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一本小說總會以主角功成名就或是抱得美人歸作為句點,畢竟讀者是順着主角的視角去感受劇情,難免代入情感,又怎會希望看到主角以悲劇收場呢?
然而《水滸傳》就是這麼一部不走尋常路的神作,這固然是一部群像戲,但書中最核心的人物無疑是梁山的大哥「呼保義」宋江,這傢伙在故事初期可謂左右逢源,如有神助,可到了故事的結尾,他卻只能接受被賜毒酒的命運,這又該如何解釋?

(宋江、扈三娘劇照)
此時那句「少不讀水滸」就顯得十分精闢了,成年後再重讀原著,或許就能理解施耐庵的用意了。
一、有神相助的宋江
別看武松、魯智深這些好漢一身神通,彷彿無敵,其實他們遠不如宋江風光,畢竟宋江闖蕩綠林壓根就不怎麼需要動手,他是處處都能遇上貴人。
比如當初他遇上武松的時候,那壯漢差點就要動手打他,可一聽柴進說對方是「及時雨」「呼保義」,頓時就沒了脾氣,當即下跪,向宋江認錯。
還有宋江落入戴宗手裡,那傢伙也是盤剝犯人習慣了,對宋江也是依照慣例壓榨一番,可當他知道對方是宋江,也瞬間化身迷弟,甚至為了宋江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再有揭陽鎮,宋江與穆弘、穆春兄弟結仇,後來經李俊調解,雙方和解,宋江又順便收穫幾個小弟。
不過這遠遠不是宋江最強的地方,更離譜的是他不是「如有神助」,而是真有神仙相助。
原著第四十二回中,他就得到了九天玄女傳授的《天書》,後來宋江就從那《天書》中學習了法術。

(扈三娘、宋江劇照)
是的,宋江會法術,高唐州一戰,他就顯露過身手:「宋江、吳用聽了大驚,與軍師道:『是何神術,如此利害!』吳學究道:『想是妖法,若能迴風返火,便可破敵。』宋江聽罷,打開天書看時,第三卷上有迴風返火破陣之法。宋江大喜,用心記了咒語並秘訣。」
除此之外,後來還有后土之神、邵龍君顯靈救過他。
等於說宋江不僅人緣極好,自身會法術,甚至還有仙緣,這樣一個牛人,最終的結局卻讓人看不明白。
二、令人錯愕的結局
征方臘結束後,梁山陣營已是十損七八,元氣大傷,不過即便是活下來的兄弟能得善終者也是少數,筆者初讀原著時,只覺得宋江是梁山之主,是書中的核心人物,怎麼說他也該得到一個相對體面的結局才是。
然而施耐庵卻給了讀者一個驚天大反轉。
宋徽宗在一眾奸臣的挑撥下,賜了宋江毒酒,而宋江以「忠義」為本,不願做出違抗君命之事,只一飲而盡,原本以為劇情還能有什麼反轉,可都已經到結尾了,又哪來什麼反轉,連神仙都要相助的宋江,此刻居然就這麼草率的被毒死了。
當真是荒謬。

(宋江劇照)
所以施耐庵寫這段劇情的動機是什麼?宋江又為什麼必須要被寫死?
或許他留在原著第四十五回中的一段詩文就能給你答案。
正是:
朝看楞伽經,暮念華嚴咒。
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
經咒本慈悲,冤結如何救。
照見本來心,方便多竟究。
心地若無私,何用求天佑。
地獄與天堂,作者還自受。
接着他還說了一句:「話說這一篇言語,古人留下,單說善惡報應,如影隨形。」
所以宋江落得如此結局,多半也是因為他自己造了孽,而你若細品他收服扈三娘的那段劇情,就理解施耐庵為何這麼寫了。
三、宋江與扈三娘
梁山三打祝家莊的那段劇情中,三庄聯合是被擊敗,扈三娘一家老小更是盡數被李逵殺死,照理說,她應該十分痛恨梁山這幫人。
可不知為何,宋江卻只是將她擒下,軟禁了一陣之後,她就乖乖臣服於宋江,繼而接受了嫁給王英那丑漢的命運。
這事兒該如何解釋?
宋江怎麼就能輕而易舉地讓扈三娘放下如此血海深仇?

(宋江、吳用劇照)
答案很簡單,還正是因為前文提到的那本《神書》。
宋江得到《神書》之時,九天玄女有過這麼一番交代:「玉帝因為星主魔心未斷,道行未完,暫罰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失忘。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此三卷之書,可以善觀熟視。只可與天機星同觀,其他皆不可見。功成之後,便可焚之,勿留在世。所囑之言,汝當記取。目今天凡相隔,難以久留,汝當速回。」
「天機星」是誰?吳用!可此時梁山還沒大聚義,宋江為何轉手就把《天書》交給了吳用?
很簡單,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大名都寫在那《天書》之上呢,等於說後來發生的一切,宋江都只是順應天機罷了。
而宋江能輕鬆說服扈三娘,定是將《天書》拿給她看,告訴她「此乃天意,你我本就要義結金蘭,共聚大義」。
如此一來,扈三娘復仇的希望就被宋江徹底奪走了,而宋江此舉的可恨之處就在於他完全無視了扈三娘的痛苦,用「天機」二字綁架了扈三娘,這種無視他人苦難的行為,如何不讓人反胃?

(扈三娘、王英劇照)
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宋江答應過九天玄女,那《天書》只能給「天機星」看,他此時用《天書》的內容來招降扈三娘,等於是泄露了「天機」,那自然是要遭到懲罰的。
後來扈三娘是老老實實接受宋江的安排,嫁給王英,王英作為受益者,自然是細小眼看,也絲毫沒想過這女子為何對自己死心塌地,他那色胚,估計也壓根沒考慮過這事。
只是宋江總該為自己犯下的過錯付出代價,應了那句詩文「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地獄與天堂,作者還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