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2022年07月05日03:49:23 歷史 1734

前幾天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把《動物莊園》這本書一口氣看完了,薄薄的一本書,反射出人性的自私、貪婪、懦弱和愚蠢,令人不寒而慄。

該書是由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創作的中篇小說,於1945年首次出版,該書講述的是:曼納農場的動物因為不滿主人的欺壓與剝削,奮起反抗,並成功推翻人類暴政的故事。不過,故事的結局卻出人意料。

《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 天天要聞

01 一切源於一個夢


老麥哲是一頭雄豬,曾獲得「中等鬃毛獎」,他是動物中最有智慧、最受尊敬的人物。

由於一個夢,他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

在某一天夜裡,他向其他動物控訴了人類的殘暴、貪婪和無能,人類什麼也不能生產,也沒有足夠的力氣幹活,動物們辛勤工作的成果被他們無情地掠奪,換回來的只是無盡的壓榨,甚至無法安度晚年,這無疑贏得動物們的強烈認同。

接着,老麥哲說出了唯一的解決辦法,那就是「造反」!

夜以繼日地奮鬥,推翻人類暴政,然後大家就能過上富有、自由的生活。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團結一致,所有的動物都是同志,所有的人類都是敵人。

接着,他唱起了夢中的歌謠《英格蘭獸》,這首歌讓動物們熱血澎湃,整個莊園都回蕩着響徹雲霄的歌聲。

《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 天天要聞

02 起義成功,這裡是動物莊園


老麥哲在三天後安靜地去世了,三頭最聰明的豬接過了他的衣缽。它們分別是拿破崙、斯諾鮑和斯奎拉。

其中,拿破崙身材高大,面帶兇相,沉默寡言。斯諾鮑比較聰明,富有創造性。斯奎拉動作靈敏,嗓音尖細,是個屈指可數的演說家。

老麥哲的教導被他們認真研究,進而總結出一套全方位的思想體系,叫做「動物主義」。

面對主人瓊斯的壓迫,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忍無可忍的動物終於發動了攻擊,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將瓊斯趕出了莊園。

他們幾乎銷毀了所有人類統治的痕迹,包括各種農具、鼻環、項圈、籠頭、眼罩、刀子等,將「曼納莊園」更名為「動物莊園」,並且寫下了動物主義的準則「七誡」,作為不可修改的法律。

《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 天天要聞

《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 天天要聞

七誡

03 領導與反擊


在取得革命勝利後,由於不能使用農具,動物們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各項工作,儘管效率降低,但動物們卻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熱情,並且提前完成任務。

特別是一匹名為鮑克瑟的馬,更是強壯、勤勞並且堅持不懈的代表,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挫折,他的答覆永遠是:「我會更努力的!」

但是豬,在這個過程中,卻並未工作,僅僅是負責教導和督促其他動物。

由於動物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斯諾鮑將七誡簡化為一條準則;「四條腿好,兩條腿壞。」

《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 天天要聞

面對瓊斯的反撲,斯諾鮑精心布置防禦戰術,依靠他出色的指揮和動物們的奮勇拼搏,再一次趕跑了侵略者。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動物們發現,勞動成果比如蘋果、牛奶等卻被身為領導者的豬獨自享用,理由是豬作為領導者,從事腦力勞動,必須保證足夠的營養。

在「你們當中沒有誰希望看見瓊斯再回來吧」的警告下,動物們也就默認了這一事實。


04 權利的遊戲


在動物自治的過程中,身為領導者的拿破崙和斯諾鮑,他們之前的矛盾與日俱增。當一方提出要多種大麥,另一方就表示要多種燕麥。假如一方提出某個地方適合種植捲心菜,另一方就表示必須種植薯類。

特別是在建造風車的問題上,兩隻豬互不相讓,而堅定支持建造風車的斯諾鮑最終在爭鬥中失敗,被驅逐出農場,拿破崙取得了絕對的領導權。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拿破崙提出建造風車,斯奎拉私下告訴其他動物,這些都是拿破崙同志的謀略,目的是趕走邪惡的斯諾鮑。

在斯奎拉的演說,以及周圍三條兇惡的狗的陪同下,動物們只好選擇相信。

《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 天天要聞

05 風車的建造與毀滅


為了建造風車,動物們如同奴隸一樣幹活,但他們卻無怨無悔,因為這是為自己工作,而不是懶散自私的人類。

風車的建造過程異常艱難,為此,鮑克瑟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所有動物都對他充滿了敬意和佩服,對他而言,全部難題都可以用「我會更努力的」和「拿破崙同志永遠是對的」這兩句口頭語答覆。

