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城池-東京

2022年07月15日02:36:33 歷史 1400

簡介:五代十國(907~960年),一般是指介於唐末宋初的這一段歷史時期。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

五代時期除後唐定於洛陽外,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均把國都定在開封, 稱之為東都或東京,這說明此時的開封正式取代長安、洛陽而成為全國政治、軍事中心。雖然五代時期的幾個小國持續時間並不長,但是作為都城的開封迎來歷史上最快的發展期,一躍成為北方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一片繁華景象。

原因在於五代時,北方連年戰亂,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經濟中心南移,運河漕運的地位上升。開封地處漕運要衝,促進了開封經濟、文化的發展,為開封成為全國統一的都城創造了必要的條件。開封成為世界名都的帷幕終於拉開了。

五代十國-城池-東京 - 天天要聞

位置:位於開封市老城區範圍內。

五代十國-城池-東京 - 天天要聞

五代十國-城池-東京 - 天天要聞

面積唐代汴州城增大了4倍。唐代汴州城其周長"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後周東京城外城周長「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至宋神宗熙寧年間擴展至「周回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

布局

954年,周世宗柴榮即位。他三次征南唐,得「淮南十四州」土地,恢復了江淮漕運,大興水利,使開封經濟在戰亂後得以恢復。顯德二年(955),又發民夫10萬在原汴州城的外面築開封外城,一年築成,形成開封城牆的格局。以後歷代都在此基礎上進行修復整建。同時,柴榮還下令拓寬路面,使開封市容為之一變。

在五代時期,開封成為其首都,人口增加很快,城市居住很擁擠,矛盾更突出,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要求,對城市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建擴建,其重要結果有:

1、擴大城市用地,在舊城之外加築羅城,新擴建部分是原來城市用地的四倍;

2、改善舊城的擁擠現象,展寬道路,改善交通條件;

3、疏浚運河,便於城市供應,便利交通;

4、制定許多防火、改善公共衛生的具體措施,沿街劃定植樹地帶,增加城市綠地。

這個改建計劃主要力量沒有放在宮室修建上,也沒有受舊的城市規劃制度的束縛,而是為了適應城市生產和生活方式發展提出的要求,和以往都市規劃大有不同。這也為北宋東京的城市建設奠定了基礎。

五代十國-城池-東京 - 天天要聞五代十國-城池-東京 - 天天要聞


城牆:外城五代時期,隨着開封城市的發展,「諸衛軍營,或多窄狹,百司公署,無處興修」之局面。擴展京城,勢在必行。為此周世宗新築羅城,「周回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從而奠定了東京外城的基礎。外城「其高際天,堅壯雄偉」,但靖康年間的兵燹,使外城遭到了極大破壞,城門樓櫓皆被焚燒。到了明代,外城已「僅余基址,備防河患」。明末崇禎十五年(1642年)和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兩次大的黃河水患,則使外城深深淤沒於地下數米之深。

五代十國-城池-東京 - 天天要聞

價值:五代東都或東京城打下了北宋汴京城的基礎,外城牆的夯築定下了北宋汴京城的框架,後周世宗對道路、河流等的城市規劃也為北宋東京的城市建設奠定了基礎,基本完成了都城由西向東的過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鋼鐵巨人、「中國卡耐基」,走了! - 天天要聞

剛剛,鋼鐵巨人、「中國卡耐基」,走了!

作 者丨華商韜略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昨天(2024年6月30日)2時10分,江蘇沙鋼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沈文榮先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8歲。有着「中國卡耐基」「鋼鐵沙皇」之譽的沈文榮是中國鋼鐵業最硬核的實幹變革家。40年來,全身心專註於鋼鐵業的他,刷新了中國與世界鋼鐵業的諸多記錄,也是中國最早干進...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原創 南風無影 走過了河西走廊,再過沙海戈壁,我們進入西域地界,第一個西域小國: 鄯善,它還有個名字叫樓蘭。為了不節外生枝,我丟掉了甲胄和兵器,順便也找人把自己的頭髮剃了,實在是不習慣留這麼長的頭髮,剪的非常短。等頭髮剃完,我和法顯還有幾個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呂敬榮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開始返攻東方。第一個攻擊對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過程在歷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軍事案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意為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史記·高祖本紀》中描述的很簡單:「漢王用韓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 天天要聞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6月28日晚至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鎮出現洪澇災害。當地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災,積極開展災後清淤、排水、搶修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生產。6月30日,在貴州省鎮遠縣城關五小共和校區,老師在清理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6月30日,商戶在貴州省鎮遠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