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2025年07月01日19:40:15 搞笑 2300

6月30日,放暑假第一天午飯後,李老師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睡不着,「我又快被職稱逼瘋了!」手機叮地響了一聲,又是一條職稱評審細則的群通知。她想想起辦公室里年輕教師們竊竊私語「帶徒加4分」的新規,胸口像壓了塊石頭。51歲的她教齡28年,高級職稱卡了7年,而辦公室里40歲的教研組長早已是副高——就因為人家每年都帶徒弟——新老師,而她們組三年沒進過新人。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這樣的故事正在全國中小學不斷上演。在評論區,貴州某縣中學教師「文舞雙拳」寫道:「我們這都是學校安排徒弟,可我們組已經兩三年沒進新人了,這4分跟天上掉餡餅有什麼區別?」這條留言下,山東教師「咖啡魚和叮噹貓」跟帖:「我們更絕,新人要拜師只能寫主任名字,說這樣才算『指導有方』。」當職稱評審變成數字遊戲,教學能力淪為積分籌碼,一線教師們正在經歷一場靜默的生存危機。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在河南某鄉鎮中學,55歲的王老師選擇徹底「躺平」。他的課表上排着6節科學課,卻只需兩天就能上完。「不評先進不爭職稱,領導拿我沒轍。」這條自嘲式的留言引十幾人點贊,背後是無數教師用沉默對抗制度的無奈。但更多人仍在職稱漩渦中掙扎:內蒙古教師「種棚的老師」算過賬,副高六檔比中級八檔每月多900元,「在縣城夠付半個月房貸」;遼寧教師「遼東野風」則透露,同工齡退休教師,高級職稱比中級每月養老金差額最高可達1200元,「夠買40斤豬肉或50盒降壓藥」。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這些數字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將教師們困在「評或不評」的夾縫中。湖北教師「開心的卜小少」勸慰同事:「想開點,多活幾年啥都有了。」可當陝西教師「梅子是個普通人」在評論區寫下「有個同事為了晉級,氣病了吃了一年多中藥」,這種豁達瞬間變得蒼白。職稱評定早已不是單純的能力認證,而是演變成涉及收入、尊嚴、生存質量的多維博弈。「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制度設計的初衷本是激勵專業發展,卻在執行中異化為政策執行偏差的溫床。廣東教師「熱情的瀟洒春風」爆料:「我們學校評職文件年年變,去年為某人量身定做『班主任加分』,今年又改成『片區負責人優先』。」更令人心寒的是,當浙江教師「涓深漾溪」坦言「中級躺平」時,雲南一教師卻說:「我班級帶得好,考試成績也好,但不會協調資源,硬是沒有機會。」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在這場規則模糊的競賽中,最受傷的永遠是默默耕耘的老實人。河北教師「雨田lsh」連續兩年卡在「支教經歷」上,而同齡的「文舞雙拳」則困在「70後教師佔比過高」的指標池裡。當廣西教師「靜待2020花開」曬出工作35年總工資不足百萬的賬單時,山東教師「張大可」的留言獲得最高贊:「健康最重要,多活幾年錢就都有了。」這種黑色幽默背後,是整個群體對職評制度在基層出現變異的深度失望。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轉機或許正在萌芽。甘肅、河南等地已實施鄉村教師「教齡滿20年直聘高級」政策,讓老教師看到曙光;山東菏澤某校允許無徒弟教師用教學成果抵扣分值,打破「唯帶徒論」。基層教師們也在自發尋找出路:湖北一位老師建議「用精品課、校本課程替代帶徒分」,四川成都某中學更將教師自建題庫、幫扶薄弱校等納入替代成果。正如中國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陳如平所言:職稱評審要更加關注教師的教育教學績效等價值本位,三尺講台才能安放師者匠心。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職稱改革的道路註定漫長,但改變正在發生。當內蒙古教師「種棚的老師」因副高職稱改善生活時,菏澤的教師在評職表中填上「自主開發12套高三模擬題」時,我們看見職評制度基層變異裂縫中的微光。畢竟,教育的本質是點燃火種而非計算積分,而微光終將匯成星河。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當職稱成為教師的『生死劫』,你所在地區是否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改革嘗試?評職稱到底該『卷』該『躺』?評論區等你來聊!

