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商話猗頓

2022年06月29日19:45:28 歷史 1851

衛立業

在山西省臨猗縣牛杜鎮王寮村西,有座松柏如蓋、古貌岸然的墓園,花牆環繞四周,中央土冢一尊,這便是二千四百多年前赫赫有名的晉國巨商、被後世尊為「中華實業商祖」猗頓的長眠之地。

古代名商話猗頓 - 天天要聞

談到猗頓當年在古郇大地創業致富和對中華商業文明、河東農耕文明所做的貢獻,民間流傳着很多傳說,史籍中亦有很高的評價。漢代桓寬在其所著《鹽鐵論》中說:「宇棟之內、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窮夫否婦,不知國家之慮,負荷之商,不知猗頓之富……。」《鹽鐵論》曾在漢代產生過巨大影響,至今仍是研究中國古代經濟的重要文獻。《鹽鐵論》把猗頓之富與天地、江海、國家並稱,在中國歷史上,能得到如此評價的商人不知能有幾人?

文化是我們民族的靈魂,人民的精神家園。史書的記載、民間的傳說,雖然已經和我們相去甚遠了,但它們所包含的優秀文化元素,卻從未離我們遠去,早已經根植進我們的血脈之中。

為弘揚猗頓的商祖文化,傳承猗頓不朽功德和創業精神,近年來,筆者穿越歷史的星空,對猗頓創富的遺迹進行了認真的尋訪和深入的挖掘與考證,於是寫了這篇拙文。在現代化進程越來越快的今天,此文將加固某些人飄搖的人文意識,召喚我們重歸故鄉,重溫昔日那溫暖、富饒和令人自豪的故鄉!


(1)魯之寒士

《孔叢子》云:「猗頓,魯之寒士。」魯,即周朝國名魯國。據北宋初年錢塘編撰的《百家姓》載:「魯,遠祖起始於周代。周成王的兒子伯禽,受封於魯,建立了魯國(在今山東曲阜一帶),後來被楚國所滅,後代以原國名為姓。」

古代名商話猗頓 - 天天要聞


猗頓出生於約公元前480年的魯國肥城。肥城位於大河之東,泰山西麓,陶山以北,古為肥子國。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又是當年孔子創立儒家學派的地方,文化氣息十分濃厚。

周王朝是等級非常嚴格的社會,「王食貢,卿食邑,士食田。」猗頓史稱「寒士」,說明他的出身,雖為庶民,但仍屬「士」之階層,家有田地,並有少量奴隸為其耕種,家道還算殷實吧。

據說猗頓十三歲時父母雙亡,二十歲時還未娶妻成家,過着「耕則常飢,桑則常寒」的苦難生活。

這種「苦難」生活,先是由於一場大火。南伯庸先生在其編著的《中華商祖陶朱公》(海南出版社出版)一書中載:「猗頓家裡遭了火災,一場大火把祖輩積蓄的財產燒了個乾乾淨淨。」後緣於父親的一場車禍。民間傳言:一天早晨,猗頓的父親與傭人套好了馬車,拉上新繅的蠶絲與一些桃子外出交易,不料遇上三桓的人馬正在追殺魯哀公,拉車的馬因受驚嚇狂奔起來,車輪由於受到亂軍投下的檔木阻擋而翻車,父親不幸被軋斷雙腿,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俗話說:「喪不過三。」一般恩愛夫妻,一人去世,另一位大致在三年之中也會相隨而去。猗頓的母親終究沒有躲過這要命的「三年」,三年未滿,便撒手人寰,去尋找她廝守了一輩子的當家人去了。

《詩經•小雅•蓼莪》歌曰:

蓼蓼者莪,匪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我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也。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這是一首悼念父母的詩歌。其大意是: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瓶兒汲水空了底,裝水罈子真羞恥;孤獨活着沒意思,不如早點就死去;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餵養我;你們護我疼養我,養我長大培養我;想我不願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南山高峻難逾越,飆風凄厲令人怯;大家沒有不幸事,獨我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難邁過,飆風凄厲人哆嗦;大家沒有不幸事,不能終養獨是我。

猗頓一向對自己的父母情感極深,這首詩歌正好表達了他此時此刻深沉和刻骨銘心的感情。

猗頓含悲為父母守孝三年,但守孝歸守孝,生活還得繼續。正當猗頓前途茫茫,走投無路的時候,他聽到「三致千金」「陶朱公」的大名,這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決定「往而問術」。


(2)往而問術

陶朱公,原名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越國為吳所敗時,他隨越王勾踐赴吳為質三年。回越後助越王卧薪嘗膽,刻苦圖強,十年生聚,以三千兵馬滅了吳國。范蠡作為復仇滅吳的第一號人物,可謂功業蓋世,名垂前史。當越王勾踐取得全面勝利的時候,范看到越王是個「只可共貧賤而不能共富貴」的人,便急流勇退,隱姓埋名,辭相出走,獨駕扁舟,游於江湖。先到了齊國,改名夷子皮,後又到了魏國陶地(今山東定陶西北),改名為陶朱公。陶朱公以為陶地居天下之中,諸侯四通,最宜在此經商,於是便在這裡定居下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能聚能散,時稱巨富。後人有詩讚曰:「居官則為卿相,居家則致千金。」

據《孔叢子》一書所言,猗頓「往而問術」的地點當時是在定陶這個地方進行的,陶朱公熱情的接待了他,並告訴他說:「子欲速富,當畜五牸」(「牸」音字,當做母畜講,五牸按孫氏註:「牛、馬、豬、羊、驢五畜之牸。」)

范蠡在山東定陶致富成名,因與老師計然(《史記》中說:他乃山西人士,「其先晉國亡公子也。」)的關係,曾來到山西晉南,先在猗氏的孝義村(今太范村)從事經商活動,後又到運城的陶村隱居養老。因此關於猗頓「往而向富」的地點,民間亦有太范,陶村之說。清道光十七年王永齡在其所撰的《重修周逸民猗頓氏墓記》(此碑現存於王寮猗頓祠)中曰:「猗頓,魯之窮士也,問富陶朱家於郇,得三園五牸之術。」《河東名人館》在展示猗頓時曰:「猗頓,商業始祖。原是魯國的書生,聽到陶朱公范蠡棄官經商很快致富的消息,於是前往陶(今運城市鹽湖區陶村)地『往而問術』,范蠡吿訴他致富良策。」

筆者以為,上述說法似乎有點不太符合邏輯。試想,齊國在魯國之北,距離也不過一、二百里,而跑到河東,那則 是數千里之遙,孰近孰遠,不是很瞭然嗎?當然,等到猗頓發跡後,范蠡也來到河東,他們二人之間的來往一定會更為頻繁。比如,范蠡經營珠寶,而猗頓後期也經營珠寶,猗頓如果不再向范蠡請教,是不可能涉足這一領域的。


(3)適足西河

《大清統一志》引自《孔叢子》的記述曰:「猗頓,魯之窮士,陶朱公教之適西河,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

「西河」在哪裡?台灣版《大辭典》曰:「古稱黃河西部地區南北流向的一段為西河。」《蒲州府志•郡地沿革》曰:「蒲地當冀州南境,始曰西河,繼曰河東。」有了這個地理座標,我們就會肯定的說,猗頓落腳的地點當然是河東猗氏了。

