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2022年07月01日17:40:02 歷史 1706

今天是香港回歸25周年,在這25年里,香港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我們忘不了曾經有一批香港富豪,他們為祖國和香港的繁榮盡心儘力、不斷奔走。就讓我們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裏,一起來回顧一下他們的感人事迹。

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借錢,庄世平卻說:你腳下踩着的都是錢

周恩來曾說過:「潮汕為中國革命貢獻了兩個經濟人才,一個是理論的許滌新,一個是實踐的庄世平。」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庄世平

庄世平是廣東人,他在戰爭年代就積極在黨的領導下,從事愛國救亡運動。1949年仲夏的一天,庄世平應邀到中共中央駐香港代表方方的住處,方方對他說:「在香港,我們現在已擁有一些公司、錢莊、報刊,但還遠遠不夠,因為這些實體還難以擔負起溝通華僑、打破封鎖的重任。所以我想,在全國解放以前,在香港營造一個核心工程。你說什麼行業才能擔此重任?」

庄世平深知金融在經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於是脫口而出:「辦一家銀行吧,金融才是整個經濟系統的核心!」

方方說:「你說到點子上了,有什麼困難嗎?」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方方

庄世平回答:「從資金到人才,不能說沒有困難。但今天我們擁有的一切,不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創造發展起來的嗎?」

方方緊緊地握住庄世平的手,激動地說:「創辦銀行的大任,我就交給你了!」

庄世平便一個人幹了起來,他靠籌借的1萬美元作為開辦費,於1949年12月14日在香港最繁華的中環區德輔道中167號,創辦了「南洋商業銀行」。銀行開業那天,庄世平掛起了香港島上第一面五星紅旗!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南洋商業銀行

由於堅持「便利僑匯,服務僑胞」的宗旨,南洋商業銀行一成立就迅速和國內各地區的中國銀行人民銀行建立了業務往來的關係,不僅在僑匯業務上深得港澳同胞的好評和信賴,而且對一部分對新中國、對中國共產黨不夠了解的華僑,也起了溝通和宣傳的橋樑作用。

1979年底,正是中央決策創辦特區工作的關鍵時刻,廣東省委、省政府邀請港澳人士來到廣州,召開座談會。庄世平也應邀參加,會前他已經認真閱讀了已經草擬的各種具體做法的文件,感到十分失望:牽制多,條條框框多。特別是所得稅率,高達30%,雖然比內地略低,但幾乎是香港的一倍以上(香港稅率為16.5%)。這樣的特區,誰會來?

庄世平於是開始對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勸說,他說:「如果不按經濟規律、不按國際慣例辦事,這樣的『特區條例』,訂它何益?」

但在當時,人們的思想都沒有被扭轉過來,因為稅率比實行資本主義的香港還低,那豈不是會被質疑「我們更『資本主義』」?庄世平的建議並沒有被政府採納。

庄世平終於怒了,1980年初,當人們討論特區條例時,庄世平放言:「如果把這樣的條例付諸表決,我和港澳的代表將投棄權票!」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庄世平

在那個年代,說出這番話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慶幸的是,廣東省委第二書記楊尚昆很快來找庄世平了解情況,並最終採納了他的意見。1980年8月26日批准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將特區的所得稅率定為15%,比香港還低,很快吸引了大批港商前來投資。

1980年3月,中央正式批准成立經濟特區。廣東省委書記吳南生兼任深圳市委書記,他主動上門來找庄世平,希望從南洋商業銀行貸款。庄世平卻拒絕了這筆送上門的生意,他說:「你拿什麼來還款呢?我這裡是商業銀行,錢都是客戶的,到時候是要還本還息的,你如果借了款又還不了款,不是要我的命么?」

吳南生聽後沉默不語,庄世平又笑着說:「你怎麼還需要借錢?你腳下踩着的都是錢!只要賣地就有錢了啊!開了這個路,你就盆滿缽滿了!」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吳南生

這個建議在當時可謂是冒了極大的風險,因為憲法第十條第四款就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庄世平的話難免會讓人質疑:搞個特區,連憲法都不顧了?

