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龐統在落鳳坡是為誰赴死?

2022年02月28日00:41:40 歷史 1634

龐統才能與諸葛亮不相上下,他們兩個被世人稱為鳳雛、卧龍。「卧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天下。」劉備走運,兩人都得到了。

千古之謎:龐統在落鳳坡是為誰赴死? - 天天要聞

可惜沒多久,龐統率兵進軍雒城,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真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龐統神機妙算,怎麼會在一次難度並不算太大的進軍中陷入埋伏呢?難道他不派出先鋒部隊開路嗎?也不派探馬提前探路?作為一個與諸葛亮齊名的傑出謀士,兵法韜略、天文地理,行軍守則等定是爛熟於胸,犯如此低級的錯誤不應該呀。


所以說,龐統之死十分詭異,背後到底有哪些謎題?今天就來聊一聊吧。


益州牧劉璋生性懦弱,漢中軍閥張魯雖是道士出身,但野心不小,覬覦益州已久。


益州就是現在的四川,又稱「川蜀」、「蜀中」。這裡氣候宜人,土地肥沃,雨水充沛,自古以來就是富庶之地。


更關鍵的優勢是,川蜀周邊高山環繞,就像一圈天然屏障。「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地方易守難攻,非常有利於長久穩定發展。


所以就算劉璋比較懦弱遲鈍,也不影響他穩穩統治益州。後來劉備佔據川蜀,建立蜀國,再後來劉禪即位,雖然「樂不思蜀」的他,對治國基本是抓瞎,靠着好地形卻輕輕鬆鬆維持蜀國四十多年。當然,這也離不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為蜀國操勞,但要不是他連續五次北伐曹魏,耗盡國力,蜀國還能堅持好多年。

千古之謎:龐統在落鳳坡是為誰赴死? - 天天要聞


話說張魯要進攻劉璋,劉璋急壞了,他曾經殺了張魯的母親和弟弟,仇人一打進來就糟透了,這可如何是好?後來他採納謀士張松的建議,寫信給劉備,請他入川幫助抵抗張魯。這下算引狼入室了,劉備渴望進川正找不到由頭,於是他留下諸葛亮守荊州,自己率兵三萬,以龐統為軍師,浩浩蕩蕩進入蜀地。


劉備大軍駐守葭萌關,跟張魯來犯軍隊打了幾仗,把張魯打回去了。從此川蜀平安無事。


一天,劉備接到孔明書信,說孫夫人孫尚香)已經回東吳了,曹操率大軍四十萬正在濡須與孫權大戰,勝負難料。


劉備大驚,心想萬一孫權頂不住,曹操大軍一定會掃蕩東吳,並攻擊荊州。劉備趕緊同龐統商議對策。


龐統這人很陰,前不久劉璋大排筵席款待劉備,酒席上龐統幾次三番要劉備殺掉劉璋,還搞了一出「舞劍助興」的好戲,妥妥的「鴻門宴」翻版,但劉備始終下不去手,龐統很失望,大搖其頭。

千古之謎:龐統在落鳳坡是為誰赴死? - 天天要聞


現在劉備提出要回荊州,這豈不是白來川蜀一趟嗎?毛都沒撈着。龐統眼珠一轉,生出一計,告訴劉備,荊州有孔明鎮守,穩如泰山,不必擔心。你寫信給劉璋,就說曹操要攻打荊州,我得趕緊回去布防,請你借我兵馬三萬,糧食十萬斛,急用!請勿有誤!


劉璋接到信,正打算髮兵馬糧草給劉備,手下楊懷劉巴、黃權等幾人苦勸,說不可給兵、糧,劉備是個梟雄,支援他就是養虎為患。


劉璋想了想,便發老弱兵四千和一萬斛米給劉備,這折扣大了去了。


劉備大發雷霆,龐統又是一頓煽乎,當即決定,全軍進攻劉璋,先打下雒城,再攻破成都。這下劉備跟劉璋就杠上了。


然而,此時種種跡象顯示劉備不利,這也是最詭異的地方,列舉如下:


一,進軍中,「帥旗」被吹折在地,劉備非常狐疑,心中不安,想要返回,龐統再三勸解才打消退意。


二,接到孔明急信,說他夜觀星象,罡星在西方,太白臨於雒城,主帥凶多吉少,千萬謹慎行事。但龐統看了信,認為孔明是怕他輔佐劉備奪下川蜀,取得頭攻,而故發此信阻礙行軍。所以龐統義無反顧地要劉備加緊腳步進軍。


但說句實話,龐統心裏到底怎麼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別人揣測不了。


三,這時,有一個十分神秘的人來到劉備軍中,他叫彭永言。這個姓彭的瘋瘋癲癲,在劉備寨中大吃大睡,吃飽睡足之後居然說出了跟孔明一模一樣的話:「罡星在西方,太白臨於雒城,主帥凶多吉少,千萬謹慎行事。」劉備簡直要瘋了,停軍不前。龐統急了,又是一番苦口婆心地激勵,劉備這才起兵繼續前進。


距雒城不遠的一座山前,分出兩條路,一條大路,敞敞亮亮,通雒城東門;一條小路,深林峽谷,通雒城西門。劉備派龐統引軍走大路,自己帶兵走小路攻西門。


龐統不同意,劉備也急了,說昨夜做了個夢,夢見一神人用鐵棒打自己的左臂,非常痛,醒來左臂烏青一片,還是很痛。所以,軍師你帶兵走大路,我走小路,因為我習慣了山林作戰,不怕埋伏。


龐統不幹,說雒城蜀軍已知我們來攻,必在大路部署重兵攔截,所以主公你帶主力軍走大路跟他們硬磕,我走小路,偷襲西門,這是萬全之策。就這麼辦吧,軍情不可貽誤!


為什麼他們都搶走走小路呢?只因為小路兇險,劉備、龐統都想把難處攬給自己。


四,最匪夷所思的是,當時雒城附近的錦屏山的絕頂懸崖,住着一個道士,號「紫虛上人」,能觀相測命,非常之神。雒城守軍將帥泠苞等四人為求運勢,特意上山向紫虛上人求教。紫虛上人經不住他們再三請求,寫下了八句話相送。其文曰:


左龍右鳳,飛入西川。

雛鳳落地,卧龍升天。

一得一失,天數當然。

見機而作,勿喪九泉。


這幾句話很明顯是預言龐統、孔明兩人命運的,而且很准。


在向雒城進軍的山林小道上,走到落鳳坡,龐統中了蜀軍埋伏,被亂箭射死。


問題是,龐統事先應該知道小路有埋伏,為什麼還要往裡鑽呢?


孔明會看星象,龐統也會看。星象顯示「主帥」凶多吉少,主帥更符合劉備身份,龐統是不是有為劉備「擋子彈」的可能性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着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一、臨危受命平永昌 建興九年的雨季格外漫長,霍弋站在永昌郡城牆上,望着遠處瘴氣繚繞的哀牢山,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劍柄上的銅吞口。三日前收到的軍報還揣在懷中——夷王孟獲的族弟孟琰糾集三十七寨蠻兵,已切斷通往滇池的鹽鐵要道。"參軍大人,閻都督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