猗頓來到這裡,看到峨嵋嶺下水草茂盛,土地沃饒,確實是個天然的畜牧場所,就在對澤附近(今臨猗王寮村西)定居下來,「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

猗頓在老家姓王名俍,定居猗地後,因在猗地創業制富,歿後又埋葬在猗地,故稱猗頓。

猗頓隻身來到王寮後,每天以打柴為生。據村民所傳,當地有戶王姓人家,老兩口和一個女兒相依為命,猗頓每天打柴回來,路過時,總要給這家人留一些柴,時間長了,老兩口見他人品端正,勤勞樸實,並能讀書識字,十分喜愛,經人說合,便留他做了上門女婿。猗頓入贅後,小倆口相親相愛,情絲如蜜,不到數年生了三個兒子,起名寮兒、景兒、鑑兒。

關於猗頓「適足西河」一事,過去一些專家學者多有「安澤縣南」之說。其主要根據:一是《漢語大辭典》。《大辭典》載:「陭(古漢字有兩個讀音,一讀yi,用於地名。二讀qi,作崎嶇不平講)氏,漢縣名,屬上黨郡,故城在今山西安澤縣南。」二是《辭海》。《辭海》中的「猗頓」條曰:「猗頓,春秋魯人,本窮士,後製鹽及畜牧致富,以興富於猗氏(今山西安澤縣南),故名『猗頓』。」三是前高中語文課本。課上選編有《過秦論》一文,在「陶朱猗頓之富」一句注釋中,也因此把猗氏說成「安澤縣南」。依據「安澤縣南」之說,我在《中華農商始祖猗頓》「探求生路」一文中,亦曾這樣寫過:猗頓「沿途乞討,來到晉地安澤山,以打柴為生。」後經《山西通志》考證,此為辭書之誤。《通志》載:「陭氏,前漢《陭氏郡國志》訛為猗氏,遂混於猗頓之舊居。」由此可見,正是由於《陭氏郡國志》以陭氏訛猗氏,才導致後世一千多年各種典籍記述的錯誤,使各種傳世之作,以訛傳訛,把猗頓故居之猗氏錯安在「安澤縣南的『陭氏』」,這實在是一個歷史的大笑話。

猗頓不遠千里來到西河,也讓人不由得想起兩千多年來山東人的「闖關東」和明清之際晉商們的「走西口」,兩者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一樣的告別故鄉,一樣的路途漫漫,一樣的滿懷希望,一樣的苦力立足。不同的只是後來的「闖關東」、「走西口」,是從山東、山西走向了外地,而猗頓則是從山東走向了山西。繼猗頓之後,清末民初,又有一大批山東流民,沿着當年猗頓的足跡,踏進了猗氏這片豐饒的土地。從新修的《臨猗縣誌》(1993年版)可以看到,臨猗至今仍有不少是由山東流民組成的「山東庄」村。猗頓異地創業的精神,對老人家來講,無疑是個巨大的鼓舞。


(4)精養「五牸」

清人金農《送猗氏杜祺孫之雍州》詩云:「天上雙鸞求未得,河東五牸畜何難。」雖說河東猗地是個特別適合發展畜牧的好地方,但真正要畜好「五牸」卻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古代名商話猗頓 - 天天要聞

猗頓一開始是怎樣經營畜牧業的,史書上很少有文字記載,倒是王寮村一帶流傳的民間故事,說明了當時的一些情況。

故事一:擔鹽曬鹵。王寮離河東鹽池很近,一開始,猗頓為了生活,也為了實現畜五牸的抱負,便下到鹽池,擔鹽曬鹵。民間有詩云:「五月鹽花玉斗生,萬夫蹴浪人殘更。珊瑚架上牽珠舟,琥珀盤中探水晶。月影先傳雙股赤,波光不掩一械輕。高王曾識羹中味,可識池中此夜情。」道出了其中的艱辛。猗頓用出力賣苦,掙來的血汗錢,從「小、賤」入手,先買母雞,再買母羊,繼而買回了豬、牛、馬等母畜。精心飼養,苦心經營。一年多時間,「母牛生母牛,三年五頭牛」,「母羊生母羊,三年擠到羊圈牆」。沒幾年功夫,猗頓的牛、馬、羊、豬便多的數以千計,「雞兒漫灘跑,豬羊數十柵,牛馬欲成群。」

故事二:斗米養雞。俗話說:雞吃活食蛋大,肉增。猗頓據此發明了一種先進的養雞辦法。他將一斗米煮熟、發酵、拌水,攪上雜草混在一起,用泥土封住,保持相當溫度,二十天左右,裏面會產生出含有大量蛋白質蟲子,製成養雞的好飼料,短時間內,雞增肉、多蛋、蛋大,既降低了成本,又收益明顯。

故事三:雄性去睾。俗話說:一個槽上拴不下兩個叫驢。隨着畜群的發展壯大,有個讓猗頓甚為憂慮的現象,就是經常出現雄性牲畜為母畜而相互咬斗的情況,雄馬之間,你咬我踢,雄牛之間,你頂它撞,除相互傷殘外,整個畜群也被擾亂得不得安寧。猗頓沒法,常唉聲嘆氣。後來,有個給猗頓趕車喂牲口的叫尤智,向猗頓建議說:「入宮的男子被割去,就可以消除性慾,然後讓這類人服侍后妃,便避免了性騷擾。或許制服這些雄性牲畜,也可用這辦法。」這話對猗頓很有啟發。但割閹牲畜,在這之前並沒有先例,為慎重起見,猗頓先從豬身上作試驗,終於取得了成功。然後再在牛、馬身上作試驗。凡經過割閹的牲畜,都失去了性的欲求和功能,在群中,它們表現出了平靜與安寧。同時,上膘快,有氣力,尤其是用在拉車、跑運輸上的雄性騾馬,完全沒有了未閹割時的那種暴躁,卻又保持着雄性牲畜的健壯和耐力,這是閹割後的的一大發現。兩千多年來,人們在運用着這一經驗,使牲畜服服帖帖地為人類服務,我們無論如何都應當記着,這一發明創造的專利權,是屬於猗頓的。

古代名商話猗頓 - 天天要聞

故事四:改良畜種。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1623年)寫有一本《農政全書》,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的百科全書。他在該書中曰:「欲速富,畜五牸。乳母好,堪為種產者,因留之為種,惡者還賣,不失本錢,座畜駒犢,還更買懷子孕者,一歲之中,牛、馬、驢得兩番,羊得四倍。」這段話其實是對猗頓「精畜五牸」的真實評述與總結,從中既可看出猗頓不守舊,敢於改革的思想,又體現出猗頓精於算計的商業思維。為擇優汰劣,猗頓在畜群中精心挑選高檔次的雄性牲畜作為種畜,專門配種,相對的也在母畜中進行擇優汰劣,用以交配。這就使得優種牲畜不但發展壯大,而劣質牲畜在迅速淘汰着。除此而外,猗頓還囑咐池鹽運輸人員,不論運鹽到秦川還是到西域,都不要忘記從那裡選買上好的種馬;也不論運鹽到齊地還是魯地,都不要忘記從那裡選買上好的種牛。它從遙遠的外地買進優良種畜,再選本畜群中的上等母畜,實行遠緣交配,於是更加健美的新一代畜群出現了。猗頓培育的晉南大黃牛,高個子驢等,直到今天,仍然是遐邇聞名的。

