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2021年07月21日16:17:42 歷史 1755

1972年5月12日,北京醫院為病中的周恩來做小便常規檢查時,發現周恩來患上了「膀胱移行上皮細胞癌」。

但是周恩來以驚人的毅力和病魔頑強抗爭,仍然一如既往地工作着。直到1974年,他的膀胱癌多次複發,血尿不止,已到了再不住院治療隨時就可能危及生命時,才不得不告別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西花廳,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305醫院住院治療。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其實早在1967 年 2 月,周恩來就被查出患有心臟病等多種疾病,這些病都是長期超負荷工作的疲勞所致。1967 年 9 月 24 日,周恩來對鄧穎超說:「我一到早晨八時左右,精神就不行了,手發抖。」

1971 年 6 月,周恩來就已經開始便血。他的保健醫生張佐良在周恩來的尿液中發現了紅細胞,在吳階平等幾名教授的會診下,基本確定總理很有可能患上了膀胱癌。只是根據中央的指示,大家並沒有把病情告訴周恩來而已。

在三O五醫院住院治病期間,周恩來對自己生與死的問題看得非常透。他說,我和鄧穎超早已約定,死後不保留骨灰。他也是中央第一個沒有保留骨灰的國家領導人。

住進305醫院

1974年6月1日,是周恩來住進三〇五醫院的第一天。他在鄧大姐陪同下走進醫院時,醫生們正在吃飯。周總理向大家招了招手,深情地說:「這次我住院,你們都來為我服務,謝謝大家!很快我就要動手術了,如果手術成功,我就陪大家吃一頓飯;如果手術不成功,那這一次就當是和大家告別了!」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在場所有人聽了這話,一個個都流下了眼淚。當晚 9 點,醫院為總理進行了第一次手術。手術前,鄧小平、葉劍英、汪東興先後來到醫院,大家誰也不說話,氣氛很凝重。手術直到後半夜兩點多才做完,當醫生向大家彙報總理的手術很順利時,在場的人們才鬆了一口氣。這時,毛主席也讓人打電話詢問手術情況,並指示不要把總理的病情告訴總理本人,也不要告訴鄧穎超。

周總理住院期間,只要條件允許,就還是會堅持接見外賓或安排其他工作。這時,恰好馬來西亞總理拉扎克向中國政府轉達了希望訪華、與中國建交的意向,周恩來隨即代表中國政府向拉扎克發出了邀請。

1974年5月28日,拉扎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當晚,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歡迎宴會在,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周恩來說:「實現中馬關係正常化,是符合中馬兩國人民利益的。拉扎克總理這次來我國訪問,兩國政府將正式宣布建交,揭開了中馬關係史上新的一頁。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表示熱烈的歡迎! 」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與拉扎克的會談,是周恩來最後一次與外國首腦舉行正式會談。當時的周恩來身體極度虛弱,他是在醫護人員隨時準備搶救的情況下,以頑強的毅力,堅持同拉扎克就中馬建交問題舉行會談並最終達成協議的。

到了1975年8月,周恩來的病勢已很沉重,他知道自己來日無多,鄧小平雖已出來工作,但隨時面臨被打倒的危險。 有一天,周恩來突然要求病房內的醫生、護士全部退到病房外。這是他住院期間僅有的一次。

當病房裡只剩下鄧穎超後, 周恩來讓鄧大姐拿來紙筆,左手扶着病床的欄杆,用顫抖着的右手給毛澤東寫信。鄧穎超很心疼,對總理說:「你口述,我代你寫吧?」周恩來頭也不抬地回答:「不用了,還是我親自寫。「

拼盡全力舉薦鄧小平

這封寫給毛澤東的信,是周恩來提議由鄧小平代替自己職務的。周恩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不忘拼盡全力舉薦鄧小平。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鄧小平和周恩來是在1920年赴法勤工儉學期間結識的,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鄧小平被被打倒後,周恩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了鄧小平最大的照顧,又竭力為鄧小平復出創造機會,製造輿論,還在病重的時候,推薦鄧小平做自己的接班人。

鄧小平也一直把周恩來視為兄長,終身欽佩和敬重周恩來。他說過「我一直把他當做兄長,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也最長。」

在鄧小平便被打倒的那段里子里,鄧小平被安排到江西勞動,周恩來親自給江西打電話,並特意交代鄧小平和別人不同,他是到農村鍛煉,要照顧他,保證他的安全,不準造反派和紅衛兵衝擊小平同志。

一開始,江西準備把鄧小平安排在贛州,周恩來認為贛州離南昌遠生活條件差,提出應該將小平一家安排在南昌附近,最好是把他們安排進獨門獨院,這樣既能在院里活動,又能保證安全。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1972年1月,病中的毛澤東親自參加了陳毅的追悼會,還提到了鄧小平,說鄧小平的問題,是人民內部矛盾。這個「定性」,正是周恩來期待已久的。他當即暗示陳毅的親屬把毛澤東的這些傳出去,為鄧小平的早日復出製造輿論。之後又親自派人將鄧小平一家人接到北京。

