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底是「穿越者」還是「外星人」——王莽

2022年07月14日09:23:32 歷史 1122

自古以來一個朝代的終結都是伴隨着腥風血雨,而在西漢末年,卻出現了一個奇葩人物,做了一些時空錯亂的事情,也無比風騷的操作,兵不血刃就終結了強大的西漢王朝。這個人提出的思想觀念超前,設計出了一些和現代物品很相像的工具,甚至還想要研究「飛機」。以至於有很多網友驚嘆,莫非這個人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這個人便是——王莽

他到底是「穿越者」還是「外星人」——王莽 - 天天要聞

落魄的貴族公子

那王莽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我們先從他出生時候的大環境說起。公元前45年,西漢王朝社會動蕩不安,王孫貴族沉迷於酒池肉林,廣收奴隸,肆意享受。而漢家大權逐漸被漢成帝的娘親——皇太后王政君把持,外戚王氏一族得勢,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權傾朝野,顯貴至極,而王莽正是出生於這麼一個大家族,根正苗紅,標準的官二代

但這王莽和其他富二代又有點區別,為啥呢?因為王莽沒有一個可以坑的爹,造化弄人,王莽的父親和大哥很早就去世了,沒趕上封官進爵的好時候,王莽從小是靠吃叔伯家的蹭飯熬過來的,遭受了堂兄弟們白眼,見人就矮一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王莽雖然也是貴族出身,但過得日子卻像是「寄人籬下」,所以叔伯家的堂兄弟們整天沉迷酒色之時,王莽便暗下決心,刻苦用功,發誓要出人頭地。

叔伯家的子弟喝好酒,開豪車,王莽看書;叔伯家的子弟下館子,斗蛐蛐,王莽還是看書,最後熟讀儒禮經典,孔孟之道,對於「發狂式」學習的王莽來說學到的這些東西,已經不再是學問,而是一種信仰,所以王莽立下大志,要把孔子未竟的大業克己復禮進行到底。所謂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的私慾,修正自己習性上的缺點,是行為達到禮的標準,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他到底是「穿越者」還是「外星人」——王莽 - 天天要聞

但王莽深知自己目前只是一個蹭飯的,下一頓去哪蹭都還沒個着落,連個芝麻大的官兒都沒撈着,還提什麼克己復禮大業,老是這麼蹭飯也不是個事兒啊,得想法子改變現狀。於是,王莽瞄上了叔叔王鳳。王鳳可是當朝重量級的大佬啊,不僅是皇太后王政君的哥哥,還身兼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權勢滔天,威風無比。

「做題家」出人頭地

那怎樣才能攀上王鳳呢?這時王莽做了一件令人咂舌的事情,他直接放下僅有的一點點自尊去給王鳳當奴僕,打感情牌,從孝入手。孝到了什麼程度呢?據說對王鳳比王鳳自己的親兒子還孝順,比親僕人還忠誠,比親管家還能幹,比親下屬還盡心。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王鳳爽歪歪。別看這招被我們現代人都用爛了,比如我們經常聽到或者看到新聞哪個地方的老人被以「推銷」產品為名的詐騙團伙騙取了幾萬幾十萬的財物,這些騙子是如何行騙的呢?就是打感情牌,為老人洗澡洗腳洗衣服,為老人做飯做菜搞衛生,比親子女還親。現在,我們回頭想想在距今兩千年之前的漢朝,誰能做到這一點?

再者說這王鳳雖然兒女成群,但他們自己本身就是大少爺大小姐,自己都還要下人伺候,哪裡會去照顧自己的老爹?所以在「孝」這方面,王鳳有這個心結,也是剛需。正好這時候王莽出現了,把叔叔伺候得無微不至,簡直是「二十四孝」標準模板,王鳳生病時往往就二十四小時衣不解帶,守在病床前,自己都顧不上洗臉梳頭,喂叔叔吃藥吃飯,端屎端尿,眉頭都不帶皺一下。久未感受到子女孝道的王鳳深受感動,對王莽無比的喜愛,於是臨死前向妹妹皇太后王政君隆重推薦了王莽,把他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他到底是「穿越者」還是「外星人」——王莽 - 天天要聞