故事五:三溝之牧。王寮今有三條大溝,見證了當年猗頓發展畜牧業的往事。一條是位於猗頓祠西邊的「雞舍溝」。據說為防止狐、獾、黃鼠狼對雞場的騷擾和侵害,猗頓在溝的南邊崖壁上挖了許多洞,當做雞舍,並在雞舍門前放有誘捕器,那些叼雞賊一旦進了誘捕器,就別想再出來。這就是村民將此溝稱為「雞舍溝」的來由;第二條是位於王寮村西北角的羊道溝。此溝正南正北約千米,逾往北,溝逾淺,上了坡,往西再千米便是老灘。縣誌說叫「對澤」,現今說法就是濕地。對澤灘水草茂盛,特別適宜放牧。猗頓每天凌晨,把羊趕到北邊王景灘草地,傍晚又把羊趕到南邊涑水河旁。積年累月,踏出了長約五公里的深溝 ,直到現在人們仍將此溝稱為「羊道溝";第三條是姚頭溝。姚頭,本名姚羲,舜之後裔。為人正直豪放,是猗頓逃難途中遇到的一位同病相憐的鐵哥們,也是主管猗頓五牸產業的頭人。姚頭溝原本是猗頓飼養牛馬等大牲畜的集聚之地,姚羲為工作方便,常年住在此溝,因而,被後人稱為「姚頭溝」。

故事六:「三村」之說。隨着畜牧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招引了遠近越來越多的貧民前來投奔猗頓。為合理利用這眾多的人力,根據分工需要,猗頓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又在方圓數十里的地方,合理地布置了許多畜牧點,每一個畜牧點自然形成了一個村落。猗頓派遣自己的兒子王寮、王景、王鑑分住在三個畜牧點上,與眾人一起經營畜牧,後來這三個畜牧點便以他三個兒子的名子為村名。


(5)興辦「三園」

在大力發展畜牧業的同時,猗頓看到古郇國這方天地,除了水草茂盛可以「畜五牸」外,還有大量的荒蕪的土地閑置着。如能給予開發利用,既可以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又可以安置流民,收到經濟和社會效益,於是,通過畜牧業開始富起來的猗頓,又組織民眾,開荒種糧,興辦「三園」。

猗頓在王寮村的東、西、南三面,先後建起桃、杏、桑「三園」,村裡有個古老的說法,就是「東桃西杏南桑園」。

東桃——猗頓在村東建起的桃園在「三園」中面積最大,佔地十七公頃,培育的桃樹品種多達二百種,桃形、色、味各有千秋。有早熟可趕上端午的「五月鮮」,有晚熟的「八月桃」,有常見的白裡透紅的「美人醉」,還有純色玉白的銀杏桃和肉嫩多汁、甘甜清脆的「雪裏紅」,只是現在大都失傳了,只留下四百多畝大的桃園遺址。

自古以來,人們以桃花象徵春日,寄託愛情,也將桃稱之為「壽桃」。相傳這壽桃來自猗頓的老家肥城,是肥族人,從東海度朔山,將仙桃移植於肥子園的,壽星南極仙翁掌上那個碩大的桃子就是「肥桃」桃樹還被稱為「神仙之木」、「英雄之木」。太平御覽》一書記曰:「桃者,五木之精也,古壓伏邪氣者,此仙木也。桃木之精氣在鬼門,制百鬼,古今做桃木劍以壓邪,此仙木也,插桃子於戶,童子不畏,而鬼畏子,故稱神仙木,英雄木。」《御覽》因何將桃木稱為「英雄木」呢?據傳源於古代兩則故事:一則曰「官羿怕桃」。官羿原為萬鬼的統領,生前以善射聞名,有個叫逢蒙的拜師於官羿門下,學成後,卻恩將優報,舉起桃木棒從身後將老師猛擊致死,因羿死於桃木之下,故而對桃木產生了一種條件反射的害怕。二則曰「桃木為夸父的化身」。《山海經》載有這樣一個神話故事:「夸父追日,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鄧林」即指「桃林」。

民間傳言晉武公滅郇後,使此地很多居民統統變成了冤魂,常在附近遊離,晚上還時不時地傳出瘮人的尖叫聲,使得猗頓城(郇之故城)很不安寧。於是猗頓便把桃園的位置放在村東猗頓城的南大門處,其明顯意圖就是要以「神仙之木」、「英雄之木」,在此起到鎮宅、壓邪、驅鬼,安定一方的作用。

「牆外桃花三兩枝,郇瑕春暖誰先知?」桃園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因子,鑄就了當地千百年來一種特殊的祭祀習俗。每年清明節,村民給猗頓掃墓時,都要折枝桃花插在古墓上,以此來表達後輩的懷念之情。

西杏——猗頓最早在村西建起的杏園,佔地二十公頃。培育出新品種達三十餘個,個大、面光、色艷、皮薄、肉厚、汁多、味香、醇甜爽口。由於品種好,後來杏園的杏樹被方圓百里的人們廣為栽植,遍及郇瑕及周邊地區,北至峨嵋嶺,南到中條山,西到黃河邊都有栽植。如今,永濟的伊杏、臨猗的嶷杏都是很有名的。

說到桃源和杏園,還有一個名曰陳知的人不能不提。陳知本是陳國貴族,大約在公元前450年左右,陳國發生了大的內亂,公子陳完領着一千人逃往齊魯,陳知就是其中的一位。只是陳知並沒有跟隨陳完去到齊國,而是流落在齊魯交界的肥城附近。幾年的民間生活,使他對栽種果桑產生了興趣,且成為當地有名的行家裡手。後來,他跟隨猗頓來到西河對澤地,成了猗頓旗下桃、杏園的主管。為了管理的方便,便在桃園的西南定居下來。於是,人們習慣地把陳知居住的地方叫做「陳家莊園」,將從村子到莊園的那條路稱為「莊園路」。

南桑——猗頓在村南建起的桑園,佔地十餘公頃。古時俗話說:「魯桑百,豐錦帛。」其意是說,魯地的桑葉質量高,只要魯桑栽得多,蠶絲好,高檔的絲織就豐富了。猗頓生活的那個時代,中國還沒有棉花,那時窮人穿的是葛麻,富人穿的是絲綢。張俞蠶婦》詩云:「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那時,蠶絲業很興盛,農家只要種田,就要養蠶,所謂「農桑之家」,就是種田養蠶並舉的意思。晉南一帶的農家雖說也種桑樹也養蠶,但桑樹質劣,蠶絲價格上不去。於是,猗頓從故鄉魯地,選購回上好的桑苗,運回猗地,精心栽培,然後推廣,使晉南各地的養蠶業一時大興。為繅制生絲,猗頓又適時在桑園地辦起繅絲加工廠,人稱「繡花園」。據說,當年郇瑕所出產的絲綢,曾一度與魯帛齊名。後來,棉花傳入中國,大眾化的紡紗、織布代替了頗費功力的絲織帛,養蠶業漸漸衰落了,優質的魯桑也隨之退化,但"桑園地」的名稱,卻成為供後人緬懷先賢歷史功績的一塊神奇的土地。


