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白酒歷史上千年,傳承至今一直都是家家戶戶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資」,按理本應昌盛依舊的白酒,現如今在年輕人當中卻好像成了「避之不及」的存在。
步入而立之年,90後逐漸成為了白酒市場的消費主力軍,但奇怪的是他們選擇白酒依舊只是應酬、送禮,自己喝的情況占極少數,因此行家們將此現象稱之為白酒圈的「90後危機」。
明明父輩們都在喝的白酒,為啥90後就是提不起來興緻?
談及90後為什麼不愛喝白酒,除了口感方面的不適應,還得從30年前「勾兌酒」事件說起。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了滿足群眾的飲酒需求,「新工藝白酒」被推上了歷史舞台,也就是我們如今常說「酒精勾兌酒」,因為經過多方調整後其口感與純糧酒無差,成本低而且產量還大,很快被老百姓們所接受。
本應是「明碼標價」你情我願的事情,但因為一些黑心商販的私心,導致整個「勾兌酒行業」變天了,為了提高價格他們掩蓋「原料」偽裝成「純糧酒」,甚至瘋魔到不管安全用量。
直到30年前,「山西假酒事件」中被檢測出來所謂的散白酒都是由「工業酒精」勾兌而成,光是甲醇含量都高達361g/升,超出國家標準902倍之多,這塊一直被高舉的「勾兌」大石頭才被放下。
該事件波及範圍之廣,以及影響之大可以稱得上是史無前例,一時間無數飲酒人的心都隨之顫了幾顫,更不用說後來一直在各種「假酒事件曝光」環境中成長的90後了,他們沒有徹底抵制已經白酒行業的萬幸了。
至於90後為何依舊能夠成為白酒消費主力軍,還是因為其超高的警惕性,以及精準的勾兌酒辨別能力。
事實上經過那些「慘痛教訓」之後,國家立馬對白酒產業進行了整頓,嚴格要求把「勾兌酒的身份」標註出來,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分辨:
①原料及配料表:
純糧酒的原料只會標有「水+糧食」,一旦有食用香精等字樣的都是「勾兌酒」。
②釀造工藝:
純糧酒因為是純糧食釀造所以稱為固體法白酒,勾兌酒因為是「食用酒精」調製或者摻有30%的純糧酒調配而成,所以又叫液體法白酒、固液法白酒。
因此一旦發現瓶身有「液體法」、「固液法」字樣的不用質疑,一定都是勾兌酒。
③執行標準:
國家要求不同香型的白酒都需要有自己的「身份證號碼」,而勾兌酒不屬於任何香型,所以固定的執行標準號為GB/T 20821、GB/T 20822。
不得不說,新時代年輕人就是厲害,懂得利用「知識」解決問題,不過記不住這些分辨勾兌酒知識點的朋友也不用擔心,可以先看看下面這兩款優質純糧酒,都是當地酒友們的「口糧首選」。
風雲醬父 封藏
在貴州當地,只要提起這款優級大麴坤沙醬酒,沒有人不誇讚它「貴州小茅台」的口感。
上世紀,身為茅台酒廠廠長的李興發為了解決酒質不穩定的問題,開始潛心研究,不僅發現了「醬酒的三大典型體」更是改良了茅酒的釀造工藝,他也正是因此被白酒圈譽為「醬香之父」。
後來李興發退休,把這些釀造工藝帶到自己的家傳酒廠,從選料、下沙到出酒,他都和兒子一同嚴格把關,並且將所釀製的坤沙基酒都需要進行5年窖藏,再與12年老酒勾調,再次提香後才能出廠。
此酒5年時間的陳釀在配上老酒之後,徹底平衡了其中的辛辣感,開瓶醬香濃郁,入口順滑,不嗆喉,喝完之後更是有淡淡的花果香在口中縈繞,讓人回味無窮。
洋河夢之藍
江蘇名酒「洋河」的大名就不用多描述了吧,為列「中國名酒」,當地家家戶戶宴請都是用它。
夢之藍屬於洋河旗下的中端產品,作為一款濃香型大麴酒,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比同類產品都要優秀的多。
其酒質優良,口感卻偏於綿甜柔和,入口甘潤且飽滿,酒體醇厚甘冽,整體來說十分協調,喝完余香持久,是家宴、自飲、送人的不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