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爽了,去年買不起的24+1TB頂配,現在價格徹底崩了

就在上周,redmi turbo 4 pro 正式發佈。
首發驍龍 8s gen 4,換掉了祖傳模具,外圍配置提升不少。
價格還真·連夜說服高管。
干到了和標準版同樣的 1999 元,國補後 1699 元。
即便不算上國補,這價格,也已經是到了香氣撲鼻的程度。
有的機友,是不是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
誒,機哥勸你別急。
時間來到 5 月。
上一批 8 gen 3 性能旗艦,這會兒已經悄咪咪跳水到 2k 價位,甚至還要更低。
價格和 turbo 4 pro 差不多,配置上也是互有勝負。
既然這樣。
作為六號線最會搞機的男人,不給大夥來一波老旗艦降價合集。
就有點說不過去啦。
不多嗶嗶,咱們直接開盤。
價格會隨着時間波動,大部分來自第三方平台,大夥自行搜索就行。
先康康大夥問得多的同門兄弟。
redmi k80|1758 元
作為紅米品牌煥新後的首款機型,redmi k80 系列的打法,可以說相當狠。
友商還在「超聲波」「金屬中框」二選一呢。
k80 標準版這邊,已經全都給你拉滿了。
配置上。
高素質 2k 直屏、驍龍 8 gen 3、6550mah+90w、ip68、超聲波指紋、金屬中框、光影獵人 800…
說是去年中端市場最「大滿貫」的機型,也沒啥毛病。
相比 redmi k70 升級幅度很大,價格,反倒是保持不變。
12gb+256gb,起售價還是 2499 元。
而現在。
第三方店鋪用上國補,最低只要 1758 元就能拿下,性價比直接拉爆。
就算沒有國補資格。
直接買也是 2000 元出頭,幾乎和 turbo 4 pro 在同一價位上。

對比配置的話。
k80 的驍龍 8 gen 3,遊戲性能更強一丟丟。
周邊硬件方面,除電池略小外。
2k 屏、光影獵人主攝、超聲波指紋這些周邊配置,都會比 turbo 更好。
價格相同,而且不追求 7000mah+ 續航的話。
機哥感覺還是 k80 更香一些。
iqoo neo10|1699 元
去年的中端市場里,iqoo neo10 同樣也是堆料拉滿的選手。
和紅米 k80 打法基本相同。
都採用上一代旗艦驍龍 8 gen 3 處理器。
但 iqoo neo10,還多了顆超分超幀用的「自研電競芯片 q2」。
周邊配置上。
iqoo neo10 也用上了超聲波指紋,續航升級為 6100mah+120w 組合。
屏幕用上了維信諾最頂的 f1 發光材質,支持 1.5k+144hz。
顯示素質在藍廠機型里是相當頂的。
當然,分辨率還是打不過紅米,邊框依然是塑料材質。
好消息是,價格也更低。
首發 12gb+256gb 版本價格 2299 元。
但現在,國補後直接干到了和 turbo 4 pro 同樣的 1699 元
非國補的話,1900 元內也能拿下。
對比 turbo 4 pro。
性能、充電速度、影像、指紋更好,originos 系統的流暢度也算個小優勢。
但代價是塑料中框,以及接近 1500mah 的電池容量。
具體怎麼選,就看各位的需求咯。
一加 ace 5|1708 元
大夥都知道,這兩年一加的中端機,打法變化很大。
曾經引以為傲的超薄指紋、大體積馬達,在今年 ace 5 系列上全部縮水。
變回了曾經 diss 過的,短焦指紋+0809 組合。
但好在,顏值質感依然在線。
金屬中框+玻璃後蓋組合,甚至還有在同價位不常見的陶瓷版本。
驍龍 8 gen 3、6400mah+80w、第二代 1.5k 東方屏…該有的都有。
同時支持風馳遊戲內核,遊戲性能這塊挺穩的。
首發價 2299 元。
如今 12gb+256gb 也來到了 2000 元附近,國補價 1708 元
對質感要求高的話,或者喜歡絲滑的 coloros 15 系統。
這個價格,也完全闊以入手。
一加 ace 3 pro|2067 元
當然,如果受不了短焦+0809 組合。
中端里堆料最狠的一加 ace 3 pro,最近更是來了波史詩級跳水。
16gb+512gb 大內存版本,當年首發價 3799 元,多少是有點哈人。
但現在,國補後能做到 1937 元

就算沒有國補也沒關係,直接都能 2067 元買到。
甚至比丐版還便宜。
當年賣 4599 的 24+1tb 陶瓷頂配,現在 2800 元就能拿下。
吃上國補甚至只要 2500 出頭。

更哈人的是,這機子估計也到清倉的時候了。
時不時,還會開一波 16gb+512gb 1399 元的神車。
驍龍 8 gen 3、6100mah+100w、1.5k 京東方 x1 屏。
還有超薄光學指紋、頂級的 0916t 馬達…
這價格…如果非要機哥用一句話評價,我的回答是:
炸了我都誇它炸得響。
真我 gt6|1615 元
和一加 ace 5 相同,真我 gt6,也是重質感輕外圍的機子。
全系金屬中框+四微曲玻璃後蓋,簡簡單單的左上角矩形 deco。
質感這塊還不錯。
配置上,也和 ace 5 如出一轍。
驍龍 8 gen 3、短焦指紋、0809 馬達。
但續航這塊,走的是目前少見的「超快充」路子。
5800mah 稍小一點,但雙電芯 120w 快充,讓 gt6 只要半小時不到就能充滿。
屏幕用的是京東方 s1+ 基材,物理意義上的很亮眼。
雖說這會兒 gt7 都發佈了,但配置,其實也並非全面升級。
目前 gt6 12gb+256gb 版本,非國補 1769 元

疊加國補後,1615 元就能拿下。
疊疊券,甚至能輕鬆干到 15xx 元。
都快摸到入門機的門檻啦。
目前來看的話。
現在的驍龍 8 gen 3 老性能旗艦,價格,普遍和紅米 turbo 4 pro 差不多。
原價 2000 元左右,國補後都在 1700 元附近。
最近準備購機的話,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就完事。
至於 redmi turbo 4 pro。
優勢主要是 r 角圓潤的超大直屏,以及炸裂的 7550mah 電池。
如果不是重度遊戲黨的話。
這價格,沖首發也完全沒毛病。
當然啊,機哥最近也體驗了這台機子。
還在猶豫的機友,可以看看次條的體驗評測
看完再做決定也不遲~
圖片來自網絡
等等黨永遠不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