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憲會議:細分析麥迪遜關注弗吉尼亞,釋憲法三巨頭建立聯邦黨人

2021年06月15日22:31:42 歷史 1390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講到美國的「憲法之父」麥迪遜在費城會議結束後,因為制定的憲法草案未能達到他建立中央集權政府的預期,因此麥迪遜寫信給他的導師、時任美國駐法大使的傑裴遜,向他抱怨美國失去了一個能夠讓國家強大的機會。

但對於傑裴遜來說,這位《獨立宣言》的起草者此時的想法卻並不與麥迪遜一樣。他雖然也是一位聯邦主義者,但卻是一位州權至上的聯邦主義者,因此在關於憲法的問題上與一心加強聯邦權力的麥迪遜產生了矛盾與分歧。只是作為麥迪遜法制思想的引路人,傑裴遜並未直接的反駁麥迪遜,而是在麥迪遜向他吐露煩惱心情的時候對其進行勸慰,告訴他一部不完美的憲法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給民眾留下討論的空間。(關於1787年憲法制定後美國各州的辯論,請閱讀制憲會議:細分析麥迪遜關注弗吉尼亞,釋憲法三巨頭建立聯邦黨人 - 天天要聞

《獨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馬斯.傑裴遜

但麥迪遜的煩惱並沒有持續多久,正如傑裴遜勸慰他的一樣,全美國的報紙上很快就開始了一場關於憲法的大辯論,上至達官貴族、下至普通民眾,各行各業的人群都對憲法問題展開了一場熱烈的爭論,人們紛紛在報紙上、或在街頭演講中發表自己對憲法的看法。而雖然經過在費城一個夏天的爭吵,麥迪遜已經精疲力竭,但他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由新聞界發起的辯論中。

相對於普通的民眾,麥迪遜很清楚決定結果的並不是報紙上的爭論,更不是街頭演講,而是各州憲法審批會議的代表們。當各州在是否通過憲法的表決時,這些代表們不會依照他們所代表的的選民的意願來投票,而是根據自己的利益來決定是否批准憲法。於是麥迪遜又開始扮演起幕後的角色,一個州接一個州的分析投票可能出現的結果,又根據各州投票的時間來得出最終通過憲法的關鍵州所在。

制憲會議:細分析麥迪遜關注弗吉尼亞,釋憲法三巨頭建立聯邦黨人 - 天天要聞

根據麥迪遜的分析,新英格蘭地區的各州除了羅德島外,將毫無疑問的會通過憲法,他對這個結論給出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他們(新英格蘭地區各州代表)還不至於那麼愚蠢」;而對於賓夕法尼亞州,麥迪遜認為支持憲法的一派將佔有極大優勢,因此該州通過憲法也不成問題;新澤西和特拉華一向是聯邦的支持州。至於弗吉尼亞,如果支持憲法者不能儘快地獲勝,那麼緊鄰弗吉尼亞的馬里蘭北卡羅來納州就有可能出現反覆,否則這兩州通過憲法毫無問題,這樣就達到通過憲法的九個州標準了,因此弗吉尼亞將會是憲法最終能否通過的最關鍵一州。

至於紐約州,由於喬治.克林頓及其支持者的強大勢力,首先通過憲法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因為紐約和弗吉尼亞兩州在聯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這兩個州是否通過憲法都可能引起其它搖擺州的跟隨。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麥迪遜將自己的目光重點放在了弗吉尼亞州上。

制憲會議:細分析麥迪遜關注弗吉尼亞,釋憲法三巨頭建立聯邦黨人 - 天天要聞

但是麥迪遜也很清楚,雖然弗吉尼亞的憲法支持者勢力很大,華盛頓和他自己都是弗吉尼亞人。但是州長帕特里克.亨利卻是一個頑固的邦聯主義者,再加上喬治.梅森和愛德蒙.倫道夫兩人因為憲法未能達到自己的目標而放棄支持轉變為反對,所以誰也沒有把握弗吉尼亞一定能夠通過憲法。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紐約和弗吉尼亞進行憲法審批會議之前,就達成九個州通過憲法的目標。這樣一來,這兩個大州面對既成事實,它們的投票結果如何也就無關緊要了。

