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嘉遊戲機(MD)剛被開發出來的時候,是拿來對抗當時正紅一極的紅白機,但結果卻是連FC照面都沒看見就被干碎了;直到第五代機的問世(16位),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這個版本,才擁有了與FC分庭抗禮的實力。
要說FC是承載了80後的美好回憶,那麼MD世嘉就是我們這些90後的快樂童年了。好了,大概就說到這裡,讓我們開始接下來的盤點吧~
一、《怒之鐵拳3》
怒之鐵拳3是典型的SEGA風格的動作遊戲,難度不低,內容很豐富,算是MD上必玩的動作遊戲。MD版本是原作,街機版本是移植品。記得曾經有一個改版的街機作品,可以一上來選擇所有隱藏人物。很遺憾,續作遲遲沒有推出,2018年似乎有一個冷飯移植版在PS2上,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買來試試,在3D動作遊戲泛濫當下,玩下這個經典的2D動作遊戲,不能不說是一種另類享受。
《怒之鐵拳3》是本系列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它從一代的8M、二代的16M容量躍升為三代24M容量,不僅繼承了前兩作的優點,而且人物造型更大,動作更加流暢、細膩,是系列中最出色的一代,也是MD主機上最優秀的遊戲軟件之一。
二、《吞食天地3》
當年在FC上玩過吞食天地的玩家肯定會被其深深吸引,也一直在尋找第三代作品,然而FC上並沒有第三代。這款MD版《吞食天地3》雖然說並非正統續作,而且其知名度也不高,卻是一款水準相當高的RPG遊戲,也算對得起吞食天地這個名號。
《吞食天地3》這款RPG作品由台灣廠商製作,畫面上可以說已經達到了MD的巔峰水準。MD版《吞食天地3》借鑒了不少《最終幻想》的經驗,也化用不少《仙劍1》的戰鬥形象。如Boss選用了大於己方隊伍的大圖像,在當時可謂繪製精美;
三.《夢幻模擬戰2》
它是MD上巔峰的回合制戰棋類遊戲,是夢戰系列中公認的品質最高作品之一,以至於後面N代夢幻模擬戰,都是沿用夢2的劇情和模式。
無論是劇情、人物、色彩、音樂、音效、平衡、手感都屬一流水準,無可挑剔。人物個個都英武帥氣,作戰畫面生動而活潑、華麗而震撼,Q版的戰鬥單位可愛之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四.《光之繼承者》
它是MD上最成功的的ARPG(動作類角色扮演)遊戲。
當時玩的是日版,而且制式不兼容,為了玩這個遊戲,專門買了個轉換卡座,當然玩了以後是極力推薦的,精巧的機關布置和令人意想不到的解密方法,利用對精靈的控制排除機關和場地障礙,並對怪物實行有效打擊,人物的身手與控制精靈合一的操作最高境界都在這款遊戲中得以體現.
在玩過的遊戲中我覺得只有GBA上的《薩爾達縮小帽》可以與《光之繼承者》比美,對它只能用"神作"兩上字來評價。
五、《超級忍2》
超級忍系列可以說是MD上的忍者龍劍傳,《超級忍2》是SEGA公司1993年在MD上推出的一款動作類遊戲,遊戲設計了26種背景音樂、59種擬音和19種嗓音,畫面包含二百餘種色彩。畫面和音樂效果之出色在世嘉卡中也屬罕見。
六.《戰斧3》
戰斧系列是世嘉的代表作品之一,當時在街機上是非常的火,MD版移植度是很高的,很多人第一次看到MD的時候也同時看到了它,後來幾乎成了MD的標誌。
七、漫畫地帶
是一款非常有新意的作品,本作並沒有老套的把漫畫塞入遊戲,而是獨具匠心的把遊戲塞進了漫畫。
顧名思義,漫畫地帶沒有漫畫怎麼行?紙張的白邊,破損的紙角,彷彿我們真的處於漫畫之中,每當我們從關卡版邊到下一個版邊時,過場動畫就和我們真正的再看漫畫一樣翻頁過來;游戲裏的畫面都帶有很明顯的美漫風格,背景的刻畫,奇形怪異的敵人,主題的搖滾音樂與場景十分撘調。
然而,若認為這是一款單純的打鬥遊戲,那就大錯特錯了。遊戲路線的多樣化以及難點的製造才是這款遊戲的核心所在;流程中含有大量解謎成分,每一步都要慎重選擇,否則很難通關。可以說,這是一款綜合了動作遊戲的上乘打擊感和益智類遊戲的智商考驗巨作,作為MD後期的優秀作品,強烈推薦。
八.《太空戰士》
《太空戰士》是我在MD上玩的第一款中文卡帶,也是我通關的第二個RPG遊戲。
因為16位機時代中文版遊戲實在太少,很多RPG遊戲雖然不錯,但語言上的障礙使人難以投入太大的激情,當然現在的玩家有福了,當年的經典基本都漢化了。這個遊戲是台灣川普科技出品的,在這之後,台灣出品了大量中文MD遊戲,也算國內玩家的一種福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