當來到谷老四家裡後,他就被谷老四拿着木棍狠狠敲擊頭部,當場暈了過去。
實際上,何玉林並沒有撞見陳斌,陳斌之所以被發現,還因這個客棧是谷老四的大哥「谷大成」開的。
谷老四叛變後,國民黨獎賞了他一筆錢,他將客棧買了下來,用以監聽附近的共產黨人。
三、「用陳斌當誘餌」
顯然,谷老四、何玉林已背叛革命,他們為了立功行賞,當即將陳斌五花大綁,帶到了國民黨刑訊室。
待到陳斌醒來後,這才發現自己已在一個堅不可摧的牢房內,且自己被綁在座椅上動彈不得。
對面正是谷老四、何玉林以及特務頭目,他們不時發生笑聲。
這一場景讓陳斌憤怒不已,他不怕死在國民黨手裡,但卻無法接受自己會被黨內叛徒出賣。
此時,谷老四已不再是地下黨員,他憑着諂媚巴結、阿諛奉承當上了國民黨保安隊的隊長。
看到陳斌醒來,他惡狠狠地說,你是中共縣委副書記,一定知道很多核心機密!此次出來執行什麼任務?最好老實點,把你知道的全說出來。
陳斌聽了後大罵叛徒無恥,組織上怎麼就出了這樣的敗類。
可不管陳斌怎麼罵,谷老四都沒有任何錶情,惡狠狠的表示既然不聽話,那就只能酷刑折磨了。
就這樣,谷老四用上了各種刑罰,將陳斌折磨得半死不活,先後昏迷了數次,可不管有多痛苦,陳斌始終咬緊牙關,不透露半點消息,堅決不當國民黨的走狗。
谷老四為了立功,在特務頭子面前煽風點火,他提議可以將陳斌當做誘餌,並宣布公開處決,屆時必然有不少共產黨人前來營救,特務可提前埋伏在人群中,將這群人一網打盡。
谷老四之所以篤定有人來營救陳斌,除了陳斌在慶陽黨組織內身居要職外,也因李葉此人沒有出現。
在谷老四看來,能抓獲李葉同志也是一大功勞,因為早在1936年紅軍進駐慶陽縣後,就秘密成立中共慶陽縣委,當時陳斌是縣委秘書、李葉為婦女主任。
陳斌和李葉攜手革命十年來,經歷了太多生死難關,彼此相互配合默契、患難與共,一起走過了風風雨雨。一旦她得知老搭檔被抓,必然會想辦法營救。
按理說當時國共兩黨在西北殺得難捨難分,國民黨軍根本沒佔上風,而我軍主力部隊距離慶陽不遠,國民黨公開宣布處決共產黨員顯然是下下策。
可殺紅眼的特務頭子根本不管這些,採納了谷老四的建議,並利用輿論大肆宣傳:4月7日公開槍決「共匪」,要求大家必須圍觀,不然通通按「共匪」同夥處置。
顯然,谷老四這招是「鴻門宴」,就算中共黨組織放棄營救陳斌,但如果將所有人召集起來,李葉等人也不會忍心看着同伴被殺而見死不救。
一切正如谷老四所預料的,陳斌被抓消息很快就傳到慶陽城內黨組織,大家聽聞後氣得牙痒痒,一同商量該如何營救陳斌同志。
不過慶陽城內颳起了「白色恐怖」大風,形勢十分嚴峻,四周全是國民黨特務,營救工作兇險萬分,該由誰領頭呢?