王莽時期的貨幣

就這樣,王莽終於如願,一步跨進了體制內,做了個黃門侍郎。既然叔叔已經掛了,那就繼續孝敬姑姑王政君唄。於是王莽變本加厲,使出渾身解數。把用在王鳳身上的招數全部改良換代,打造成plus版本,又用在了王政君身上,並且他還非常注重打造人設,從來不穿品牌,不浪費糧食,不抽煙,不喝酒,不擺架子,禮賢下士,沒事兒的時候就看孔孟經典,把自己打造成為了一個道德模範的標兵,輿論一片好評。所有人一提起王莽,就會豎起大拇指誇他是小聖人。果然,王莽很快就贏得了皇太后的喜愛,覺得王莽這大侄子比起其他那些只知道聲色犬馬、炫富攀比的王室子弟優秀了不知道多少倍,真是特別給我們老王家長臉,真是越看越喜歡。

於是皇太后有事兒就放手交給王莽去做,遇到什麼問題也喜歡找他商量。就這樣,王莽的仕途猶如「脫韁的野馬」,一路奔馳,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38歲就坐上了大司馬的高位。王莽僅憑一招「孝」一下子就跨進了大漢帝國的權力核心。現在的人都知道,老人和孩子的錢是最好賺的,潛台詞是什麼呢,老人和孩子最好忽悠。當然,王莽也知道這一點,在搞定了姑姑王政君之後,他又打起了當時的小皇帝漢平帝的主意。

漢平帝當時才九歲,腦子裡大概也只有今天哪個台放什麼動畫片,所以王政君垂簾聽政,大司馬王莽,操持國政。這個時候王莽的運作手段又來了,他在極力發展自己黨羽的同時,還組建了「王莽拼多多幫忙砍一刀群」,讓所有朝中大臣輪番上書讚揚自己。就這樣,垂簾聽政的王政君每天在朝堂之上都能聽到對王莽誇讚,今天說他是安定漢家的天下第一功臣,於是王莽就被封為了安漢公;明天又說天子還未成年,應當讓王莽代行,天子是效仿周公。就這樣,王莽的頭銜越來越多,權力越來越大。

不得不說,王莽這一手,玩的真是溜。他騙過了王鳳、王政君這兩位「可憐」老人,不知不覺又架空了漢平帝,滿朝文武百官也被他拿捏的死死的,等於整個大漢,都被他攥在了自己的手掌心。不久之後,漢平帝駕崩,王莽又暗箱操作,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帝,「拼多多砍一刀」群里的大臣們再次發揮作用,聯名推選王莽做攝政皇,劉嬰反而成了太子。

他到底是「穿越者」還是「外星人」——王莽 - 天天要聞

王莽時期的「青銅卡尺」

公元九年,認為時機成熟的王莽終於一腳踢開了劉氏漢朝,自封為皇帝,建立了新朝,年號「始建國」。直到這時,王政君才意識到自己被這個「大孝子」忽悠了,氣得她把秦始皇傳下來的傳國玉璽摔到了地上,崩壞了一個角。就這樣,北擊匈奴,南通西域的210年西漢王朝在王莽的一通風騷的操作之下,風平浪靜的走向了終結。至此,王莽從一個四處以蹭飯為生的落魄貴族少年,一躍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以和平手段改朝換代的皇帝。

不切實際的「克己復禮」

按理說,此時的王莽已經貴為九五之尊,年輕時飽讀詩書,又經歷了一步步打拚,權利更替的洗禮,理論和實踐經驗都具備,應該能把天下治理成盛世吧,結果恰恰相反,前半生好像開了外掛的王莽,位及九五之後昏招百出。第一,均貧富,第二,廢奴,第三,升級金融制度,以上三項舉措,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推行王田制,什麼叫王田制?就是說所有的土地全部都國有化,禁止私人買賣,然後按人均分配。比如說對於耕地來講吧,一對夫妻,可以分到大概100畝的耕地,如果你手上現在不足100畝的耕地的話,國家會給予補給,那如果是一個大家庭,比如是八口之家,最多可以分到900畝的地,如果說你現在八口之家超過了900畝的地,就要通通上交,不管你是富豪還是地主,這像不像現在社會主義土地國有化嗎?但是截止到西漢為止,土地私有制已經實施了近千年,這一下子把土地國有,實際上在當時激怒了很多大地主。

