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廈門的一家酒店裡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婚禮,這樁婚禮的男女主角分別來自中國和法國。而且兩個人的年齡都已經超過了80歲,人們常說一切都晚了,可是80多歲的老人卻才剛剛結婚。婚禮的女主角李丹妮,她是法國人,在中國長大。是男主角袁迪寶的俄文老師,兩個人年輕時談過一場戀愛,只不過當時的袁迪寶已經有了妻子。李丹妮不忍心拆散他們,便從中國回到了法國。回到法國後,李丹妮沒有選擇結婚,因為她始終愛着袁迪寶。55年後,兩人再次重逢並結婚,讓人們見證了愛情的偉大。本期最人物紀就帶大家走近跨國老人的世紀之戀。
袁迪寶和李丹妮
中法混血兒
1927年5月24日,李丹妮出生於中國北京。父親李樹化是廣東梅縣程江鎮大塘村人,早年和林風眠等人一起遠赴法國里昂勤工儉學。
期間,李樹化與法國姑娘珍妮相戀。
李樹化
1926年,李樹化和珍妮在法國結婚。同年12月,他帶着珍妮回到國內,後進入北京國立藝專擔任音樂教授。而李丹妮就出生在這樣的教授之家裡。
1928年,1歲的丹妮跟着父親來到了杭州生活。在西湖邊,丹妮度過了動蕩不安的童年,杭州淪陷後,她跟隨父親到處躲避戰亂。
1945年又重新回到杭州。此時已經18歲的丹妮個子高挑,肌膚雪白,五官精緻。更重要的是,她的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秀。
年輕時期的李丹妮
1946年,丹妮考入了浙江大學外語系,主修俄語。四年後,從浙大外語系畢業的李丹妮,已經成為了一個精通中、英、法、俄四國語言的人才。當時她被眾多高校搶着簽約,最終李丹妮選擇進入浙江醫學院成為一名俄語老師。
和學生袁迪寶相遇
而也是在這裡,李丹妮認識了她的一生摯愛袁迪寶。
袁迪寶和李丹妮
袁迪寶,1928年出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
袁迪寶家庭條件一般,從小袁迪寶學習刻苦,但為了賺錢養家,他曾幾度中斷學業。1950年,已經22歲的袁迪寶終於考上了高中。在高中苦讀三年後,袁迪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浙江醫學院。
高中畢業後,袁迪寶有充足的假期,當時他原本打算找份暑假工。但是家人們看到袁迪寶年齡太大,不着急結婚的話,會被人們說三道四。後來,姐姐給袁迪寶介紹了一個護士黃秀雪。
袁迪寶和黃秀雪
當時包辦婚姻很多,袁迪寶和黃秀雪並沒有多少感情,但兩個人還是於1953年8月結為了夫妻。
婚後,袁迪寶僅僅在家裡待了一個月,他就離開廈門,來到了杭州求學。
進入大學後,袁迪寶除了要上專業課外,他還需要上俄文課,而在俄文課上,他遇到了美麗動人、氣質出眾的老師李丹妮。
當時丹妮只比袁迪寶大一歲,但也是袁迪寶的老師。剛開始,丹妮對袁迪寶並沒有太多印象,只是記得袁迪寶總愛坐在第一排靠門的位置,每次她去上課的時候,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袁迪寶。
而對於袁迪寶來說,當時丹妮是全校的大紅人,很多男生都將丹妮視作自己的夢中女神,袁迪寶也不例外,第一次見面,他就被這個老師的外貌所打動。
袁迪寶曾這樣描述老師:「她走路的姿勢、說話方式都很吸引人,穿着長旗袍,覺得很好看。」
當時班級里的所有男生都儘力想表現自己,讓李丹妮注意,袁迪寶也不例外,他學習俄語非常認真,在第一次考試中,俄語考試就獲得了第一名,之後,他被李丹妮指派為班級里的俄語課代表。
年輕時期的袁迪寶
自此,袁迪寶有了很多和李丹妮接觸的機會,年輕時候的袁迪寶,濃眉大眼,英俊瀟洒。年齡比一般的同學都要大,但是卻和李丹妮僅僅相差一歲。
相處過程中,李丹妮對袁迪寶也有了新的認識。
和袁迪寶相戀
李丹妮曾這樣描述袁迪寶:「他很負責,對人很負責,而且他眼睛很尖,什麼都看得到,那個地方缺什麼他都知道,而且他不會亂說話,話不多,喜歡做,和我性格很像」。
兩人一起爬山
兩個人都喜歡看書,喜歡《戰爭與和平》,也都喜歡古典歌曲。李丹妮教袁迪寶唱歌,袁迪寶則會帶着李丹妮爬保俶山。
漸漸地,李丹妮也愛上了這個中國學生,兩個人互生情愫,但是誰來打破這層窗戶紙呢?當時已經結婚的袁迪寶沒有勇氣這樣做,他不忍心背叛家中的妻子。那麼只有靠丹妮了。
1953年冬天,這天外面的天氣很冷,還飄着雪花。李丹妮像往常一樣給學生們上完了俄文課,下課後,她主動來到袁迪寶身邊,送給了袁迪寶一個紙包。之後,便離開了。
青年時期的袁迪寶和李丹妮
袁迪寶沒有立即打開,回到宿舍後,袁迪寶趁着沒人打開了紙包,發現了其中原來是一件毛衣,寒冬中的暖意瞬間暖了袁迪寶的心,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愛情,立刻飛奔到了老師面前,和李丹妮許下了愛情的誓言。
