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以為,只要能回家,什麼都會好起來。
血脈把親人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也就把真情融入到了生命里,割捨不得。
到了中年,再去看親人關係,感悟就大不一樣了。
特別是遭受了社會的洗染之後,人都會很現實,親情和利益融合在一起,五味雜陳。

01
前倨後恭:親人的臉色好不好,要看你的本事。
在戰國時,蘇秦拜了鬼谷子為老師,學習了外交方法。
他學成之後,回到家,拿着父母湊的一些錢,就去秦國求仕途。
他寫了上萬字的建議書。秦王卻不感興趣,還說:「你啊,羽翼未豐。」
沒有得到仕途,蘇秦就耷拉着頭,回家。一路上,他盤纏用光了,就把馬車賣了,衣服也典當了。
到家的時候,他如同一個乞丐一樣。
父母看到他,罵了很久;妻子看到他,都不想見面了;嫂子懶得做飯,不想伺候一個沒有用的人。
蘇秦感慨:「一身貧賤,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母不以我為子,皆我之罪也!」
後來,蘇秦努力讀書,再去趙國、燕國求仕途,就做了相國,被稱為縱橫家。
蘇秦帶着相國的印章回家,嫂子跪下來迎接;老母,扶杖旁觀,嘖嘖驚。
原來,富貴途人成骨肉,貧窮骨肉亦途人。試看季子貂裘敝,舉目雖親盡不親。
蘇秦問嫂子:「為什麼你之前給我做飯都不樂意,現在跪下來迎接我啊?」
嫂子也實在,說:「你位置高,也有錢,我怎麼不敬佩啊?」
是啊,親人在一起,也是看誰有錢,就敬佩誰。看誰落魄,不爭氣,就冷落誰。
農村有句土話:「人落魄了,狗都嫌棄。」
一旦你的人生遭遇了沉浮,那麼你對親情是看得最清楚的。你看看親人前後的態度,真的判若兩人。就是你的父母,也一樣。
別總是說,父母無私愛你,在落魄時最好的依靠。對於多子女家庭來說,你落魄了,父母會去投靠混得好的子女,你似乎是可有可無的。
人的本事大小,和親情的冷熱是成正比的。

02
看父敬子:晚輩的底氣硬不硬,要看長輩的混得如何。
蘇秦把六國聯合起來,對付強大的秦國;秦國被孤立了,就十來年都沒有出兵攻打誰。
六國都得到了安寧,因此對蘇秦越發敬佩。
有一段時間,燕文侯去世,燕易王繼位。齊宣王藉機會,佔有了燕國的十座城池。
燕易王請蘇秦,去齊國遊說,把城池要回來。
蘇秦到了齊國,說明了一個問題:「燕國和秦國是聯姻關係,燕易王是秦王的女婿。如果你得罪燕國,就是得罪秦國。萬一兩家一起來攻打齊國,恐怕是吃不消的。」
齊王懼怕了,按照蘇秦的要求,把城池還給了燕國。
一個家庭里,很多年輕人,出門被受尊重,很是厲害。他們不是自己厲害,是投胎對了,有厲害的爹娘。
特別是一些富二代,他們的人生起點,明顯比平常人要高很多。也能接觸到上流社會,學到很多做大買賣的智慧。
當一人出門,說「我是某人的兒子,某人女婿」,就能夠馬上改變關係,這就說明,父輩的影響力,可以波及到下一代。
一些大家族,祖輩的影響力,都能給子孫帶來好處。
一些小家庭,父輩沒有本事,或者人品很糟糕。兒女都不好意思說「是誰的兒女」,會很羞恥。
一些小家庭,父母眼巴巴指望兒女養活。兒女就恨不得逃離家庭。
人到中年,你再去審視父母,就感觸很多了。父母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的鋪墊。
慢慢明白一句話:「憑什麼人家三代人的努力,敗給了你的十年寒窗。」

03
借力使力:個人的事業順不順,要看家裡有沒有大人物。
蘇秦做了六國的相國之後,其兩個弟弟蘇代、蘇厲也沾光了。
蘇代,被燕昭王召為上卿。
歷史上,還留下了「蘇厲謂周君」的著名典故。
不得不說,和蘇秦同輩分的人,都沾了蘇秦的光。一人得志,雞犬升天的現象,很是明顯。
也許蘇秦的同輩人,沒有大的本事,但是各國的國君,看在蘇秦的面子上,會安排職位。
蘇秦被問罪之後,其族人的處境,就糟糕多了。名氣也逐漸下降。
人到中年,如果你的同輩有一個厲害的人出現,你是可以去沾光的。也許你本事不大,但是仕途會順利很多。
尤其是做生意的人,會有很大的輻射帶動作用。
你開小店,說起自己的哥哥在某地做大買賣,弟弟在某地是一方諸侯,來照顧你生意的人會多起來。你和人合作,也會順利很多。
大樹底下好乘涼,這樣的格局,一旦遇到了,就幸運了。
反過來,如果你的同輩有一個惡貫滿盈的人,你就是十分努力,也很難被認可,甚至被當成賊一樣被防備。
如果遇到惡人是親人,你就要及時遠離原生家庭,甚至任何時候都不提自己的親人是誰,避免被殃及。
04
我們總是希望,親人的關係單純一些,和睦一些。但是利益卻不能迴避,畢竟誰都離不開柴米油鹽。
還有家庭的格局,也總是在變。兄弟姐妹結婚之後,人多了,關係越發複雜;父母和兒女,也是大家庭和小家的關係,不能一概而論。
人到中年,現實一些,不一定是壞事,大家只要心中有數,也有規矩,就相安無事。
不要責怪親人都現實,你自己也差不多,能夠講良心,就已經夠好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參考資料《東周列國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