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寫進KPI,「逼瘋」打工人

2025年03月18日09:40:20 搞笑 4422

AI寫進KPI,「逼瘋」打工人 - 天天要聞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創

特約作者 | 詩齊

編輯 | 魏佳

ai的崛起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有人看到機遇,也有人陷入焦慮。

不少公司開始強制要求員工學習並使用deepseek,甚至將其納入工作考核標準。這使得許多原本就工作繁忙的打工人不得不額外擠出時間參加培訓,苦不堪言。與此同時,一些人一邊抗拒一邊被迫使用ai,開始懷疑自己的職業價值。

焦慮之下,打工人除了自己尋找資料學習ai外,還被一些販賣焦慮的培訓課程收割,投入從幾十元到幾萬元不等的ai培訓費用。然而,高價報班並不一定能速成,通過自己摸索也能取得不錯的成效。

隨着時間的推移,打工人逐漸達成共識:至少在現階段,ai還無法完全替代人類。作為工具,ai可以幫助人們完成基礎工作,但在更高級的語言表達、更具人情味和藝術特色的創意策劃以及更個性化的產業經營方面,仍需要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去探索ai的角色。

在焦慮與適應之間,打工人正在尋找與ai相處的最佳方式。

焦慮的源頭:創造變成了「拼接」

張宇是一名文字工作者,他的工作狀態最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都源於ai。

「我原本喜歡與人當面交流和創作的過程,但用了deepseek後,我感覺自己更像是在『拼接』文字。」張宇坦言,最初接觸deepseek時,他的內心充滿了抗拒和焦慮,因為領導對deepseek的期待很高,希望大家藉助它提高寫稿的效率,甚至幾小時內就出一篇深度稿件。

然而,deepseek生成的內容往往只有1000字左右,更像是一個提綱,無法滿足他平時3000字以上稿件的需求。

使用deepseek後,張宇的職業認同感逐漸消失。「我的價值就在於能獲取一手信息,但用了ai後,更像是一個『拼接工』,沒有創作的樂趣。」張宇苦笑道,「ai生成的內容質量一般,我還要花大量時間去核對信息和優化,整個過程既痛苦又低效。」

張宇的焦慮並非單一維度。

他提到,自己對deepseek的焦慮其實有兩層:一方面,deepseek還不夠強大,難以達到工作中的要求。「當deepseek生成的內容質量不高時,我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不會用,或者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不夠。」他說,「當我看到同事用得很好時,我會感到壓力,覺得自己落後了。」

AI寫進KPI,「逼瘋」打工人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如果deepseek太強大了,他又會擔心作為文字工作者的職業被取代,自己失去價值。

「會寫作」一度讓他心裏安定,認為自己有一項職業技能不至於在社會上沒飯吃,「如果deepseek真的那麼厲害,我還去琢磨寫作技巧、提升這方面的職業技能有什麼意義呢?」張宇曾多次這樣問自己。

他擔心,隨着ai技術的進步,和文字有關的職業可能會被完全取代。「如果ai可以寫稿、整理資料,我寫作的價值在哪裡?」這種雙重焦慮讓張宇一度陷入迷茫。「那段時間,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想轉行。」他回憶道。

同樣焦慮於上級強制要求使用ai工具的打工人,還有不少。

網友晴天分享道,在開年大會上,自己所在的公司要求所有中高層管理人員學習deepseek的使用,並將其納入考核體系。「總經理要求所有管理人員學會使用新科技,讓ai輔助工作,並表示『再也不想看到年終總結還自己手做ppt了』。」晴天說。

公司內部還發放了兩個文件供大家學習:一個是比較簡單的操作指導,共25頁;另一個是相對複雜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的指導文件《deepseek,從入門到精通》,有100多頁。「複雜的這個相對學術,但沒辦法,中層都在學,只能自己去適應、接納。」

還有一些設計師博主也因deepseek而焦慮到失眠。網友張琪提到,每天刷到ai生成的設計、文案和視頻,感覺自己辛辛苦苦學的技能似乎瞬間就要被取代了。

「首先是設計靈感被ai『秒殺』,以前我熬夜找靈感、摳細節,現在ai一鍵生成無數個方案,風格還很高級。」張琪說,「其次是內容創作也被ai卷飛了。我還在糾結標題怎麼寫,ai已經幫我搞定10個了。」

不止是被ai影響的行業從業者感到焦慮,程序員也陷入了類似的困境。在北京工作的程序員小鄭表示:「deepseek一兩分鐘就能搞定我半天的活兒,作為一個碼農,我也有焦慮感了。只能不斷學習,爭取不被ai取代。」

從文字工作者到設計師,從廣告從業者到程序員,ai工具的出現讓許多職場人士陷入了對未來的迷茫與焦慮之中。

自己摸索、報班學習,能緩解焦慮嗎?

