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上的畫像掛了多久?1980年鄧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2021年10月08日20:27:06 歷史 1452

1949年開國大典之後,毛主席的畫像就一直被懸掛在天安門的城樓上,成為了所有中國人心中的精神象徵。

但是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心中,這卻成為了她們看重的問題。因為在西方國家元首的畫像都是換一個元首就換一幅畫像。

天安門上的畫像掛了多久?1980年鄧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聞

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採訪鄧小平同志

有一位意大利記者就曾經問過鄧小平同志這樣的問題,那麼鄧小平同志是怎麼機智地回答的呢?毛主席的畫像後又隱藏着什麼故事?讓我們來一起揭開這神秘的面紗。


天安門上的畫像掛了多久?1980年鄧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聞


其實關於毛主席的畫像這背後就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1949年9月,我黨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即將進行的開國大典。中央美術學院周令釗教授也接到了一項特殊的任務那就是給毛主席畫一幅畫像。

天安門上的畫像掛了多久?1980年鄧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聞

周令釗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參與了我國國徽、團旗少先隊旗、 中國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人民的設計

這對於周令釗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因為在此之前他還沒有接觸過毛主席,也沒有和毛主席打過任何交道。他所認識的毛主席都是別人口中的毛主席。

可是接到了這樣的一項神聖的任務,周令釗當然也覺得義不容辭,因為不管毛主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對於中國,中國老百姓做出的這些貢獻都是無法抹殺掉的。他開始大量地翻閱毛主席的照片。希望看看膠片定格的瞬間中臨摹出毛主席的那麼一絲神韻。經過反覆的,多層的篩選,最終周令釗敲定了一張毛主席在北平和談時期的一張照片。


天安門上的畫像掛了多久?1980年鄧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聞

第一版畫像,一般中山裝領子上的第一個扣子是風紀扣。


在這張照片中,毛主席戴着八角帽,領口微微敞開。臉上全是幸福的笑容。選好照片之中,周令釗帶了些乾糧和水就一頭扎進了畫室之中,看得出來,他這是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了。經過幾天完全聚精會神的情況下的創作,終於周令釗創作出來了一幅相當高水準的毛主席畫像。看着這副畫像只有周令釗知道其中創作的不容易。

每天他的精神都需要保持高度的集中。有的時候餓得實在扛不住了,就啃一下手邊的乾糧,喝一口水,然後就繼續投入全身心的創作之中。

也正是如此周令釗的畫像剛剛一出來,就引來了北京市市長,十大元帥之一的聶榮臻聶老總的看望。他聽說這位周教授這幾天為了完成這個畫作已經到了走火入魔,廢寢忘食的地步了。現在9月30號,開國大典的前一天竟然真的讓他畫出來了,看來自己當初真的沒有看錯人。

聶老總對着周令釗創作的畫作細細地觀賞了很久很久,看完之後,聶老總還是捨不得放下畫作,嘴裏讚歎到「像,真像」周令釗看見自己這些天辛苦的成果還是得到肯定與讚賞的所以心裏不禁感到一絲欣喜,可是,聶老總突然又話鋒一轉對周令釗說道,「明天是開國大典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時刻,所以我建議您能不能在畫上把咱們主席的風紀扣給扣上」周令釗聽完,恍然大悟,想到自己這些天為了創作毛主席的畫像,真的是已經走火入魔,只為了還原主席的相貌了,忘了這幅畫真正的用途了,是自己疏忽了,連忙向聶老總說道,「還是聶市長想的周到啊,我現在就修改。」於是,又一個通宵開始了。

夜深人靜時分,那時北京也已經入秋了,所以窗外連一聲蟲鳴都沒有。而周令釗此時還坐在畫板前面,聚精會神地作畫,這時周令釗家的門響了,砰砰,一聲敲門聲響起,周令釗好像沒有聽見,還坐在畫板前認真作畫,砰砰敲門聲又響了,周令釗這才反應過來,他手忙腳亂地跑過去開門,也不管這半夜三更是不是有什麼不速之客。周令釗氣喘吁吁地把門打開後,門口的身影讓他大吃一驚,是周總理。

看着周總理慈祥的眼神,周令釗瞬間肅然起敬,他邀請周總理到自己的畫室裏面來坐坐,看着一地狼藉的畫室,再看看周令釗畫板旁邊放着的一堆啃得亂七八糟的乾糧,周總理對這位教授也多了幾分的敬仰,他對周令釗說道「周教授,雖然畫上有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但是這個如果是掛在城樓上是看不大清楚的,還麻煩周教授再修改一下」看着周總理作為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對自己竟然是如此和藹的態度,周令釗當時就覺得非常感動。他馬不停蹄地就投入到畫作的修改之中。