(6)營鹽巨富

一個僅僅在土地上謀生的人,再富有,也不能稱之為商人。界定一個商人的標準,應該看其是否從事商業經營,做商品流通與交換。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猗頓用盬鹽起。」這就是說,猗頓真正成為一代巨商,是從經營盬鹽開始的。

古代名商話猗頓 - 天天要聞

「盬鹽」專指河東池鹽,河東池鹽最早叫做「猗氏之鹽"。兩千多年前,它的面積比現在要大得多。北依郇瑕地,南限中條山,汪洋一片。《山海經·卷三》曰:「景山南望鹽坂之澤。」晉人郭璞註:「即鹽池也,今河東猗氏縣。」《水經注·卷六》又曰:「池西又有一池,謂之女鹽澤,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土俗裂水沃麻,分浂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鹽,即所謂咸鹼也,而味苦,號曰鹽田。」《說文解字》在釋義"盬」字時曰:「盬,鹽池,猗氏縣。袤五十一里,廣七里,周百十六里。」直至唐時,河東池鹽仍稱「猗鹽」,柳宗元在《晉問》一文中曰:「猗氏之鹽,晉寶之大者也,人之賴之與谷同。」

戰國時,山林川澤之利的開發,雖為官府控制,但官府不直接經營,而是用抽取十分之三稅的辦法讓「民」去經營,但這種「民」絕不是一般的手工業者,而是一種有錢有勢的豪民。因為這種開發,需要大量的投資,需要一定數量的勞動力。正如《鹽鐵論·禁耕》所說:「非豪民不能通其利。」而猗頓此時己屬於這樣的豪民,是有條件、有力量去開發河東池鹽的。

每年的五黃六月,是鹽工最忙碌的節季。《水經注》說:「仲夏應候風而出,聲隆隆然,俗稱鹽南風,鹽花得此,一夕成鹽」;也是鹽工最辛苦的季節。有多苦?前面已提到民間那首詩,明代的右副都御史朱裳(1482一1539年)在擔任巡鹽御史時,根據親歷所見、亦曾寫過這樣一首《撈鹽詩》:

二州十縣,鹽丁萬餘。夏王六月,臨池吁且。

臨池吁且,炎暑熏灼,且勤且懼,手足俱剝。

手足俱剝,亦既勞止,載飢載渴,亦即病止。

亦既病止,公事靡盬,彼此相念,豈敢辭苦。

豈敢辭苦,不日不月,豈不懷歸,憲法明切。

憲法明切,豈敢離伍,陟彼條山,瞻望父母。

瞻望父母,誰共饔飧:弱婦稚子,憂心如醺!

憂心如醺,何雲歸哉!我心悲傷,莫知我哀!

明時的鹽丁尚且如此苦辛,可以想見兩千多年前的撈鹽者會是一種什麼樣子?但是,「炎暑薰灼」也罷,「手足俱剝」也罷,「載飢載渴」「不日不月」也罷,對猗頓這位出身「撈鹽工」的硬漢子而言,他早已習以為常,無論怎樣的艱難困苦,也難以阻擋猗頓創業的雄心。

河東池鹽的一大特點是「自然生成」。《史記·貨殖列傳》注曰:「出鹽直用不煉也。」道元說:河東鹽池「紫色澄亭,渾而不流,水中食鹽,自然印成,朝取夕復,終無減損。」猗頓組織勞力,下池撈鹽,經營了一年後,發現採用這種「天日晒鹽,集工撈采」的原始生產方式,說來好聽,但卻是純粹的靠天吃飯,周期長、產量低,於是便想了個法子,試着在池外修畦,然後將池中滷水引流灌入畦內,這樣以來,畦之面積大小、深淺便可由人來定,滷水澆灌的多少也由人控制,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猗頓的這一嘗試,在後人編撰的方誌中得到了印證。《運城市志》載:「春秋末,戰國初,出現了墾畦澆曬的萌芽,人們像農業生產的引水澆田一樣,在鹽池修畦灌水,利用風吹日晒,待畦中水蒸發完後,就得了鹽。」「墾畦澆曬人工製鹽方法」經不斷探索完善,至唐宋時期已完全成型。唐人張守節在《史記·正義•貨殖列傳》中曰:「河東鹽池是畦鹽。作「畦」,若種韭一畦。天雨下,池中鹹淡得均,即畎池中水上畔中,深一尺許坑,日暴之,五、六日則成,鹽若白礬石,大小如雙陸及棊,則呼為畦鹽。」唐人柳宗元在《晉問》一文中精彩而形象化的描述曰:「但至其所,則見溝塍畦畹之交錯輪囷,若稼若圃,敞兮勻勻,渙兮鱗鱗,邐沵紛屬,不知其垠。俄然決源釃流,交灌互澍,若枝若股,委屈延布,脈瀉膏浸,潗濕滑汩,彌高掩庳,漫壠冒塊,決決沒沒,遠近混會。抵直隄坊,瀴瀛霈濊,偃然成淵,漭焉成川,觀之者徒見浩浩之水,而莫知其以及……無聲無形,熛結迅詭,回眸一瞬,積雪百里。」唐人崔敖在其所撰《河東鹽池靈慶公神祠頌碑序》中曰:「五幅為塍,塍有渠,十井為溝,溝有路。臬之為畦,釃之為門。漬以渾流,灌以殊源。陰陽相蒸,清濁相孕。」河東池鹽製鹽工藝的重大改進,在世界製鹽史上首開先例,意義十分重大,堪稱鹽業生產工藝改革的里程碑。

池鹽曬出來了,如何運出去販賣變成錢物?據有關史料記載:猗頓最初選擇利用的傳統古鹽道有三條,以後修築的有四條。但最主要的線路也就是以下三條:一條是由今鹽湖區磨河村進入中條山,通過平陸縣張店鎮御牛坪村的「鹽坂古道」(亦稱「虞坂古道」),將池鹽從這裡西出秦隴,南達樊鄧,北及燕代,東逾周宋,源源不斷地銷往中原大地。歷史上的「伯樂相馬」、「按圖索驥」、「假虞伐䝞」、「唇亡齒寒」等經典古事,均發生在這條行鹽的虞坂古道上。「馱鹽自古須行道,入豫從來必過坡」、「虞坂盤盤上青石,石上車蹤深一尺」、「鎖陽關下,俯瞰鹽池如鏡畫。虞坂碑前,伯樂美名千古傳。」古今文人雅士,寫在行鹽古道上的美好詩句,見證了春秋虞坂的歲月滄桑;第二條人稱「鹽車路」。自現今的禹都,經古郇大地,過吳王古渡,讓池鹽運往秦地城鄉,並通過秦地銷往西域,以至伊朗、阿富汗等地;第三條是穿過峨嵋嶺通往北方各地。據年老者回憶,位於臨猗縣峨嵋嶺邊沿的景氏廟村西邊就有一條埝旁車路自古稱為「鹽車道"。這條專事運鹽的官道,直至合作化前都不屬於私家土地,至今在土地承包確權證上仍將那片地標明為「鹽車道」。除此而外,據乾隆《臨晉縣誌•卷六》所載,猗頓為試圖改變陸路驢馱車運這樣一種落後的運輸方式,曾欲以舟運,還開鑿了山西地區第一條人工運河。這條運河從河東鹽池起,通過伍姓湖,又從伍姓湖至蒲坂之孟明橋入黃河。遙遙百里之途(這基本上是後魏時永豐渠的路線),只是因黃河泥沙淤塞渠口,未能使用。