打工人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或下苦功鑽研,或向外求助,開始尋求緩解焦慮的辦法。

儘管最初對deepseek充滿抗拒,但張宇明白,抗拒不如主動適應。他開始摸索如何更好地使用這款工具。他發現,分段生成內容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我把稿件分成多個部分,比如開頭、案例列舉、行業分析等,然後針對每一部分單獨生成內容。這樣生成的內容更有針對性,也更容易優化。」

細化提示詞是另一個關鍵技巧。「提問時提供更具體的背景信息和框架要求,生成的內容會更符合需求。」他舉例說,「比如我會告訴deepseek,『請用魯迅的文風針對這個主題寫一個400字的開頭』,或者『請總結以下內容,並在每部分之間添加承上啟下的連接句』。」

此外,張宇還學會了如何優化deepseek生成的初稿。「我把deepseek生成的內容作為初稿,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人工修改和優化。」他說,「這樣既能利用deepseek快速生成框架,又能通過人工修改提升內容質量。」

儘管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操作方式,但張宇的焦慮並未完全消失。通過與朋友和同事的交流,他的心態逐漸發生了變化。「一個朋友告訴我,ai時代沒有什麼職業是絕對穩定的,不只是文字工作者,其他行業也會面臨類似的挑戰。」他說,「這讓我意識到,與其抗拒,不如主動適應。」

另一個讓他心態轉變的契機,是一次和受訪者的對話。「我和一個熱愛音樂但最終選擇其他職業的人交流,他告訴我,『心裏有一個喜歡的東西,還能用它來讓自己不心煩意亂,就已經很幸運了』。」張宇回想選擇這個職業的原因是因為興趣,「職業本身的價值和魅力還在,就不應該否定它。」

AI寫進KPI,「逼瘋」打工人 - 天天要聞

他的心態也開始有了轉變,從焦慮到接納deepseek。

還有一些人,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被淘汰,轉而去報班學習。

市面上deepseek相關的課程琳琅滿目,從9.9元的入門課到上萬元的線下特訓營、幾萬元的私董會,甚至還有「三天精通ai,月入10萬」的廣告。有人積極投身學習,有人則直呼被割了韭菜。這情景,跟此前chatgpt、元宇宙火爆時期並無二致。

七七在經營一個鄉村小院,他就在社交平台上自稱被ai課割了韭菜。今年年初,他聽得最多的就是deepseek能快速變現的話題。例如,有朋友跟他說:「你們做小院的人有了這個軟件就很輕鬆了,需要什麼東西用ai自動生成就可以,想學什麼用軟件去收集,設計、宣傳、文案都不需要動腦子,一鍵生成就可以。」

隨後,七七注意到市面上確實有一些培訓課程,比如「199元ai課程」「399元deepseek助力變現,5萬元私董會」,給他的感覺是,好像只要上了ai課,自己在小院上投資的200萬元很快就能收回了。

他試過之後發現,用deepseek可以搜索到怎麼經營小院,什麼樣的文案才能實現宣傳推廣效果最大化,怎麼獲客,但是,ai給的答案雖然很好,卻沒有一項適合他現在的實際情況。「花錢報班沒必要,自己慢慢學會用這個工具就可以了。」他表示,deepseek這項工具本身沒問題,只是學的東西用不上,對自己來說沒有價值。「學的目的是想快速致富,最後卻掉坑裡了。」

很多人事後解釋說,其實這些課程大多是在官方文檔基礎上做了一些修改。這些課程賣的不是知識,而是焦慮的解藥。很多人都怕錯過風口,怕落後,於是盲目跟風。

張琪也在冷靜思考後改變了應對策略。他決定用ai提升效率,同時深耕個人ip,打造不可替代性,另外持續學習,保持競爭力。

「deepseek是一個有用的工具,但不能完全依賴它。」張琪說,「尤其是在需要深度思考和創作的領域,人類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