但庄世來卻認為:國內一直把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混在一起,導致資源上的浪費和建設資金的缺乏。如果能借鑒香港,做到特區特辦,將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將使用權拍賣出去,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吳南生聽取了庄世平的意見,但這個辦法在特區內部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很多人都認為「特區不是殖民地」,對此堅決表示反對。庄世平卻親自表態:「辦特區,就是要把市場經濟引進中國來!」

在庄世平等人的努力下,1984年4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進行切割,增加「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的條款。庄世平的建議,引發了國有土地管理模式的新突破。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葉劍英接見庄世平

1987年12月1日,深圳特區政府頂住壓力,「冒天下之大不韙」敲響了動地一槌。經過長達17分鐘的輪番叫價,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以525萬元的最高價,成為這宗內地首場土地使用權拍賣會的「贏家」。自此以後,特區政府開始從土地使用權中獲取大量資金,特區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儘管為國家和香港作出了這麼大的貢獻,庄世平一生卻清廉自律,出污泥而不染,握巨資而清貧。他身上幾乎沒有一件名貴衣服,手錶也是老掉牙的精工表。南洋商業銀行擁有幾百億元資產時,身為董事長的庄老卻捨不得為自己購買專車,他上班都是步行或搭電車,而他在香港的住房,還是幾十年前香港中國銀行分配的,僅100平方米多一點。他外出洽談業務,從不坐飛機頭等艙,只坐普通艙;出差時,一直堅持自己洗衣服……

2007年6月2日,庄世平不幸病逝,享年96歲。7月8日,香港殯儀館舉行了庄世平的公祭及出殯儀式,葬禮按國葬的規格舉辦,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親自前往致祭。出殯時為了表彰庄老對國家的貢獻,在他的棺木上蓋上了國旗。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庄世平的葬禮

鄧小平滿意地對霍英東說:開放搞對了

在資本主義的香港,霍英東是他那個時代最成功的豪商巨賈;在社會主義的中國,每一個歷史節點也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1950年12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美英等國開始對中國實施全面禁運,美方宣稱:「凡是一個士兵可以利用的東西,不許運往共產黨中國。」

此時霍英東已經擁有總噸位約1000噸的十幾艘機帆船,他開始組織船隊滿載大陸所需的軍用物資,繞過英國軍艦的層層監視,最終卸貨在深圳蛇口。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霍英東

從1950年至1953年的3年間,霍英東指揮船隊夜夜開工,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組織搶運物資。當時黑鐵皮是主要禁運的戰略物資之一,主要用來製作裝載汽油的汽油桶,由於大陸缺少黑鐵皮,蘇聯援助的大量汽油積壓在中蘇邊境,無法運往朝鮮。霍英東帶領船隊加班運輸,只用了兩個星期就把6000噸黑鐵皮全部運往內地。

當時中國僑辦主任廖承志高度評價霍英東的愛國行為,他說:「數十萬志願軍,要盤尼西林、止血藥棉、汽油、輪胎……哪裡來?還不是靠上中下、三教九流、八方神聖的手?」周恩來也高度讚揚霍英東對抗美援朝的積極支持,並稱他為「患難之交」。

但霍英東晚年回憶此事時卻十分謙虛,他說:「如果說當時我是為了支持抗美援朝、打破封鎖禁運,那是騙人的,我沒有那麼高的認識。但說當時我一點認識、一點想法也沒有,也不是事實。」

改革開放以後,霍英東感到為祖國儘力的大好時機已經到來了,1979 年,他和一些港商聯合投資4000萬港幣,投資興建中國第一家合資涉外賓館——中山溫泉賓館,他自己吃住在工地,親自督促指揮,1980年12月28日,賓館宣告落成,被譽為改革開放的「繁花第一枝」,楊尚昆親自出席了開幕式,並稱它為「改革開放之光」。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中山溫泉賓館

