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和「四大寇」——革命的迷茫時期

2022年07月14日09:13:34 歷史 1955

孫中山能夠成功,第一個要感謝他的親哥哥——孫眉

孫中山祖上並不富裕,標準的廣東農民家庭。

趕上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生活更窮困。

哥哥孫眉年僅17歲,背井離鄉跑到檀香山去打工。

這是廣東地區當時的常態,在家鄉吃不上飯了,只能遠渡大洋,要麼去南洋、要麼去檀香山,甚至去南美洲等地討口飯吃。

好在孫眉不僅能吃苦,頭腦還靈活,在檀香山打下了一片江山,成了一方土豪。

孫中山一大家人的生活這才得到改善。

孫中山12歲時,便去檀香山投奔哥哥孫眉,依附孫眉生活、求學。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檀香山當時還不是漂亮國的土地,但也快了。

檀香山人民正在和漂亮國進行最後的鬥爭。

孫中山耳濡目染,知道了什麼是政治、什麼是民主、什麼是奮鬥的方向。

孫眉就慘了,從此只能一直用金錢支持這個「不務正業」的弟弟去實現理想。

漂亮國佔領檀香山,孫眉破產,返回廣東祖籍地。

孫中山卻成了革命領袖,成了民國的臨時大總統。

胡漢民等人推舉孫眉任廣東都督,被孫中山拒絕。

孫中山認為,胡漢民等人推薦孫眉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孫眉本人並無擔任這一重要職務的能力。

孫中山有點太過於愛惜自己的羽毛。

孫眉在檀香山尚能闖下一片天地,胡漢民等人的推舉絕不僅僅因為孫眉是孫中山的哥哥。

1915年,年僅61歲的孫眉便鬱鬱而終。

1883年,17歲的孫中山從檀香山返回廣東,繼續學業。

1887年,21歲的孫中山轉入香港西醫學院(香港大學)學醫。

1892年,26歲的孫中山獲得醫學碩士學位

在這期間,孫中山的救國思想、救國行動,未曾停止過。

他寫文呈請香山縣令,要求在香山改革縣政,特別是普及現代教育。

他經常在港澳粵的報紙上發表文章,比如名篇《農工》。

不過,壓根沒人理他。

但孫中山在這時期遇到了三位志同道合的同鄉:
楊鶴齡陳少白尢列,加上孫中山自己,成了一個小團伙。

這四個人整日泡在一起高談闊論,主要內容只有一個:

造反、推翻滿清政府!

這在當時是很不可思議的,所以這四人被稱為「四大寇」

陸浩東鄭士良等人後來也加入了這個團隊。

孫中山表現了自己對洪秀全的敬仰,經常自詡「反清英雄第一人」!

要做第二個洪秀全!

可能覺得這幾個文弱是書生只是吹吹牛,官府也沒當真。

否則定其一個謀反的罪名,這幾人可能就性命就不保了。

反清就好好反清、造反就好好造反,但當時的孫中山還是個改良主義者。

康有為出生在1858年,只比孫中山大8歲,但出名比較早。

當時在廣州辦萬木草堂,廣收學徒,宣傳西學,要「經世致用」。

孫中山想結交康有為,就去拜見。

康有為看不上尚且默默無聞的孫中山,只願意收孫中山為學生。

以孫中山的志向和清高,怎麼會拜在康有為門下,非常之氣憤。

從此,這二人成為一生之敵。

孫中山甚至一度找關係,準備上書李鴻章,闡述自己的治國理想。

為了見李鴻章,孫中山不惜把李鴻章猛誇一通,並表示自己願意到清廷做官,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孫中山本來是有機會見到李鴻章的,畢竟孫中山托的人是盛宣懷,盛宣懷可是李鴻章面前的紅人。

可惜,恰逢甲午戰爭爆發,李鴻章忙的焦頭爛額,壓根沒空接見孫中山。

孫中山和陸浩東既來之則安之,索性在天津和北京兜兜轉轉了好一大圈。

這是清朝的腹心之地、心臟地帶。

轉了這一圈,也讓孫中山看透了清朝的沒落和腐朽。

孫中山最後感嘆一句:「和平之法,無可實施。」

從此,孫中山堅持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再無改變過。

孫中山稱「四大寇」時期為「革命的言論時期。」

其實不然,那應該是孫中山「革命的迷茫時期。」

本文由寂寞火爐原創,歡迎關注、點贊、評論。

孫中山和「四大寇」——革命的迷茫時期 - 天天要聞

孫中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着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