既不輕視,也不高看

從這些打工人的轉變不難看出,對ai的理性態度正在成為共識。他們不再將ai視為威脅,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強大的輔助手段。ai的高效性和工具性,為人類提供了更多時間和空間去專註於更具深度和創造性的工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張宇對deepseek的認識更加全面。他認為,deepseek在輔助創作方面確實有一定優勢,尤其是在生成標題、總結性語句和承上啟下的過渡句時表現出色。「它生成的拔高詞彙和總結性內容,往往比我手動撰寫的更精鍊、更開闊。」他坦言。

然而,deepseek 的不足也很明顯。「生成的內容缺乏深度和語言節奏感,更像是單一節奏的輸出,而不是富有快慢、疾徐、輕重等變化的表達。」張宇說,「而且,生成的信息需要逐句核對,這無疑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

最終,張宇總結出了一套對待deepseek的態度:既不輕視,也不高看。「deepseek是一個有用的工具,但目前還不能完全依賴它。」

他建議,與其抗拒ai,不如主動學習如何更好地使用它。調整工作習慣和方式,可能會帶來新的收穫。

「借這個時機,也可以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職業,它起初吸引你的特性是什麼。」他回憶道,「我的職業可以讓我有機會去很多地方,和當事人深度對談,和陌生人產生共情和羈絆,這是我最初認為的這個職業的魅力之一,而這正是ai還無法做到的。」

AI寫進KPI,「逼瘋」打工人 - 天天要聞

「我現在的心態比之前平和了很多。」張宇說,「當deepseek不夠強大時,我會把它當作輔助工具,盡量發揮它的優勢;如果它未來變得更強大,我也會嘗試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思考如何用它為自己的職業賦予新的價值和意義。」

畢竟,ai在很多方面還是比不上人類。

在廣告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奇奇,也對deepseek有着類似的評價。他認為deepseek更像是一個「打底」的工具,能提供一些基礎的角度和思路,但在理解力和深度上仍然不足。

奇奇的工作涉及用戶洞察、市場分析和文案策劃等多個環節,「如果要收集某個行業的公開數據,或者生成一份簡單的市場分析報告,ai都能做,而且效率很高。」但在創意性工作上,奇奇覺得ai的表現還不夠成熟。

「比如有一次,我們給飛利浦的兒童牙刷做策劃,想把它定位成『玩具刷』,讓孩子邊玩邊刷牙。deepseek能理解『玩着刷』這個概念,但無法進一步深入,給出更有情感共鳴的創意。它理解需求,但無法理解感受。」他解釋道。

奇奇認為,ai生成的內容往往缺乏「人味」。「它寫的東西太『滿』了,沒有留白,也沒有節奏變化。比如寫文案,ai的遣詞造句可能很華麗,但一眼就能看出是機器生成的,缺乏人類的情感和藝術性。ai就像工筆畫,能做到精細,但做不到中式審美中的留白和意境。」

談到ai對職業的衝擊,奇奇表示,焦慮感更多存在於從事基礎工作的人群中。「比如撰寫小紅書、抖音的批量文案,ai確實能大幅提高效率,甚至可能替代部分人力。但對於高端創意工作,比如品牌策略、情感洞察,ai還無法替代人工。廣告行業雖然商業化,但在很多從業者心中,它依然是一門藝術。」

在ai時代,面對新技術焦慮不可避免。既不盲從也不抗拒,這種平衡的使用方式,或許正是未來人類與ai共存的最佳模式。

*題圖及文中配圖均來源於pexels。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本文為特約作者投稿,如有疑問,歡迎聯繫我們。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朱帥,好樣的!小區突發火災,16歲少年挺身而出,挨家挨戶敲門幫助居民避險 - 天天要聞

朱帥,好樣的!小區突發火災,16歲少年挺身而出,挨家挨戶敲門幫助居民避險

「他在危機時刻所展現出的勇敢、冷靜與擔當,遠遠超出了他的年齡。希望貴校能夠對該同學進行表揚與鼓勵,讓這份正能量在校園中繼續傳遞和發揚。」前幾天,成都實外新都五龍山學校(以下簡稱:實外五龍山)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謝信,寫信的是成華區青龍街道致強社區居委會。直到收到感謝信,朱帥在社區救火的事迹才被學校所知...
財知道 | 「月入2萬、檔期訂滿」,這個職業最近火了,有人直呼忙不過來…… - 天天要聞

