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2022年10月06日21:11:48 美食 1533

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 天天要聞


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 天天要聞

「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千兩茶

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 天天要聞

安化黑茶分為緊壓茶和散裝茶。緊壓茶包括「黑磚茶茯磚茶、花磚茶」,散茶包括「天尖、貢尖、生尖。」它們簡稱為「三尖」「三磚」「一卷」,這「一卷」指的就是花捲千兩茶。

花捲茶、千兩茶,以每卷的茶葉凈含量合老秤一千兩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簍包裝成花格狀,故又名花捲茶。

千兩茶安化特有,台灣知名茶人曾至賢所寫的茶書《方圓之源—深探緊壓茶世界》說,千兩茶是「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並將其加冕稱之為「世界茶王」。

茶友們一定想問,千兩茶到底有哪些神奇的魅力呢?世界茶王之名到底如何得來呢?千兩茶如何沖泡呢?

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 天天要聞

歷史起源 獨特誕生

千兩茶的製作是茶葉製作史上的偉大創舉。據史料記載:清道光年間,安化劉姓茶工經過反覆試驗,用山裡常用的竹子裹制了這種既可以方便掛在騾馬身上,又能夠避免茶葉霉變的大茶棍。第一支百兩茶至此誕生。

清道光至同治年間,為了降低運輸成本,晉商與劉氏家族酉州改百兩茶為千兩茶,至此世界茶王千兩茶正式誕生。

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 天天要聞

外形原始 粗獷質樸

凡是見過千兩茶的人,無不被其「原始古樸,粗獷大氣」的外形所震撼。一支千兩茶,重達36.25公斤,高約1.65米,直徑20厘米,需要一名壯漢方才可以搬運。

千兩茶被公認為「世界茶王」,不僅因為體型巨大,天然獨特也是一大特色。千兩茶是世界唯一非後包裝茶,風格樣式天下獨一。其包裝由三種天然植物構成。緊貼着茶葉的是產自安化山中的「蓼( liǎo)葉」,具有淡淡的清香,可防水防潮保證品質;第二層是樸實無華的棕皮,一般使用傳統針線與蓼葉縫合在一起;第三層也是最外面一層則是楠竹的竹黃了,為了避免生蟲只有生長超過三年的楠竹方可使用。

千兩茶的包裝不僅讓千兩茶外形古樸,奇巧異常,更使茶品達到自然防水防潮、長期儲藏的優勢。

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 天天要聞

工藝流程 非物質文化遺產

千兩茶製作技藝獨特,須師父傳授。2008年6月7日,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化千兩茶製作技藝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千兩茶的製作工藝,暗合「天地人和」之道法,是力量與美學的完美融合。千兩茶在製作時間、原料選擇、踩制工藝和晾曬工藝方面,均有講究,可以說是世界上製作工藝最複雜的茶。

千兩茶的原料以二、三級的大葉種黑毛茶為佳,其製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黑毛茶製作。這是千兩茶加工最基礎的工藝流程,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復揉和烘焙五個步驟。第二個階段就是千兩茶踩制加工。

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 天天要聞

一是蒸包灌簍。選取上等黑毛茶分次過稱後,分別用布包好吊入蒸桶用高溫汽蒸軟化,分次裝入內襯棕絲片、蓼葉的篾簍內,由人工踩實壓緊,最後上「牛籠嘴」鎖口。

二是杠壓緊形。5名青壯年男子,施展其絞、踩、壓、滾、錘工藝,反覆多次,最終將蓬鬆的茶勒踩成緊實的千兩茶。

之後,還需將製成品置於晾架上,歷經夏秋季節七七四十九天的日晒夜露,吸蓼葉篾片之香氣,集日月之精華,納天地之靈氣,進行自然乾燥。千兩茶的晾曬往往會安排專人負責,為了均衡水分每天都要進行茶柱頭和尾的翻動;同時還得注意雨水和露水等問題。正是由於千兩茶製作工藝複雜且耗時長,千兩茶的產量一直有限,每一支千兩茶都來之不易。

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 天天要聞

口感餘韻 歲月轉化

千兩茶如陳釀美酒一般,有着隨時光變化「越陳越香」的品質特點。

千兩茶陳香醇和綿厚,湯色透亮如琥珀,滋味圓潤柔和令人回味。同一壺茶泡上數十道,湯色無改,飲之通體舒泰。新制千兩茶味濃烈有霸氣,澀後回甘是其典型特徵。恰似一個人的青年和老年,隨着時光的砥礪愈發沉澱了下來。