試想,當年諸侯各霸一方,征戰不息,在這樂荒馬亂的年代裏,猗頓的池鹽運輸隊如何能安全通行呢?民間傳說猗頓是「聖人」,暗中有神靈保護,不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都會化險為夷。實則是,猗頓致富後,能廣施仁義,急公奉餉,濟貧扶困,因而處處受到官民的愛戴和衛護。加之,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猗頓的池鹽運輸隊帶給他們的只能是方便而絕不是禍亂,因此,雖處在亂世中,卻又是通行無阻的。正如杜甫在《憶郇瑕》一詩中所寫的那樣:「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7)兼營珠寶

池鹽這輸隊是以運輸為業的,但同時,又是一支畜牧業的宣傳隊,也是一支珠寶業的收購隊。

古代名商話猗頓 - 天天要聞

這支池鹽運輸隊所到之處,那一匹匹膘肥體健的騾馬,便是猗地畜牧群的活標本,招人喜愛。人們自然也 就要詢問猗地的畜牧業情況,於是猗地畜牧業的信息,得到廣泛的傳播。各地耕田缺牛的,就來猗地選買大黃牛;運輸缺騾的,駕車缺馬的,就來猗地選買優種騾馬;甚至屠宰業缺豬少羊的,也都來猗地選買豬羊。因此,運輸業的興起,又大大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

池鹽運輸隊的鈴聲越響越遠。向西,響遍秦地的城鄉,又跨過秦地境界,通向西域。那時的西域,既包括現在的新疆,也泛指新疆以西的各個民族部落,疆域是很廣闊的。那裡出產的各種各樣的珍奇寶物,是我們內地所少有的;而我們的池鹽,也是他們難得的東西。就這樣,每次池鹽運到西域,准要換回許許多多珍珠瑪瑙玉石寶物,帶到猗地。這種「來回腳」,不但大大降低上食鹽的運輸成本,而且也讓猗頓經營珠寶的名聲與大鹽商一樣齊名。猗頓借勢發力,以猗地為基點,在沿途設立了五十多處珠寶店鋪,形成了現在的連鎖店、加盟店、子公司。這些店鋪甚至開到了齊、魯、燕、楚等諸侯國,大大拓展了猗頓珠寶的「國外」市場。

珠寶見得多了,猗頓也就成了這方面鑒賞的權威,真的假的、優的劣的,一經猗頓過手,就會不差分毫。

秦相商鞅的老師、魏國人屍佼在他的《屍子•治天下篇》中曰:「治之道,莫如因賢,譬如相馬而借伯樂也,相玉而借猗頓也。」屍佼與猗頓是同時代同地域的人,他的話應該是真實無疑的。屍佼將猗頓與伯樂相馬相提並論,可見猗頓對珠寶的鑒賞能力是何等之高明。

西漢劉安在其所著《淮南子•汜論訓》中雲:「劍工惑劍之似莫邪者,唯歐冶能名其中;玉工眩玉之似碧盧者,唯猗頓不失其情。」在這裡,作者又將猗頓與著名的劍工歐冶相提並論。他說,普通的玉工在真假碧盧玉面前,眼花繚亂束手無策,常常會以假亂真,將一般的玉當成碧盧美玉,而只有識玉權威專家猗頓才能不混淆它們之間的差別。「唯猗頓不失其情",這其中的「情」,一方面是說猗頓具有鑒別真假玉的真才實學,真實本領,「慧眼識珠」;另一方面也是指「誠"、「真誠」而言的,說明只有猗頓才能做到真心誠意,不說假話,實實在在的分辨出真假玉來。

東晉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擢才》篇感嘆:「結緣、玄黎,非陶猗不能市也」。「陶」指陶朱公范蠡,「猗」指猗頓,「市」買賣和交易。其意是說,這些價值連城的珠寶,如果沒有陶朱公和猗頓鑒定,是不能在市場上出售,也沒人敢要的。結緣、玄黎,都是我國最早發現和使用的寶貴美玉,最早出現在《戰國策·秦策三》中:「范子(雎)因王稽入秦,獻書昭王曰:臣聞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黎,楚有和璞(和氏璧)。此四寶者,工之所失也。」後見於司馬遷《史記•范雎傳》中。

猗頓把從西域各地源源不斷帶回的珠寶,經過嚴格鑒定,分開種類,標明檔次,劃定價格,投入市場交易。從而,將珠寶業做得可真是風生水起。


(8)猗頓商城

在談到猗頓當年的興富遺迹時,作家韓振遠先生有句話說得很精彩。他說:「晉商的輝煌,留下的是一座座深宅大院,而猗頓的輝煌,留下的則是一座在中國的版圖上矗立了860多年的古城池——猗頓商城。

猗頓商城原為郇伯故城。猗氏周為郇伯國,系周文王第十五子(一說十七子)郇伯的封地。郇伯因治理諸侯有功而為諸侯之首,名震四海。《詩經·曹·下泉》頌曰:「四國有王,郇伯勞之。」郇伯故城本為古郇之都,據《郇氏縣誌》、清雍正《猗氏縣誌》、《山西地理通志》等史志所載,其地望就在邑城(今臨猗縣城)南十八里鐵匠營村東的「猗氏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城遺址周四十餘里,四方八門,規模宏闊,為國都之制,而非縣邑之制也。」郇國在歷史上存在了四百年,公元前六百八十年被晉國所滅。《左傳·桓九年》載:「晉武公滅郇以賜大夫原,是為原叔。」郇地春秋屬晉,戰國時屬魏。

郇伯故城離城西南的王寮村僅一里之遙。猗頓創業興富時,隨着其產業活動的不斷發展壯大,一是將古城逐漸變成了牧、農和鹽工的聚居地。遠近的貧民都來投奔於他,猗頓將這些貧民安頓下來,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有放牧牛羊、植桑種果、養蠶繅絲、製作衣物的;有在鹽池曬鹽製鹽、外出運輸賣鹽的。《猗氏縣誌•舊序》中說:「猗頓本魯人,而遷郇國,雖務魚鹽之業,亦賢者也,不然何至邑以人傳,故特增入流寓。」二是將古城變成了一座營鹽的盬城。《辭海》(縮印版)曰:「猗氏,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南。有鹽池。春秋時,魯國猗頓在此以盬致富。」河東鹽池專稱「盬鹽」,唐之前又稱「猗氏之鹽」。猗頓作為有史記載的開發河東池鹽的第一人,當年營鹽活動的管理中心就在郇伯故城。猗頓對猗鹽的開發,使郇瑕之地差點成了晉國的國都。《左傳·魯成公六年》記載: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 :「必居郇瑕之地,沃饒而近盬。國利中樂,不可失也。」當時晉國和周邊戎狄民族的食用鹽均由猗鹽供應,晉國公室還用猗鹽來交換戎狄民族的虎豹牛羊畜產和皮革,可見猗鹽在晉國商業經濟中的地位。後因大臣韓獻之說:「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gou音夠)。易覯則民愁,民愁則墊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zhui,音墜。意為腳腫)之疾。」最後才去了今侯馬新田。郇瑕之地雖未成為晉之國都,但猗鹽作為中原大地必須生活品的地位卻是無物可及的。三是將古城變成了一座繁榮的商城。西周時期,古郇之地已推行了司市制度,人煙密集的地方即設有集市,產品交換和興盛的貿易,使郇伯故城逐漸繁榮為一座商城。《周易·繫辭》曰:「日中做市,召集天下人,聚會天下的貨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上市交易的貨物,據有關文獻記載,主要有谷黍、食鹽、水果、絲織、牲口、屠宰、珠寶、燒陶、青銅鑄品、木製和鐵制的生產工具等物品。隨着商品交換的日益繁榮,作為流通中介物的貨幣應運而生。目前經考古學家和古幣研究工作者從品類繁多的古錢幣中,辨認出晉國各地鑄造出的貨幣已達290多種,其中鑄有"智」字和「奇」字字樣的,便是當年郇瑕之地使用的貨幣。