財知道 | 「月入2萬、檔期訂滿」,這個職業最近火了,有人直呼忙不過來……

隨着個性化婚禮的興起,婚禮繪畫師這一職業近期悄然走紅。「五一」假期期間,全國婚禮市場迎來了年度首個高峰。與傳統的攝影攝像不同,婚禮現場繪畫師以「藝術+情感」的獨特價值,成為眾多新人結婚時的熱門選擇。在社交平台上,以「婚禮畫師」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會出來不少帖子,其中有人分享自己所繪製的「百人賓客圖鑑」...
TJD:我想打得強硬些 享受和戈貝爾&蘭德爾對抗的感覺 - 天天要聞

TJD:我想打得強硬些 享受和戈貝爾&蘭德爾對抗的感覺

直播吧5月9日訊 NBA季後賽分區半決賽G2,勇士93-117不敵森林狼,大比分1-1平。賽後TJD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談到跟森林狼內線對抗的感受,TJD說道:「說實話,就是打得更強硬些。我跟巴特勒一起打得很少,但我們在擋拆配合上已經很有默契了,特別是當戈貝爾防守時,我能幫他創造突破空間。這種打法我們必須堅持下去。不過整體...
錨到底該怎麼拋? - 天天要聞

錨到底該怎麼拋?

在航運領域拋錨是船舶停泊的核心操作若操作不當輕則錨鏈斷裂重則引發碰撞、擱淺甚至船毀人亡下面通過幾起真實案例一起學習一下常見拋錨方式及適用場景聚焦長江等狹水道拋錨要求為船員朋友提供實用拋錨建議一走錨典型案例1.錨泊船「W」輪在長江某錨地因未充分考慮汛期水流影響,走錨後與周邊多艘錨泊船發生連環碰撞,最終導...
女子曬照被網友救了一命!看完想打開手電筒…… - 天天要聞

女子曬照被網友救了一命!看完想打開手電筒……

你敢相信嗎?一個隨手拍的手電筒光影照竟能成為健康問題的線索近日#女生曬照被網友看出血管瘤#的話題衝上社交平台熱搜引髮網友熱議原來,今年4月,重慶一女子在社交平台曬出自己用手電筒照射手部血管的照片,並配文「光穿過了我的手,發現了我另一個小心臟」。沒想到照片發佈後,有眼尖的網友提醒她這可能是血管瘤。第二天...
有驚無險,TES三局送走NIP!網友:硬幣哥,有點兒慘! - 天天要聞

有驚無險,TES三局送走NIP!網友:硬幣哥,有點兒慘!

英雄聯盟LPL賽區,在第一階段鎩羽而歸,TES成為了眾矢之的。現在4月5日,第二階段正式開始,這個階段關係到MSI的歸屬,以及世界賽名額。因此,這一個階段,對於LPL來說,至關重要。5月8日的比賽,由TT對陣FPX,TES大戰NIP,兩場比賽組成。在率先結束的第一場比賽中,FPX連下兩局,零封TT;那麼TES和NIP,究竟誰更厲害,就讓...
「虧」上熱搜,文旅重鎮誰賺了? - 天天要聞

「虧」上熱搜,文旅重鎮誰賺了?

A股文旅眾生相「五一」假期,文旅市場跑出「近五年新高」。全國國內出遊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北京、上海、杭州等熱門旅遊目的地,賺得「盆滿缽滿」。而從資本市場角度而言,當地旅遊上市公司大多掌握景區等核心資產,是衡量旅遊發展業態乃至城市旅遊市場的一個重要切口...
「胖都來」開業引熱議 員工否認網上「已經涼涼」的說法 - 天天要聞

「胖都來」開業引熱議 員工否認網上「已經涼涼」的說法

大皖新聞訊 近日,浙江嘉興市海寧市一家名為「胖都來」的賣場舉辦開業活動,因其店名與知名品牌「胖東來」極為相似而引發熱議。有網民在社交媒體反映,「胖都來」為了開業籌備了數個月,可僅過去幾天就已經「涼涼」,生意十分慘淡。事情真是這樣嗎?記者進行了調查。胖都來官微圖片。大皖新聞記者發現,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