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遇難後,他的家人在黨內身居要職,最高官至副國級

2021年09月14日19:09:02 歷史 1481

博古原名秦邦憲,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最早領導人之一,重慶談判返回延安途中,飛機在黑茶山失事,去世時僅有39歲。博古共有六個子女,他的子女們有的進入中央工作,且身居要職,官職最高至副國級官員,有的從事經商,有的教書育人,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博古逝世時,孩子們還都年幼,那麼是誰撫養他們長大?而他們又是在誰的教養下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

博古在空難中失逝世

博古(1907年5月14日-1946年4月8日),原名秦邦憲,乳名長林,字則民,江蘇無錫人。他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新聞事業卓越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我黨任職期間,領導創辦了《解放日報》,這份報紙是經過毛主席批准的,主要是向其他部門傳授工作經驗,推動各部門改造在整頓運動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把一個部門的經驗通過報紙傳播出去,就可推動其他部門的改造。

博古曾在莫斯科大學留學,學習馬克思主義。由於他博聞強記,加上學習能力很強,很快便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很多複雜的知識理論,而且馬克思列寧的著作他都能背誦下來,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由於出色的表現,博古很快就受到了共產國際的賞識。為了加強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共產國際任命博古為中共中央總負責、紅軍總政治部代理主任,作為共產國際在中國的代理人,直接接受共產國際的指揮。

博古遇難後,他的家人在黨內身居要職,最高官至副國級 - 天天要聞

博古


由於缺乏實際鬥爭經驗,加上知識分子注重理論輕視實踐的缺點,在博古領導中國共產黨時期,只是一味遵循共產國際發出的指示,照搬馬列理論,不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推行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給我黨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之後在根據地工作時,接受了共產國際指導李德的冒險主義、防禦中的保守主義等不符合我黨工作的政治主張,致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險些釀成大禍,紅軍被迫轉移,開始長征。

提及博古,總是負面聲音比較多,但他又不同於張國燾等人,不在黨內大搞強權專制,而是能夠虛心聽取意見,在遵義會議後,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主動交出手中的領導權力,甘心做一名簡單的文職人員,負責黨內文章的寫作與編輯。可見博古是一位胸襟開闊的人,他的兒子秦鐵曾說「歷史給我父親安排的,就是一個犯錯誤的角色。」 博古在工作期間,翻譯了大量的馬列著作,對全黨講授馬克思主義,使複雜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黨內得到普及。他還在黨內從事教育,進行掃盲運動在博古領導下,黨的新聞出版大軍學馬列、勤讀書、鑽研業務的好風尚在他以身作則的帶動下逐步形成。

解放戰爭結束後,共產黨和國民黨組織重慶談判,博古因其出色的寫作編輯能力,與國家領導人一同前往重慶,他的工作是將會議談判的內容通過報紙的形式向全國人民展示。在返程途中,飛機經過延安上空時,雨霧重重,能見度很低,由於信號不好,飛機與地面失去了聯繫,無法按原計劃降落,被迫返航,途中迷失了方向,誤向山西省的晉西北飛去,不幸撞到了黑茶山,飛機上四十八人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對國家而言,損失了一批優秀的黨員,實在令人惋惜。

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博古並不是一開始就認識張越霞的,他們也是幾經坎坷才走到一起。博古的第一任妻子是我黨重要工作人員劉群先,自入黨後便前去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他與博古在蘇聯相識,之後結為夫妻。1930年她曾回國,參加過紅軍的長征,劉群先後來身患重病,由於當時國內的醫療條件有限,經中央領導批准,她便赴莫斯科治療,劉群先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了解的很清楚,就算去莫斯科接受治,也只能緩解癥狀,並不能得到根治,而她的健康狀況已經很差了。在去莫斯科之前,劉群先向博古提出了離婚。他們當時有四個孩子,但都散落在各地。後來德軍與蘇聯發生戰爭,德軍利用飛機轟炸莫斯科,當時局勢動亂,劉群先在撤退時與其他人走散,1941年11月,劉群先提出希望回國工作,並向共產國際發出申請,這是她與國家最後一次接觸,從此下落不明,在異國消失了蹤跡。

