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於天」古代帝王的身份體現—帝王冕服,談談冕服的歷史發展

2019年12月20日00:35:10 歷史 1528

冕服是中國古代一種高級禮服的名稱,一般專指皇帝在各種重要儀式、場合所穿着的禮服。據說冕服在商朝及其之前就已經開始發展,到了周代正式成型。自此之後,在各種盛大的場合上帝王都需要身穿冕服以示正式與莊重。

「受命於天」古代帝王的身份體現—帝王冕服,談談冕服的歷史發展 - 天天要聞

一、古代的冕服形制

「冕服」這個詞最早見於《禮記》,在《禮記·雜記上》中有:「復,諸侯以褒衣;冕服,爵升服。」在此之前對帝王禮服的名稱不夠統一,自此這種禮服有了正式的名稱。

1.冕服的形制——冕冠

顧名思義,冠冕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冕,一部分是服。冕就是冕冠,但服由多件不同的服裝構成,包括冠、玄衣、練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等。上身叫「衣」,下身曰「裳」。除了這些基本的構成要素之外,冕服上還有很多的裝飾品。例如彩色的絲帶、玉鉤、玉佩等。當然在有些場合還要腰配長劍,這是最符合禮儀的。

冕冠包括綖(yán)、旒(liú)、帽卷、玉衡、玉簪、武冠、朱纓、朱紘(hóng)、充耳等組成部分。綖就是冕冠最上端的那一條長沿。旒就是掛在綖前後的兩道珠簾。根據冕服規格的不同,旒分為前後合十二串,每串十二顆以及九串九顆、七串七顆的規格。玉簪玉衡是冕冠側面的裝飾,玉簪從冕冠上穿過到達另一端。朱纓是用來將冕冠固定在使用者頭部的紅色繩。而充耳是吊在冕冠側面,垂在帝王耳邊的飾物,也有警醒皇帝要聽忠言,不受佞臣蠱惑的寓意。

「受命於天」古代帝王的身份體現—帝王冕服,談談冕服的歷史發展 - 天天要聞

2.冕服的形制——服

在大體上包括天河帶、衣裳、交領右衽、袂(méi)、大帶、革帶、蔽膝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規定,但在大的方面沒有什麼出入。天河帶是橫過綖的。上衣稱衣,下衣稱裳。而右衽是指右邊的領蓋住了左邊的領,左衽被用來指蠻夷和死者。中國古代正統禮服皆是「交領右衽」。

二、冕服展現的不同等級

周朝是冕服定型的朝代,在周代,冕服一共分有六套。這六套冕服的規格不同,對場合的要求也就不同。而冕服的等級高低是以旒的數量以及章的數量來確定的。同時冕服除了上述的各種組成部分之外,還需要在冕服上綉上各種各樣的圖案,這些圖案分別代表不同的事物同時也有些不同的意義。這些圖案被稱為「章」,而綉「章」的行為就被稱為「文章」。

規格最高,最為隆重的冕服稱為「大裘冕」,是天子用來祭祀「昊天大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祭天時所穿着的冕服。其冕冠採用十二旒制,身着大裘。同時冕服都是玄衣纁裳,即上身黑色上衣,下身紅色裳。大裘冕上衣綉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古書中所載的一種五色蟲)六章紋,下裳綉以藻、火、粉米(即大米)、宗彝(祭祀用的酒器)、黻(黑、青兩色相間的花紋)、黼(斧狀花紋)六章紋,共十二章,因此又稱十二章服。大裘冕是天子專用,諸侯不得被賞賜十二章服,也不得使用十二章服。 後代的冕服雖然與周代有不同之處,但在最高規格的冕服上還是與大裘冕形制相似。

「受命於天」古代帝王的身份體現—帝王冕服,談談冕服的歷史發展 - 天天要聞

其他的還有袞冕袞冕也被稱為「天子吉服」。袞冕配九旒冕冠,也同樣是玄衣纁裳。文章方面上衣繪龍、山、華蟲、火、宗彝五章紋,下裳繪有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九章。按照慣例,袞冕也可以被稱為九章服。另外驚冕就是皇帝祭祀先公與狩獵時所穿的冕服,這種冕服配有七旒冕冠,上衣繪有華蟲、火、宗彝,下裳綉藻、粉米、黼、黻共七章。

毳冕是皇帝巡遊山川所用,冕冠五旒、衣繪宗彝、藻、粉米三章紋,裳有黻黼二章紋,共五章。絺冕是皇帝祭祀先王與社稷之神時所穿,冕冠四旒、衣綉粉米一章紋,裳綉黻、黼二章紋。最簡單的冕服,也稱玄冕,配三旒冕冠、日常的玄色衣纁色裳。上衣無章紋,裳綉黻一章紋。

三、冕服歷朝歷代的發展

1.春秋戰國時期的冕服

周平王東遷以來,周朝王室衰微,地位大降,所統治的地區也減小。周王室在經濟上比較拮据,還需要諸侯們的接濟。因此周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冕服僅僅保留了冕服的主體部分,剩下的玉佩、金鉤等物品能去掉的就都去掉了。除此之外也沒有發生其他的大的改變。