自此,他們師生之間在校園裡開始了一段不被看好的戀愛。
當時,和李丹妮戀愛的袁迪寶被校園裡很多男生羨慕,每到周末,天氣晴朗的時候,袁迪寶就會帶上糖果飲料,和老師丹妮漫步在西子湖畔。沉浸在愛情漩渦中的袁迪寶也暫時忘卻了家中的妻子,他只想享受這甜蜜的愛情。
李丹妮和袁迪寶在西湖旁
當時李丹妮居住在杭州市燈芯巷29號,而袁迪寶就經常光顧這裡。當時丹妮和父母居住在一起,每次袁迪寶來到家中,李樹化都會熱情招待他,在聊天中得知,兩個人都是客家人,用客家話聊起天來也十分投緣。父親對於袁迪寶的喜愛,也讓丹妮更加堅信了自己的選擇。
不過在相處過程中,丹妮察覺到了袁迪寶的異常,明明兩人都享受着戀愛。但是丹妮總能從袁迪寶的眼神中看出一絲憂鬱,總覺得,袁迪寶有什麼事情瞞着自己。
袁迪寶和李丹妮在杭州
隨着戀情的深入,袁迪寶不忍心再欺騙丹妮,終於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告訴丹妮,自己已婚的事實。丹妮當時非常痛苦,她哭了好久。但是她不在乎袁迪寶欺騙自己,她告訴袁迪寶,如果你還愛我,那我也不介意你已婚,你可以離婚了再娶我。
但此時的袁迪寶退縮了,在當時的觀念下,袁迪寶沒有勇氣拋棄髮妻。
無奈分手
1955年,袁迪寶攻讀的專業被合併到了華西醫科大學,袁迪寶不得不離開杭州來到成都。
臨別前,兩人相約在西子湖畔,當時李丹妮剪下了一縷金髮,脫下戒指,交給袁迪寶。就這樣,他們分開了。袁迪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但他不得不做出抉擇,也許短暫的痛苦,會讓兩個人的餘生都過得安穩。然而誰也不知道,這一別,再見面時,已經是55年之後了。
袁迪寶的家庭
1956年4月,李樹化在得到周恩來總理同意後,決定攜帶妻女到法國生活。臨離開時,李丹妮還特意給袁迪寶寫了一封書信,希望袁迪寶跟隨自己到法國生活。但此時的袁迪寶家中已經有了兒子,他不能離開中國,也不願離開妻兒。
回到法國後,李丹妮一家定居在法國里昂,而李丹妮也進入法國里昂第三大學攻讀博士。
寫信
剛開始,兩個人也有書信往來,信中多是表達了兩人的相思之苦。
袁迪寶寫給李丹妮:
親愛的丹妮
我唯一親愛的
這幾天我在晚自修後
都默默地想着你
可能停留在天邊的那個方向
當我一想到我們深深的愛時
就禁不住要滾出淚水
金星
一見到它
就如同見到你一樣
李丹妮寫給袁迪寶:
至愛的迪寶
人是會衰老的
但是愛情不會消失
世界上最偉大的是愛情
我會看見你的金星
你會看見我的金星
李丹妮的舊書信
wg開始後,袁迪寶郵寄出去的信和李丹妮寄來的信都被扣了下來,此時李丹妮的朋友勸解李丹妮,不要再給袁迪寶寫信了,不然會害了他。
就這樣,兩個人斷了聯繫……
李丹妮博士畢業後,留在了法國里昂第三大學,開始在該校擔任中文系教授。
博士畢業的李丹妮
1981年,李丹妮開始擔任里昂中法學院秘書長,期間她翻譯了很多中國文獻,為中法兩國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法國教育界,李丹妮非常成功,她獲得了法國教育界傑出成就獎「騎士勳章」。
但是在生活上,李丹妮卻很空白,離開袁迪寶後,丹妮此後一直未曾結婚,或許她還在一直等着袁迪寶。
中年的李丹妮
在相繼送別父母后,李丹妮一個人居住在法國的修道院里。每到閑暇時光,丹妮就會整理出所有袁迪寶曾經寄給她的舊信,拿出來誦讀後再小心翼翼地放回去。
而袁迪寶在畢業後回到了廈門,和妻子先後養育了三個兒子,生活安穩平靜。
但袁迪寶的內心卻始終沒有放下丹妮,多年來,他每次到杭州,都必定要到丹妮的舊居前徘徊,回憶起兩人的過去。
李丹妮舊居
1991年,袁迪寶的妻子黃秀雪不幸離世,此時袁迪寶也才63歲,他似乎可以名正言順大膽地去愛丹妮了,但他始終沒和孩子們提起這件事。
55年後重新提起
2010年春節,袁迪寶的外甥來到家裡拜年,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袁迪寶的兒媳抱怨道:「看老爸,自從老媽離開後,就不修邊幅,穿得也很邋遢。」這個時候,外甥說道:「可別這麼說,舅舅年輕時可是個帥小伙,還和洋外教談起了戀愛。」
袁迪寶和兒媳
聽到這裡,兒媳十分詫異,從事於媒體工作的兒媳覺得父親身上一定有着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
當天,在親戚走後,兒媳主動找到袁迪寶,希望袁迪寶說出他內心的故事。
袁迪寶整整講了三個小時,兒媳聽後感動不已,哭了很久。而那一晚,袁迪寶重新將保留多年的丹妮照片拿了出來,一整個晚上都沒有入睡。
袁迪寶的兒媳
第二天,兒媳婦決定要幫父親找到李丹妮,但此時袁迪寶也不知道,李丹妮到底活着沒,即使是活着,有沒有搬家呢?