1980年,霍英東又開始和廣東政府接觸,提出要在廣州蓋一家32層的五星級賓館:白天鵝賓館,這是建國後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高級酒店, 也是第一家五星級酒店。

之所以給酒店取名為「白天鵝」,源於葉劍英的意見,霍英東告訴葉劍英自己要在廣州沙面建酒店以後,葉劍英告訴他,那個地方本來叫白鵝潭,孫中山曾經在這裡率領海軍討伐叛逆,於是霍英東把賓館定名為「白天鵝」,意為這座賓館將會像白天鵝一樣振翅衝天、一鳴驚人。

在修建酒店時,霍英東提出了「四個自己」:自己投資、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管理。他敢於提出這樣的口號,就是想通過賓館向全世界傳遞這樣的信息:我們中國人完全能行。

1983年2月7日,白天鵝賓館建成全面營業。這天霍英東讓工作人員把酒店所有門全部打開,歡迎普通老百姓進來參觀。當天來參觀的人非常多,有些人還專門來用衛生間。結果工作人員發現一天之內就少了大量的衛生紙。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白天鵝賓館

但是霍英東卻毫不在意,他說:「沒有關係, 地毯髒了也可以再換, 就是要讓普通百姓感受到改革開放的好!」

鄧小平非常欣賞霍英東的壯舉,1984年1月,他第一次來南方視察時,就住在中山溫泉賓館,他在這段時間和霍英東朝夕相處,親切交談。

有一天,鄧小平興緻勃勃地登上羅三妹山,俯瞰山下的中山溫泉賓館,不禁連聲稱讚:「很漂亮,很好!開放搞對頭了!」

下山時,隨行的工作人員建議鄧小平沿原路返回,鄧小平卻意氣高昂、一語雙關地說:「不走回頭路!」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鄧小平和霍英東

鄧小平還曾三次來到白天鵝賓館,他曾稱讚說:「白天鵝賓館好!比美國的還要好!」霍英東也曾回憶說:「鄧小平很欣賞白天鵝賓館的麵包,當他要離開廣州去上海的時候,還在賓館買了一些麵包帶到上海,到上海以後,他宣布再開放14個沿海城市。」

1984年是關於香港前途問題最關鍵的一年,霍英東毅然宣布捐資10億港幣設立霍英東基金會,支援祖國的四化建設,他說:「我成立基金會的唯一希望是把錢用在國家需要的地方,對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起一點促進作用,對海外僑胞發揚愛國精神起一點帶頭作用。」

2001年,北京贏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以後,霍英東非常高興,他半夜遊泳了半個小時,並宣布捐款兩億元用於修建奧運游泳場館,「水立方」游泳館就有部分資金是霍英東出資的。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水立方

但遺憾的是,霍英東沒能等到北京奧運會開幕的那一天,2006年10月28日,他因癌症在北京病逝,享年84歲。

霍英東去世後,棺槨覆蓋五星紅旗,行政區降半旗致哀。送葬當天,董建華、高祀仁、何鴻燊等十餘人為其扶靈,這樣的國葬待遇,是任何一位港島富豪沒有過的。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霍英東的葬禮

包玉剛捐款千萬在北京建飯店,鄧小平表態:由我出面接受這筆捐贈

1949年初,已經是上海市銀行副總經理的包玉剛向上海市長吳國楨提交辭呈,帶着家人南下香港創業。經過多年的奮鬥,到1978年時,包玉剛已擁有200多艘巨型船隻,載重噸位達2000萬噸以上,超過美國或蘇聯國家所屬船隊的總噸位。1979年,包玉剛被國際獨立油輪協會推選為主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船王」。

「改革開放」以後,包玉剛敏銳地感覺到大陸的新變化,急切地想為國家改革開放出些力,但當時「左」的思想在國內的影響還未完全消退,他還存在顧慮。正好包玉剛有一位姨表兄在大陸任職,他就是國家旅遊局局長盧緒章,於是包玉剛試探着給他發了一封電報,表達了自己想要回大陸探親的訴求。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包玉剛