由於以上原因,《晉書•地理志》載:郇伯故城歷史上也叫「猗頓城"。清人楊樹椿在《詠猗氏郇伯廟》一詩中曰:「郇陽遺迹關宗社,何事相沿猗頓名?」我想,從煙雲中一路走來的猗頓商城,就是對這一歷史之問的最好回答。


(9) 能聚能散

猗頓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和發展,終於使他成為一個「其息不可計,富擬王公」,與陶朱齊名,「富甲天下」的大富翁,史稱「陶朱猗頓之富」。

猗頓致富後,富而有德,能聚能散,心繫天下,廣施仁義,恤孤憐貧,賑濟一方。浚涑水,興灌溉,為民造福。太史公贊曰:「長袖善舞,多財善賈,其猗頓之謂乎!」又稱他「其財能聚,又復能㪚」,聚財有道,散財有方,立功立德,更體現在這個「散」字上。

說猗頓聚財有道、首先是他對事業有着執着的追求和艱苦創業的精神。猗頓本是一個窮儒,但他窮而有志,窮則思變。在他走投無路時,是陶朱公為他指點迷津。當畜牧業白手起家時,他不怕艱難,毅然出賣苦力,下池擔鹽,用賺來的血汗錢,買回一隻只母雞,一隻只母羊,由」一母」發展到「五母」俱全,由「五母」發展到牛、馬、豬、羊、雞成群。這些全憑他堅強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

說猗頓聚財有道,是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智謀和才能,將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畜牧業的興盛壯大,是猗頓執着追求的體現。製鹽販鹽,則展示出他的聰明和智慧。由於戰亂,食鹽緊缺,猗頓看到:一有近鹽的豐厚資源,二有足夠的運輸條件和開採力量,於是,便毫不猶豫,抓住時機,組織人力,製鹽外運,從而開闢了一條極為顯赫的商業路線,進一步把事業推向了高峰。運輸隊將池鹽送往西域各地,換回大量珠寶,這在內地可謂稀奇珍貴。猗頓又不失時機地將珠寶推向市場,廣為交易,更顯示了他的聰明和才智。

說猗頓聚財有道,還在於他致力改革,不斷創新。在畜牧管理中,他採取擇優汰劣,培育優種措施,割閹牲畜,遠緣交配的做法,總結了「斗米養雞」以及「牛者頓足,馬者夜飽、牸食鹽壯」的經驗;廣植「三園」中,他引進、培植的優良果桑品種多達數十種;製鹽販鹽時,改進了「天日晒鹽,集工撈采」原始的生產方式,改變了驢馱車運這一落後的陸上運輸方式,欲以舟運,開鑿了山西地區第一條人工運河。

猗頓的一生,經營了農牧業、營鹽業、運輸業、珠寶業,這「四業」均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據說猗頓晚年曾寫有《箴言集》一書,內容分為「畜牸篇」、「畜禽篇」、「三園篇」、「製鹽篇」、「交易篇」、「養生篇」六部分。總結了他的經驗。幾十年前王寮村民還有人讀過,可惜「文革」中被焚毀,成為一件憾事。

聚財有道使猗頓成為百萬巨富,而散財有方才是他生命的真正精華。猗頓散財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安民就業,保障生存。猗頓富了,名聲遠揚,投奔他的人越來越多。為使大家有個落腳之地,猗頓在王寮村東,建造了一幢幢寮宅,設立了灶堂炊具,備齊了米面,同時,又開鑿了三眼甜水井,以保障人們的吃住安生。遇到災年,他放糧舍飯,帶頭賑災。至今,王寮村西南處還保留着「范(飯)家巷」的名稱。據說就是猗頓當年所辦的「濟貧店」和「舍飯莊」的遺址。為了使鄉民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飯吃,猗頓根據不同的情況區別對待:年富力強的漢子,曬鹽運輸;中年男子,飼牛喂馬;年老長者,放羊割草;青年女子,養蠶繅絲;老年婦女,養雞孵雛。至於劁豬閹馬、醫治牲畜、燒火做飯,種瓜點豆等,都安排有合適的人做。

古代名商話猗頓 - 天天要聞

二是開荒治鹼,發展農耕。三千多年前的古郇大地,水澤面積很大,雜草叢生。猗頓將畜牧區限制在鹽鹼水澤地帶;把優良的黃土地劃歸為農耕區,實行墾荒種糧。他組織人力治鹼改良土地。多方召回因災荒和戰亂流散的人群,分點建立家舍,以農耕種植為業。猗頓將自己的牛馬驢分散給各戶,據民間所傳,由各家農戶飼養和使用,產仔後各半分成。幫助置辦農具,傳授農耕技術。據說用牛拉犁的耕作之法就是猗頓創造的。《農政全書•農本經史典故》載:「嘗聞古之耕者用耒耜,以二耜為耦而耕,皆人力也。至春秋之間,始有牛耕,用犁。」

三是疏河浚水,興利除害。古郇有條涑水河,亦稱涑川,源自絳縣黍葭谷,經夏是、安邑,向西南猗氏、臨晉,通過蒲州流入黃河。這涑水河平時水流很細,山洪暴發時卻漲溢泛濫,常常沖毀田地和村莊,也常使鹽池受淹。為此,猗頓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疏浚河道,加固堤岸,治理源頭,改道河渠。這樣以來,不僅保障了農田的灌溉,畜牧飲水,還保護了鹽池,使農業、畜牧、鹽田三受益。

古代名商話猗頓 - 天天要聞


據《運城地區郡縣源流志》載,魏文侯時,猗頓憑藉魏國治水興農、治鹽強國的天時與地利,曾北移涑水。牛杜鎮村民至今傳頌着這樣一個歷史故事:當年河道要從牛杜鎮北通過,人們擔心涑水和峨嵋坡水淹村,猗頓便特意在此放了一塊鎮水石。這塊「鎮水石」當時被稱為「卧牛石」,渠水口被稱為「卧牛池」。後每每發水,只聽水浪擊石之聲,卻不曾溢過,因此,牛杜鎮被呼之為「嗚珂里」。村民為紀念猗頓,曾在此建有「卧牛廟」。可惜,日寇侵華時,因借口路窄影響交通而被拆除。

