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2019年10月09日01:05:05 歷史 1366

古時,人們交流時,不會直接說自己多少歲。而是會用年齡稱謂來代替,這些在詩詞中也常有體現。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比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裡的黃髮指老人,古時,黃髮是長壽的象徵。垂髫,垂下來的頭髮,用來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髮。

今天,和大家一起回味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吧!

0歲

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初度:是指生日之時。出自《離騷》:皇攬揆余初度兮,肇賜余以嘉名。後也也稱生日為「初度」,出自《元史》: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賀。

赤子:初生的嬰兒。《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2歲

孩提:指兩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8歲

齠齔【tiáo chèn】:指七八歲的兒童。《韓詩外傳》:男八月生齒,八歲齠齒。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總角:指八九歲至13歲的少年兒童。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

9歲

黃口:十歲以下。本指雛鳥的嘴。

10歲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鄭玄註: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後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

外傅之年:兒童十歲。

12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古代女子12歲開始帶釵梳妝。

13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杜牧《贈別》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舞勺之年:指男子13-15歲之間。據《禮記》記載:勺,一種樂舞,古未成童者習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學習勺舞。

15歲

及笄之年:即將年滿15歲的女子。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

阿婆還似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袁枚《遣興二首·其一》

結髮:束髮,扎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志學之年:15歲。語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後稱15歲為「志學之年」。

束髮:男子十五歲。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男子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歲。指男子的15-20歲,也是童子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歲。鄭玄:「成童,十五以上」。

16歲

二八:為16歲。

破瓜: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於女子。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孫綽《碧玉歌》

20歲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用於女子。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24歲

花信年華:指女子的年齡到了24歲。花信:開花時期,花期。藉此泛指女子正處年輕貌美之時。

30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後因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始室:三十歲。《禮記·內則》:(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因以「始室」指30歲。

40歲

不惑:四十歲。《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後用作四十歲的代稱。活到這個歲數,應該能很好的控制情緒的變化,遇事能明辨不疑。

50歲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知天命:五十歲。《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五十歲之後,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對個人榮辱已經淡然。後人因以「知天命」為五十歲的代稱。

60歲

耳順:六十歲。《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是聽得進逆耳之言,詈罵之聲也無所謂,無所違礙於心。

花甲:指60歲。花甲一詞出自中國古代曆法,以六十年為一循環,一循環稱為一甲子,又因天干地支名號繁多且相互交錯,又稱花甲。

耆【qí】:年老,六十歲以上的人。

61歲

還歷壽:61歲的壽辰。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還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70歲

從心之年:指70歲。語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所以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七十歲。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懸車: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因用懸車之年指七十歲。

77歲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

耋【dié】:古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左傳·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

耄【mào】:八十至九十歲。《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88歲

米壽:八十八歲的雅稱。因「米」字拆開,其上下各是八,中間是十,可讀成八十八,故名。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慾旺盛之意。

90歲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鮐【tái】背之年:古人九十歲的別稱,鮐背泛指長壽老人。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99歲

白壽:九十九歲的雅稱。因百字去年上邊的「一」是「白」,「百」數去一為九十九,故雅稱九十九歲為「白壽」。

100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上壽:養生學術語。謂最高的年壽。《左傳·昭公三年》孔穎達疏:上壽百年以上,中壽九十以上,下壽八十以上。《莊子·盜跖》則有「人上壽百歲」的說法。

108歲

茶壽:是108歲的一種說法。茶字的草頭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個八,加在一起就是108歲。

140歲

雙稀、雙慶:古稀指70歲,因此又稱是70歲的兩倍——140歲。雙慶也指140歲。

不論你年方几何,願你走出半生,歸來還是少年。

【來源:中國歷史網】

【編輯 W016】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