張越霞與博古結婚之前,也曾有過一段婚姻,當時他在重慶從事地下情報工作,與張銘恩結成假夫妻,兩人在相處中互生好感,便向組織提出申請,希望能正式結為夫妻,這樣做也有利於工作的開展。組織很快便批准了他們的申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任何事物都不是永遠不變的,愛情這樣的奢侈品也是,因為你無法預料結果,你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危險。婚後不久,因為隊伍中出了叛徒,張越霞與張銘恩被捕入獄,在經過一番嚴刑拷打後,張越霞始終聲稱自己是一名普通群眾,不曾參與什麼情報工作,但是張銘恩卻面對嚴刑拷打,選擇叛變革命,由於掌握的證據有限。不久,張越霞被釋放,但是他與張銘恩的關係也走到了盡頭,出獄後,兩人便了斷了聯繫,本該是一段相互堅守的愛情,最後卻落得這樣的下場,命運的反覆無常,不禁令人唏噓。

後來,張越霞在武漢參加革命時,由於工作的關係,她認識了博古,當時博古是他的上級,兩個人在工作中配合默契,不久便宣布結婚,因為兩人都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對於這個重組家庭,二人十分重視,婚後兩人生育了一個孩子。張越霞曾說過,這段日子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然而,就在抗戰勝利,全國解放也是目力可及的時候,博古卻橫遭意外,天不遂人願,他們的幸福生活被一場意外打破,生活的苦難總是無法令人預料。

年輕的張越霞選擇改嫁,重組家庭,還是挑起重擔,撫養孩子?沒有任何猶豫,她選擇了後者。


博古遇難後,他的家人在黨內身居要職,最高官至副國級 - 天天要聞

張越霞

獨自挑起家庭重擔

博古逝世時,張越霞不過36歲,很多人勸他再重新成立一個家庭,畢竟他的人生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張越霞拒絕了所有人的好言相勸,她說,「我與博古先生結婚雖然不過七年,我很清楚博古先生的為人,他肯定也希望我能改嫁,但孩子們都還年幼,總得要有個人來撐起這個家,作為他的妻子,我是最合適的人選,我也知道這個擔子會很重,但我不怕,我希望能給孩子們一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給他們一個家。」

張越霞開始四處打探孩子們的下落,孩子出生時,正是戰亂年代,博古隨軍隊四處征戰,有的孩子在隨軍途中,交給老鄉代為撫養散落在各地。戰爭條件惡劣,當時部隊輾轉多地,失散各地的孩子們根本就很難尋找,張越霞多方打探,還多次前往當時的駐紮地,向附近村子裏的人打聽當年的情況,最終不負眾望,孩子們終於又重新聚在了一起。當時找到了四個孩子,那麼第五個孩子去哪了?

原來劉群先去蘇聯接受治療時,已經懷有身孕,但當時大家都不知情,她本人也是去了蘇聯之後才發現的。1940年6月30日,在莫斯科生下小女兒,取名吉瑪,。劉群先失蹤後,孩子被共產國際辦的國際兒童院代為撫養。1954年,國際兒童院將寄養的中國孩子送回國,中央組織部予以接收, 秦吉瑪也在其中, 中央組織部聯繫孩子親屬,通知他們將孩子接回去,秦吉瑪沒有出生證明,不能直接證明身份,唯一有效的線索就是一張老照片,照片背後,用漢字寫着「博古劉群先的孩子」,根據字跡辨認,是劉群先親自所寫,照片上是一名蘇聯女護士,抱着秦吉瑪,當時她只有半歲,於是,中央組織部便通知張越霞前來認領。

