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洋河股份(002304)(下稱「洋河」)召開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對洋河管理層而言,這是一場頗有壓力的交流會。
2024年,洋河丟掉了維持多年的白酒「探花」之位,營收規模從行業第三下滑至第五,被山西汾酒和瀘州老窖超越。
銷量下滑、庫存與產品價格波動等一系列現實問題擺在眼前,洋河管理層沒有迴避。
這場業績會上,公司董事長張聯東、副董事長鍾雨,副總裁尹秋明等高管出席,針對市場和投資者關注的一系列問題,兩個小時給出了65條回復。
市場對白酒「探花」易主的結果並不意外,業內人士在去年三季報披露後就已形成預判。
2024年洋河股份實現營收288.76億元,同比下滑12.83%;歸屬凈利潤為66.73億元,同比下滑33.37%,稱得上是其上市以來最艱難的一年。
張聯東在業績會上直言,洋河目前面臨四類問題。
一是品牌保鮮煥新不足,致使品牌勢能有所下降;二是產品利潤相對透明,使得渠道利潤空間收窄;三是自2021年以來持續中高速增長,當前渠道庫存存在壓力;四是營銷轉型有待加速,從終端渠道到消費者運營轉型的工作還需加快推進。
行業競爭加劇,洋河的核心產品海之藍、夢之藍m6+在各自價格帶受到競品擠壓,公司在省內、省外市場均有壓力,為解決庫存問題、穩定價格盤,洋河管理層在去年6月股東大會就明確提出要主動降速。
從結果來看,洋河去年產量同比減少了8.4%;公司存貨中的成品酒庫存商品賬麵價值同比減少15.85%至25.27億元;經銷商總數為8866家,較上年增加了77家。
調整還在持續。
今年1月至2月,洋河相繼宣布海之藍、夢之藍停止在線上平台供貨;並在江蘇省內暫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藍,或受此影響,公司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10.66億元和36.37億元,均下滑超30%。
針對一季度的業績,有投資者提問公司未來會有哪些有力的舉措和相關考核(改善現狀),張聯東以「四個聚焦」和「六大重點工作」作出回應。
具體來看,公司將聚焦洋河主導品牌,聚焦中端和次高端主價格帶,聚焦省內市場和省外高地市場、聚焦主營業務。
六大重點工作分別是品牌煥新賦能、產品優化提質、主導產品控量穩價、聚力穩固重點市場、強化消費者培育、深化渠道拓展。其還強調公司將加強過程管控和責任考核。
從洋河的產品營收結構來看,海之藍和夢之藍m6+稱得上是公司最重要的兩大單品。
前者長期穩居白酒行業百億級大單品,是大眾市場「國民酒」的代表;後者則是公司次高端核心大單品,聚焦商務場景,有望成為下個百億單品。
業績會上有投資者提問,海之藍今年將會迎來第七代,新老產品之間有何區別、將在哪些地區上市。
張聯東表示,第七代海之藍將於二季度率先在江蘇省內投放,仍定位為百元價格帶的超級單品。對比第六代產品,會在包裝設計上更為年輕、時尚;酒體品質上堅持公司年份酒戰略,采3年基酒+5年調味酒的酒體設計標準,老酒更豐富,口感更綿甜。公司正在多舉措進行庫存去化工作。
對於投資者關注的夢之藍m6+庫存問題,洋河管理層表示,今年2月對m6+進行配額管控,產品庫存總體符合預期。未來將繼續以開瓶為導向,積極開展消費者圈層活動,促進消費者的培育與轉化,保持m6+健康良性發展。
針對個別網點在抖音等直播平台亂報價、擾亂產品市場價格的問題,張聯東回應稱,公司已對擾亂市場價格的網點進行嚴格處理,對於嚴重違反公司規定要求的網點將取消合作關係。公司將做好傳統渠道、團購渠道的產品布局和政策管控。
白酒行業素有「鐵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的說法,意指茅台和五糧液能夠維持在行業第一、第二位,但第三名經常變動。
回溯過往三十年,「探花之爭」一直在持續,早期由於許多酒企尚未上市,業績難以統一對比,競爭格局較為模糊。
2001年開始,瀘州老窖推出國窖1573,又趕上行業發展黃金十年,「茅五瀘」常被市場一同提及。直至2010年,洋河超越了瀘州老窖位列行業第三,開啟了「茅五洋」時代。最近幾年行業競爭加劇,從凈利潤角度來看,2021年—2022年瀘州老窖利潤反超洋河,成為行業老三。
經歷了去年的重新洗牌,從營收規模來看,山西汾酒以360.11億元的成績躍居第三,瀘州老窖以311.96億元位列第四;不過從利潤指標來看,瀘州老窖仍然在第三的位置。
未來排位仍存變數,白酒行業素來講究長期主義、品牌價值積澱和「細水長流」。隨着行業周期調整的進一步深化,相較於營收規模和排名,今年諸多酒企已主動下調營收增速目標,穩住價盤、和經銷商站在一起、穩步穿越周期,已經成為白酒人的共識。
記者 水芙蓉
文字編輯 左宇
版面編輯 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