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憑着淄博燒烤火了,每天幾萬人湧入淄博「進淄趕烤」,淄博人面對每日數萬前來「趕烤」的遊客,也是拿出了最大的誠意,為榮譽而戰。
大部分遊客給予這座城市高度評價,認為淄博的食物好吃,吃着放心,價格還便宜,同時也被當地人的熱情好客所感動。
當然也有不同聲音,一男子在網上吐槽說,淄博沒有美食,跟風「進淄趕烤」後,腸子都悔青了!有的東西還沒有自己在家做的好吃。
紫米餅,火得不行不行的紫米餅,排兩個小時才買上,吃起來沒有什麼味道,特別是冷了之後很硬,很難吃,跟路邊不排隊的小攤上賣的味道沒啥兩樣。
肥腸包子也不像很多人說的那麼好吃,肥腸里放了一點辣椒做餡料,餡料也不是很多,仔細想想就知道不可能好吃,每天賣出去那麼多,俗話說蘿蔔快了不洗泥,自然不如自己在家裡精心調製的味道好吃。
人人誇讚的燒烤,只是量大,價格便宜,對於很多地方的人來說是吃不習慣的,山東人口味比較重,肉先腌過,又蘸着很鹹的醬料,很多人都覺得特別咸,吃不下去。
被大家誇上天的博生菜,的確有着悠久的歷史,但是說有多好吃,就有誇大之詞,遠不如湘菜川菜好吃,還有八大局市場因小伙帥而紅的鴨頭。吃起來也是佐料的,味道很重,而且口味而且很咸完全不能算是好吃。
還有一個糟心的感覺,因為人太多了,吃個燒烤要排四五個小時,性價比很低,體驗感差,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情和耐心,希望大家不要跟風。
男子的這番言論引起很多人討論,有的人覺得這位網友說的實在,不是一味地只誇,而有的人則覺得味道本身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之所以願意去淄博,主要是去體驗着濃濃的人情味,還有就是吃得放心,吃一個踏實,絲毫不擔心被坑。
同時還有淄博人的熱情,感覺不去都有點對不起他們了。有位網友留言,去淄博吃過燒烤後,都不想跟沒有去過的人做朋友了。氣氛都烘托到這裡了,淄博有沒有美食還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