但在當時的環境下,包玉剛被認為是大資本家,盧緒章收到電報以後,自己也做不了主,立即向中央進行了彙報,最後報到了鄧小平那裡。

鄧小平表示:「船王要回大陸,是好事嘛!」他認為包玉剛回大陸探親考察,對改革開放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於是指示時任國家僑務辦公室主任的廖承志給他回電:熱情歡迎包玉剛夫婦回大陸。

在當時的形勢下,包玉剛為了防止他赴京的消息外泄於新聞記者,決定與夫人轉道日本東京再飛北京,1978年10月,包玉剛夫婦秘密到達了北京,他親眼目睹了內地的變化,得到了一個確切的信息:中國關心香港的發展,而且會儘力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包玉剛夫婦回大陸探親

1979年,包玉剛通過表兄盧緒章,表示自己將以父親包兆龍的名義向內地捐款2000萬美元,其中1000萬用於在北京建造一座現代化的飯店,另外1000萬用於在上海交通大學興建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

1980年3月15日,包玉剛受邀到北京商談訂購船舶及航運合資經營等事宜,在會談時他又提到了給北京捐款建飯店的事。包玉剛是個孝子,他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希望飯店能以他父親的名字命名,叫「兆龍飯店」,他還表示,只要大陸方面同意,捐款馬上可以到位。

當時負責主管旅遊飯店建設工作的庄炎林聽後非常高興,他認為在福建、廣東,許多華僑捐款建學校、醫院,經常以他們自己或親屬的名字命名,包玉剛的要求並不過分。

但這1000萬美元的支票卻沒人敢接,因為建國後黨內一直強調自力更生,拒絕一切外援,而且有些領導認為:如果飯店以資本家的名字命名,這不是為資本家樹碑立傳嗎?這到底是愛國還是賣國?

庄炎林把此事報告給了廖承志,廖承志也很支持庄炎林,他說:「華僑愛祖國、愛家鄉與多做善事、光宗耀祖,兩者一點也不矛盾。一個世界級船王,能對祖國有這片心意,已經是很不簡單的事了,何必對人家這一點點敬老揚名的願望吹毛求疵呢?」他建議庄炎林把此事寫成報告,直接向鄧小平進行彙報。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廖承志

鄧小平知道以後,對廖承志說:「人家無償捐資1000萬美元給我們建旅遊飯店,對我們社會主義建設有利嘛,何樂而不為?人家講孝心,也是好事嘛,我們共產黨人要講人情啊。何況人家對我們有貢獻,紀念紀念也應該。」

廖承志說:「是啊,送上門來的好事,有些人就是不同意。」

鄧小平說:「別人不同意,那就由我出面接受這筆捐贈,替飯店題個名。」於是他親筆寫下了「兆龍飯店」4個大字,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為外資飯店題名。

在1981年7月6日,鄧小平正式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包玉剛和包兆龍,他緊緊地握着包玉剛的手說:「我們早就應該見面了。」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鄧小平接見包玉剛

儘管是初次見面,但兩人卻相談甚歡,他們從大陸的經濟聊到世界政局,從航運的經營聊到香港的前景,會談結束時,鄧小平高興地對包玉剛說:「你跟別人不一樣,你是實幹家,干實際事情的,不是只說不幹的,歡迎常來。」

同年12月,包玉剛和包兆龍再次來到了北京,鄧小平於12月8日在釣魚台國賓館再次會見了他們父子,對包玉剛心繫祖國內地建設、準備捐款在北京興建賓館和在上海興建圖書館的舉動表示了肯定。

更令包玉剛興奮的是,鄧小平隨後親自參加了賓館捐款的簽字儀式,他親手收下了包玉剛雙手遞上的1000萬美元支票,感慨地說:「你們要知道,我們現在辦事的效率就這樣,定個名字、找個地方就那麼難,拖了一年多,今後一定得想辦法改進。」

