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招季,大家都希望能找個好工作,但求職路上一定要擦亮眼睛。一些不法分子常常會利用求職者渴望「高薪」「穩定」的就業心理,處心積慮設置「求職陷阱」。如何才能躲開詐騙陷阱不踩坑?戳視頻↓看這幾個案例提高防詐騙意識。
騙局一:借招聘之名騙取培訓費
居住在上海市松江區的小張,通過招聘網站應聘了一家公司,很快收到公司人事的聯繫電話,稱讚其各方面條件俱佳,正是公司需要的人才。但是,想上崗需要相應的技術證書,於是推薦小張參加相關的培訓。


小張在交了培訓費,領取了所謂的證書後,並沒有應聘成功,發現不對勁,就去公安機關報了案。經公安機關偵查發現,所謂招聘公司、培訓機構,其實都是同一伙人為了詐騙求職者培訓費而虛構的。

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檢察院 公訴人:被害人根據公司人事的推薦添加了培訓機構老師的微信,支付了2480元至7800元不等的報名費用,被騙的錢款共計是104100元。

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 余厚海:整個環節裏面他們分工很明確,環環相扣,很多應聘者最後都覺得沒有應聘成功,不是公司的原因,是應聘者確實通過培訓,也達不到應聘的要求,而導致最後沒有應聘成功,所以很隱蔽。
騙局二:虛構邊學邊賺錢兼職模式騙取學費
兼職類詐騙,也是近兩年招聘詐騙中比較常見的類型。這種詐騙案中,犯罪分子利用話術,謊稱與大型電商平台合作,能提供穩定的兼職崗位,虛構可以邊學邊賺錢,誘騙被害人支付錢款,購買在線課程。

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法官 房素平:對於這種未來兼職的前景描繪得是非常的美好的,比方說如果購買了相關的培訓,一個月就可以把相關的培訓費用賺回來,而且未來是有穩定的一些收益。被告人會提供一些虛假的兼職盈利的截圖。
法官介紹,兼職類詐騙,每個受害人被騙的金額可能不大,但受害人總數往往很大。不少受害人因為數額不大,受騙後選擇默默承受。這也給公安機關偵破增加了難度。
騙局三:出國務工允諾高回報 騙取保證金
出國務工類詐騙案件,近幾年也較為常見。這類案件,因為犯罪分子允諾的工資較高,詐騙金額較大。在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出國務工詐騙案件中,被告人唐某與200多人簽訂出國工作諮詢服務協議、履約保證金協議書等,謊稱六個月內,能安排被害人赴日勞務,且承諾未辦成能按期退款。但最終,既沒有辦出相應的簽證,也沒有完成退款。
法官提示,在選擇出國務工的勞務機構時,一定要仔細審核其資質,向有關部門諮詢相關條件,並慎重選擇交費。

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法官 余樂:如果當這些機構需要你提交交納費用的時候,你要問清楚這些費用的作用到底是什麼,金額大不大。萬一發現這些機構可能是存在一些虛假的或者是詐騙犯罪團伙的,使得你財產有損失的話,你要及時將相關的證據,轉賬記錄、協議合同等書面文件保存好。這樣的話也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