品飲也是很講究的。沖泡宜選擇粗獷、大氣的茶具,一般用厚壁紫砂壺或汝窯壺等沖泡,可以將千兩茶的色香味充分釋放。

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 天天要聞

沖泡時需要使用沸水,第一泡一般不喝,浸泡時間不宜過長,用透明的玻璃公道杯和品茗杯飲用,便於觀察其湯色。

千兩茶屬於後發酵茶,極耐泡,泡飲多杯後滋味依舊醇厚。細細品味,其茶湯紅黃明凈,口感純正,常有廖葉、竹黃、糯米的香氣。冬季熱飲可暖胃,夏季冷飲則清熱消暑,可謂四季皆宜。使用傳統的煮飲法,口感更加醇厚圓潤。要方便攜帶,千兩茶餅和千兩易泡無疑是更好的選擇,它既有千兩茶的藝術感,又有千兩茶的口感韻味,方便攜帶與沖泡,非常適合現在的都市茶人。

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 天天要聞

理想華萊:茶文化的經典——千兩茶 - 天天要聞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我國部分民族不吃肉的習俗,終於了解了 - 天天要聞

我國部分民族不吃肉的習俗,終於了解了

咱們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各有各的文化和習慣,特別是在吃這方面,真是五花八門。有意思的是,有些民族有不吃肉的習俗,尤其是豬肉,這讓不少人覺得挺新鮮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哪些民族有這種習慣,背後有啥原因,盡量接地氣地講明
探尋CBD | 濟南萬象城麥記牛奶公司開業啦! - 天天要聞

探尋CBD | 濟南萬象城麥記牛奶公司開業啦!

麥記牛奶公司創立於2021年,首店在上海臨港開業。憑藉中式經典糖水混搭創新打法,短短4年內已走入25個城市,開出超60家門店,在社交媒體上備受追捧。在產品方面,麥記牛奶公司堅持現場手工烹飪,精選優質食材,保留中式經典糖水精髓的同時,創新不斷
中國茶飲品牌IPO潮起,武漢品牌「爺爺不泡茶」逆勢狂飆 - 天天要聞

中國茶飲品牌IPO潮起,武漢品牌「爺爺不泡茶」逆勢狂飆

極目新聞記者 何川2025年,中國茶飲行業逐步站在「聚光燈」下。3月3日,蜜雪冰城股份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盤中最高漲幅達45%,截至5月1日總市值已達1875億港元;4月17日,中國茶飲品牌霸王茶姬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美股「中國茶飲第一股」;5月,滬上阿姨擬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截至4月29日共獲超額認購509倍……新茶飲賽道...
因黑芝麻丸而被人熟知,北宋「王懷隱」有怎樣傳奇的一生 - 天天要聞

因黑芝麻丸而被人熟知,北宋「王懷隱」有怎樣傳奇的一生

汴京街頭,藥鋪掌柜正將新制的黑芝麻丸包入油紙,封口處印着"王懷隱九蒸九曬"七個墨字。這看似普通的丸藥,背後藏着一位醫者跨越千年的執着。現在市場上,有的黑芝麻丸包裝上,都會印有「王懷隱九蒸九曬」七個字,跨越千年,這七個字,究竟藏着什麼秘密?
打響城市名片的地方餐飲,集體「上線」 - 天天要聞

打響城市名片的地方餐飲,集體「上線」

新疆大盤雞、廣西螺螄粉、福建佛跳牆……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方特色美食曾經僅僅是城市旅遊體系的組成部分,但在 Z 世代消費群體推動下,地方美食的文化價值與商業潛力已實現跨越式升級。
據說,河南人喝酒幾乎不用杜康,倒是更偏愛5款「無名酒」,真中 - 天天要聞

據說,河南人喝酒幾乎不用杜康,倒是更偏愛5款「無名酒」,真中

說實話,是去了河南才知道——別看杜康酒名氣大,號稱「中華酒源」,可本地人請客壓根不怎麼喝它!以前去河南出差,最怕的就是被當地老朋友拉去喝酒。不是不想聚,是真的怕喝趴下!每次飯局剛開始,涼菜還沒上齊,我就已經分不清南北了。要論喝酒的狠勁兒和豪氣,我真覺得河南人排第二,沒人敢認第一。在河南喝了好幾次酒,發現一個有趣...
已到1600噸!「果中貴族」馬上降價? - 天天要聞

已到1600噸!「果中貴族」馬上降價?

榴槤愛好者有口福啦!隨着新一季東南亞水果進入成熟期,榴槤、山竹、椰子等熱帶水果逐漸迎來一年一度的進口銷售旺季,被譽為「水果皇后」的榴槤更是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5月6日,記者走訪水果批發市場和水果店發現,榴槤價格雖有小幅回落,但波動幅度不大。
水井坊韌性生長:以消費者為錨,年度營收破50億 - 天天要聞

水井坊韌性生長:以消費者為錨,年度營收破50億

4月29日晚間,水井坊(600779.SH)發佈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營收、凈利潤連續雙增。財務數據顯示,水井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2.17億元,同比增長5.32%;實現凈利潤13.41億元,同比增長5.69%。2025年一季度,水井坊實現營業收入9.59億元,同比增長2.74%;實現凈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2.15%,延續了2024年整體