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沙丘不久於人世,本鐘意於公子扶蘇,為何胡亥卻成為了皇帝

2022年07月01日20:55:30 歷史 1792

秦始皇沙丘不久於人世,本鐘意於公子扶蘇,為何胡亥卻成為了皇帝 - 天天要聞

三、

秦始皇嬴政東巡天下未遂願 病危暫駐沙丘宮囑託後事


秦始皇嬴政自知將不久於人世,彌留之際,他把最信任的丞相李斯和中車府令趙高傳到病榻前,對二人說道:

「朕患頑疾已久,多年來遍尋長生不老仙藥未能如願,甚是遺憾。朕如今突發沉痾,恐怕不久將見先祖於地下矣!」

李斯勸慰始皇帝道:「聖上乃萬乘之軀,有上天護佑,必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請皇上安心養病,不必多慮。」

嬴政聽了,閉目微微搖頭,喘息片刻繼續說道:「朕在位三十七年,稱帝一十二年,登基以來,開疆擴土,掃平四海,威震八荒,天下安定,朕甚感欣慰。然如今朕最放心不下的,便是百年之後誰人可繼帝位,捍衛和傳承朕的江山基業。」

秦始皇沙丘不久於人世,本鐘意於公子扶蘇,為何胡亥卻成為了皇帝 - 天天要聞

秦始皇的諸位公子中,長公子扶蘇被大臣們普遍認為是最接近太子之位的人,秦始皇嬴政也早就屬意於扶蘇,多次在大臣面前誇獎扶蘇寬厚仁和,文武兼備,可當大任,並讓扶蘇經受歷練,熟悉朝中軍政事務。

然而,秦始皇嬴政還未立扶蘇為太子,便在如何對待百家思想文化這一重大問題上,與長公子扶蘇產生了分歧,嬴政隨即疏遠了扶蘇。

那是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

始皇帝嬴政發現有儒生借古人諷刺、非議朝廷,散布不滿言論,引起民心波動,這讓嬴政深感憂慮。

為了壓制不同政見,統一思想,秦始皇打算採取強硬措施。

於是,他召見丞相李斯,詢問對付儒生的辦法。

李斯對此早有考慮,他認為儒生的學說嚴重影響了秦朝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必須嚴加懲處,遂向秦始皇奏報道:

「啟稟皇上,自古以來,各朝各代法律皆不盡相同,是按照本朝實際情況所制定。現在天下安定,政令暢通,百姓致力於農工,讀書人應遵循朝廷法令。

但是如今,儒生不去宣傳我大秦法令,卻去倡導效仿古法,非議朝廷,這是迷惑百姓,擾亂社稷。臣以為,過去天下之所以紛亂爭戰,正是因為國家沒有統一的思想,諸侯各自為政,紛紛發難,宣揚自己的主張。

而今皇上平定天下,統一法令,而儒生不但依舊用各種學說議論、攻擊朝廷,倒行逆施,反對郡縣制,而且口是心非,在朝堂之上讚頌皇上,走出朝廷卻在民間大發誹謗言論擾亂社會。

如果這種行為不嚴令禁止,那麼皇上與朝廷的威望就必然受到損害,儒生與百姓就會結成黨羽反對朝廷。

所以,下臣建議,凡不是秦代所著史書以及《詩》、《書》、百家之言的書籍應全部焚毀,膽敢私藏禁書和私下宣講《詩》《書》者判死罪。

稱頌古法而誹謗我大秦者滅九族。朝廷官吏查辦此事不力者,與誹謗朝廷者同罪。

如此,方可保海內平安,思想一致,社稷穩定!」

秦始皇沙丘不久於人世,本鐘意於公子扶蘇,為何胡亥卻成為了皇帝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