四是急公奉餉,有利於國。猗頓所處的時代,戰亂連年,災荒不斷,民人貧困,國力不支。猗頓慨然將自己的財物奉獻給國家,多次將大批騾馬送往軍隊,以作戰備。猗頓這一急公奉餉之舉,有力地壯大了國力,防禦了外患,同時,又減輕了百姓的稅賦徵收和徭役之苦。猗頓祠內現存的一通清道光年間所立《重修周逸民猗頓氏墓記》石碑,在敘及猗頓的功德時曰:「或急公奉餉,上有利於國;或者憫孤憐貧,下有濟於民」。


(10) 功德不朽

猗頓是以問計陶朱公而富甲天下的。他富而思源,對陶朱公自然十分尊敬和感激。《中華商祖陶朱公》一書中記載的「猗頓求寶謝朱公」的故事,早已被傳為佳話。

古代名商話猗頓 - 天天要聞


猗頓和陶朱公他們在經商致富方面有許多共同點,如非凡的經營策略和高尚的商業道德等,但在能聚能散的手法和方式上也是有不同的。陶朱公的能聚,是把他掌握天地萬物變化的奇謀韜略用到經商中來,所以十九年間三致千金,聚財在他來說是易如反掌的事。而猗頓作為一方寒儒貧士,創業之始,身無分文,他的能聚,是在艱苦搏鬥中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陶朱公能散,主要表現在對穀物的調控上,他運用厚實的資本,平常年景里以低價買進穀物;穀物歉收時,又以平價糶出。既穩定民眾生活,又盈了利。有了盈利,就可用大量的穀物與財物救濟窮苦的災民。猗頓的能散,散在戰亂年代裏對窮人的賑濟上,散在千方百計扶持破產農民的恢復農業生產上,散在開拓創新,為後人謀取福利上。從這個意義上講,猗頓對社會的奉獻較之陶朱公,有着更加廣泛而切實的價值。因此,千百年來,天下百姓對猗頓總是銘記不忘,備受尊崇。

《重修周逸民猗頓氏墓記》曰,猗頓一生,「不朽有三:立功、立德、立言。」而太史公《貨殖列傳》「僅以富並陶朱稱,至於功德,絕未言及」,這是很不夠的。「而人之重功慕德,遂設像護冢,併名其縣以表揚之未可知也。」

說到「併名其縣」,為猗頓立傳。歷史上有個至今懸而決的老問題,就是:是先有猗氏而後有猗頓,還是先有猗頓而後有猗氏?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筆者以為,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得首先弄清「地」與「縣」這兩個概念的區別:

依「地」而言,當然是先有猗氏而後有猗頓。《路史》載曰:「夏有猗國,猗姓之國。夏猗朋瑤,不義,少康滅之,遂為猗地。」夏之後,猗地又逐步衍變為猗氏,與猗地同稱。《蒲州府志》曰:「古猗氏大矣!」《魏書》載:「猗氏有介山塘,是則今安邑、萬榮地其初並於猗氏矣!」由此看來,古猗氏曾南達鹽池,北至孤山,今安邑、運城、臨猗、萬泉皆為古猗氏之地。《孔叢子集解》云:「猗頓,魯之寒士。陶朱公教之而適西河,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十年資擬王公,以興富於猗氏,故曰猗頓。」猗頓在老家姓王並不姓猗,他由山東來到猗地落戶,是因在猗地發家致富而得名的。所謂猗頓,即取頓地之意。加之春秋以來,多以地而氏,猗頓作為當時的一名商人,在重農抑商的社會背景下,斷不會以一個商人的名字來命名一個地方的。因此,這根本就是一個不容質疑的問題。

就「縣」而論,根據史書記載,則應是先有猗頓而後有猗氏。秦時,商人的社會地位已開始發生變化。秦始皇意識到商業的重要性,無商霸業難成,曾樹商人烏氏倮,寡婦清為榜樣,並給以很高的地位與特權,以激起商人的積極性為大秦帝國效力。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廢封建立郡縣時,首次將猗氏定為縣。《漢書·地理志八》載:「秦置河東郡,縣二十四。」這二十四縣中,其一就是猗氏縣。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發出《求賢詔》,誠邀各路賢人加盟,為建立強大的漢朝招賢納士。次年,以原猗頓城為縣邑,置猗氏縣。《蒲州府志》在《沿革·猗氏》的最後部分這樣寫道:「自世之勿考,乃謂猗頓之富,漢因頓而名其縣"。從此,猗頓的商祖文化正式成為一種冠名置縣的文化。元·胡三省在《資治通鑒注》中,亦開始這樣說:「猗氏縣,屬河中府。宋白曰:『本郇園地,猗頓於此起富,故曰猗氏』。」清道光十七年所立石碑《重修周逸民猗頓墓記》也這樣說:後世為紀念猗頓:「像則祀之,墓則表之,縣且名之,竟不朽之若是!」

1959年秋,時任團中央書記的胡耀邦同志來臨猗縣看望中央下放幹部,提及猗氏縣名的來歷,他在講話中說:猗氏縣名是為紀念春秋猗頓而立的,猗頓是越國大夫范蠡的學生,越國戰敗吳國後,范蠡帶着西施逃到山西晉南。猗頓曾問富范蠡,先在猗地大力發展畜牧業,後又在運城經營鹽業,成為大富商,尊他的師傅為「陶朱公」,故有「陶朱猗頓之富」的贊語流傳至今。他鼓勵下放幹部們,每到一地都要隨鄉就俗,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多問多看就能增加很多知識(見《劉恪山文集》「耀邦恩德永誌不忘」一文)。由於上述原因,王寮村民在談到這場歷史「爭論」時,總是堅定而自信地說:「先有猗頓墳,後有王寮村,才有猗氏縣」。

說到「設像護冢」,民俗祭祀。猗頓卒於何年何月?這既無史書記載,也無專文傳世,難以考稽。但民間傳說他是無疾而終,壽終正寢的。他在生前,曾對自己的後事作過詳細的交代。猗頓墓的方位現處於羊道溝南端和雞舍溝東端的交匯處,猗頓富埒王公是從這裡起步的,據說這是猗頓不忘創業之地,意在讓子孫牢記:天不降福,要靠艱苦創業而為之。猗頓墓穴棺道口、墓園大門不是朝南,而是朝東,是表示猗頓念念不忘故土魯之肥城,是對故鄉的一種思念。

猗頓墓後來何時變成了陵園?據村民口口相傳,崇禎元年(1628年),猗頓祠年久失修,經守祠老人要求,再度修繕,據傳崇禎皇帝(1628--1644年)親手為猗頓祠題寫了匾額。由此可見,至遲明以前就有陵園。《重修周逸民猗頓氏墓記》明確記載:至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鄉邑庠生陳定命憫其孤墳無主,倡議募修,磚砌垣牆,為古墓築起一個極小規模的院落,道旁還立了一石碑。但不久,碑倒牆坍。到了道光(1821--1850年)年間,王寮村武生郭玉成又想再修,經十多年的募捐,終於動工營建,墳前擴地七分,並建祠塑像,建造山門。

