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1956年8月30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內,一名詐騙犯正闡述着自己多年來的犯罪事實。
這名詐騙犯名叫李萬銘,雖然年僅29歲,只有小學學歷,但要真論起來,他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新中國政治詐騙歷史中「祖師爺」級別的人物。
隱瞞身世、謊報學歷、偽造證明、私刻公章、騙取官職……短短7年,李萬銘憑藉著自己坑蒙拐騙的手段和拙劣的伎倆,一路從科員、科長升至副處長,最後還混進了中央做高官。
如此荒唐的故事,在今天看來,都令人覺得匪夷所思。
但說來也可笑,李萬銘花費數年精心編織出來的騙局,有一天竟會因吹牛而被暴露,而他本人也瞬間從眾人矚目的「大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詐騙犯。
這其中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
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場荒唐至極的「新中國政治詐騙第一案」。
- 【因吹牛暴露身份】
這場巨大政治詐騙案的揭發,還要從1955年1月的一場宴席開始說起。
1955年1月,剛過完元旦沒多久,陝西軍區政委張德生便如約來到老戰友梁得柱家中赴宴。
張德生與梁得柱是在沙場上一起出生入死過的兄弟,都說革命友誼最為深厚,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和平年代,每逢重大節日,這群老戰友們也常常會聚在一起聊天吃飯,談論過往。
這次與往常不同的是,幾天前,張德生從梁得柱口中聽說聚會要來一位神秘的「大英雄」。
用梁得柱的話來說,這位「大英雄」可不簡單,他參加過上百場大大小小的戰鬥,是名副其實戰鬥英模,現在在中央做高官。
而梁得柱口中的這位「大英雄」,便是李萬銘。
聽完梁得柱的這一番言論,張德生的心中頓時肅然起敬,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拜見一下這位未曾謀面的革命勇士。
這天,只見張德生人還未到客廳,便聽到了裏面傳來侃侃而談的聲音。坐在客廳主位的那位年輕人,便是李萬銘。張德生趕緊加快腳步走進宴席,一番寒暄之後,加入到眾人的談論中。
起初還一切正常,大家都紛紛畢恭畢敬地向這位年輕有位的「大英雄」敬酒,但酒過三巡過後,張德生察覺到了一絲的不對勁。
原來李萬銘在宴會上向眾人吹噓,說自己之前在二野的時候,是如何在戰場上殺敵,又是如何冒死救出戰友,最終又是如何贏得了「人民功臣」的獎章以及「革命軍人殘廢證」。
一事一跡,李萬銘都描繪得十分生動,聽得在場的賓客也都是十分動容,紛紛為其鼓掌。
但李萬銘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此舉竟是在關公面前耍大刀,自投羅網,因為張德生以前就是二野的主任。李萬銘口中所說的這些事迹,張德生是一點都沒有印象,他也不記得自己在二野時,身邊竟有着如此一位戰功赫赫的傳奇老兵。
這讓張德生不由得開始懷疑李萬銘的真實身份:他好像是冒牌貨!
為了不打草驚蛇,張德生並沒有在酒桌上直接拆穿李萬銘,而是私下裡交代手下查一下李萬銘的來歷。這一查不打緊,張德生髮現,李萬銘在宴席上吹噓的那些英雄事迹都毫無根據,沒有一個人能給他證明。
看着手中的罪證,張德生氣得直發抖,竟有人敢拿革命戰績弄虛作假,實在是可恥!
殊不知,李萬銘的行騙歷史遠不止裝革命功臣這一件事,早在他幼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 【行為不端的膽大少年】
李萬銘1927年出生於陝西西安,是家中長子,除他之外,還有一個雙胞胎弟弟叫李萬鈺。
李萬銘的父親是一名販賣酒水和土特產的商人,平日里只顧着賺錢,並未言傳身教,為其樹立起良好的誠信觀念。上樑不正下樑歪,用這句話來形容李萬銘的成長經歷,再適合不過。
在李萬銘小的時候,他便親眼看着父親做生意時是如何往酒水裏面兌水,又是如何拿一些假冒偽劣的山貨以次充好。用父親的話來說,這些是做生意的「門道」。
更令他驚訝的是,即使父親屢次使用作假,那些前來購買的客人卻從未看出有何不對。並且他家的生意還越做越好,很快便在同行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商家。
父親的這些作為,導致李萬銘從小便認為偷奸耍滑才能落得好處,老實本分的人只能吃啞巴虧。於是,從小學開始,李萬銘便開始耍起了自己的「小聰明」。
在小學就讀期間,李萬銘不僅多次模仿家長的字跡偷偷在卷子上簽字,還為了取得高分去偷老師的試卷,並且在被老師發現後理直氣壯,毫無悔改之意。
老師們意識到了眼前這位小孩的心術不正。最後,為了防止這種惡劣的行為會影響到更多的同學,經過商議後,學校決定開除李萬銘。
對於李萬銘因違反校紀被勒令退學一事,他的父親並未感覺有何不妥,反而勸導兒子「百無一用是書生」,不如趁此機會早點退學做生意來得實在。
於是,在李萬銘退學後,父親便要求他跟着打點生意,學習做生意的「門道」。
時間來到1944年初,當時縣裡的銀行招考傭人,由於弟弟李萬鈺也只有小學學歷,並且沒有李萬銘聰明,沒有把握通過考試。於是父親便安排李萬銘去替弟弟考試,最後通過之後,讓弟弟李萬鈺去銀行上了班,順利地成了一名公職人員。
這次冒險替考的一舉成功對於李萬銘而言,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使他日後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地開啟了自己的欺騙生涯......
