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是怎麼樣當上皇帝的,是謀奪了十四弟的皇位,還是康熙親傳

2022年06月27日20:44:12 歷史 1248

公元1722年,當了61年皇帝的康熙龍御歸天,接替他管理大清的是皇四子胤禛,史稱雍正皇帝。

雍正是怎麼樣當上皇帝的,是謀奪了十四弟的皇位,還是康熙親傳 - 天天要聞

有關雍正當皇帝的事,一直是眾說紛紜,其中說得最多的,就是他改了他爹的詔書。原本康熙寫的是「傳位十四皇子」,但雍正想辦法讓人改成「傳位於四皇子」。

這種傳言流傳很廣,但是有關專家卻站出來說,傳說是不可信的,因為這種說法漏洞太多:

第一,清廷的傳位詔書,應該是用滿漢兩種文字,你從漢字上能改,你滿文還能改嗎,後來隨着清宮中找到的聖旨,似乎也證明了專家的說法;

第二,除了聖旨之外,當時還有專家說,即使全用漢文,這種表述也不可能,因為清廷在設及皇子的稱謂時,都是「皇某子」。

所以如果真是傳位給十四子,那麼詔書上應該寫的是「傳位皇十四子」,你要是改,就改成了「傳位皇於四子」,顯然添筆改字是不成立的。

那麼僅從詔書上,是否就能認定雍正就是康熙的繼承人呢?

雍正是怎麼樣當上皇帝的,是謀奪了十四弟的皇位,還是康熙親傳 - 天天要聞

答案其實是否定的。因為說話說的,歷史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當年雍正向別人展示詔書時,他其實已經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要不然單憑一封詔書,他只能是小兒懷金。

如果他當年已經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那麼詔書上原來寫的是什麼就不重要了,當時又沒有區塊鏈什麼的加密,他想讓人寫出什麼樣的詔書,自然就能讓外人看見什麼樣的詔書,就是指鹿為馬也不是做不到。

不過也有人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們擔心雍正繼位之後,會像李世民那樣大肆修改歷史記錄,於是就從別的地方找旁證。他們在一本朝鮮的歷史文獻《李朝實錄》中,曾找到了這麼一個記錄。

朝鮮使者在離開清廷之後,曾在記錄中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大意是說,康熙彌留之際,曾把自己所佩戴的念珠贈給了胤禛,並對他說,這串念珠是我爹(順治)傳給我的,今天我把再傳給你。

雍正是怎麼樣當上皇帝的,是謀奪了十四弟的皇位,還是康熙親傳 - 天天要聞

如果這個記載是真的,那麼胤禛稱雍正就應該是比較明確的,所以有一段時間,這條外國的記錄,也是胤禛繼位的重要依據。

不過這條記錄是真的嗎?

很難說,因為這件事涉及重大,康熙應該沒有理由當著外人來做,所以朝鮮使臣應該只是道聽途說,所以這個信息的來源就很值得懷疑了。

此外,如果這個證據是真的,那麼雍正本人沒有必要藏着掖着,他肯定會廣為宣傳,並記錄於史書中的,但是,有關清朝的正史中,這麼重要的一件事,竟然沒有絲毫的記錄。

那麼單從直接的文字資料來看,胤禛是否是合法繼位,似乎還有一定的想像空間,那麼到底胤禛是否是合法繼位呢?

雍正繼位之前,康熙的好幾個皇子都對的皇位感興趣,甚至還有「九子奪嫡」的說法,不過細讀歷史就會發現,當時「真正有實力奪嫡」的,其實也就只有五個人。

他們分別是原太子胤礽、皇長子胤禔、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禵

雍正是怎麼樣當上皇帝的,是謀奪了十四弟的皇位,還是康熙親傳 - 天天要聞

太子胤礽是子憑母貴,康熙當年是看在他早逝的母親的面子,才把他立為的太子。但是康熙本身是個「虎父」,而胤礽不過是個「犬子」,因此胤礽越長大,就越不受康熙待見。

結果越不受康熙待見,胤礽就越瞎折騰,結果搞得他被兩立兩廢,而實際上,他在第一次被廢時,就已經失去了奪嫡的希望。

胤禔雖然是皇長子,但他不是嫡出而是庶出,所以從法理上來講,他基本就沒有當繼承人的可能,他之所以能加入到「九子奪嫡」中,一方面是他自己折騰的比較歡,另一方面是他和康熙朝的重臣明珠是遠親。

但一看時間線就知道,明珠和他折騰應該扯不上關係,因為在他折騰起來之前,明珠就已經過氣了,而胤禔也是自娛自樂,康熙根本就沒考慮過這個心術不正的大兒子。

皇八子胤禩在一些文藝作品中,似乎實力不弱,滿朝的大臣中,似乎有不少人都非常支持這位「八賢王」。

但是,根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也就是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時,就有人提出過改立胤禩,但是被康熙嚴詞拒絕,並嚴厲批評胤禩「柔奸成性」,這個評語一出,基本上就徹底斷了胤禩的念想。