這裡我還必須說一下,王莽的廢奴,並不是立馬廢除,他所做的舉措就是禁止奴隸交易,就是說你家裡現在有多少奴隸我不管,你可以繼續持有,但是我不允許你再賣給別人,也不允許再去買新的奴隸。要知道,歷史上下一次提出類似舉措,已經過了1500年,康熙22年規定:「旗下官兵,須用奴僕,除直隸各省大小文武官員及駐防將軍、副都統,不準買所屬之民外,其餘仍照舊買人」!一直到清朝,才有了類似王莽當時提出的政策,所以,現在再回頭看王莽當時的舉措是不是特別有現代感,穿越味十足啊。

還記得他克己復禮的抱負嗎?王莽極力推行恢復周禮,所以他的一些理論更像是套用周朝的,他想要強行復古,生搬硬套1000年前西周的管理制度,可西周那會兒,才多少人口,更別提周天子管理的國境只有漢朝的一個郡大小,想復刻青銅時代的管理手段來治理鐵器時代的天下大國,這肯定是玩不來的。

他到底是「穿越者」還是「外星人」——王莽 - 天天要聞

講述「王莽篡漢」的小人書

推行了一陣子,發現實在是推行不下去了,於是王莽就退而求其次,開始搞一些虛頭巴腦的文章,就比如說改名字,他把全國上百個郡的名字改了,給朝政和百姓生活造成極大不便。比如當年衛青霍去病打下的河西四郡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就被王莽改得一塌糊塗,他把武威改成了張掖,張掖改成了設屏,敦煌改叫敦德,就連酒泉這樣富有詩意而又浪漫的地名也沒放過,改叫輔平

改完地名,王莽又對藩屬國下黑手,他把南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的各位藩王連降兩級,從王爵降為侯爵,還給人家改了特別難聽的名字,比如匈奴改叫降奴單于改為服於,高句麗改叫下句麗,這等於是莫名其妙的在侮辱別人,各藩王極為不滿,紛紛炸了營,不再臣服新朝,一個改名引發了民族戰爭,自漢武帝以來,幾代漢朝君主開拓的疆域全被王莽折騰沒了。

最離譜的是改革貨幣,七年之內四次改變幣制,連龜甲貝殼都成了錢,推行五物六名二十八品極為複雜的貨幣系統(五物是金、銀、銅、龜、貝五種幣材,六名為金貨、銀貨、龜貨、貝貨、泉化、布化六大錢幣類型,二十八品是指不同質地、不同形態、不同單位的二十八品錢幣。),比如老百姓上街買豬肉,付錢付了一塊銀子外加十個銅板外加三個龜殼,老闆找零找了一小塊銀子外加兩個銅板外加四個貝殼,買個東西手指腳趾全算上都算不過來。

王莽把治國當成了拍真人秀,一心想着造熱搜,想要當網紅,裹挾着天下跟他一起胡折騰。上到貴族百官,下到士紳平民,沒人落着好,所有人的利益都遭到嚴重損失,可謂人神共憤,失盡人心。王莽的人設再也立不住了,它的新朝也走到了終點。

從公元17年開始,反對王莽的大小起義迅速席捲全國,其中以綠林軍、赤眉軍的規模最大。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義軍斬殺。王莽的一生,靠着精妙的規劃和運作當上了皇帝,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卻又為了虛無的個人理想給天下帶來苦難,僅延續了15年就迅速敗亡。聖人沒做成,只留下了一個飄渺虛幻的背影。


PS:有一些說法稱王莽發明了「飛行器」,王莽的家屬穿着短裙等,筆者這邊通過查閱資料,王莽在位期間,曾下令搜羅天下的奇人異士,能工巧匠,皇帝往往都有這些愛好,加之手下的人也都願意拿這些新奇的東西進獻給皇帝,所以這些東西似乎就沒那麼神奇了,至於最出名的青銅卡尺,也是那個時期的產物,史書並無明確記載稱是王莽發明的。

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有想了解的歷史人物都可以留言哦~謝謝大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着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