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佳穎 蔣升 通訊員 王露君
「剛出門沒走幾分鐘,女兒就一個勁說自己有點頭暈,且渾身沒勁,快幫忙看看是怎麼了!」近日下午五點多,李女士拉着20歲的女兒小賈(化名)急匆匆趕到寧波市北侖區新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求助。
全科醫生王亞旭接診後,發現小賈並非中暑,而是典型的「空調病」。
所謂空調病,顧名思義,是指人長期待在空調環境中,因空氣不流通導致身體功能衰退的一種病症,其主要表現為鼻塞、頭暈、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等。
經仔細了解,王亞旭得知讀大一的小賈自放假後,幾乎足不出戶,整天躲在空調房,白天坐在電腦前打遊戲,晚上則躺在床上刷視頻,就連吃飯也要把碗往房裡端。
新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天天對着23℃的空調風吹肯定不行!」為這事,李女士可沒少和女兒吵架,但每次得到的回復都是同一句——「外面真的太熱了,一出門就一身汗,還不如在房間里休息。」
當天下午,實在看不下去的李女士便特意趁着下午五點多太陽落山時,硬拉着女兒出門活動。誰知母女倆剛走出小區沒多久,小賈便感覺渾身乏力,之後又連着打噴嚏,甚至還有點噁心。
起初,李女士以為女兒是中暑了,結果在攙扶時,意外發現女兒雙手冰涼,覺得情況不對的她立馬攔了輛的士,火速往醫院跑。
「很多年輕人為追求涼爽,會把空調開得很低,這種極端操作並不健康。」王亞旭對此感觸很深,自出梅後,中心接診了不少類似患者,既有小賈這樣剛放假在家的學生,也有it一族、電商從業者、美妝博主等。「長期待在空調房,會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可能引發關節疼痛、腸胃不適等問題,也易造成皮膚和眼睛乾澀。」王亞旭說,這種密閉環境也會大大增加細菌和病毒的傳播風險。
好在小賈的情況不算嚴重,經相應治療,姑娘已並無大礙。
「7月4日,浙江發佈高溫健康風險提醒,受副熱帶高壓影響,本周末部分地區甚至將出現40℃高溫,在這種情況下,更要科學使用空調。」王亞旭建議,空調溫度最好控制在26℃左右,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期間需注意補水,並同時定期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別仗着年輕,就對着空調一直吹。」王亞旭說,可在清晨及傍晚天涼時外出走走,有利於提升免疫力。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