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目前最普及的「打工套組」,office三件套的word、ppt和excel必然是當仁不讓。不過要說有一個剛被製造沒幾年的「毛頭小子」也已經漸漸坐上了「打工人必備技能」的寶座,你敢信嗎?
你還真別說,就是隨着openai的一鳴驚人,全世界所有與科技相關的大小公司都一股腦開始研究aigc這個玩意兒,競相創造了不計其數的生成式ai軟件。
不過不僅ai公司硬核的開發和科技掙錢,現在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打工也是必備aigc技能,甚至還有小聰明已經直接用aigc賺起了大錢。就像前幾天火爆全網的「ai雷軍罵人語音」,在抖音上隨便一條相關視頻都能破百萬點贊。
科仔止不住的想問,我該怎麼用ai賺錢啊!!!!!
8個月就掀翻牌桌
要想知道賺錢的秘訣,我們要先從「地基」開始研究。aigc軟件是怎麼「潤物無聲」般的浸潤無數用戶端,並且從各個方面滲透人們的生活的,從其恐怖的用戶增長量可以一瞥。
科仔整理了中國移動互聯網aigc賽道流量的相關數據,光從2024年1月到8月這短短7個月里,接入aigc的獨立設備數增長了133%,從3251.2萬台到了7576.2萬台。
這個數字意味着,蘋果16全系列全球備貨量為8800萬台,按照目前的aigc移動端增長量,用不了多久,全球所有蘋果16系列手機安裝上國產aigc軟件也不足為奇~
同時,在滲透率上,aigc也是用8個月的時間「光速」打破「5%法則」。要知道這5%的「導入期」有多難達到,上一個如此大陣仗掀桌的「新能源汽車」,為了打破這個導入期,花費了足足6年時間!
這也就是說,中國各行各業使用aigc軟件的人數量保守估計已經超過了英國全國的人口數(6900萬)。基於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也就不奇怪為什麼能有人從這其中發掘出「賺錢」的門道了~
誰在鑽研這些門道?
不過全球有這麼多aigc的軟件,哪個才是那條正道?要是沒有人去鑽研這些門路,估計大家也很難開闢出這些軟件的稀奇用法。
那麼究竟是誰在負重前行,誰在替更多「ai小白」找尋方向呢?
從年齡來看,下到大學生群體,上到叔叔阿姨輩,都有在用aigc軟件。並且在比例上不分伯仲,最大差距沒有超過2%,年齡並沒有阻礙大家擁抱新事物。
但是相較下來,還是年輕人群體佔比會更高一些,畢竟一向對於新事物更敏感的群體,在這一次浪潮中也沒有落後。
按照先前提到的8月份活躍設備數來計算,有超2300萬年輕人群體在活躍使用aigc軟件,單月使用量就已經是2023年高考生的兩倍多。
讓我們再把時間範圍擴大,目前,使用過aigc軟件的年輕人又有多高呢——答案是:超9成的年輕人使用過aigc軟件。以目前大學生數量作為參考的話,有超過4200萬大學生都用過aigc軟件。
積極擁抱了最新的科技成果+靈活的商業頭腦+無限的創意和衝勁,大學生站到了aigc賺錢的前線。
14%已經賺到錢?我咋不知道!
要說到office套組為什麼如此受人們「尊重」,其強大的兼容性和功能性當然是不可小覷的,而說得更現實一點,當然是因為人們需要拿它掙錢。
之前,隨便點開各行各業的求職招聘,「需要熟悉word、ppt、excel」或是「大學生計算機二級」都赫然在列。
而目前打開求職網站,除了這「老三樣」,「熟悉aigc軟件」更是頻繁出現各類招聘需求上。
那麼究竟什麼aigc功能可以用來賺錢?咱們先來看看最常用的aigc功能是哪些。
可以看出,最被常用的aigc功能就是語言模型,有超過9成的用戶都集中在語言模型的使用。而語言模型其實也是我們最熟知的比如文小言、gpt類的產品,人們可以和ai進行對話,獲取資訊或者生成一些文本。
而語言模型歸根結底是一種內容生產的模式,人們與ai聊天,獲得一些ai生產的內容,除了語言模型,上述的四種aigc模式其實都與內容生產有或多或少的聯繫。從小說文章到策劃案、甚至是圖片和視頻,這些內容經過適當處理就可以變成「搖錢」好幫手。
那麼,內容生產怎麼賺錢?
在以前,內容生產者還只分為專業創作者(p)和用戶創作者(u),專業創作者可以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財富,去創造優質的「大創作」,比如「3a遊戲」、「好萊塢大片」。
而用戶創作者更多是基於熱愛和閑暇時光,利用自己的力量創作一些相對簡單和小製作的產品,比如「同人文」、「二創文」等等。
這也就意味着,用戶創作者的內容在質量上很難與專業創作者相比。
而「你的強來了」——aigc可以用創作速度來彌補這一缺陷,個人創作者可以用超高產的ai輔助ugc內容,一方面提高生產速度,一方面利用ai生產圖片、視頻等精細內容,同時達到質量的飛升。
這樣,普通用戶也可以用aigc的力量,成為「優質內容創作者」~
於是基於ai帶來的內容風暴,數據已經給出了答案。
對於年輕人使用aigc的數據的調查顯示,已經有超一成的年輕人已經在使用aigc賺錢,屬於是「乘風快車」的頭等艙乘客了。
同時,有過4成的年輕人已經做好了利用aigc去賺錢的準備,大家對於「機會」敏銳程度還是非常高的。
不過呢,有人歡喜就必有人不悅。在利用aigc賺錢的風潮里,當然也有質疑和批評的聲音,但是在每一個新事物的誕生之初,又何嘗不是一片艱難險阻呢?
在aigc這片目前來看還是藍海的行業里,又會有多少籍籍無名的年輕人乘風而上呢?《太評讀數》繼續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