3月29日下午,在周恩來的陪同下,毛澤東在中南海住地接見了鄧小平。毛澤東握着他的手,說了八個字:「努力工作,保護身體!」

為給鄧小平恢複名譽和擴大影響,周恩來安排鄧小平盡量多的公開露面。在4月12日歡迎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舉行的盛大晚宴上,周恩來安排鄧小平以國務院副總理的身份出席宴會,這是鄧小平離開政治舞台五年來的首次公開露面。果然鄧小平一露面便引起轟動,各國記者們以「鄧小平復出」為標題,向全世界報告了這個消息。周恩來還向在場的外賓們介紹鄧小平:「這是一位將來會成為很重要人物的領導人。」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鄧小平第二次復出後,代表中國政府出席了聯合國第六屆特別會議,並在這次會議上系統闡述了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在這之前,外交部就出席聯大特別會議代表團團長人選問題請示毛澤東時,由於周恩來事先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在政治局會議上,絕大多數政治局委員們都贊同鄧小平率團出席聯大會議。毛澤東在會議形成的決議上指示:「好,同意!」

周恩來立即囑咐外交部將毛澤東的批件分送政治局委員傳閱,又在鄧小平離京時,抱病驅車前往首都機場,為鄧小平送行。送走鄧小平,周恩來這才重新入院治療。

最後一次參加國慶招待會

住進醫院之後,周恩來自己很明白,他的身體狀況攸關着全國政治大局。所以他還是堅持帶病工作。1974年9月28日,周恩來親自審閱出席國慶25周年招待會的人員名單。當時許多老幹部被打倒的打倒,周恩來想利用這個機會,儘可能地讓他們在國慶招待會上出現,因為出席國慶招待會,就意味着這些人"解放"了。病中的周恩來考慮問題還是如此細緻,真的令人敬佩。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1974年9月30日晚上,人民大會堂燈火輝煌,來自國內外的4500多位來賓濟濟一堂,大家都懷着焦急的心情在等待,等待周恩來的出現。按周恩來當時的身體狀況,是不能出席這種活動的,但他卻堅持要去,他說:「如果我不去,大家會失望的。」

當周恩來邁着矯健有力的步伐走進宴會大廳時,全場沸騰了。大家都一起歡呼起來:「總理病好了,總理病好了!」許多人拚命地拍手,連手掌都拍麻了。

周恩來也意識到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主持國慶招待會了。在招待會結束時,他跨出大廳又折返回來,眼睛緊緊地盯着北京廳里的一切,眼神里滿是無限的眷戀。他沖服務員們走去,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別。

細心的周恩來發現,還有一名姓靳的女服務員不在現場時,於是問大家:「小靳怎麼沒來?我好久沒見到她了。」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大家趕緊去小靳的宿舍,把正懷孕的小靳請了回來。總理望着小靳的大肚子,高興地說:「原來你要做媽媽了,要注意身體呀!」小靳緊緊握着總理的手,看着總理清瘦的面龐,忍不住抽泣起來。周恩來拍着她的背安慰說:「不要哭,哭對胎兒發育不好。」大家望着總理,一個個都止不住掉下了眼淚。最後還是在醫護人員提醒下,總理這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長沙決策

1974年底,四屆人大即將召開,這是一次事關中國前途命運的大會,周恩來不顧病重,決定親赴長沙,向毛澤東彙報工作。

周恩來在長沙呆了四天,此行最大的收穫,是毛澤東親自安排了小平的工作,提議由小平擔任第一副總理、軍委副主席和總參謀長三個職務。這正是周恩來想看到的,因為只有鄧小平才能穩定局面,讓國家走向繁榮富強!這也意味着,在接下來的四屆人大上,將會形成以周恩來為總理、鄧小平為第一副總理的局面。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周恩來的這次長沙之行,被史學家們稱為事關中國前途命運的「長沙決策」。臨離開長沙前,毛澤東在自己生日這天晚上,把周恩來請進了自己的住處,兩位老戰友進行了四個多小時的長談。毛澤東在這次長談中,表達了對周恩來的堅定支持,他說了一句很簡單卻極為有力的話:「總理還是我們的總理!」

最後一次批評人

周恩來一貫待人和氣,沒有特殊情況,他很少嚴厲地批評人。在住院期間,周恩來最後一次批評的人,是305醫院的一名醫生。

1975年2月4日下午,醫療工作領導小組對周恩來施行了一次手術。手術結束後,周恩來剛從麻醉中醒過來,便輕聲地對身邊的醫務人員說:「把李冰叫來。」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李冰是李克農將軍之女,時任305醫院黨委書記。她以為總理找她有什麼重要事情,於是三步並做兩步跑到總理病床前。沒想到總理一看到她,便用微弱的聲音批評道:「李冰,雲南錫礦的礦工們肺癌發病很高,你知道不知道?你為什麼不去救治他們,還在這裡陪着我?」

