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前幹啥去了?商鞅變法:小富二代跳槽後名垂青史的故事

2022年07月13日21:25:03 歷史 1456

一、

提到商鞅,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在秦國變法。彷彿他的人生除了這件事就沒有別的事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那麼商鞅在去秦國前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說起來,商鞅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的草根,他還是有點貴族血統在身上的,這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很平常的事,因為諸侯國多,那麼貴族自然也就滿地跑了。

商鞅變法前幹啥去了?商鞅變法:小富二代跳槽後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商鞅也是一個小貴族,他出身衛國。「商」並不是他的姓,只是他的氏而已。他在秦國建功立業後,受封於秦國的商於郡,因此被稱呼為商鞅。

「姓」是為了確認同一個祖先,而「氏」則可以隨着你的封地而改。

商鞅是周王室的一支血脈,所以他跟周天子一個姓,姓「姬」。他又出身衛國,所以在他人生的早期,我們可以叫他衛鞅

他還有一個稱呼是「公孫鞅」,諸侯國國君稱為「公」,所以國君的兒子可以稱作「公子」,那麼孫子就可以稱作「公孫」了,由此可見,商鞅確實跟貴族沾點兒關係,是個妥妥的小富二代。

但是那個時候,像他這樣的富二代太多了,雖然吃喝不愁,但要想讓別人知道你是誰,總得干出點兒名堂吧。

所以,商鞅就離開了家鄉衛國,他要出去闖蕩世界。

二、

第一站,商鞅來到了魏國

這時候的魏國國力昌盛,以至於在一幫昏庸的君臣手裡,都還能安穩運轉。

一幫人吃飽了沒事幹,就在朝堂上鬥來鬥去,魏國國君又眼花耳聾,所以今天龐涓逼走了孫臏,明天公叔痤擠走了吳起,有能力的人都被排擠出了魏國。

這也難怪,國家這麼昌盛,誰治理都能治理好,那你還顯示出那麼大的本事,讓那些沒本事的人情何以堪呢,所以只好讓你捲鋪蓋滾蛋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嘛。

商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來到的魏國,此時的他還不知道,在這裡他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但是既然已經來了,不管怎麼樣,首先得找個活兒干吧。

他應聘到了丞相公叔痤的府上,在這裡當了個中庶子,就是給公叔痤幹些雜事。

商鞅變法前幹啥去了?商鞅變法:小富二代跳槽後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大秦帝國》公叔痤劇照

公叔痤看出商鞅並非池中之物,但他有意冷待商鞅,國家運轉得挺好的,何必費事向國君舉薦商鞅呢?

就這樣,商鞅在公叔痤府上坐起了冷板凳。這時候他也沒什麼大事,於是就開始潛心研究起李悝、吳起這些人留下來的制度和政策。

特別是李悝的《法經》,給他後來在秦國的變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就連最廣為流傳的「徙木立信」也是借鑒吳起之前的做法。

商鞅變法前幹啥去了?商鞅變法:小富二代跳槽後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過了好幾年,商鞅雖然沒有在魏國國君的面前露上臉,但他已經學到了滿肚子的本事。

這時,公叔痤也只剩下了最後一口氣,臨終前,看到自己苦心經營的權力集團後繼無人,他實在是閉不上眼。

所以,他來了一場臨終前的舉薦。他終於將商鞅介紹給了魏惠王,但是這件事對魏惠王來說有點荒誕。

在此之前,他從沒有聽說過商鞅的名字,肯定也不知道他有什麼才能,所以看到公叔痤快要死了才把商鞅推上來,他不得不懷疑公叔痤的腦子壞掉了。

他不接受公叔痤的舉薦。

商鞅變法前幹啥去了?商鞅變法:小富二代跳槽後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影視劇照魏惠王

公叔痤沒有辦法,都怪自己之前把商鞅藏得太死了。

但轉念一想,商鞅這種人既然不能為己所用,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殺掉他,以免留下禍患。

公叔痤的擔憂很有道理,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大家都想使自己變強,如果這時候出現了一個能人志士,別的國家肯定願意接納,到時候,商鞅就會成為敵對力量。

與其這樣,還不如將隱患扼殺在搖籃里。

公叔痤又向魏惠王請求:「要是不任用商鞅,就請把他殺掉吧。」

魏惠王被公叔痤弄得滿頭霧水,剛還要我升他當大官,轉眼又叫我殺了他,看來公叔痤真是腦子壞了。

所以他嘿嘿一笑,根本沒把公叔痤的話放在心上。

公叔痤死了,商鞅也不得不另謀出路。

三、

這時候,秦國也變了天,秦獻公死了,新國君上任了,他就是秦孝公

秦孝公一上台,就做了一件大事,廣發求賢令。

商鞅變法前幹啥去了?商鞅變法:小富二代跳槽後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令中說:「我秦國繆公的時候文治武功,國家昌盛,但是到了厲公、躁公、簡公、出子的時候,國家內憂外患,國力衰退,其它的諸侯國都看不起秦國。到了我父親獻公的時候,他遷都、東伐,都是為了重現繆公時的昌盛。我一想到父親的這些心愿,就心痛不已。所以,只要有能為秦國出謀劃策以圖富強的人,我願意讓他當大官、分土地。」

商鞅看到這條求賢令後,就被打動了,因為這條求賢令中所寫的內容,足以讓他放下心裏的顧忌。

商鞅變法前幹啥去了?商鞅變法:小富二代跳槽後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原因有兩點:其一,秦孝公已經自己指出了秦國以往的國君有錯誤之處,既然有錯,那麼以後變法就是改錯,商鞅也就不用承擔藐視以往國君的罪名。

其二,秦孝公不畫大餅。他直接明說,只要是你有能力讓秦國富強起來,就給你陞官分地,這樣一來,努力和回報都是一目了然的,好處看得見、摸得着,人當然有往上沖的動力了。

商鞅就這樣去找秦孝公面試了,他面了三場。

第一場,他跟秦孝公談「帝道」,秦孝公聽得昏昏欲睡,說:「賢君應該自己就顯名於天下,難道要讓我白白地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嗎?」然後就把商鞅攆走了。

第二場,商鞅與秦孝公談「王道」,秦孝公聽得挺高興的,但還是不用他,說:「我比不上殷周。」又把他趕走了。

第三場,商鞅跟秦孝公談「霸道」,秦孝公這回聽得入了迷,不知不覺都往前挪動了坐墊。

三場下來,秦孝公終於認識到了商鞅的才能,他迫不及待地讓商鞅入職秦國了。

商鞅變法前幹啥去了?商鞅變法:小富二代跳槽後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聞

秦孝公和商鞅

但事情還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商鞅入職秦國後,並沒有立即開啟他的輝煌人生,秦孝公雖然急於奮發圖強,但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還要繼續考察商鞅。

兩年後,他才任命商鞅為左庶長,這個職位遠低於真正應該承擔變法責任的大良造

但商鞅沒有異議,他知道這是國君在替他抗雷,即使以後變法出了什麼問題,責任也會落在負責決策的秦孝公身上,而不會危及到執行政策的左庶長。

至此,商鞅的輝煌人生才算真正拉開了序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 天天要聞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在《清朝野記》中,我叫陳統領,世人皆稱我為清代花木蘭。然而,我女扮男裝從軍後,因作戰英勇一路榮升將軍,用刀逼下屬侍寢,懷孕後互換身份,最終卻被負心漢無情拋棄。故事始於同治初年,清廷大將多隆阿從湖南揮軍進軍陝西平叛。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