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蟲子天下,關注我,持續更新更多關於文學故事的點評!
為了解救史進和魯智深,宋江在吳用的計策之下,不得不劫持了宿太尉,以便借用宿太尉的皇家儀仗,騙取華州太守的信任。但是不管怎麼樣,劫持皇家儀仗,都是死罪。
這個死罪,對於宋江而言,本來也沒什麼,畢竟整個梁山的人,早就犯了死罪,也不差這一個罪名。但對於宿太尉而言,他可是朝廷上皇帝身邊的人,而且此次來華山,也是奉了聖旨來的,一旦有什麼差錯,性命就將不保。
因此,不管宋江如何巧舌如簧,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宋江確實是把宿太尉給陷害了!
按照道理來講,宿太尉雖然是個好官,但有人陷害自己,自己難免不記恨。尤其是性命攸關的陷害,不管是誰,包括宿太尉在內,都不可能當作什麼都沒發生。況且,宋江帶人殺死了華州太守,等於是擅自殺死朝廷命官,宿太尉就算是有一百張嘴,也不可能完全擺脫關係。
但是很明顯,宿太尉確實沒有記恨宋江,不僅沒有恨宋江,後來還儘力撮合宋江招安的事情。那麼,宋江陷害了宿太尉,宿太尉為何不恨宋江呢?
蟲子天下個人覺得,或許是因為宋江提到了一個人!
對於宿太尉而言,儘管自己被宋江劫持,但畢竟那時候的信息,不像現在這麼靈通,只要宿太尉嚴令任何人不許說出這件事,朝廷是無法知道自己被劫持的。就像當初洪信洪太尉在龍虎山放走108顆魔星那樣,到現在皇帝也不知道這件事。
但是,宿太尉並沒有像洪太尉那麼做,而是明確告知身邊的所有人,將本次劫持儀仗的事情,都推在宋江身上。甚至,還發動官府文書,告知天下所有的官員,「宋江先在途中劫了御香、弔掛,因此賺知府到廟,殺害性命」!
宿太尉也不傻,既然能在皇帝身邊為官,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這麼明目張胆的把責任都推在宋江身上,難道真的不怕皇帝責怪嗎?
其實,對於宿太尉而言,皇帝責怪倒是小事,最多也就是丟官罷職,說不定哪一天皇帝一高興,自己就又官復原職了。但是,皇帝可以不防,皇帝身邊的其他人,卻不可不防!
於是,這就和宋江提到的一個人,有莫大的關係!
對此,書中是這麼寫的:
宋江下了四拜,跪在面前,告復道:「宋江原是鄆城縣小吏,為被官司所逼,不得已嘯聚山林,權借梁山水泊避難,專等朝廷招安,與國家出力。今有兩個兄弟,無事被賀太守生事陷害,下在牢里。欲借太尉御香儀從,並金鈴弔掛去賺華州,事畢拜還。於太尉身上並無侵犯。乞太尉鈞鑒。」
看看,宋江提到的一個人,就是華州的太守賀太守,宋江雖然沒有具體說這個賀太守是什麼人,但對於宿太尉而言,他肯定是知道賀太守的底細的。
這個賀太守,就是當朝太師蔡京的門生。
宿太尉雖然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在皇帝的身邊,並非只有宿太尉一個人,至少還有高俅、楊戩、蔡京等這樣的大貪官。尤其是,高俅、蔡京等大貪官,是互相抱團的,一招不慎,就有可能被他們算計。
所以,當宋江提到賀太守之後,宿太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想藉助宋江之手除掉賀太守。如此一來,就會對蔡京起到警示作用,而警示了蔡京,對於宿太尉而言,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另外,作為皇帝身邊的人,宿太尉也深知皇帝的心思,對於梁山泊,對於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皇帝的心裏也很膈應。現在,不僅能藉助宋江之手除掉蔡京的心腹,還能讓皇帝見識到梁山好漢的實力,從而為將來的招安打下感情基礎。而招安之後,梁山好漢肯定會對宿太尉感恩戴德,從而能和宿太尉一起,對抗高俅、蔡京等人!
一箭雙鵰,宿太尉算計的真好!既如此,宿太尉還有什麼理由再記恨宋江呢?
你們覺得,蟲子天下說得對嗎?如果不對,你認為是什麼情況呢?
下一期,蟲子天下想和大家繼續聊聊《水滸傳》關於魯智深和史進的故事!歡迎關注蟲子天下,看更多文學故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