- 【混進中央做高官】
李萬銘雖然生性貪玩,卻也有着極高的政治抱負,他自知父親的家產雖能保他日後衣食無憂,卻不能為他提供更廣闊的政治舞台,於是在1945年1月,膽大的李萬銘決定離開家鄉去闖蕩,並且主動報名加入了國民黨的青年軍。
那個時候,選擇參軍的大多數都是吃不起飯、上不起學的農家子弟,所以在同期入伍的眾多文盲新兵中,讀過小學的李萬銘成了軍隊中的文書。
可才剛當了文書沒幾天,李萬銘的騙心便再次蠢蠢欲動了起來。由於大多數戰友都沒文化,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所以李萬銘便經常利用職務之便,冒充他人領軍餉和退伍費。
但此時他的作案手法還不太嫻熟,冒領的次數多了,便被上頭給注意到。事情暴露後,李萬銘被關進了國民黨在瀋陽的陸軍監獄反思。在監獄裏呆了有三個月,因為戰地缺人,李萬銘被釋放,並奉命立刻前去南京陸軍醫院報道。
在南京呆了幾年後,恰逢1949年南京解放,李萬銘失去工作變成了無業游民。
此時,他突發奇想做起了「老本行」,不僅隱瞞自己曾經在國軍中參軍的歷史,還偽造學生證件,謊稱自己是南京中央大學的學生,並在後來成功考進了解放軍二野軍政大學。
同年10月,李萬銘從二野軍政大學畢業,本以為畢業後學校會為自己分配個舒適的職位,但沒想到的是,給他分配的地方又窮又偏。
李萬銘心中十分氣憤,若是按照學校的分配地去報道,那自己何時才能熬出頭?如此一來,自己這麼多年辛辛苦苦的算計,豈不是白費了!
為了換份更好的工作,李萬銘再次以官方的口吻為自己偽造了一份介紹信,並且私刻公章,最後如願地混進了常州市政府做一名科員。
此時的李萬銘早已經滿腦子都是:當官!當官!當大官!
不久後,李萬銘又嫌科員的職位太低,發展較慢。所謂富貴險中求,他再次偽造信件和公章前往蘇南公署要求安置。
偽造信中,李萬銘不僅謊稱自己是二野軍政大學的「黨員教育科長」,還稱自己曾參加淮海戰役負傷致殘,導致行動不便,希望能在蘇南公署分配一份輕鬆一點的職位。
結果,在交驗證件時,李萬銘因缺少黨員介紹信被識破,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在獄中,李萬銘非但沒有半分悔改之意,反而一直在琢磨自己究竟是哪裡出了破綻,並在心裏暗暗發誓,下次偽造證件一定要小心謹慎,萬萬不可再像這次一般草率。
李萬銘在獄中呆了幾個月後,命運便再次出現了轉機,1951年,李萬銘因重病被允許提前出獄,並且被送回老家陝西。
李萬銘是否真的是身患重病,我們已經無從考察,但我們知道的是,一出獄後,李萬銘便又展開了自己更為瘋狂的計劃。
在返回途中,李萬銘故技重施,先是私刻二野軍政大學的公章,後又以官方的口吻給陝西省政府寫了一封介紹信,信中再次謊稱自己是二野軍政大學的「軍政副科長」,因在戰場上落下殘疾,要求在陝西為其分配工作。
而這次,李萬銘的詐騙過程異常順利,最終如願被安排到了安康專屬民政科,在這裡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黨員,還獲得了「人民功臣」的獎章以及「革命軍人殘疾證」。
看到這裡,也許不少看官會產生疑惑:
既然李萬銘這介紹信和證明都是假的,那這次為何沒被發現呢?
