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臨近
又到了一年一度
粽子甜咸博弈白熱化的時候
粽子不僅可咸可甜
還可方可尖
粽子的「n」種形態
你知道幾個
一起來了解
粽子的奇妙打開方式
天津爐粽子
外皮酥脆、內餡軟糯香甜
內蒙古奶皮子粽子
奶香濃郁、酸甜交織
星空粽子
顏值爆表,讓人一眼淪陷
……
粽子雖然美味
但也不能「狂炫」
如何健康吃粽子?
這些注意事項先提前預習
1
吃粽子 這些細節要牢記
- 控制食用量: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黏性大、不易消化。成年人建議一次吃1到2個小型粽子(50克左右)。如果是餡料豐富、個頭較大的肉粽、蛋黃粽,更要減少食用量。
- 搭配有講究:吃粽子時,可以搭配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如芹菜、西蘭花,促進腸道蠕動;配上清爽的水果,像黃瓜、蘋果,緩解油膩感;再來一杯清淡的茶水,如綠茶、薄荷茶,幫助消化。避免搭配高糖飲料、油炸食品,加重腸胃負擔。
- 選對食用時間:建議在午餐時段吃粽子,經過一下午的活動,更利於消化。晚上腸胃消化功能減弱,應盡量避免食用,防止積食影響睡眠。
2
這些人群 吃粽需謹慎
- 心血管病患者: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患者吃多了粽子,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
- 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溫滯氣,含植物纖維既多又長,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
- 糖尿病患者:吃了粽子以後也可能會造成血糖快速上升。
- 老年人和兒童:老年人腸胃功能衰退,兒童腸胃發育尚未完善,粽子的黏性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甚至造成吞咽梗阻,一定要少量食用,且在家人看護下進食。
3
粽子吃多了別慌 科學應對有方法
萬一沒忍住吃多了
出現胃脹、消化不良等情況
可以這樣做
適當運動:飯後半小時,進行散步等舒緩運動,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但避免劇烈運動。
食用助消化食物:喝一些山楂水、酸奶,山楂能消食化積,酸奶富含益生菌,有助於調節腸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
合理用藥:若癥狀較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消化藥物。健胃消食片適合脾胃虛弱引起的食積;消食健胃片針對飲食積滯效果較好;消化酶片則能補充消化所需的酶,適合消化功能差的人群。
@所有人
收好這份粽子「食用說明」
健康享美食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