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大學教授斯科特・加洛韋曾因互聯網泡沫失去大量財富。
後來,他42歲從零開始,很快重建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加洛韋在《財富方程式》闡明能重新起家的原因,其中談到了:自我歸因。
強者責己,弱者責人。
凡事向內求,你就會慢慢走運、變富。
01
畢業後我有過一段很痛苦的時期。
打工了兩三年,職位不升、工資不漲,只有年齡在漲。
我把賺不到錢歸咎於公司和老闆上,覺得他們有眼無珠。
直到我跟朋友吐槽時,他的一句話讓我如夢初醒:「你一直抱怨你賺的少,那你有沒有想過你憑什麼賺的多?」
我一下子清醒過來。
雖然自己熬夜加班,但到底給公司增加了多少產出呢,公司憑啥給我加工資?
自己乾的活,別人也能幹,領導憑什麼青睞我?
那時,第一次認真地剖析自己,不足之處有哪些,努力的方向在哪兒,心裏漸漸地對自己的工作明晰了許多。
後來我努力在專業能力上下功夫,也會主動挑大樑,薪資也水漲船高。
直至現在,無論做什麼工作,做什麼生意,我都會用朋友的那句話審視自己:自己憑什麼得到更多?
接觸的人多了,我越來越覺得:人都有一種劣根性,喜歡向外界追問,卻很少觀心自照。
其實呢,向內求,是我們最好的修行。
常自省,方能長清醒。
追求財富的路上,要先學會經常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提醒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需要提升。
我之前參加過一個老鄉宴。
在座的人,要麼生意事業有所成,要麼在某個領域是頂尖人才。
一群人一邊喝一邊憶往昔,有一位老闆被調侃問道,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讓我們參考參考?
這位老闆笑着說:「不怕你們笑話,我這20年來,每天堅持寫工作反思筆記,寫着寫着就賺到錢了。」
別人哈哈大笑,都覺得是玩笑話,我卻覺得裏面摻雜幾分真話。
這世上,誰都想成事,誰都想賺得盆滿缽滿。
不同的是,大部分人喜歡把不順歸咎於外界,最後仍在底層徘徊。
只有一小撮人懂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改變不足,一步步擺脫困境。

02
美國銷售大師約翰尼,曾回憶剛入行時的經歷。
當時他整天不是抱怨領導迂腐,公司太爛,就是吐槽同事差勁,客戶低劣。
結果他屢屢被辭退,5年間換了17家公司,事業一團糟。
直到後來,一位前輩提醒他說:「你應該專註自己,而不是整天挑刺。」
他認真內省,發現並非環境不公,而是自己太好高騖遠,做事不靠譜,這才失去了公司的信任。
約翰尼不再滿腹牢騷,踏踏實實埋頭工作,兩年以後,他成功登頂全美個人銷售第一名,
我們嘆氣自己工作不順之前,或許先認真揣摩一下自己哪裡做得不到位。
有時,越過越差的根源不在於別人,而在於自己。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個共性,就是自省能力很強。
作家李楠曾在奢侈品店當銷售員時,主要工作就是幫顧客試衣服。
她經常提着衣服來回跑,幫客人搭配、調試,只為盡心竭力促成下單。
整日下來,身心疲憊、能量耗盡,回家更是倒頭就睡。
她開始自我反思:絕對不能把自己的一輩子,消耗在這種既辛苦又卑微,還沒有成長性的工作上。
她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發現自己擅長與人打交道。
她先是跳槽到一家公司的市場部,負責品牌策劃和活動推廣。
又進入到一家旅遊業的龍頭企業,着手處理公司與各種外部媒體的關係。
在這期間,她學習公司的經營模式、系統運作,承接了重要的商業資源,積累了大量人脈。
發現沒,一個人對待困境的不同態度,最終決定了財富的多寡。
如果你經常說「憑什麼」,往往從生活的這個坑掉進另外一個坑。
若你喜歡問「為什麼」,向內歸因,自然走得又穩又遠。
說白了,是非審之於己,才是破局的最好方式。

03
埃里克·豪威爾從一個不起眼的鄉下小店員成長為簽約銀行的總裁,是源於他有個很有意思的習慣。
每周末晚上,都會將自己關進書房,不許任何人打擾。
做什麼呢?只有一件——回顧自己一周的工作。
他反覆問自己:「我這周做出了什麼?有什麼是正確的?還能如何改進工作?」
有勇氣、有智慧的人,才敢於自我解剖。
他們心裏無比清楚,發現自己的不足越多,才能變得越優秀。
《蛻變》講過一名叫吉子的設計員。
吉子每天不是忙着做設計圖,就是在和客戶溝通。
一段時間後,吉子自我檢討到,雖然任勞任怨地忙碌着,自己卻沒有任何成長。
自此,她開始跳出這種循環。
每天早上,在開始忙碌之前都會給自己15分鐘,反思自己的工作狀態。
在吉子的不斷調整下,每天都能給自己省至少2個小時「圈外」時間。
這些時間,她每天用來研究與客戶的溝通技巧,復盤工作上遇到的問題,然後有針對性去學習,去改進。
僅半年,吉子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獲得領導讚賞,更成為公司里客戶回頭率最高的員工。
會反省和不會反省的人,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沒有自省自查的勤奮,只是在重複昨天的老路。
懂得反求諸己,我們才知該沖哪個方向,該走哪條路,財運也會慢慢積攢起來。
▽
有一次,有粉絲在直播間問俞敏洪:30多歲了過得不好怎麼辦?
俞敏洪認真地回答:一個人35歲如果生活得不三不四,沒有人重視,到處求爺爺拜奶奶,你一定要反過身來反思你自己,到底是哪裡做得不好,哪裡不對,到底怎麼改?
又窮又累,問題往往出在自身上。
時刻保持自查、自省的姿態,你離錢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