李葉當即站了出來,毛遂自薦擔此重任。別看她是一個女子,可出生武術世家的她從小習武,因為善交朋友,江湖上稱其為「一代俠女」。她還練就了一身好槍法,百步穿楊彈無虛發。
而自從參加革命後,李葉同志積極宣傳革命思想,並致力於解放婦女思想,傳授婦女新知識、新技能,培養了很多骨幹人員。
她還當過教員,免費為窮人家的孩子上課,教會他們讀書寫字。也正是十年來奔走在慶陽大街小巷,她在群眾中的影響力越來越高。
李葉提議可以效仿古人「劫法場」,當時刑場設在鬧市區,現場比較混亂,營救陳斌的機會很大。營救中遇到什麼難題,百姓們也會伸出援助之手。
李葉同志的提議得到了眾多黨成員的響應,大家一同商議具體的研究計劃,卻不知這是一場圈套。
四、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同年4月7日上午,李葉率領一個小支隊來到人群之中,不過看到現場這麼多國民黨憲兵,情況遠超乎他們預想的那樣,可就算如此,李葉也決心繼續按原計划行事。
不過刑場上的陳斌,很快就發現偽裝成農婦的李葉,但同樣也發現叛徒谷老四、何玉林也在人群中四處張望、居心叵測。
他當即看出敵人的圈套,立馬喊出組織上甄別叛徒的暗號,示意李葉等人立馬離開。
李葉同志儘管有些不舍,可她為了保全游擊隊全體成員的安危,還是立即撤離,不過她暗暗發誓一定要揪出黨內叛徒,為陳斌報仇雪恨。
可還沒來得及查明叛徒身份,慶陽縣形勢危急,再加上城外組織的幫助,李葉只能率領地下黨員離開慶陽。
而後,李葉將陳斌臨終前所說的話告知組織,組織上認為黨內應該還留有敵特,隨即在內部進行了大審查,果真揪出了一些內奸。
考慮李葉同志身份暴露,為了保證其安全,也為了開展工作需要,組織上將李葉調離甘肅。李葉同志主動請纓上前線作戰,得到了組織同意。
1949年5月,組織上一紙文書將李葉調到慶陽工作,分配到公安系統。這讓李葉十分激動,她終於有機會有精力查找當年的叛徒。
儘管時間已過去很久,可李葉仍不願意放棄,一有空她就沿着陳斌當年出城的線路,遇到百姓就上前打聽,希望能找到蛛絲馬跡。
很快,李葉徹查陳斌被捕一案的消息就在慶陽一帶傳開。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叛徒何玉林聽到風聲後,立馬來到商店內購買足夠的糧食,並在家裡挖了個地窖,一旦得知李葉來了後就躲進地窖中不出來,等李葉走後才肯露面。
何玉林曾參加共產黨一事只是組織內部人員知曉,普通老百姓並不知他的身份。
而當年慶陽被國民黨佔領後,他就神秘消失,再也沒聯繫過組織,大家以為他已犧牲,還為沒找到他的遺體而耿耿於懷。
附近百姓只覺得何玉林奇怪,並沒有將他往叛徒身上靠。可李葉聽了後來了興趣,此人可能正是當年的叛徒。
不過正當她準備上門調查時,此時另一個叛徒谷老四被人舉報落網。
谷老四曾擔任國民黨保安團副隊長,慶陽解放後,他「棄暗投明」加入革命,在地方當了個小官。不過谷老四絲毫不收斂自己的作風,經常欺詐鄉里鄉親,還做起了聚眾賭博、組織賣淫等生意。
也正因如此,谷老四這才被舉報抓緊了看守所,剛巧,負責審訊的人正是李葉。
谷老四見到李葉如同見到「閻王爺」一般,顫顫巍巍,當場就不打自招,表明自己就是當年殺害陳斌的罪魁禍首。
緊接着,谷老四為了立功贖罪,又將何玉林供了出來。
聽聞陳斌被害的全過程,李葉早已哭成淚人,而今她終於找到當年的兩個叛徒,替自己患難與共的戰友報了仇。
隨後,李葉又派人來到何玉林家,並最終在家中地窖內將其抓了上來。此時何玉林的精神已有問題,看到李葉後當場嚇尿。
經過人民政府的審判,谷老四於1950年4月被公審判決死刑,就這樣,叛徒終於得到應有的處罰,百姓們聽聞後拍手稱快。
行刑當天,大家紛紛拿出臭雞蛋、泥巴等砸向谷老四,痛罵他胡作非為遭了報應。
谷老四被處決的地點,正是當年革命者陳斌犧牲的高台,在一連串槍聲之下,谷老四結束罄竹難書的一生,相信陳斌在天有靈也會安息。
而何玉林作為從犯,於1951年1月被判決無期徒刑,不過他精神早已出了問題,不久後就鬱鬱寡歡而死。
谷老四被處決次日,李葉就來到烈士陵園陳斌墓碑前,含淚告訴他所有的一切,她還拿出一瓶酒放在墓前,希望陳斌泉下有知能一醉方休。
同年,李葉向組織上提出復原請求,她表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身體也出了問題,不如將職位讓給年輕人。
就這樣,李葉回到了慶陽農村中生活,開始了忙忙碌碌的鄉村生活,度過平凡而充實的下半生。
1975年5月,李葉因病去世,終年73歲,中共甘肅省委、山西省委、慶陽縣委特意送上花圈致敬這位革命者。
正是這些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我們也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這些為國家貢獻的先烈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