制憲會議:細分析麥迪遜關注弗吉尼亞,釋憲法三巨頭建立聯邦黨人 - 天天要聞

總而言之,根據麥迪遜的分析,在各州的憲法審批會議中通過憲法的概率很大,並且隨着通過憲法的州越多,剩餘的州代表們的壓力也就越大,最後他們也就不得不通過憲法。這是因為「憲法支持者是團結一致的,而反對者則各有各的反對理由」,他這樣分析道。

不得不說麥迪遜的分析很有道理,並且他在分析思考的過程中也逐漸發現,如果在費城會議上自己得到了想要的結果,即在憲法中規定聯邦政府擁有絕對的權力,那麼各州可能根本就不會批准憲法,哪怕是最為激進的新英格蘭各州也是如此。而現在正是因為憲法在聯邦權與州權的分配上留有了極大的餘地,才使得各州在憲法的批准上佔有很大的優勢。

制憲會議:細分析麥迪遜關注弗吉尼亞,釋憲法三巨頭建立聯邦黨人 - 天天要聞

位於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

因此他在給傑裴遜的另一封信中對制憲會議的成果作了全面的闡述,並且認識到參加會議的多數代表們所堅持的並不是建立一個統一的全國性政府,他們有的甚至連全國性政府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都不清楚,所以才在會議上對權力的劃分問題達成了許多妥協。

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但不知道到達這個目標的路應該怎麼走?所以只能一邊摸索着一邊前行。1787年憲法所建立的聯邦體制即使美國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國家,又使得各州代表們為本州保留了足夠的權力。也許我們現在會認為這是瞻前顧後,改革的不夠徹底,但這卻讓普通民眾們有時間來適應這個過程,不至於因腳步太快而迷失了方向。

欲速而不達,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制憲會議:細分析麥迪遜關注弗吉尼亞,釋憲法三巨頭建立聯邦黨人 - 天天要聞

在1787年11月到1788年3月的這幾個月時間裏,主導制憲會議的四個人中,除了華盛頓退隱幕後外,漢密爾頓、麥迪遜、約翰.傑伊三人都在各州審批憲法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漢密爾頓構想的一個計劃中,他們為了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憲法,從而引導憲法在紐約州得到通過,共同使用「普布利烏斯」這個筆名以公眾來信的方式在《獨立日報》、《紐約郵報》等報紙上共發表了85篇關於憲法的文章,並在1788年編輯成《聯邦黨人文集》出版。

《聯邦黨人文集》共分為論述美國實行聯邦制的必要性(1—36篇)、論述共和政體(37—43篇)、論述聯邦政府保持統一的必要性(44—46篇)、論述分權制衡(47—84篇)、論述憲政(85篇)五個部分。這是一部為美國新憲法全面辯護的傑作,在國家形式上主張實行聯邦制,在國家的權力分配上實行三權分立,並指出了1781—1787年間邦聯政府的不足之處和對美國未來發展的危害,闡明了建立聯邦制共和國的必要性和優越性。它所包含的聯邦制思想、三權制衡思想以及司法獨立思想等政治法律思想,不但吸引了美國當時的眾多政治家們,而且深入人心,為更加廣大的普通民眾所接受。

制憲會議:細分析麥迪遜關注弗吉尼亞,釋憲法三巨頭建立聯邦黨人 - 天天要聞

但《聯邦黨人文集》中的一些思想也給當時的民眾帶來了一些困惑。在第51篇《政府結構必須能使各部門之間有適當的控制和平衡》中,麥迪遜從人性的角度來闡述政府的職能和統治方法,認為「如果人人都是天使的話,政府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在建立一個由人統治人的政府時,必須使政府首先能夠控制被統治者,然後再進行自我控制」。如果我們單純地從這一句話來看,這與自由、民主的思想是完全相悖的,畢竟根據洛克的《政府論》,政府應該是由被統治者的同意而建立,目的是為了維護被統治者的利益。但文集中的這句話是與憲法中分權制約的思想相呼應,是建立在人性本惡的基礎之上的,也充分反應了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從本質上來說是與《獨立宣言》中的平等思想不相符。這雖然說是為了建立統一國家的需要,但卻給憲法反對派找到了反對的理由。

(本文為美國歷史連載文章,雖然制憲會議制定了一部新憲法,但能否得到各州的批准還尚未可知?敬請關注本賬號,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進行詳細介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着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着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着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聞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廣網北京7月1日消息(總台記者王東宇 齊莉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國主義在瀋陽北大營附近製造了柳條湖事件,悍然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並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瀋陽小西邊門附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