(圖源網絡,圖片與文字無直接關係,侵聯刪)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我給班長爭口氣 - 天天要聞

我給班長爭口氣

像上學時的班主任一樣,我的班長丁輝也經常開玩笑:「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孬的兵。」說這話的時候他皺着眉,繃著臉,右手搓着下巴,好像有多大心思。生活中的丁班長和藹可親,但是一到專業學習和實裝操作,他看我們總是「恨鐵不成鋼」。不是喊着「跑位利索一點」就是「接線加快速度」,要不就是在推頂蓋的時候被班長催:「兩個...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 天天要聞

「帶徒加4分」快逼瘋51歲教師!職評亂象後,多少老實人寒了心?躺平還是捲起來?

6月30日,放暑假第一天午飯後,李老師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睡不着,「我又快被職稱逼瘋了!」手機叮地響了一聲,又是一條職稱評審細則的群通知。她想想起辦公室里年輕教師們竊竊私語「帶徒加4分」的新規,胸口像壓了塊石頭。51歲的她教齡28年,高級職稱卡了7年,而辦公室里40歲的教研組長早已是副高——就因為人家每年都帶徒...
「醫生,我天天聽到鵝叫,雞叫」,說完患者詭異的笑了…… - 天天要聞

「醫生,我天天聽到鵝叫,雞叫」,說完患者詭異的笑了……

醫脈通-臨床病例平台醫脈通臨床病例平台,為醫生保留的病例交流線上站,快來一起討論,共同學習。63歲男,因「聽幻覺半個月,加重伴頭痛3d」入院。患者自訴半月前受涼後出現聽幻覺,表現為聽到鵝叫、雞叫和人們之間的交談聲,伴不自主發笑,並有明顯的反應遲鈍,無言語不清,無肢體障礙,不能配合入院檢查及治療,偶有衝動...
一地最新通知:連放8天假! - 天天要聞

一地最新通知:連放8天假!

據四川涼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此前發佈的關於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節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調休共7天除了火把節7月17日的民族團結進步節也將放假1天總共可以連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調休上班除國家的法定假日外,涼山州還多了「民族團結進步節」「火把節」「州慶」「彝歷新年」四個節假日...
2025車圈上半場:炒米,吵架,抄底 - 天天要聞

2025車圈上半場:炒米,吵架,抄底

6月,零跑交付4.8萬台,連創歷史新高;小鵬交付3.46萬台,上半年銷量近20萬台,已超2024年全年......7月1日,業績亮眼的新勢力品牌都會趕早公布數據。受制於一期工廠產能,小米汽車的6月交....
低頭3秒,3條人命!64歲司機一個動作毀6個家庭,法律會怎麼判? - 天天要聞

低頭3秒,3條人命!64歲司機一個動作毀6個家庭,法律會怎麼判?

2025年7月1日11時,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一路,一場本可避免的慘劇發生了——64歲的司機陳某低頭看了一眼手機,車輛瞬間失控,撞向路邊行人,3人死亡、3人受傷!圖片來自官方通報現場觸目驚心,行人橫七豎八倒在血泊中。廣州交警迅速控制陳某,排除酒駕、毒駕,初步認定:低頭看手機導致車輛失控,負全責。圖片來自網絡法律焦點...
別讓「向上取整」成為快遞潛規則 | 時評 - 天天要聞

別讓「向上取整」成為快遞潛規則 | 時評

近日,澎湃新聞「馬上測」購買8件凈重為2.5kg的樣品,購買相同規格包裝進行打包並自行稱重,總重量為2.7kg左右,此後記者分別通過8家常用快遞公司,以「標快」「普快」的方式郵寄到市內同一地點。本次測評發現,8家中,有半數快遞企業在續重收費中存在「向上取整」行為,將2.7kg的樣品按3kg甚至4kg計重收費。按照現行規定,...
四川一地連休8天,網友:羨慕說累了 - 天天要聞

四川一地連休8天,網友:羨慕說累了

據四川涼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此前發佈的關於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節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調休共7天除了火把節7月17日的民族團結進步節也將放假1天總共可以連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調休上班除國家的法定假日外,涼山州還多了「民族團結進步節」「火把節」「州慶」「彝歷新年」四個節假日...
網約車司機越來越古怪:為什麼在接客前要問腦筋急轉彎? - 天天要聞

網約車司機越來越古怪:為什麼在接客前要問腦筋急轉彎?

這兩年不少乘客發現打網約車越來越神秘了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反映現在打車不僅要玩腦筋急轉彎而且越來越像整蠱遊戲了因為在他們的打車經歷中出現了一種神秘現象一開始叫車還挺正常的收到司機消息時懵逼了司機一開口不是我到了而是知識問答他們一本正經的「按照」平台要求提問太陽大還是月亮大不管你怎麼回答答案永遠不對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