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文博】「喜迎二十大·聽中國的聲音」——聶耳和國歌主題展 線上展播第一期

2022年07月05日10:31:22 歷史 1016

【雲上文博】「喜迎二十大·聽中國的聲音」——聶耳和國歌主題展 線上展播第一期 - 天天要聞

聶耳,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偉人讚揚他,人民懷念他,國際友人敬仰他,雖然他在這個世界僅生活了23年,但他的精神流傳至今而不滅。聶耳是偉大的人民音樂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民眾歌曲家,是國際友人喜愛的和平推進者。這位天才成長的起點,在玉溪的青山秀水間,在雲南的紅土高原中。聶耳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成為時代號角,成為人民心聲,傳遍中國,傳遍世界,作為代表一個國家的民族氣質和精神面貌的國歌永遠在我們心中激蕩。

【雲上文博】「喜迎二十大·聽中國的聲音」——聶耳和國歌主題展 線上展播第一期 - 天天要聞

1912年,聶耳出生於雲南昆明,原名聶守信。4歲時,聶守信的父親病故,家庭經濟陷入困境,母親彭寂寬一個人開始帶着四個孩子謀生。儘管生活困苦,但是在彭寂寬心裏,再苦,她也要讓孩子讀書。依靠典當,在聶守信6歲時,彭寂寬將他送進了小學。

【雲上文博】「喜迎二十大·聽中國的聲音」——聶耳和國歌主題展 線上展播第一期 - 天天要聞

為了替母親分憂,聶守信用功讀書,不但被減收各種學雜費,還擔任了班長。因為有天賦,憑着跟鄰居木匠學的各種吹拉彈唱,聶守信不但進了小學樂團,還成了樂團指揮。

讀中學的時候,聶守信在一篇作文《我之人生觀》中表示,他的理想是先上大學,然後出外遊歷,最好是出國,行路讀書,增長見識,在學術上有所建樹,最後掙些錢,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與幾個談得來的朋友讀書、彈琴,度悠閑時光。而這一山清水秀之地,他的首選是昆明西山。

【雲上文博】「喜迎二十大·聽中國的聲音」——聶耳和國歌主題展 線上展播第一期 - 天天要聞

聶耳先後進入昆明師範附屬小學、求實小學、雲南第一聯合中學等學校學習,利用課餘時間,他廣泛地學習雲南各民族的傳統文化,並刻苦鑽研各種民族樂器,自學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樂器。

時值第一次國內革命風暴在中國南方興起,他開始受到進步書刊和《國際歌》等革命歌曲的影響。

來源:王懿榮紀念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