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城內大街舊事——當年雷鋒在沭陽

2022年06月30日22:24:14 歷史 1653

沭城內大街舊事——當年雷鋒在沭陽 - 天天要聞


城內大街舊事

當年雷鋒在沭陽

江瀚


我童年和少年時住在城內大街上,那時候正上小學,童年是美好的過程,無拘無束生活,對身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感到好奇,印象也特別深刻。


1962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指示,作為時代楷模,全國轟轟烈烈開展學雷鋒活動,並落實到行動之中。


有一次母親和我去東關大街買水缸,當母親和我搖搖晃晃地抬着沉重的大水缸往家走時,突然上來一名解放軍戰士,從我肩上接過扁擔,一直將水缸抬到我家。


父親見到這名戰士幫助我抬着水缸進門,連連致謝,並問他的姓名,戰士說:「駐軍部隊的,我叫解放軍!」說後就走了。


「我叫解放軍!」可是雷鋒做好事不留名而留給人們的一句話。


那時候,街上不時傳出「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聲,廣播站南門旁掛着的有線廣播喇叭里天天播放此歌;城門口出現許多解放軍戰士在為人理髮;婦女們上街為人釘鈕扣、縫補衣服;少年學生在打掃街上衛生。


學雷鋒年代裏,好人好事層出不窮,人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大家都以學雷鋒做好事為榮,社會風氣也大大改變。


現在看來,推動社會文明發展,不僅需要物質基礎鋪墊,更重要的是提高精神文明層面。

沭城內大街舊事——當年雷鋒在沭陽 - 天天要聞

1962

年,父親所在單位為配合學雷鋒活動,編排一台大型話劇《雷鋒》向社會公演。因為只有很少的經費下撥,所以全靠社會各界支持。所花資金能省則省,道具大多靠自力更生製作,譬如雷鋒所穿的軍服,就從駐軍部隊借來;擴音器麥克風向廣播站借用;燈具向照相館借用。


演員均來自各單位選送,排演戲劇全是義務奉獻,沒有報酬,加班加點,也沒有人報怨。


遴選雷鋒的演員最後敲定縣廣播站的站長孫安堂先生。


60年了,我還能牢牢地記住他,他五官端正,中等身材,操一口標準普通話,他的音質優美,富有磁性,在我的眼裡他就是標準的雷鋒形象。


家父每天都到人民劇場排演現場,他和另外幾名同事擔任該劇的策劃和導演。那年代大家都專心致志地把節目排好,把宣傳雷鋒、學習雷鋒、演雷鋒落實在行動上。


為了演好戲,演員們還專程去南京觀摩學習。


雷鋒雨天送婦女的一段戲,靠手工晃動一張白鐵皮板營造雷聲隆隆的效果,舞台上掛滿銀色紙條,用燈光晃動照耀摸擬雨絲。


人民劇場是排演該戲最大的支持單位,不僅無償提供場地,還同意演出時收取每張票5分錢成本費。


《雷鋒》公演後引起巨大反響,許多學校和機關以及部隊都主動聯繫劇組,要求加演場次,讓他們組織學生、職工和戰士們觀看。


五十年後,家父曾撰文回憶道,那時候,大家真正地把學雷鋒、演雷鋒、以雷鋒為榜樣作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飾演雷鋒的演員孫安堂先生,我一直銘記在心,我認為他就是雷鋒,而我則是那時候他的一名粉絲。


前些年我獲悉,孫安堂先生退休後回到鄉下周集老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


2021年冬,孫安堂先生辭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墨雨雲間》原來這才是姜梨捨命拯救葉家的真相 - 天天要聞

《墨雨雲間》原來這才是姜梨捨命拯救葉家的真相

拯救葉家真的很難。首當其衝的是淥陽佟府尹。在姜梨還沒來淥陽之前,就在想方設法誣陷葉家,古香緞致死人這頂帽子真的太難摘掉了。更是在姜梨到來的第二天就在無證據的情況下,逮捕了葉家家主葉明軒。
清朝八賢王八爺,他到底輸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清朝八賢王八爺,他到底輸在哪裡?

作者聲明:(別抄襲我的文章,已加入原創者聯盟,各大平台都已發過,你抄會封你的賬號,聽勸,別輕易嘗試!)第一康熙是對太子有很深感情的,是他親自一手養大的,雖然最後太子不得不廢,但在太子徹底倒下沒救之前跳出來跟太子爭搶的,無論老大和老八,都會成
中國完成了哪些在外國人看來難以完成的事?網友:村村通電… - 天天要聞

中國完成了哪些在外國人看來難以完成的事?網友:村村通電…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噗,不是說,就算是乞丐都會留着一個饅頭防止有一天沒討到飯么……‬中蘇交惡的時候,中方外交人員怒噴蘇聯佬:你們不要得寸進尺,得隴望蜀
秦瓊、羅士信、程咬金為何是無人敢惹的三人組合? - 天天要聞

秦瓊、羅士信、程咬金為何是無人敢惹的三人組合?

隋唐演義中,猛將眾多,高手如雲,如李元霸是十八條好漢之中的第一位,宇文成都排在第二,這兩人都是惹不起的存在,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厲害的角色。但是如果說起組合,有三個人的組合是非常強大的,號稱無人敢惹,他們三人分別是秦瓊、羅士信、程咬金,這是為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 天天要聞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王明華「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這樣的故事在民國時期的家庭里,可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越是有學識越是追求新文化的人,越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而且就連當時身為藝術大家的梅蘭芳也不能避免這樣的俗套。但是又與其他拋妻棄子的薄情男人有所不同的是,梅蘭芳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 天天要聞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尼布楚,這個在歷史書中反覆提及的名字,象徵著中俄兩國第一次正式的外交交鋒和邊界劃定。回溯到17世紀的中俄關係,這裡不僅是清朝與沙俄激烈衝突的見證地,也是和平談判的重要場所。本文將帶你走進尼布楚,從它的歷史背景、關鍵事件到如今的發展現狀,深度
特稿|精武傳奇 - 天天要聞

特稿|精武傳奇

虹口,北外灘。近千名來自上海各所學校的孩子們擺開架勢,氣宇軒昂地操練起迷蹤拳。此時此刻,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高樓林立的陸家嘴天際線、古老的中華武術,以及少年們的颯爽英姿共同構成奇幻畫面,與上海獨特的城市氣質相得益彰。這一場景所承載的,正是一個延續了114年的海派傳奇故事。一個多月前的這場武術展示,主辦...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 天天要聞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第六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推介名單揭曉,13個團體和12名個人入選,普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李鐵入選。  「這是對普洱『綠色檢察』5年來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給予的最高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