從周恩來的語氣里,李冰感覺總理這次是真的發火了。她並不是畏懼去雲南,只是想留下來更好地為總理服務。為了不讓總理生氣,李冰只好回答:「我馬上就去。總理,您休息吧!」

離開病房後,李冰快步走到走廊盡頭,"哇"的一聲痛哭起來。哭過之後,她當天就收拾好行裝,按總理說的直奔雲南而去。她知道,周恩來一直都是這樣,任何時候都在想着別人,唯獨沒有他自己。

最後一個囑託

1975年11月的一天,周恩來點名要鄧穎超的生活秘書趙煒隨鄧穎超來一趟醫院。趙煒很快來到周恩來病床前,輕聲叫了一聲"總理"。周恩來伸出瘦瘦的右手,對趙煒說:「一握手吧!」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趙煒忙說:「總理,我剛從外邊進來,手涼,就不握了吧!」

周恩來看了趙煒好久而久,又從被子里伸出左手,用兩隻瘦弱的手拉住趙煒的手,用微弱的聲音說:「你要照顧好大姐。」

周恩來話間剛落,趙煒的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鄧穎超連忙拉了拉趙煒衣角,示意她不要哭,自己則上前與周恩來聊起了其他話題。趙煒趁機跑到病房門外,抱着走廊的柱子失聲痛哭。

周恩來沒有子女,鄧穎超是唯一一位與他相伴一生的親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交代趙煒照顧好鄧穎超,可以算是總理最後的囑託了。

1976 年1月7 日晚,彌留之際的周恩來微睜雙眼,用微弱的聲音,對病床前的吳階平、方折等醫生說:「我這裡沒有什麼事了,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那裡更需要你們……」這也是總理最後的遺言。

生命最後階段的周恩來:我要對小平做最後的政治交代,讓他頂上來 - 天天要聞

1976年1月15日,在周恩來的追悼大會結束後,鄧大姐回到三O五醫院,感謝醫務人員。 她對着醫務人員說:「總理的後事處理得差不多了, 今天我跟大家再見一次面,跟你們照個相,也謝謝你們,同時我把總理最喜歡的一張標準相送給你們一人一張,我準備了相框,你們要是想總理時可以掛起來看一看。這也是恩來的心愿。」

這就是周總理,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待人接物,都考慮得那麼全面、周到、細緻。他病重時極力推薦的小平同志,也在總理逝世幾年後,用如椽大筆,在南海邊划了一個圈,中國人民在他的指引下,走進了新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千古第一賢后:馬秀英——她用大愛溫暖了一個暴戾的王朝 - 天天要聞

千古第一賢后:馬秀英——她用大愛溫暖了一個暴戾的王朝

(一)亂世孤女,遇一生摯愛時間: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地點:濠州(今安徽鳳陽) 人物:馬秀英、朱元璋、郭子興 宿州富商之女馬秀英,自幼喪母,父親因仇殺逃亡,臨行前將她託付給紅巾軍領袖郭子興。郭子興視她如己出,教她讀書明理,但她拒絕纏足
湛江為什麼叫湛江?這事兒得從頭說起!》 - 天天要聞

湛江為什麼叫湛江?這事兒得從頭說起!》

今天咱來嘮嘮湛江這名字的來歷。別看現在湛江是個濱海大都市,無敵海景刷爆朋友圈,但它的名字居然跟「江」沒啥直接關係!是不是覺得離譜?別急,聽我慢慢給你捋清楚。一、名字的由來先說個冷知識,湛江這個地方,在古代並不叫「湛江」,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裏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 天天要聞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1971年,陝西乾縣兩位普通村民在田間勞作時無意間挖出一個奇異石像頭像。而這不起眼的一鋤,竟成為破解千年未解之謎的關鍵線索——武則天陵墓前六十一尊無頭石像的秘密。乾陵,一座合葬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皇陵,歷經千年風雨與盜墓者輪番「進攻」,卻始終無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 天天要聞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讓國民黨政權徹底失去了大陸的控制權,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國民黨高級將領跟隨蔣介石撤往台灣。那時候,誰也沒想到,這個島嶼會成為他們後半生的舞台,更沒想到,許多曾經風光無限的將領,到了晚年卻過得那麼艱難。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 天天要聞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根據《大橋徐氏族譜》記載,景孺人生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橋徐氏徐達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親是雍正元年恩科舉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進士景考祥,表兄則是乾隆年間進士、候選知縣景鴻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