經過了這兩次修改毛主席的畫像終於畫好了,可是周令釗教授卻沒有忙着要休息,他陪同掛畫像的工人們一起來到了天安門城樓上,陪同他們一起用三個鐵絲綁住畫像,緩緩地爬到梯子上,將畫像掛了上去。幾個小時後,開國大典正式開始,周令釗在下面目不轉睛地看着,周令釗終於看見了毛主席的真人,彷彿比畫上的還要讓人感到親近,再看到自己的畫作掛在毛主席的上方,受到底下的百姓們的稱讚,他默默地在心裏給自己說了一個字,值。

天安門上的畫像掛了多久?1980年鄧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聞

當然這只是第一幅的毛主席畫像,從那年之後,為了能夠保證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畫像的嶄新程度,每年都會換上一幅毛主席的畫像,那個時候,為了感謝毛主席對新中國做出的卓越貢獻,在老百姓的家中,也基本上會掛上一幅毛主席的畫像,而人們畫像的標準也是跟據天安門上的這幅畫像來的。


天安門上的畫像掛了多久?1980年鄧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聞

工作人員正在吊裝車的幫助下更換畫像


1964年的時候,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變成了一張版側面的,這在老百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大家都習慣了毛主席的那張標準的全身像,現在突然變成了這樣,所以多多少少會提出一些批評,老百姓們認為這張毛主席的畫像,只有一個耳朵,而且眼神一直朝上,這個對於主席的光輝形象有着很不好的影響。


天安門上的畫像掛了多久?1980年鄧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聞

1964年版本


當時負責主席畫像的新華社也認真傾聽了群眾的建議,於是重新繪製了一幅毛主席的雙耳標準像。後來每年天安門城樓上的畫像基本上也是這一幅,從1967年至今,從沒有改變過,這也體現了,老百姓對毛主席的愛戴之情,以及毛主席在老百姓心中崇高的地位。

1977年,鄧小平同志重新登上了中國的政治舞台,他向群眾提出了改革開放這一相當偉大的戰術方針,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國的大街小巷沒有再像以前那樣貼滿毛主席的畫像了,這個現象在國際上都引起了很大的討論,這也吸引了一位著名的意大利女記者決定到中國來看看,看看改革開放的中國究竟是什麼樣子。

天安門上的畫像掛了多久?1980年鄧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聞

這位女記者叫法拉奇,在那個時候她可是世界聞名的女記者,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她對基辛格的採訪事件。那時基辛格正在美國政壇混得風生水起,熟識他的人都會管他叫上一聲老狐狸,可是就這麼一條老狐狸,在接受法拉奇採訪的時候竟然被法拉奇引導,說出了,美國不該打越戰毫無意義這樣的話,這句話在當時的美國一石激起千層浪。

人們紛紛驚訝這個笑不露齒的教授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基辛格也是當天就矢口否認,說自己沒有說過這樣的荒唐話,然而法拉奇可以說是一點面子都沒有留給基辛格,當天就把採訪的錄音內容公之於眾。

這也導致後來基辛格甚至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接受法拉奇採訪是自己這一生中做過的最愚蠢,最錯誤的事情。也正是在這個之後,法拉奇進入了世界新聞界的中心,她對事實的追求和對於熱點的把握基本上已經到了相當成熟的地步,當時各國的領導人都不願意去主動接受法拉奇的採訪,生怕自己說出什麼不該說的話,沾一鼻子灰。

可是,鄧小平同志竟然願意主動接受法拉奇的採訪,原因也很簡單,鄧小平同志認為,中國當時正處於改革開放的重要時期,如果有像法拉奇這樣在國際上出名的人來中國一趟的話,會為我國的招商引資帶來很好的影響,所以他想都沒想就接受了法拉奇的採訪要求。要知道法拉奇這次可是有備而來的,她準備了很多犀利的問題,來採訪鄧小平同志。

雖然大綱定的是改革開放,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法拉奇絕對不會問那些只關於改革開放的那些場面話。而全世界當時基本上也都在關注着這場採訪,他們想看看法拉奇是怎麼樣將鄧小平這個完人給拉下馬的。

天安門上的畫像掛了多久?1980年鄧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聞

早期版本

果不其然,法拉奇在採訪的第二天就問了一個相當犀利的問題,那就是關於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畫像是否會被取下來,鄧小平同志也只是簡單地笑了笑說,毛主席像會保存到永遠,法拉奇似乎不是很滿意這個比較官方的回答,還想要說些什麼,可是鄧小平同志一句話就堵住了她的嘴,他說「中國人是重感情的。我們永遠會紀念毛主席這位國家和黨的締造者」一番話,讓向來善於詭辯的法拉奇啞口無言。後來鄧小平同志稱這次採訪不過是溫水煮青蛙,基本上沒有什麼緊張的,而法拉奇的落敗也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一個樂談。

的確如同鄧小平同志說的一樣,我們要永遠記住毛主席這位偉人,這位新中國和共產黨的締造者。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這樣的話,還會吟唱百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 天天要聞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東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經發展了廣大的游擊戰爭,是平地能夠發展游擊戰爭的證據。」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