但是兒媳婦還是鼓勵公公嘗試,讓公公給丹妮寫信,然後自己幫忙寄出去。
袁迪寶寫信
2010年春天,萬物復蘇,春意盎然,袁迪寶坐在書桌前,手中拿着紙筆,反覆地寫着來回寫了幾十遍,最終終於寫出了5封一模一樣的信。
信中這樣寫道:
親愛的丹妮,你好
祝福你的健康長壽
請給我一信
永遠思念你的袁迪寶
信寫完後,袁迪寶隔一天郵寄出去一封,地址為法國里昂。為的就是能感動郵差,讓郵差想辦法送到丹妮的手中。
袁迪寶的信
10天後,在里昂獨居的老人李丹妮收到了一封信,老人看到信的一瞬間,就一眼認出了信左上角的字,她知道那個字體就是袁迪寶寫的,她瞬間有了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55年前的種種彷佛就在眼前。
那天,李丹妮在院子里來迴轉圈,始終無法安穩坐下,打開信後,老人讀着讀着就哭了。她沒曾想過,分別55年後,袁迪寶還惦記着自己。
之後丹妮思考了很久,終於下筆給袁迪寶寫了一封信。
李丹妮的信
2010年5月1日,袁迪寶收到了丹妮的來信,看到信的第一瞬間,袁迪寶也知道這是丹妮的親筆信,當知道丹妮還活着的時候,他高興的像個孩子。
這封信很長,但在信中,袁迪寶看到了丹妮的無奈,他才知道丹妮沒有再婚也沒有子嗣,未來還打算到法國的養老院里終老,看到這裡袁迪寶十分痛苦。
之後的日子裏,兩人頻繁交換信件。
袁迪寶寫信
2010年7月,袁迪寶在信中寫道:「親愛的丹妮:如果你願意,來廈門後我們可以到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你來和我們同住,我的兒孫們一定會把你當媽媽、奶奶孝敬的。」
丹妮看後十分感動,也在信中表達了自己想要和袁迪寶重聚的想法。
55年再相見 結為夫妻
2010年8月,袁迪寶的兒媳婦乘坐飛機來到了法國里昂,主動看望了李丹妮。此時的丹妮雖然已經83歲了,但是她端莊優雅,依然能看出她年輕時迷人的樣子。
機場重逢
2010年9月18日,袁迪寶兒媳帶着李丹妮從法國里昂乘坐飛機來到了廈門高崎機場。當天兩位老人都很激動,李丹妮不知道該怎麼開口稱呼袁迪寶。袁迪寶則拜託孫子給自己買了一束55朵的玫瑰花。
當時袁迪寶的身邊簇擁了兒孫,大家都在等待着父親昔日的戀人,而李丹妮則由袁迪寶的兒媳陪伴走出機場。
老人相擁而泣
兩個老人見面的一瞬間,兩人頓時失語了,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
這天距離他們分別整整55年零一個月,這份愛終於得到了延續。
兩位老人結婚
2010年9月26日,袁迪寶的兒孫們為這對老人操辦了一場隆重的婚禮,對於83歲的李丹妮來說,這是她第一次當新娘,也是最幸福的時光。雖然已經83歲了,但是丹妮感覺的她的人生彷佛才剛剛開始。
婚後,袁迪寶的兒孫們對待李丹妮十分孝順,就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
老人幸福的時光
而袁迪寶和李丹妮也沉浸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兩位老人還特意到杭州走了一番,再次回到西子湖畔,走過他們年輕時走過的路。將這份愛延續了下去。
雙雙去世
2017年10月19日,袁迪寶去世了,在李丹妮的注視下,老人閉上了眼睛,享年90歲。他們的婚姻雖然只有7年,但這7年都是兩人一生最幸福的時光。
丈夫去世後,李丹妮的身體也每況愈下。
袁迪寶和李丹妮
2018年7月12日,李丹妮在廈門去世,享年92歲。李丹妮的去世也為這段愛情畫上了句號。
但故事卻永遠地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