2.漢代冕服

上述的冕冠的組成,有兩顆不塞入耳,只是懸掛於耳朵兩旁的叫做「充耳」的珠玉,就是由漢代改進而來的,在周代的冕服中並沒有這一組成部分。後世的成語「充耳不聞」就來自於這裡。同時漢代還規定只有天子的冕服可以使用十二旒的冕冠,在這一點上漢代與周朝的規定是相同的。同時漢代還規定穿冕服可以不戴冕冠,但戴冕冠必須要穿冕服。所以在皇帝的穿衣順序中,冕冠永遠是先戴或者先去的。

「受命於天」古代帝王的身份體現—帝王冕服,談談冕服的歷史發展 - 天天要聞

3.曹魏冕服

曹魏時期的冕服沿襲漢代,也沒有做出什麼大的改變。如果一定要找出一個變化來,大概就是將冕冠上的旒,由五色玉石珠改成了珊瑚珠

4.東晉冕服

東晉的當權者們大概也覺得冕服沒什麼好改的了,但是按照慣例又得改一改以示與前朝的不同,於是學習曹魏也把旒上的珠子改了改,又加了一些翡翠、白璇之類的東西上去……

5.隋朝冕服

隋時全國統一,隋文帝楊堅當政前期注重國家發展,對這些尊卑禮制並無多少興趣,因此基本沿襲前代的規定。後來隋煬帝楊廣繼位,楊廣好大喜功,恢復了冕服的華章制度並對其進行了改進。原來南北朝時期,前人將日、月、星辰三章紋從冕服移至旗上。隋煬帝將日、月兩章置於冕服之肩而將星辰覆於背。從此「肩挑日月,背負星辰」的皇帝冕服形式就定了下來,也多被後代的皇帝們所使用。

6.宋代冕服

宋朝經濟發展程度高,有了厚實的經濟基礎。皇帝的冕服形式比起以前也更豐富一些。宋代冕服的種類上有裘冕、褻冕、 通天冠服、履袍、衫袍及御閱服等。宋代冕服在形制上比起以前有比較大變化的是冕冠。宋代的冕冠有一種「通天冠」,通天冠又叫做捲雲冠。冠上綴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寬一尺。通天冠在佩戴時需要用玉簪將冠身與髮髻固定在一起。通天冠在搭配上需要穿着絳色紗袍,襯裡用紅色。下身穿着的紗裙及蔽膝也需要用絳色。

「受命於天」古代帝王的身份體現—帝王冕服,談談冕服的歷史發展 - 天天要聞

在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紗裙在宋代並不是只有女子才穿,它也是男子穿着的一部分。飾品有白羅方心曲領一個,腰束金玉大帶,腳踩白襪黑鞋,側掛玉佩金鉤。除皇帝外,東宮太子在大典禮如即太子位時也穿這種服裝。為表示區別太子不戴二十四梁的通天冠而用十八梁的遠遊冠

7.梁代冕服

梁的統治者覺得亂七八糟的彩色珠裝飾在旒上實在太亂,以前的各色玉石、珊瑚珠雖然顏色不同好歹同一材質,東晉連材料都不一樣。梁人覺得實在是太花里胡哨,於是採用了將白色玉珠作為旒的方案。自此,旒的形制才又統一了下來。另外梁又在腰帶上繫上了朱黃色的絲帶,配了一把劍給帝王,其他的依祖制。

8.元明時期的冕服

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權,為了保持對漢人的統治,元代冕服取宋早期的形式,後國內穩定後又將金代的某些制度帶入其中。元代天河帶被加長至地,旒用珍珠。冕服的紋飾仍然採用十二章為紋,數量較金代有所增加。明代冕服、明代在冕服的規定上做出了比較大的改變。對其它的如十二章紋的大小也做出了詳細的規定。比如肩上的日、月紋的半徑定為五寸。

充耳的材料變成了黃玉,變古制的五彩玉為七彩玉。同時十二章的位置也做出了一些調整:將龍紋放大置於胸前,後來的清代也將龍放大置於胸口中央。把華蟲、宗彝紋的位置改到了袖子上。同時袖子上也不只有華蟲和宗彝,盤龍也作為裝飾用金絲線綉於其上。

9.清代

之所以不在清代後加冕服二字,是因為清代廢除了冕服制度。清是滿族建立的政權,然而清並沒有像元那樣採用漢族的冕服而是直接廢除了冕服採用滿族自己的服飾。因此對於清來說,冕服也沒有太大的必要來講了。

「受命於天」古代帝王的身份體現—帝王冕服,談談冕服的歷史發展 - 天天要聞

總結:

冕服制度是用來體現尊卑貴賤,體現天子威嚴的一種制度。所以歷代統治者都對冕服表現出重視,冕服體現了國君「受命於天」的崇高地位與使命。雖然不同的朝代冕服的形式也盡相同,清代更是直接廢除了漢之冕服。但冕服所體現的「天子為尊」的思想卻是中國古代所代代相承的東西。

參考文獻:

1.《管子學刊》

2.《文史雜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