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只要萬眾一心,我們就無懼任何挑戰呢?

2021年09月02日22:44:07 歷史 1766

近代百年國恥,其實說明了一點,一個國家再強大,再地廣人多,都沒有用,因為內部各懷鬼胎,最終人多有什麼用,只不過是一盤散沙而已。所以但凡是這樣的國家,那是內憂外患不斷,根本沒辦法應對。對於不斷崛起的中國來說,其實只需要記住一點,那就是只要國人萬眾一心,那麼就不懼任何的挑戰,為何這麼說呢?你可能想不到。

為何說只要萬眾一心,我們就無懼任何挑戰呢? - 天天要聞

現在處於多事之秋,尤其是我國現在處於復興和崛起的深水區,所以遇到的阻力將是更大。而且這一次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很多人擔心就是對準我國來的,因為美國可以將更多的軍隊和力量部署到遠東地區,這樣對我國的壓力會很大。

為何說只要萬眾一心,我們就無懼任何挑戰呢? - 天天要聞

而且現在西方在很多層面挑戰我國,我國面臨的挑戰那是層出不窮,源源不斷。對於此很多人非常擔心,甚至還有觀點認為,我國是不是要回到以前忍氣吞聲的時代,這樣才能避免更多的威脅和挑戰。近代的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我們越是退讓和萎縮,那麼受到的壓力和打擊就越大,這一點我們必須明白,難道近代我國退讓的還不夠么?

為何說只要萬眾一心,我們就無懼任何挑戰呢? - 天天要聞

越是害怕那麼災難和戰爭越是跟隨,這一點非常直接。所以從戰後,到半島戰爭,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的崛起,從非典到現在的疫情……我國都取得了偉大的勝利,而失敗的是西方和美國。這其中只有一條,那就是中國人的團結和萬眾一心。

為何說只要萬眾一心,我們就無懼任何挑戰呢? - 天天要聞

在萬眾一心下,我國積貧積弱,但是在半島打敗了美國。在萬眾一心下,改革開放40年,我國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工廠。在萬眾一心下,全世界受到疫情衝擊,而我國卻最先走出疫情的影響……所以萬眾一心,我國可以凝聚14億人的力量,這個力量加在一起,那是能夠打敗一切的困難和對手的。

為何說只要萬眾一心,我們就無懼任何挑戰呢?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無論外部的環境和西方美國動作多麼大,多麼明顯的鋪排,部署多少軍隊,這些對我們都不重要。因為只要國人團結,萬眾一心,任何勢力都不敢拿我國怎麼樣,也不可能打壓我國的發展和進步。其實最大的挑戰在於國內的害怕心理,以及國人的自私心理。

為何說只要萬眾一心,我們就無懼任何挑戰呢? - 天天要聞

中華民族五千年,其實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只要中國人萬眾一心的時候,都是最強大的時候,都是能抵禦一切的風險和挑戰的時候。所以對於未來我們有信心,對於崛起,那是必然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團結起來,奮發努力,讓國家力量越來越強,這才是根本。只要國人萬眾一心,那是不懼任何挑戰的。對於此,各位讀者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跟小編探討哦!

為何說只要萬眾一心,我們就無懼任何挑戰呢? - 天天要聞

歡迎關注【揭秘歷史的真相】,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世界近現代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電話那頭傳來古大存壓低卻顫抖的聲音:「葉帥,莫雄今晚就要被槍決!」葉劍英愣了不到三秒,隨即抄起另一部機子撥向陶鑄,四個字擲地有聲——刀下留人。廣東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傳令兵一路小跑,陶鑄收到命令,當場批示暫停執行。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 天天要聞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1937年延安的夏夜,廢棄教堂里留聲機流淌出《藍色多瑙河》,一群青年男女正隨樂起舞。舞池中央,一位塗著口紅、燙捲髮的女子格外醒目——她輕挽領袖的手臂旋轉,裙擺划過塵土飛揚的地面,彷彿硝煙中綻放的玫瑰。這一幕,讓窯洞外幾名裹綁腿的女紅軍攥緊了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 天天要聞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應該大家都熟悉。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物質生活滿足了,才能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簡單說,這句話闡述了最基本的一個人生道理,所謂的修養、禮儀都是吃飽了飯以後的事。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出自哪裡?如果你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