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大沽鹽警隊 火燒小站敵糧倉 火燒錢圈儲葦場 滄海桑田話天津190

2022年07月05日02:42:32 歷史 1383

您知道著名小說《敵後武工隊》(馮志著)和同名電視連續劇(王福友等主演)主人公原型是誰嗎?您知道令日偽軍膽寒的「八路軍獨立四大隊」是哪支部隊嗎?

原來,小說和電視劇主人公原型就是武工隊的創建者、隊長周繼發,那個「八路軍獨立四大隊」是對外稱呼,其實就是為人樂道的「冀中九分區敵後武工隊」。

敵後武工隊(獨立四大隊)的抗日傳奇故事很多,本文再簡介幾個發生在津南、濱海的戰鬥故事。

教訓大沽鹽警隊 火燒小站敵糧倉 火燒錢圈儲葦場 滄海桑田話天津190 - 天天要聞

小說《武工隊傳奇》周繼發著,1988年4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教訓大沽鹽警隊

日寇侵佔大沽後,就對鹽工進行欺侮壓榨。正在葛沽、鹹水沽一帶活動的張汝平等4名武工隊員聽到鹽工的控訴,決定給日偽軍一個教訓。8月的一天晚上,武工隊員在鹽工孫中棟引領下摸進鹽警隊,打死哨兵,衝進崗樓,很快將平時不可一世的偽鹽警全部活捉,並給以民族大義教育。從此,八路軍的勢力順利擴大到日軍嚴密防範的驢駒河、高沙嶺子一帶。

火燒小站敵糧倉

日軍從津南掠奪的小站稻,全部存放在小站鎮東南角馬廠減河北岸邊的大糧倉里,數達上千萬斤。敵人在糧倉門口東側築有13米高的炮樓,圍牆上安有1米多高的電網,牆外深溝環繞,前後出口有日偽軍把守,院內外還有警衛隊巡邏,可謂壁壘森嚴。

為做到萬無一失,隊長周繼發和政委潘玉峰先派楊克義、肖玉舟、王俊傑3名武工隊員化裝成運送稻穀的車把式,混進糧倉詳細偵察,畫出院內敵軍部署及糧倉位置圖。其後又派人偵察一次。農曆十月的一天深夜,武工隊從津南工委駐地十八戶村出發,沿馬廠減河一路急行軍,到達小站鎮西已是黃昏時分。在河邊一處看水的小土屋裡稍事休息後,第二天周隊長帶領分隊長賈正喜(即電視劇《敵後武工隊》中賈正的原型)派人第三次實地偵察,制定了「智取」方案。

當夜,武工隊員沿河堤來到糧庫外隱蔽,深夜12點時,兩位隊員猛衝上去,活捉了正在換崗的兩個日軍,將他們嘴裏堵上毛巾,關進門房。周繼發則率隊員飛快地沖向糧倉,迅速把煤油潑在一排排糧垛上,又同時點火。火隨風勢越燒越猛,糧倉內外濃煙滾滾,武工隊員按計劃迅速撤離。由於河水封凍,無水可取,趕來救火的日偽軍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大火燒了一夜,上千萬斤「高級軍糧」全部化為灰燼。

如今,小站鎮東南方的「麗水新苑」社區地方,就是當年日軍設立的小站糧倉處。

火燒錢圈儲葦場

津南生產「大白葦」,是日本製造偽幣「聯合票」豪奪中國人民財富的上等原料。過了1945年的元旦,津南工委召開會議,貫徹軍區政委程子華政委關於「要斷絕日寇的物資資源」的指示精神,副書記洛濤和工委委員李悅農、李志、周繼發決定火燒錢圈儲葦場,任務交給了武工隊和工委第三工作組,時間定在除夕之夜。

著名的「大白葦」產自錢圈大葦窪(現錢圈水庫,屬濱海新區中塘鎮),全部供給灰堆造紙廠(今天津造紙總廠)。錢圈窪佔地6000餘頃,1944年收葦120多垛,每垛有三四萬斤。

「嗚——」!一陣葦笛聲,這是前方準備就緒的信號。

「下令吧!」津南工委第三工作組組長李慶林說。

「點火!」武工隊分隊長賈正喜發出了行動命令。由於風大葦潮,負責點火的隊員划了幾十根火柴也沒有點着。暗夜中的火光引起了敵崗哨的注意,立即朝葦垛打起槍來,武工隊火力組在馬金池的指揮下立即還擊。賈正喜抽了幾把干葦葉用腳踩爛,終於點燃了第一個葦垛。接着,李慶林、張昆、陳炳輝等也互相引火點燃了葦垛,剎那間,錢圈儲葦場就變成了一片火海。

這時,為日軍賣命的「葦窪公司」經理「秦拜神」(因迷信得名)正與護葦隊員包年三十的餃子,突然望見葦窪大火燒紅了天,並有激烈的槍聲傳來,直嚇得兩腿發軟,顫抖着向小王莊據點的偽軍求救。崗樓里的偽軍早被八路軍打怕了,哪敢出動?「秦拜神」只好硬着頭皮帶領十幾個嘍啰前往「救火」,結果被武工隊邊耀祖小組兜頭一頓手榴彈炸了個嘴啃地,一命嗚呼了。

等到天津日軍司令官平田一郎和偽市長溫世珍聞訊派兵救援,已是無能為力。

這場葦場大火直燒到大年初三才熄滅。

當地百姓無不喜笑顏開,奔走相告,都說:「八路軍讓咱過了個解恨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