鄧小平對兆龍飯店的籌建工作十分關心,他指示說:「兆龍飯店是政治問題,如果捐贈都搞不好,誰還敢來投資合營?請國家旅遊局在北京找塊最好的地方給包玉剛建一個飯店。」

1985年10月,由鄧小平親筆題寫店名的「兆龍飯店」落成,鄧小平親自出席了當月25日飯店舉行的剪綵儀式。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此時包玉剛的父親包兆龍已經病逝,廖承志也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他們沒能親眼見到飯店落成的這一天。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兆龍飯店

包玉剛這天非常激動,他緊緊握着鄧小平的手說:「主席,您能親自參加兆龍飯店的開業儀式,是對我包玉剛莫大的鼓舞,是我們包家的榮幸,也是兆龍飯店的榮幸。我代表我們包家和兆龍飯店的全體員工感謝您!我爸爸在天有靈,也一定非常高興。」

1984年10月28日,包玉剛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寧波探親,他很想為故鄉做點事情,於是問陪同的寧波市長耿典華:「現在寧波最缺什麼?」

耿典華告訴他:「寧波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但是現在還沒有一所綜合性大學,地方培養人才很困難!」

包玉剛當晚回到賓館以後,徹夜難眠,他深深地認識到要現代化,教育是最重要的,沒有合格的人才,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他決定投資幫助家鄉創辦一所大學。

一個多月以後,包玉剛在北京又見到了鄧小平,向他提到了自己最近回寧波探親的情況,又表明了自己準備捐款5000萬元創辦寧波大學的意向。他對鄧小平說:「寧波條件好,很有發展前途。」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鄧小平也非常支持,他說:「你們要和大連比,大連發展不錯!」

包玉剛則以寧波人的身份邀請鄧小平去寧波看看,他說:「您什麼時候去寧波,我隨叫隨到!」

鄧小平也笑了,他說:「很想去看看寧波啊!」

在1984年12月19日,包玉剛在北京與寧波市長耿典華簽訂了關於籌建寧波大學的正式協議。鄧小平知道以後,非常高興,他親自為寧波大學題寫了校名,而且不到半個月,他的題字就被送到了寧波大學。

1985年10月28日,寧波大學舉行盛大的奠基典禮,鄧小平專門委託時任國務院代總理的萬里前往參加,萬里把鄧小平對一位港商愛國熱心的肯定和嘉許帶到了寧波,這讓包玉剛和家人深為感動。

1980年,廣東省委書記找庄世平貸款,庄世平說:你腳下踩的都是錢 - 天天要聞

寧波大學

1991年9月22日,包玉剛在香港病逝,享年73歲。當時已離休在家的鄧小平當即向包玉剛家屬發去一份情真意切的唁電。

這就是香港曾經一代實業家的風采,也是他們為民族大義奔赴的豪情!他們的壯舉,將永遠被祖國和香港人民銘記!

#寫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香港##25年 香港正青春##香港各界慶回歸 洋溢喜慶氣氛#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亂之中,這些男子如何化危為機,成就非凡人生? - 天天要聞

國亂之中,這些男子如何化危為機,成就非凡人生?

金朝和蒙古帝國的和親政策引言在東方大國曆ShiShang,金朝是一個非常TeShu的朝代,它的建立和覆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而在金朝的興起和衰亡過程中,和親政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當時ZhengQuan對外交戰略的一種具體體現。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 天天要聞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檔,一份檔案就是一份歷史記憶。今年6月9日是第17個「國際檔案日」,6月5日下午,「築夢現代化 奮鬥蘭台人」2024年嘉定區「國際檔案日」暨檔案地方志文化宣傳月主題活動在嘉定區檔案館新館舉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進檔案館,開啟一場奇妙的檔案文化體驗之旅。「活」檔案,講「活」歷史「周總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比利時首相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議會,德國總理肖爾茨更是創下記錄的慘敗,如今整個歐洲都在右轉。 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會在今年投下關鍵一票,這也必將決定未來數年的世....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