雍正是怎麼樣當上皇帝的,是謀奪了十四弟的皇位,還是康熙親傳 - 天天要聞

所以這次被打臉之後,胤禩直接就放棄了自己親自奪嫡,轉而支持皇十四子胤禵

因為胤禵「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所以康熙對他十分欣賞,曾讓他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西北。

從康熙當時的安排來看,胤禵的確有成為康熙繼承人的可能,但是從後來的細節看,又有點不像。因為如果康熙是想讓他去「鍍金」,就不應該在自己暮年的時候,常年讓胤禵在外面,而是應該讓他鍍下金就趕緊回來。

如果康熙真的是想讓資歷很淺的胤禵刷經驗,那麼胤禵好幾年都沒解決戰鬥,可能反而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不足。

如果康熙當時的身體自我感覺良好,又不計較一時得失,就是想好好培養胤禵,那麼康熙的離世可能就有問題了。

如果胤禵也不是康熙的最後選擇,那麼雍正有沒有能比得過其他兄弟的能力呢?

雍正是怎麼樣當上皇帝的,是謀奪了十四弟的皇位,還是康熙親傳 - 天天要聞

據史料記載,雍正當了皇帝之後,曾說過這麼一番話,大意是說,我爹很牛,我幾乎各個方面都不如他老人家,但是,我也有自己的驕傲。

我當皇子四十多年,並沒有一直待在深宮大內,而是經常遊走於各地,我對基層工作有很深的認識,而且我常年幫助我爹處理政務,我的經驗見識是很值得一提的,甚至可以說,就對基層的了解來說,我要遠勝於8歲就開始在宮內上班的我爹。

此外,從雍正的履歷也能看出,雍正的確不是一個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人家真的是有很豐厚的工作經驗。

因此,如果康熙當年是正常死亡,那麼雍正這個皇位很有可能是合法的,不過如果康熙的去世有問題,那麼康熙當時的意中人還真有可能是雍正的親弟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四人賽題庫-隋朝 - 天天要聞

四人賽題庫-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創建者是隋文帝楊堅,建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第二任皇帝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隋朝僅僅持續了38年,雖然統一了全國,疆土也擴大了不少,但大事不多,存在感不強。隋朝雖然年數不多,但皇帝不少,前後經歷了五個皇帝,比較出名的是兩個皇帝,楊堅和他的兒子楊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文丨微生曉芸編輯丨微生曉芸前言估計大家在電視劇里都看到過一個很奇怪的場景,那就是「賣身葬父」。有些人都是因為要錢處理家人的後事,所以就簽訂了「賣身契」,成為了丫鬟僕人。但是這也讓人覺得奇怪,只是挖個坑而已,為什麼不自己動手挖一挖?實際上背後大有原因。為何「賣身葬父」?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 天天要聞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於是孫亮就推斷出是小黃門陷害保管員,小黃門不服,孫亮說:「如果這粒老鼠屎是早就在蜂蜜里,那麼內外肯定全都是濕的,那就證明是保管員保管不善;如果是新放進去的,肯定是外濕內干,那就說明是被人新放進去的!」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 天天要聞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5月17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物局)指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中心主辦的「尋跡羊城——2023年廣州考古新發現」展覽在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開展。「尋跡羊城」系列原創性考古新發現展,是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加強考古出土文物...
學歷史、製作蠶絲扇,小學生探索唐代服飾文化 - 天天要聞

學歷史、製作蠶絲扇,小學生探索唐代服飾文化

極目新聞記者 王媛通訊員 曾偲偲 饒思行 何苗5月17日,在武漢市江漢區大興第一實驗學校的唐代服飾文化體驗活動上,一二年級的學生們學習唐代服飾的歷史文化,通過親身實踐,感受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和勞動創造的美好。學生們通過一場精心設計的行前一課,跟隨研學導師的引導,穿越時空,回到了盛唐時期。通過多媒體展示和生...
鄧通被相師預測貧困餓死,漢文帝不信邪,結果卻助推這個結果 - 天天要聞

鄧通被相師預測貧困餓死,漢文帝不信邪,結果卻助推這個結果

我們提到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時,總是繞不開文景時期民間積累的財富。儘管漢文帝確實在自己的生活上比較節儉,但他在某些人身上也是很奢侈的,比如他寵幸的鄧通。1.受到賞識鄧通是蜀郡南安縣人,因為會持棹搖船在宮中當「黃頭郎」,即管理船隻的小吏,因頭戴黃帽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