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挎着毛澤東,右手挎着江青,這人後來怎麼樣了?

2022年07月05日14:47:10 歷史 1350


有一張上個世紀60年代的照片,看了絕對震撼。照片正中的人,一手挎着偉大領袖的胳膊,一手挎着主席夫人的胳膊,意氣風發,神采飛揚。哇,太牛了!


左手挎着毛澤東,右手挎着江青,這人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敢這麼拍照片的,估計歷史上找不出第二個。這個牛人就是姚登山


姚登山生於1918年 ,窮苦人出身,1938年,參加山西新軍決死三縱隊,並於當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他回鄉發動群眾,組織地方武裝,開展游擊戰爭,1945年任中共曲襄縣委書記。新中國建立後,姚登山曾在雷鋒所在團擔任過第一任團長兼政委。1950年8月,調入外交部,到丹麥芬蘭、錫蘭等國的中國大使館工作。1966年3月,出任駐印尼使館參贊,也就是在印尼期間,成就了姚登山的大紅大紫。


1965年9月,印度尼西亞發生了一場軍事政變,總統蘇加諾被罷黜,一個軍事集團統治了國家,他們不僅逮捕和殺害了幾萬名印尼共產黨員,還瘋狂衝擊中國大使館。姚登山赴任後,帶領使館人員為保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同印尼反華勢力進行堅決鬥爭,維護了國家尊嚴。同時受中國國內革命運動的鼓舞,姚登山還造印尼新政權的反。結果他被拘留,然後被驅逐出境。


從印尼回國的時候,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和第一副組長江青,到機場歡迎。


左手挎着毛澤東,右手挎着江青,這人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周恩來總理也親自到機場歡迎他,和他熱烈擁抱。

左手挎着毛澤東,右手挎着江青,這人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姚登山作為英雄回到中國,受到毛主席、周總理和江青等人的接見。淹沒在巨大榮譽中的姚登山無比激動喜悅,他站在毛主席和江青中間照相時,竟然挽着了領袖夫婦的胳膊。



左手挎着毛澤東,右手挎着江青,這人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照片中,對姚登山突然挽着了胳膊,毛主席似乎面帶無奈,而江青卻挺開心。周總理、林彪也面帶笑容。


相片第二天在報紙的頭版登出來。姚登山一下子揚名全國。當時官方稱讚他為"紅色外交戰士"。姚登山火了,頭腦也發昏了。回到外交部後,姚登山違背總理關於外交部不能奪權的明確指示,在聯絡站幾個激進分子的協助下,搞垮了整個外交部的領導層並掌管了大權。他們先後衝擊了蘇聯、印度和緬甸使館,這些行為都嚴重違反了外交準則。而他乾的最昏頭的大蠢事,就是火燒英國駐北京代辦處!


左手挎着毛澤東,右手挎着江青,這人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1967年5月,香港發生了六七暴動,事態不斷擴大。造反派在北京工人體育場主持召開數萬人的聲討大會,聚集在英國駐華代辦處門門前召開「首都無產階級革命派憤怒聲討英帝反華罪行大會」。會後以英方逾期不答覆最後通牒為由,衝進英國代辦處,放火燒掉了辦公樓,造成英國代辦離任回國。事件發生後,英國民眾到中國駐倫敦的代辦處大門外抗議,中方人員多人被打傷。中國賠償了英國的一切損失,國際聲譽受到空前的損害。


總理震怒了,對外事口造反派提出了嚴厲批評,同時向毛主席報告。毛主席明確宣布:「這起縱火事件是反革命行為,必須嚴懲。」姚登山一夜之間由「紅色外交戰士」「革命派」變為「反革命分子」「政治扒手」。

左手挎着毛澤東,右手挎着江青,這人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姚登山自此一落千丈,跌入谷底。住進秦城監獄,一住就是好多年,人們漸漸把他忘了。後來他出獄,離休,直到1998年在京病逝,就沒多少人知道他了。雖然他曾經鬧騰得翻天覆地,紅極一時。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 天天要聞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福建新聞廣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上海第一財經廣播江蘇太倉融媒體中心福建長樂融媒體中心福建福清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啟滄海雲帆絲路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特別直播【點擊圖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聞廣播為總直播間,通過多地記者連線、現場採訪、專題視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 天天要聞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資料圖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報均以醒目的通欄標題登載了一則消息《軍統局特工首腦戴笠被香港警務處拘留》。戴笠,這個掌握着5萬多名軍統特務、世人皆知的殺人魔王、國民黨許多軍政要員都忌憚三分的軍統頭子,是怎麼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