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英國為何甘願為了幾千人的馬島大打出手,卻乖乖歸還了香港

2022年07月01日01:45:28 歷史 1613

各位網友,現在是6月30日22時,馬上就是香港回歸25周年了。遙想當年,多少家庭守在黑白電視機前面見證了這一偉大而自豪的時刻。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為了一座區區幾千人的馬島阿根廷大打出手,一場持續70多天的戰爭把阿根廷打得鼻青臉腫,英國也付出了17億美元的代價。這群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是一群海盜,哪有什麼文明,但是就是這群海盜最後乖乖把香港還給了我們,真的是讓人不經感嘆祖國的強大。

淺談英國為何甘願為了幾千人的馬島大打出手,卻乖乖歸還了香港 - 天天要聞


現在網上對於英國乖乖歸還香港總結了兩個主要的原因

原因一:1842年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和英國簽訂了不平等的《南京條約》,規定了香港何時租約到期,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到期就要歸還我們。

淺談英國為何甘願為了幾千人的馬島大打出手,卻乖乖歸還了香港 - 天天要聞

南京條約稿本來源於網絡


原因二:國與國之間外交靠的就是硬實力,用艾躍進老師的一句話做總結那就是: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我個人非常認可第二個原因,從一窮二白起家到現在逐步強大,我們的面子是自己一點一點掙回來的。第一個原因可能是英國人自己總結的,給英國灰溜溜地逃走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因為我們新中國一成立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我們不承認一切不平等的條約。而且大家不要忘了他們可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是一群靠打家劫舍過活的人,到現在他們在海外依然佔了很多領地。他們哪裡有什麼文明,到博物館看看很多都是從其他國家搶來的,而且他們從來不因為這些感到恥辱。甚至還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用電影台詞概況他們的行事作風就是「我的規矩就是規矩」,不聽話我就收拾你。

淺談英國為何甘願為了幾千人的馬島大打出手,卻乖乖歸還了香港 - 天天要聞

圖為紀念館上甘嶺戰旗


所以他們能乖乖把香港歸還給我們是基於雙方實力的差距,他們是霸道但是他們一點都不傻,他們必須要正視自己的地位,他們面對的可是一條正在騰飛的東方巨龍。而且我們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戰績足以震懾藍星所有對手。

20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爆發,我們把以美國和他的小弟揍了一頓,三年艱苦奮戰把這些不可一世的敵人打到談判桌上。而且在這個時候我們還有餘力在那邊把那個愛投降的傢伙錘了一頓,幫助越南人民獲得了獨立自主。


20世紀60年代,我們南邊的鄰居喜歡跳,愛搞笑,三哥憑藉一己之力養活了無數互聯網博主,他以為他行了實際上我們一路打到他們首都,要不是那個地方風水不好,吃飯不用筷子,可能我們都順手把他們解放了。

淺談英國為何甘願為了幾千人的馬島大打出手,卻乖乖歸還了香港 - 天天要聞

印度閱兵表演

其實20世紀60年代,還有一件事很重要,北方的鄰居覺得自己是老大哥,說話辦事有點拿腔拿調的,我們也不懼他,照樣跟他干,直接把他們趕跑了。

就以上這些戰績,舉目整個藍星誰看了不腿軟?誰想和我們掰掰手腕子都得掂量掂量自己口袋裡是什麼貨色。所以英國人心裏很明白,他們已經是落日餘暉了,如果不識時務那就是一頓挨打,與其挨一頓揍灰頭土臉地走,不如老老實實自己走人。

最後引用一句非常著名的話,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枝榮。我們對於領土的完整是一步都不會讓的,這是我們的原則,希望那些宵小之輩放棄幻想,也希望蔡老阿姨看清局勢,爭取讓你走的時候體面一點。祖國統一大業一定會在我們這一代人面前實現。

淺談英國為何甘願為了幾千人的馬島大打出手,卻乖乖歸還了香港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 天天要聞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王明華「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這樣的故事在民國時期的家庭里,可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越是有學識越是追求新文化的人,越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而且就連當時身為藝術大家的梅蘭芳也不能避免這樣的俗套。但是又與其他拋妻棄子的薄情男人有所不同的是,梅蘭芳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 天天要聞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尼布楚,這個在歷史書中反覆提及的名字,象徵著中俄兩國第一次正式的外交交鋒和邊界劃定。回溯到17世紀的中俄關係,這裡不僅是清朝與沙俄激烈衝突的見證地,也是和平談判的重要場所。本文將帶你走進尼布楚,從它的歷史背景、關鍵事件到如今的發展現狀,深度
特稿|精武傳奇 - 天天要聞

特稿|精武傳奇

虹口,北外灘。近千名來自上海各所學校的孩子們擺開架勢,氣宇軒昂地操練起迷蹤拳。此時此刻,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高樓林立的陸家嘴天際線、古老的中華武術,以及少年們的颯爽英姿共同構成奇幻畫面,與上海獨特的城市氣質相得益彰。這一場景所承載的,正是一個延續了114年的海派傳奇故事。一個多月前的這場武術展示,主辦...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 天天要聞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第六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推介名單揭曉,13個團體和12名個人入選,普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李鐵入選。  「這是對普洱『綠色檢察』5年來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給予的最高評價。...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深夜,雍正特意來到軍機處,分別向直隸總督蔡珽與雲貴總督鄂爾泰寄發上諭。前者要求蔡珽處死正在杭州服刑的年羹堯,後者則要求鄂爾泰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其中特別叮囑軍機處,千萬不能貽誤改土歸流的上諭寄送。改土歸流是何要緊政策,為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