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81歲時歸國,被人諷刺回國養老,學者:我們欠他一個道歉

2021年09月01日22:29:12 歷史 1910

楊振寧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在物理學界被公認是繼愛因斯坦費米之外的第三位物理學全才。但每每說起這樣一位偉人,最常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不是他的物理成就,卻是他的私生活。因為他和翁帆之間的年齡差,引來了不少的非議。

還有他回國的時機,楊振寧81歲選擇回國,被質疑這麼大年齡回國,對祖國的物理也沒有什麼貢獻,這是回國養老,但是楊正寧回國做了一件事情,讓我們少損失千億!還給清華捐款了1000萬美元!

翁帆28歲時嫁給了楊振寧,而那時的楊振寧先生已經是82歲的高齡,這段相差了足足54歲的婚姻,一直不被世人所看好。有人說翁帆是貪慕虛榮,當然也有個別人是支持的,說翁帆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敢愛敢恨令人佩服。就在這沸沸揚揚的輿論中,他們牽手相伴,相敬如賓,曾經不被看好的婚姻也堅持走到了現在。


楊振寧81歲時歸國,被人諷刺回國養老,學者:我們欠他一個道歉 - 天天要聞

2013年楊振寧選擇回國,被質疑是回國養老,知名學者表示:楊振寧早年回來,我們只是多了個大學老師,但是世界少了個頂級的物理家,確實是的,我們誤會了楊振寧,欠他一個道歉,過去我們的物理基礎研究、環境確實不好。人才短缺!

其實完全誤會了楊振寧,他曾靠一己之力幫助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從零基礎達到世界頂尖水平,他把自己美國所有的房產全部出售,出售的1000萬美元都捐給了清華大學,楊振寧提出「宇稱不守恆定律」獲得諾貝爾獎,奠定了物理學理論的基礎,此後的物理學界都在這基礎上研究物理學。不僅如此,他還有6個「數學界諾貝爾獎」等,還是推開了中美交流大門的第一人,解救了包括鄧稼先在內的一大批中國科學家。

2019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提議在我國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受到了不少物理學家的支持或者是反對,其中楊振寧持反對意見,而且楊振寧的反對理由非常清晰有條理,因為這個對撞機的投入相當昂貴,可能有花費千億,而且最終出來的結果可能並不一定能夠發揮到應有的作用,而且我國物理人才太少,中國目前擁有的頂尖物理學者不足世界的1%。

經過多方探討,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icon最終支持了楊振寧教授的看法。為了讓老百姓在此期間比較深入了解大型強子對撞機,楊振寧多次撰寫論文宣傳。而楊振寧的反對意見中最重要的意見,就是目前我國缺乏對撞機相關的物理學家人才。

我國物理界科學家、人才稀缺,很多人都覺得物理知識晦澀難懂,為此,央視《第一時間》的讀書欄目組推薦《這就是物理》。

央視為什麼要專門推薦這本書?

1、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脫離死記硬背,讓孩子在興趣中學習。

是一本讓你秒懂物理的漫畫書,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不用硬背定理,不套用公式,而是通過漫畫+故事的形式,將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用畫面演繹出來。是專門寫給5-12歲孩子的物理科學啟蒙書,邊看漫畫邊學習,最大程度地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銷量超千萬冊,豆瓣評分高達9.1,被美國學校圖書館評選為「最佳參考書」。

2、知識全面,覆蓋90%中學物理考點

《這就是物理》中涵蓋十大物理主題。從生活現象入手,比如,「利用生活中的開關,講解電路知識」,「用溫度計,講解溫度計為什麼能夠測量溫度?是什麼物理原理」等。包含了85%的中學物理考點,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消化書本內枯燥的知識點。內容淺顯易懂,例如在《力和運動》中說到,「力」和「運動」是一對不能分離的好朋友,他們一起踢足球、騎車、滑冰……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孩子就能學到關於「重力」,「摩擦」等相關物理知識,了解「力」的相關概念。

推薦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這就是物理》的漫畫書,讓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提高學習興趣,有趣的書可以讓孩子遠離手機,愛上科學讀物,整套系列包括《這就是物理/這就是地理/化學/數學/科學/大語文/半小時漫畫等》,套裝更優惠,家長們點擊下方鏈接即可購買。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着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一、臨危受命平永昌 建興九年的雨季格外漫長,霍弋站在永昌郡城牆上,望着遠處瘴氣繚繞的哀牢山,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劍柄上的銅吞口。三日前收到的軍報還揣在懷中——夷王孟獲的族弟孟琰糾集三十七寨蠻兵,已切斷通往滇池的鹽鐵要道。"參軍大人,閻都督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