關於郭玉成重修猗頓墓一事,現猗頓古冢的牆壁上有塊郭玉成撰文的石碑,記載了這樣一個「因夢而痴」的故事:「余誠痴人。少不力學,長而就武,貿易於秦川,往返經村西猗頓古墓,見其周垣傾圯,樵牧踐踏,心竊傷者。嘉慶十二年四月赴秦,黎明候伴墓側,略假寢,見老者,衣冠甚古,鬚眉皤然,素未識,因叩來歷,老者曰:『子眠吾之宅畔,而猶待問乎?』彼時茫然未解。閱年余抵家,睡方熟,見向之老者曰:『吾宅敗壞已久,子其忘假寢於宅畔而不雲致意乎?』醒乃頓悟,遂力心募貲,營運約二十餘年,積金二百有餘,兼之村眾,各願出資,共襄厥事。」

重修後的猗頓墓,從地面到冢台頂為十二個階。為什麼是十二個台階?這其中是大有講究的。其含義有兩個意思:其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為時之序,循環往複,天長地久,象徵著猗頓的英名永遠與天地同在;其二,猗頓是屬豬的,系十二屬相之末。這十二屬相囊括了天下所有的人,表明普天之下人們都會記着猗頓的英名。


(11)萬世敬仰

元朝末年,戰爭頻發,社會動蕩不安,百姓貧窮疾苦,世風日下。至正元年(1341年)冬十一月,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隸王思誠來猗氏縣進行巡視。他一方面看到猗氏縣地靈人傑,名勝古迹美不勝收,大加讚賞;一方面又覺得時下的社會狀況於眼前的美景格格不入,頗有感觸。於是,賦詩抒懷,寫下《過郇城》一詩:「世傳今猗頓,本屬古令狐。四境村墟僻,十年壁壘孤。郇瑕宣撫地,秦晉戰爭區。對澤空城在,桑泉故邑蕪。牛羊多肥壯,田畝亦豐腴。朊䏓重華甸,茫茫大禹都。峨嵋遙入陝,刳首近連蒲。南補鹽池埭,東穿涑水渠。馬王存舊廟,張相表通衢。賢聖流風墜,貧窮習俗粗。群黎如欲富,何不問陶朱?」希望郇暇之地的黎民百姓能夠像賢聖陶朱公和猗頓一樣,利用當地優越的地理條

件,發展農牧業,早日過上安康富裕的生活。

古代名商話猗頓 - 天天要聞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一向敬重猗頓的商業奇才、江南巨富沈萬三,曾捐資修築了都城的三分之一城牆。後因口出大言,想代皇帝犒賞三軍,得罪了朱元璋,被發配雲南充軍,在荒涼的邊陲度過餘生。歷史的不公,讓後人憤憤不平,導致許多文人名士不好仕途,流連於對市井生活的嚮往。時人高啟在《青丘子歌》中這樣寫道:「不憂回也空,不慕猗氏盈,不慚被寬褐,不羨垂華纓。不問龍虎苦戰鬥,不管烏兔忙奔傾,向水際獨坐,林中獨行。」歌中的「猗氏」,即指猗頓,「不慕」,實則表達了人們對猗頓的仰慕與崇拜。從這首歌中也可看出猗頓當年在全國的影響。

明清時期,也就是十四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初年,正是晉商們活躍和稱雄中國商界達五個多世紀、創造了集中而壟新中國金融資本的輝煌時期。由於他們的源頭在河東,經商之始在於鹽,以鹽為本,行商天下,鹽在他們整個發展過程中是基礎之基礎。因而,總是把當年在猗地因「用盬鹽起」而巨富的猗頓視為當然的鼻祖,往來參拜的商賈更是絡繹不絕。

至清時,猗頓故居已成為猗邑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知縣宋之樹在《詠猗邑風景》一詩中曰:「桑泉風景近如何?半是耕田半讀書。嶺號峨嵋多種麥,溪名涑水不生魚。郇伯祠畔春雲滿,猗頓宅邊古木疏。地屬唐虞民尚朴,城中宛似野人居。」詩人郭為觀在《過猗頓故居》一詩中雲:「中條北繞涑南瀦,猗頓當年有故居。豪富昔曾侯伯擬,姓名今僅賈商知。散金豈解陶朱術,畜牸空傳貨殖書。寂莫古城原下路,千秋過客幾躊躇。」遊人過客觀景生情,無不表達了對猗頓的崇敬與思念。

在清代,猗頓還被錄入兒童的蒙學讀物。西昌人程登吉在其所著的《幼學瓊林•卷三•貧富》中曰:「資財敵王公之富,陶朱猗頓。」追富是國人的千古夢想,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富者,人之情性。」舊社會的貧民百姓,因不甘貧窮,將范蠡與猗頓祭拜為財神爺,因而對本書多有偏愛,也喜歡讓孩子們自小讀好此書。因此,這本書當時在社會上很是流行的。

新中國成立後,猗頓墓園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改革開放後 ,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 ,社會上掀起新的「猗頓熱」。山西省人民政府撥付專款 ,各界人士踴躍捐資,對抗日戰爭時曾遭日軍破壞的猗頓墓祠進行擴大興修。廣大幹部群眾借鑒猗頓「植三園」、「畜五牸」、「營鹽貿」的致富之術,調產業、栽果樹、搞養殖、跑運輸、下商海,闖市場,使猗頓的商賈文化煥發出新的光彩。

黨的十九大以來 ,中共臨猗縣委、縣政府為發揮臨猗優勢,振興一方經濟,提出了「打造四張名片 、建設四個臨猗」的發展戰略,其中之一就是「打造商祖名片,統領文化旅遊發展 」。於鵬飛書記在縣人大十六屆四次全會和政協十四屆四次全會的講話中說,猗頓作為我們臨猗人的驕傲,其窮而有志 ,執着進取 ,勇於開拓 ,誠信經營 ,義利天下,憫貧濟困的猗頓精神,就是我們臨猗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為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黃河三角區域發展,我們一定要學習、繼承、宣傳 、發揚先賢的優良傳統 ,立足更大格局,以更廣的視野 ,更高的標準,看待 、研究和挖掘臨猗的商祖文化 ,推動全縣文旅融合 ,鄉村振興和社會經濟的高質量快速發展 !

在中共臨猗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目前,位於猗頓故里 、佔地面積約211. 5畝的 《猗頓商祖文化園 》正在加緊施工建設 。文化園以猗頓塑像 、猗頓墓、園林景區、猗頓文化陳列館為載體,通過文字、圖片、文物、實景、多媒體等手段,將全方位、立體展示猗頓生平、經商智慧 、民間傳說、 民俗文化、 學術研究成果等 。猗頓故里也將因此而成為一個集宣傳、教育、研學、文旅的人文聖地。這是「十四五」期間 ,臨猗建設文化強縣一項重大工程 ,也是全縣人民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的又一壯舉 。人們有理由相信,在新的歷史征途中 ,猗頓的商祖文化一定會閃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


作者系臨猗縣政協原副主席、縣委統戰部原部長。縣三晉文化研究會顧問 。近年來,編著出版有《商祖猗頓》、《從臨猗走出的戲曲大師關漢卿》、《古郇集韻》等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