原來,這次李萬銘經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不僅連黨員介紹信也給偽造了一封,甚至就連履歷證明人也都填的是陳賡、羅榮桓等高層領導人,這樣一來,基層領導便無法去核實。
不僅如此,為了裝得更像些,他上任時也開始身着軍裝,拄着雙拐,儼然一副殘疾的高級軍官的模樣。如此的腦迴路,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
事情發展到這裡,按照常人的邏輯來說,能爬到如此高位,後半生儼然已經是衣食無憂,但李萬銘仍不滿足,還愈加膽大妄為了起來。
在民政科期間,李萬銘意外獲得了去西北農學院進修的名額,但他深知,一進學校,自己的身份便可能會面臨著被暴露的風險。
這可怎麼辦呢?
李萬銘思來想去,為了找理由推脫,決定再次偽造二野軍政大學的「軍事調令」,聲稱「任命李萬銘為軍中某團參謀長,速趕赴中南局報道。」
就這樣,1952年2月,李萬銘擺脫了前往西北農林學院進修的機會,正式前往中南局入職。
在前往中南局的路上,李萬銘又趁機大肆在檔案中給自己貼金。
先後加入了:1936年參加紅軍,曾先後擔任了359旅連長、營長、志願軍參謀長,曾在戰場上因表現突出榮獲「戰鬥英雄」、「模範共產黨員」稱號……等不凡的經歷。
就這樣,憑藉著這份偽造的「履歷」,李萬銘又成功地混進了中南軍政委員會農林部工作,後又因工作中表現出色,被升為中南農科所秘書主任。
同年4月,李萬銘作為中國農民代表團優秀代表之一奉命出訪蘇聯,為了避免溝通上的障礙,組織上還特意為李萬銘配了一名隨行的美女翻譯。
而在訪問期間,李萬銘更是將自己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這名美女翻譯身上,心無旁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向美女翻譯講遍自己曾經的那些「豐功偉績」。
不僅如此,李萬銘從小就有口吃的毛病,但這個毛病從他嘴裏說出來,卻成了他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不幸中了美軍的毒氣,後來由於治療不及時,便落下了病根。
如此一來,口吃便成為了見證自己英雄事迹的加分項。
彼時,女翻譯才是一名剛剛從學校里畢業的大學生,哪見過這麼厲害的「戰鬥英雄」,在李萬銘的大肆吹噓之下,單純的女翻譯很快便被其折服,對其產生敬佩之情。甚至還同意了李萬銘求婚的請求,很快便與其一同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1953年,中南大區又宣布改制,李萬銘更是憑藉著自己左右逢源的性格,最終被選進了中央,成為了一名處級幹部。
- 【被捕入獄罪有應得】
按理說,如今愛情事業已經雙豐收,李萬銘也該收手了。
但無奈想要在北京過上富足的生活,僅憑他處級幹部的那點正當的工資還遠遠不夠,於是,李萬銘再次動起了歪心思。
1954年底,李萬銘偽造了一封急電,稱某軍區的司令員要其火速趕往蘭州會面,而其所在部門聽後也未敢有絲毫的懈怠,趕緊為其安排了機票。
突然,李萬銘又突發奇想想先去趟西安炫耀一番,因為自己曾在西安工作過,那裡有不少舊識的老友和同事,所以想趁此機會好好地吹噓自己如今的地位。
於是1955年1月,李萬銘乘坐飛機飛往西安。
也正是在西安,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李萬銘在宴席上遇到了張德生,並在幾杯酒下肚後,開始吹捧自己多年來的「英雄事迹」。
但不料,最後李萬銘的謊言被張德生所拆穿,幾天後便被捕入獄。
李萬銘涉及的這場詐騙案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大家都難以想像,竟會有如此膽大妄為之人。而中央對此案高度重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去調查李萬銘詐騙一事的來龍去脈。
最後經過審查後發現,李萬銘多年來的行騙,多出自於想要騙取榮譽、不勞而獲的虛榮心,沒有騙取公款,也沒有利用職權為他人牟利。但考慮到此案的重大惡劣影響,1956年8月30日,北京市中級法院做出了最後的判決:
判處李萬銘有期徒刑15年,並剝奪其政治權利5年。
隨着法官錘音的敲落,這位曾經輝煌無比、眾人矚目的「大英雄」,便此跌落神壇,成為了人人喊打的詐騙犯。至此,這場號稱「新中國政治詐騙的第一案」就此終結。
- 【結語】
按理說,短短數年,張萬銘便憑藉著自己坑蒙拐騙的手段,一路從科員、科長升至副處長,甚至最後還混進了中央做高官,娶到了一位美女翻譯做媳婦,他也該知足了。
但偏偏他這個人的「貪婪」不止如此。
可笑的是,李萬銘這一生機關算盡,萬萬沒有算到,自己身敗名裂不是因為別人的追捕,而是自己虛榮至極、貪得無厭,最後用自投羅網的方法,為自己的官場生涯畫上了句號,真可謂是極其荒唐又可笑。
最後他的錢,他的官,包括他的美女翻譯老婆也都離他而去。
所以筆者看來,他之所以會落得如此下場,一切都是因為他咎由自取、罪有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