當風車建造工程完成一半時,兇猛的西北風將他們的勞動成果毀於一旦。

《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 天天要聞

但是,在拿破崙同志的演說中,他將風車的毀壞歸咎於叛徒斯諾鮑,並且宣布處死他,而風車的重建工作也將繼續。

而斯諾鮑與人類鬥爭的英勇表現,也被斯奎拉認為是無中生有,動物們記錯了而已,這一切實際上是拿破崙同志的英明決策。


06 鎮壓和清洗


由於風車毀壞,動物們的食物供不應求,飢腸轆轆,但他們仍然要為了風車拚命趕工,任勞任怨。

而為了獲得絕對的統治,拿破崙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血腥屠殺,先是不肯交蛋的三隻黑米諾卡雞,然後是反對廢除星期天大會的四隻豬,還有據說偷吃過糧食的鵝,以及夢到過斯諾鮑的雞等等,這些動物全被當場處死。

《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 天天要聞

更令人震驚的是,「英格蘭獸」已經被廢除,不允許再唱,因為斯奎拉說,這首歌訴說的是對於美好社會的嚮往與追求,我們現在已經身處其中了。

即使有動物反對,羊就會大聲地咩咩叫起來:
四條腿好,兩條腿壞。」

而拿破崙也不能直呼其名了,必須用莊重的稱謂——「我們的首領拿破崙同志」,以及其他一些稱呼,例如「動物的父親」、「人類天敵」、「羊的保護神」、「鴨子的至親」等等。

並且在斯奎拉的不懈演說下,動物們也紛紛表達對於拿破崙同志的感激之情:

「在我們的首領拿破崙同志的領導下,我在六天的時間下了五個蛋。」

「幸虧有拿破崙同志的指引,我們飲用的水才會十分甘甜!」

《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 天天要聞

一首名為「拿破崙同志」的讚美詩被寫在「七誡」的對面,一副拿破崙的側身像被畫在詩的上面。

最終,重建的風車也被命名為「拿破崙風車」。


07 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動物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風車也被瓊斯等人用炸藥炸毀,在寒冷的冬天,動物們的食物都被削減了,只有豬和狗的食物沒有減少。

拿破崙甚至命令動物們建造一所房子,供他的子女讀書,並且其他動物在碰見豬時,必須在路旁站着。

所有的豬都享有特權,他們的食物更加豐盛,全部大麥供豬享用,每頭豬每天都可以領取啤酒,星期天還可以將飾帶系在尾巴上。

每個禮拜,動物們都要參加所謂的「自發遊行」活動,旨在慶祝動物莊園的努力成果和興盛局面。

遊行結束,先是背誦稱讚拿破崙詩的活動,之後是演講,由斯奎拉彙報糧食增加產量的最新數據。

如果動物們埋怨說這是揮霍時間,羊就一定會嘹亮地喊出「四條腿好,兩條腿壞」,動物們就只好乖乖閉嘴。

最終,「七誡」被篡改為只有一條:

所有動物生來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 天天要聞

最可怕的是,所有的豬都開始學習直立行走,而那句口號也被改成了:

「四條腿好,兩條腿更好」。

人和豬在此刻已無分別。


08 這則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


這本小說被認為是一則令人震驚的政治寓言,動物們起身反抗,通過革命推翻人類暴政,然而卻被豬竊取了革命果實,最終走上了極權主義的道路。

本書作者喬治·奧威爾1936年底去西班牙參戰,本來是為了保衛共和政府所代表的民主政體,卻目睹了左派內部的生死鬥爭。

《動物莊園》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不能建立在少數人的利益之上 - 天天要聞

奧威爾死裡逃生從西班牙回來,對蘇聯所控制的西班牙共和派表面上代表進步、民主,卻進行政治及人身迫害、思想控制的種種做法感到憤慨,因而寫下這部小說。

奧威爾通過自身經歷以及對蘇聯的大清洗等一系列事件的了解,對斯大林統治下的蘇聯之本質有了自己的判斷。以童話形式寫成的《動物莊園》便是在這種思想推動下的產物。

這本小說深刻地指出了:

由於掌握分配權的集團的根本利益在於維繫自身的統治地位,無論形式上有着什麼樣的訴求,其最終結果都會與其維護社會公平的基本訴求背道而馳。

也就是說,真正的平等與自由,決不能建立在極權主義上

曾有評論家說道:

"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因此,他也被稱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