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燈桿的作用有哪些?袁世凱為什麼要拆除兩根?

2022年07月02日08:23:02 歷史 1550

圜丘壇外有兩道壝牆,內壝牆形狀為圓形,外壝牆形狀為方形,體現了天圓地方的理念。

望燈桿的作用有哪些?袁世凱為什麼要拆除兩根? - 天天要聞

在外壝牆內西南方,有一根高高豎立的長桿,名叫望燈桿。望燈桿始建於1530年,也就是明嘉靖年間,當時只建了一座,到了明崇禎年間,新建了兩座,變為三座,袁世凱後來在天壇舉行了一次祭天大典,拆除了兩根,傳說是因為袁世凱想做獨一無二的皇帝,所以才拆除了兩根的,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望燈桿是1994年又重新修建的。

望燈桿高九丈,合現在的28.8米,據說是用雲南、四川等地的金絲楠木製作而成。因為舉行祭天大典的時間是冬至日的凌晨四點鐘,天還很黑,所以望燈桿上會高高吊掛著直徑1.3米,高2.15米的大燈籠,燈籠內立巨蠟五隻,稱為「蟠龍通宵寶蠟」,這種蠟即不滅、也不流蠟燭油,可以燃燒十二小時。燈籠套是用鐵絲編製的龜背錦花紋,裏麵糊黃色錦紙。望燈桿即是祭天大典位置的標誌,也是儀式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標誌。望燈桿還有一種作用,那就是報警作用,皇帝祭天時,如果出現刺客,看燈宮人就會立刻將燈放下,御林軍接到信號,就會馬上前來救駕。

在圜丘壇外壝牆內東南方向的是燔柴爐,是用綠色琉璃磚鑲砌的,燔柴爐的東西南三個方向各有九級台階,祭天大典開始時,將刮乾淨的牛犢放在裏面點燃,用來迎接天神,稱為「燔柴迎帝神」。燔柴爐的西側設有望燎位,舉行儀式時,皇帝在此行望燎禮。

望燈桿的作用有哪些?袁世凱為什麼要拆除兩根? - 天天要聞

在燔柴爐的東側,有一個綠色琉璃磚鑲砌的井,特別像一個綠色的大圓盤子,叫瘞坎,深約0.3米,用來埋葬牛尾、牛毛和牛血,因此也叫毛血池。

望燈桿的作用有哪些?袁世凱為什麼要拆除兩根? - 天天要聞

燔柴爐和瘞坎的南面道路上,我們會看到很多小洞洞,那麼這些小洞洞是幹嘛用的呢?因為舉行祭天大典時,是要敬獻牲畜的,為了防止牲畜亂跑,就要搭建臨時帳篷用來運送牲畜,叫走牲廊,儀式結束,走牲廊會被拆除,我們看到的這些小洞,就是用來搭建走牲廊用的。

在瘞坎旁,有序排列着八隻鐵燎爐,是用來焚燒祭品的,在東、西欞星門外還各有一對,撤饌後,從配位幄次上撤下的清代前八位已故皇帝的祭品放在八個燎爐里焚燒,從四個從位幄次上撤下的祭品,放在欞星門外的四個燎爐里焚燒,而從正位皇天上帝幄次上撤下的祭品則放在燔柴爐內焚燒。

望燈桿的作用有哪些?袁世凱為什麼要拆除兩根?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 天天要聞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一九三七年九月,太原形勢危急,劉少白同志奉黨之命,返回興縣,協助八路軍一二〇師,參加了創建晉西北根據地的偉大鬥爭。劉少白出生在興縣黑峪口一個破落地主家庭中,他是清朝末年的貢生。從小追求新學,畢業於山西大學法律預科。早年參加辛亥革命,曾任第一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黃埔軍校建校百年紀念日。作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中國大陸自然舉行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並邀請了與黃埔軍校關係密切的兩岸各界人士參與。偏偏在這個時候,中國台灣地區卻出現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島內也搞了不少「黃埔百年」的紀念活動,另一方面,台灣防務...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 天天要聞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中新網新疆哈密6月15日電 (陶拴科)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史學者、文化專家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左宗棠的精神價值、歷史貢獻展開深入探討。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韓國:朝鮮「修牆」! - 天天要聞

韓國:朝鮮「修牆」!

點擊上方「CCTV4」 關注我們!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上修建隔離牆。韓國政府認為,上周朝鮮軍人越界事件可能與此有關。韓媒:朝方正在軍事分界線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據KBS電視台15日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的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建造隔離牆。韓方此前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