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弒母?從小就把他當成學習對象,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2021年07月27日21:12:43 歷史 1664

從小,我們的語文課本上就描繪着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少年英雄故事。希望我們能做個勇敢而彬彬有禮的少年,很多事實,都只是放出想給我們看的一面而已。

孔融弒母?從小就把他當成學習對象,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孔融,除了讓你想到他四歲讓梨的故事之外,他還是建安七子之一,是孔子的二十世孫。

也許,我們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彬彬有禮,謙謙君子的正面形象之中,但其實他是個「不畏強權」的「吐槽大師」,憑藉自己一身好才氣,有時懟的他人啞口無言的地步。

孔融弒母?從小就把他當成學習對象,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最嚴重的是,他恃才傲物,最瞧不起曹操,看不慣曹操的一切作為,不管是禁酒令,還是諷刺曹操「情慾」方面的行為,讓曹操還權漢獻帝等言論,都把自己和他的兒女逼入死路。

孔融弒母?從小就把他當成學習對象,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孔融從小到大,都極具聰慧的,好口才和文采都讓他變成孔融的幾大舉動把自己全家人的性命都斷送了。

1.孔融十六歲時,孔褒的好友張儉因被侯覽記恨,密令要州郡捉拿此人。他逃到了孔家,開門的是孔融,張儉出門在外。張儉看孔融年紀尚小,也不好把自己託付給他。

孔融弒母?從小就把他當成學習對象,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孔融雖小,但已經可以和那些高官侃侃而談

可孔融說,「哥哥雖然在外未歸,我難道不能成為您的東道主嗎?」私藏逃犯是大罪,官府的人說孔融九歲不具備犯罪的能力,此事就被推到了當時孔融讓梨的哥哥身上,最後哥哥孔褒擔下罪責被處死。

孔融弒母?從小就把他當成學習對象,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諷刺人的水平從小到大都高水平

這是從小到大的教育所引起的結果,如果是孔褒在場,不知道他會如何安頓張儉,是否會逃過這一劫。不管怎麼樣,不能完全說這是弟弟害死了哥哥。這一場禍事還是源自於「我是哥哥,我該承擔責任!」「我是弟弟,我應該吃小的那一份!」

孔融弒母?從小就把他當成學習對象,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2.孔融被處死,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而定的。他作死的原因也很簡單,口無遮攔!他曾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則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簡言之,我不過是他慾望的產物,而母親是承載產物的器具而已。

孔融弒母?從小就把他當成學習對象,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在古代,是非常注重孝義的,他大逆不道的言論,被曹操抓住把柄,直接被處死。讓我無法理解的是,孔融父親逝世之時,他因悲痛過度,還需人扶才能起來,他的孝行是眾所周知的!

孔融弒母?從小就把他當成學習對象,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這麼剛正的人,虛偽是他最學不會的行為,也許因為當時他才13歲,對很多事情還是一知半解的地步。而經歷世事後的他,活得更「通透」了而已!

孔融弒母?從小就把他當成學習對象,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出自9歲孔融之子之口,也因這句話讓曹操忌憚其子女,所以全被殺害。

喜歡我的作品的麻煩點/贊/關/注支持哦!原創作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如果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 天天要聞

如果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在這裡,我誠懇向所有讀者(觀眾)道歉,上次講「天水事件疑點重重」的文章犯了一個嚴重錯誤,我必須更正,茲事體大,必須用更大的聲量發出!上次我質疑檢測報告中的鉛含量數據不正常,假如是 1340 毫克/公斤的鉛含量,會讓做出來的饅頭「硌牙」,再結合園方動機,我嚴重懷疑添加工業顏料的說法不可信。我承認,當時寫這篇...
中共首個理工科大學舊址展館開放 展示科技對打敗日寇的貢獻 - 天天要聞

中共首個理工科大學舊址展館開放 展示科技對打敗日寇的貢獻

這是位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舊址(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西安7月10日電(記者白旭、婁琛、張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的舊址展館80多年後於10日在延安對公眾開放,展示了當時為打敗日本侵略者和服務根據地經濟發展應用的各種科技。 1940年誕生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北京理工大學前身。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
叫「建國」的英國人獲蘭花獎,在中國18年他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叫「建國」的英國人獲蘭花獎,在中國18年他做了什麼?

7月10日,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9位外籍人士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獲獎,其中,5人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獲友好使者獎,3人獲傑出成就獎,1人獲終身成就獎。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蘭花獎秘書處供圖蘭花獎頒獎典禮由中國外文局主辦。該獎旨在表彰獎勵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大宗教來華都成了「心靈雞湯」,中國是所有宗教傳播的終點 - 天天要聞

三大宗教來華都成了「心靈雞湯」,中國是所有宗教傳播的終點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它們的發源地,無不是嚴苛的律法、排他的信仰、激烈的教義碰撞。可一旦漂洋過海,走到中國,全都變了口氣。佛教講空性,基督教講仁愛,伊斯蘭教講忠孝,宗教原來的「邊界感」在這裡變成了「隨和感」。中國沒有強壓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 天天要聞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在給曹叡辦完葬禮之後,接下來,魏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鎮後宮,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的時代。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司馬懿能夠在曹叡臨終之前,第二次當上輔政大臣,這其實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如果沒有孫資、劉放的神助攻,以曹叡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 天天要聞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7月9日,與會嘉賓出席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新華社濟南7月10日電 題: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新華社記者褚萌萌、張武岳、田穎今年初,來自克羅地亞的計算機科學專家布蘭科·巴隆作為「齊魯訪學駐研計劃」的首位訪問學者來到山東曲阜尼山,在中國先賢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