張越霞接到中央組織部的通知,讓她認領博古的女兒,張越霞當時很疑惑,不知道這個小女兒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但她決定還是去先看看情況,她來到組織部,一見到秦吉瑪,便肯定這就是博古的孩子,因為這個小女孩和她的哥哥姐姐以及博古本人都很相像,於是她把秦吉瑪接回家撫養,長期在蘇聯生活,他的語言和生活習慣都與這個家完全不同,而且因為以前從沒有接觸過,秦吉瑪對這個家很是陌生,在張越霞的儘力撫養下,她終於適應了這個家的生活,也同哥哥姐姐親近起來,後來,她把秦吉瑪送到北京小學讀書,教她學習中文,她跟博古很像,一樣的聰明,很快學習成績便趕了上來,被保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學習,

博古遇難後,他的家人在黨內身居要職,最高官至副國級 - 天天要聞

張越霞

後和同學李海淵(當時北京市宣傳部部長李琪之子)結婚。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張越霞要撫養五個孩子,僅憑他的工資根本不夠,生活條件困難,孩子們常常吃不飽飯,組織上了解到他們家的情況後,決定每月發放一部分的生活補助,正是由於這樣,他們家的情況才有所好轉,五個孩子才能健康地長大,他們在張越霞的教養下都十分出色。

博古大兒子名叫秦剛,出生後不久就被奶奶家往無錫老家撫養,後因得肺結核去世。二兒子名叫秦剛由於於大哥的名字相同,至於為什麼兩個孩子重名,原來他出生後一直都是用小名「阿福」稱呼,大兒子久不在身邊,以至於博古忘記了自己大兒子的姓名,給二兒子也取名秦剛。大家都稱他為小秦剛,他很聰明,學習成績很好,有很強的寫作天賦,這點受博古的遺傳,後來他在北京航空學院擔任教授,為人師表。

小兒子秦鐵是張越霞的親生兒子,在文革中,他受到過迫害,但他依舊積極熱愛生活隨後他在遠洋公司做駕駛助理後一直升任船長,博古的生平資料都由他整理。

長女秦摩亞一直由其姨媽撫養,後來被人拐賣在外流落,他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工廠做工,漂泊無依吃過很多苦,後來被張春霞家到北京後接受教育,考取了北京師範大學,並在該校擔任副教授一職。

二女兒秦新華是四個孩子裏面唯一從政的,而她也是成就最高的一個,他從事的部門主要是衛生部,曾擔任副司長,同時也是中國優生協會的副會長,她的官銜相當於副部級幹部,她還為我國撰寫了第一部《母嬰保護法》,彌補了我國法律在此領域的空缺,而她的丈夫曾經擔任過中國社科院院長擔任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是一名副國級的幹部。


博古遇難後,他的家人在黨內身居要職,最高官至副國級 - 天天要聞

在革命時期,張越霞能夠積極投身革命,捨生忘死,革命結束後,他脫下軍裝,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用自己無私而偉大的母愛感化着所有人。博古去世後, 只有36歲的張越霞依然撐起了這個破碎的家,她婉拒了親朋好友讓她重組家庭的好意,用無私而偉大的母愛,擔負起撫養孩子的重擔,為這幾個孤兒提供一個溫暖的家。對於孩子們來說,張越霞身為繼母,卻勝似自己的親生母親,她無私奉獻,將兄妹幾人撫養成人,即使生活艱難,她也從未有過絲毫的怨言。母親與他們相依為命,他們之間的親情是沒有人能打破的,也許這就是他們命中注定的緣分。在那段艱難的歲月中,文革中的動蕩,使他們飽受摧殘,但張越霞和孩子們從未放棄生活的希望,積極面對生活的挫折和苦難,他的行為感染了孩子們,使他們一個個面對困難,永不放棄,並在今後的人生中取得了滿意的成績。如果不是張月霞,博古的孩子們也都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們十分孝順她,他們就是一家人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有人說張越霞足夠幸運,擁有了眾多優秀的孩子。然而從孩子們的角度來看,他們又何嘗不是幸運兒?大家對此是怎麼看待的?歡迎各位看官老爺們在評論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期再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