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中有多少人是有保底工資的?以樂亭縣為例,我們來算算這筆賬

2022年07月07日02:12:33 歷史 1916

清代一個縣衙門拿工資的有多少人?縣衙中所有人員的開支又是多少?這是讀者私信的兩個問題,考慮到不少朋友對此或有興趣,故發文略敘之。

縣衙中有多少人是有保底工資的?以樂亭縣為例,我們來算算這筆賬 - 天天要聞

縣衙中哪些人是有俸祿的

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必須是要設定一些先決條件的。原因很簡單,清代一千三百多個縣,每個縣的人員配置情況都不同。以佐貳官為例,事繁之縣有設縣丞、主簿、典史一類的;事簡之縣不設縣丞、主簿,僅設典史一人。

這裡就以直隸省樂亭縣為例,該縣的正式編製人員,即拿國家俸祿的人員為:

知縣1人,俸祿銀實支45兩;典史俸祿銀實支31.52兩;儒學教諭、訓導各一人實支銀共80兩;門子工食銀2人,實支銀12兩,閏月加1兩;皂隸14人,實支銀84兩,閏月加七兩;仵作2人,工食銀共支12兩,閏月加1兩;

又:馬快8人,實支134.4兩;民壯8人,實支40兩,閏月加4兩;轎傘夫工食銀7人,實支42兩,閏月加3.5兩;庫子4人,實支24兩,閏月加2兩;斗級4人,實支24兩,閏月加2兩;齋夫6人,實支64兩;膳夫2人,實支13兩。

縣衙中有多少人是有保底工資的?以樂亭縣為例,我們來算算這筆賬 - 天天要聞

通過樂亭縣的衙門在編人員的俸祿可以看出,整個縣衙真正能拿到俸祿的人寥寥無幾,且俸祿的基數很低,全部開支加在一起也不過700餘兩。

而樂亭縣縣衙中,辦事的人員卻不少,比如有大量的書吏、幕友、長隨和一部分的吏役都是沒有工資的。

雖然朝廷對各縣僱傭的書吏人數是有規定的,少則幾個,多則近30個,地方不得擅自增加。但實際上,各地書吏的數額遠遠超過法定的名額。有時,縣衙會雇一些貼寫,專門負責抄寫文件。另外還有一些掛名書吏。據估計,大縣有1000名書吏,中縣有700名,小縣也有200名。

縣衙中有多少人是有保底工資的?以樂亭縣為例,我們來算算這筆賬 - 天天要聞

具體到樂亭縣,書吏人數則有400餘人。這些書吏以及編製外的一百多個衙役,加上幕友、長隨,人數多達500多名,這些人都是沒有法定工資的,就是說他們的支出是地方上自想辦法,不列入戶部的奏銷。

再來說縣衙全部人員的開支

咸豐之前,朝廷對地方有絕對的財政掌控權,從順治朝開始,朝廷就在不斷減少地方的存留,大部分的賦稅收入都要解到京師戶部,留作地方公用的費用少得可憐。

因此清代各縣衙的經費都存有很大的缺口,比如以河南省為例,各縣每年的平均開支需要一萬兩左右,而實際上則不足三分之一。試想一個縣每年僅有3千餘量的經費,能夠什麼用呢?所以,知縣老爺就要想辦法來彌補,最有效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從百姓身上打主意。

縣衙中有多少人是有保底工資的?以樂亭縣為例,我們來算算這筆賬 - 天天要聞

文獻中,很少找到清代州縣官是通過什麼具體辦法來彌補經費不足的,這也很好理解,畢竟這些手段都上不了檯面,一般的縣誌以及官方史料中都諱而不載。

所幸在民國《東明縣續志》卷四中,記載了該縣光緒二十年後的《縣署出納款項》,從中可以得知一二。

東明縣向納糧兩錢以下的「小戶」額外徵收正銀5000兩,這筆錢用來發給各房書吏以及辦事人員。此外,縣衙又向商戶徵收各種雜稅,約計3000餘兩。有了這8000多兩法外收入,東明縣也就能基本保證各項開支。

縣衙中最特殊的兩個群體是幕友和長隨。知縣老爺聘請幕友數量的標準也不一,要根據政務繁簡而定。一般事務較簡、且貧瘠的縣,往往一名即可,綜辦刑、錢、書啟;事繁之縣則需四五名。

縣衙中有多少人是有保底工資的?以樂亭縣為例,我們來算算這筆賬 - 天天要聞

幕友是知縣聘請的,他們之間不是上下級關係,僅是簡單的僱傭關係。清代幕友的價格也不定,縣衙的幕僚一般在100兩至200不等,平均下來是知縣年俸的三倍左右。

長隨是知縣的心腹,一些隱秘且不可告人的事情,往往都是長隨具體辦理。他們的正式收入也不算高,大致也就20兩至30兩左右。但長隨畢竟是知縣的代言人,其法外收入有時比幕友還要高。

不管是幕友還是長隨,他們的工資都是需要知縣自掏腰包的。自雍正以後,知縣除了法定的45兩俸祿之外,又增加了養廉銀,一般在800兩至1500兩之間不等。這筆錢,也就夠聘請幕友和發給長隨的工資。

縣衙中有多少人是有保底工資的?以樂亭縣為例,我們來算算這筆賬 - 天天要聞

以上算的還僅僅是縣衙的人員工資,這不過是縣衙開支的一部分,此外還有許多的公費開支。戶部每年撥款給縣衙的公費開支也很少,其缺口也是由知縣自想辦法。反正,不管賬怎麼算,知縣肯定不會把自家的銀子拿出來,說到底,還是要百姓買單。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 天天要聞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感謝黨接納了我。終於有這樣一天,我成為了預備黨員。太光榮,太不容易了。感謝黨,接納了我。」七一前夕,在鮮紅的黨旗下,92歲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完畢,他用微微顫抖的手,珍重地撫摸着胸前閃亮的黨員徽章,他說,「現在,我是黨的一名『老學生』了。」為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於1...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 天天要聞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昨天,「印見榮光——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全國職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上,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等百位全國勞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們不僅承載着歷史記憶,更展現了勞動者的精神風貌。這些肖像的背後,是上海畫家劉雙和他的團隊在短短半個月內攻克難關、完成創作的故事。傳統版畫邂逅AI...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 天天要聞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系列活動啟動禮6月30日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為主題為「同心攜手創輝煌 由治及興譜新篇」的系列慶祝活動揭幕。 作者:閻月巧、梁嘉駿、黃茜恬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 天天要聞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圖片來源:新川創新科技園提供最近,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會搭建全球產業合作平台,促進優質資源在蓉彙集,為產業園區「特色立園、企業滿園」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撐。在眾多園區中,新川創新科技園有些特殊。它是中國內陸省市與新加坡合作的首個大型示範性項目,也是四川國別園區的排頭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